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4月调研报告-70篇(第64/88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896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99分钟

转型效益短期内较难显现。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实现碳中和至少需要五六十年的时间相比,我国作出30年就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目前我国仍在经济上升期,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产业仍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型路径鲜有先例可循,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协调难度较大。

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特征突出,能源消费对煤炭的依赖难以在短时间内减轻。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占比达84.1%,其中煤炭占比为56.8%,相比2019年增长2.2%。同时我国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总体仍然不高,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仍大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制度体系尚需完善。目前,我国绿色标准制度更多围绕产业目录而非经济

活动来界定,绿色发展的目标尚未聚焦"双碳"以及碳减排。同时,多项制度政策虽明确重点产业与棕色产业转型要求,但聚焦产业转型的政策合力不足, 欠缺产业、财税、金融、环境、气候等多方协同联动。

技术能力有待提高。绿色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比较薄弱,与国际先进水平比差距明显,很多碳减排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无法自主生产。同时, 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效应不强,技术推广存在诸多障碍。

三、湖南省低碳转型发展分析

为助力"双碳"目标,提升金融支持经济低碳转型发展质效,2022年,湖

南省政协、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和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联合开展主题为"发展绿色金融,助力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发展"的专题调研,对湖南14个市(州) 232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203家企业实地走访,涉及行业包括新能源、钢铁、火电、建材、有色金属、造纸、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化工、化纤及基础化工、交通、纺织与塑料行业等传统产业,获取充分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对广东、江苏、山西、陕西等省400余家企业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分析(见图8)。

调研发现,加速推进"双碳"行动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

制度建设需要强化。"双碳"转型呈现"上热中温下冷"的态势,从政策目标到市场实践仍存在阻碍因素。与国家顶层设计加速布局、地方政策逐步分解落实的推进速度相比,"双碳"目标下企业转型"热情不足",尤其高碳行业及上下游关联企业反应迟缓。企业低碳转型意愿及动力不足。一方面,企业对"双碳"目标的理解较为有限。调研显示,73.91%的新能源企业感受到"双碳"政策目标影响并主动获取绿色资金支持,但仍有62.2%的八大重点控排行业以及80.31%的高碳关联行业企业对政策目标影响认知模糊。原因是企业绿色转型成本内部化与环境效益外部化的矛盾突出,转型投入对于21.12%的中型企业和33.19%的小型企业造成明显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企业响应"双碳"目标较为被动。调研显示,36.64%的企业尚未制定低碳转型的发展战略,39.66%的企业准备制定,企业还未面向"双碳"目标开展积极部署。制度政策宣导不到位。企业对行业低碳转型激励政策普遍不太清晰,调研显示,36.21%的企业一般了解低碳转型相关的激励政策或措施,26.72%的企业对转型激励政策较少了解,9.48%的企业完全不了解。激励政策需要健全。企业享受相关低碳转型的激励政策尚不充分,从调研情况看,44%的企业未享受相关低碳转型带来的激励优惠,17%的企业享受相关低碳转型带来的激励优惠较少。由于减排压力尚未分解压实到企业,企业主动转型的动力不足。调研显示,53.54%的高碳关联企业和30.49%的八大重点控排行业尚未制定低碳转型具体实施路径,新能源行业企业仅占9%。

技术基础较弱。企业低碳转型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已有降碳减排技术升级与推广难、专业领域人才缺乏及产品研发滞缓。部分控排企业已投入领先技术用于环境管理,尝试通过技术升级实现更显著的转型效益,但面临转型技术的创新瓶颈与成本难题。企业一方面由于技术欠缺而难以快速有效转型,另

一方面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承受大额的减排技术支出。尤其是高碳关联行业在绿色产品和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缺乏紧迫性。调研显示,53.54%的高碳关联企业尚未在绿色科技领域进行系统的创造活动。

