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管理调研报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管理调研报告
在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的融合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以下简称"思政大数据")作为大数据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融合的产物,在教育空间、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工作要在这场深刻变革中更进一步发展,就要充分认识高校思政大数据的重要性,运用科学方法管理好思政大数据,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
一、高校思政大数据的管理内容
高校可以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实现人、物、环境的融合,支撑思政教育精准化创新。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大数据的管理,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厘清管理内容。
1.高校思政大数据的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整个思政大数据管理的首要内容。首先,要在结合高校思政工作具体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机构设置、职责与权限,明确对应的领导关系及管理方式。当前,许多高校由思政教育主要部门牵头开展大数据的组织管理工作。从权力划分来看,由学工部门牵头,协同信息技术、教务、后勤等部门开展管理;从职责分工来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协同各学院开展管理;从管理层级来看,一般分成校、院、班三个组织层级,将权力、职责融合在各层级中,贯穿思政教育全过程。其次,要通过明确思政教育管理组织层级中涉及的工作人员的职位、职责及其划分,以明确所涉人员自我定位。最后,要设计思政大数据管理工作程序,包括具体工作的流程及要求。
2.高校思政大数据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大数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会产生庞大的管理数据,如大学生出行轨迹、消费记录、学习成绩等。因此,数据质量对高效管理高校思政大数据尤为重要。首先,要确定质量方针,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高校思政大数据的质量目标是解决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伴随着大数据不断融入而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其次,要做好质量控制,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思政大数据达到规定要求的核心步骤。最后,要做好质量验证工作。要从数据标准与更新、数据价值和意义两个维度来考量高校思政大数据质量;要关注思政教育全员、全程、全方位形成的闭环,对数据质量进行多重验证。
3.高校思政大数据的共享管理。高校思政大数据共享管理包括数据资源目录系统管理和数据交换平台管理。数据资源目录系统通过对思政教育资源的标准化元数据及特点的描述,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对信息进行分类编码,从而更有效地检索定位和获取思政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实现思政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开放的关键就是思政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目录。数据交换平台是实现高校各部门畅通共享数据的载体。智慧思政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数据交换平台的典型代表,不仅能整合全部思政教育数据资源目录体系,而且能实现跨层级的共享管理矩阵,从而达成更好的思政教育云服务。
4.高校思政大数据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高校思政大数据管理的底线。各高校应结合校情,根据数据类型、级别、敏感程度及风险等要求,制定安全规则、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通过授权访问、身份认证等技术措施,完善数据访问控制。例如,在日常收集、公示信息的过程中,如遇涉敏涉密、学生个人隐私等信息,需要依法实行安全保护,进行脱敏脱密处理。涉及收集、存储、传输应用数据的服务外包业务,高校应当与服务提供商签订安全保护协议,采取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监督数据的导出、复制、销毁等过程。
二、高校思政大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数据共建意识不强。高校思政大数据主体较多,从教务到党务,从学工到后勤,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对此,本研究以XX省为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省86.7%的高校思政教育数据组织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大数据背景,大数据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不足;教研人员使用大数据的意识不强,尚未将专业课程、科研和大数据结合起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未及时更新;仅有68.2%的教研人员对所在高校在教育技术上运用大数据表示满意,许多高校思政教育技术上迭代升级不及时。此外,虽然95%的大学生都意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但未做好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的角色转变。
2.大数据共享机制欠缺。现实中,多种原因导致大数据共享效率低下。首先,高校思政教育牵涉部门较多,但部门属性、分管领导不同,导致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有一定难度。其次,数据共享的标准不明朗、数据的保密程度不明确,导致了共享效率低下。例如,有的部门主观上不愿意对外分享所掌握数据,有的部门数据分享请示流程过长,报后才选择性地共享出来。再次,需求的不同导致共享意愿的不一致。例如,校级和二级学院层面的需求不同,二级学院和班级的需求也有区别,有的数据对班级或二级学院非常重要,但对学校大局而言则不然;学校宏观层面的必要数据,对二级单位来说仅有参考之用。
3.大数据共用能力薄弱。思政教育渗透在大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纷繁复杂且瞬息万变,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少问题。有的部门产生较多数据,如学工部、教务处等;有的部门产生数据较少,如党务部门。在实际的管理中,针对不同的具体工作,不同部门理解和配合程度不高,进而产生不少无效的数据;不同部门对同一工作的理解角度也有偏差,造成真正需要的数据不能及时精准获取。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完善的平台来保证数据的有效同步。
4.大数据存在安全隐患。高校思政大数据涉及面广,使用时稍有不慎,后果难以估量。经调研,目前很多高校缺乏有效精准的数据监管,大部分高校缺乏明确的管理办法,其内部并存的多个大数据平台缺乏标准一致的监管。而网络的技术漏洞又使数据信息存在泄露风险,威胁到学生的信息安全。如,学生评奖评优、资困助学等涉及个人信息的环节都极有可能造成学生个人隐私数据泄露或被不法分子盗窃、贩卖;涉及部分心理问题、宗教信仰的信息更应注意保密,一旦泄露对相应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
三、高校思政大数据管理提升策略
1.加强人才队伍保障。优化高校思政大数据管理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高校思政大数据管理人才既要有思政教育能力,又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高校思政大数据管理人才队伍保障。一要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摸清底数的情况下,拟定本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和规划,自上而下高度重视高校思政大数据人才工作,大力引进有大数据专业背景的多元化人才。二要强化数据素养教育。要提升教育者数据意识,使教育者主动把大数据思维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升广大师生大数据素养。三要加强专业技术培训。要开发高校思政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相关课程,通过自学、集中培训等,提升教育者大数据技术水平,建设具备良好的大数据技术基础的思政教育师资队伍。
上一篇:省智慧养老服务模式调研报告
下一篇:区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