碳管理基础建设存在短板。受企业对碳数据管理主观意愿不高,普遍缺乏碳核算技术、方法及专业人才,碳信息披露标准和平台不健全,碳核算专业能力不强等影响,自行碳排放核算能力偏弱,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有待完善。调研显示,36.64%的企业由第三方机构承担核算工作,15.09%的企业由内部专业部门核算,48.28%的企业尚未开展核算。环节信息披露方面,40.52%的企业未开展环境等数据计量监测且未进行相应环境信息披露,25.43%的企业已监测但未进行相应环境信息披露。

金融支持匹配度不足。一是融资难易程度差异明显。首先是不同行业存在差异。重点控排行业及高碳关联行业融资难度高于新能源行业。调研显示,八大控排行业和高碳关联行业分别有1.22%、2.36%的企业融资受到"强烈限制", 新能源行业则为零。不同规模的企业存在差异。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相对大企业处于弱势。调研显示,大型企业受到"强烈限制"及"限制较大"的比例为9.09%,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8.46%和38.29%。二是碳市场建设还须强化。当前碳市场缺少长期稳定的价格预期,重点排放单位和金融机构难以对碳资产的价值进行合理估算,不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价格信号,也容易造成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金融交易基础薄弱。三是金融产品亟待创新。目前市场上绿色融资的工具及手段较为单一,产品在周期、额度等方面的设计因金融机构自身盈利要求及风险因素的考量与实际企业转型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融资供需错配。调研显示,约半数企业对中长期贷款类、大额贷款类产品需求更加强烈,同时传统融资面临的抵押物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四、加快推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碳减排路径已经逐步清晰,主要是发电端脱碳、设备端用电、能效提升和多维固碳。发电端脱碳和设备端用电主要需要制度的引导,从而推动技术创新的实现;能效提升和多维固碳本身就是技术进步,同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实现制度创新。因此,在加快实现碳减排这个过程中,要加大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筹兼顾,使二者能够互促互进。

创新产业制度。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领作用,优化"双碳"目标下绿色

产业发展标准和产业布局。加强产业分类管理,根据发展基础、转型空间、应用场景等,对不同产业制定差别化支持策略;对不同地域产业合理制定产业减排目标和路径,实施阶段性激励措施;对产业内不同规模企业实施差异化激励政策,对大型企业重点激励其在产业链上的低碳转型示范和带动效应,对中小企业重点在其低碳转型成本投入上给予支持。加强全国碳市场立法进程,强化减碳的刚性约束,推动形成协调机制。创新财政货币制度。充分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综合运用财政奖励、贴息、费用补贴、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向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集聚。建立多主体转型成本共担机制, 聚焦企业技术革新,实施财政贴息、专项资金、降税减负等正向激励,辅以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等负向约束。以财政资金引导建立公平转型基金,引导社会资本集中投向符合低碳转型目标的传统行业。发挥货币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创新运用碳减排、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信贷支持。

创新金融制度。制定出台包括信贷贴息、债券贴息、上市奖励、保费补贴、担保奖励和风险分担等政策;实施绿色再贷款扩面放量降价、下调绿色贷款资本计量系数等激励措施;建立涵盖绿色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系统化、多层级的金融政策体系,保障绿色技术创新高效开展。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加快丰富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充分运用信贷、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工具。信贷领域,将ESG因素、低碳表现能力等纳入授信评价体系,打造低碳引导的信贷新模式,针对碳排放权、碳汇等碳资产,创新贷款抵质押方式,拓宽抵质押品范围。证券领域,在科创板、新三板、北交所等交易板块中将绿色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准入的重要参照性或鼓励性指标,进一步加快推动各类上市企业ESG信息强制披露。基金领域,探索对投向转型领域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予以合理让利。保险领域,支持保险公司扩大环责险业务规模和客户覆盖,加快创新气候风险下的新型保险体系。

创新碳金融市场。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提升碳配额的交易属性, 保障碳市场有效运行。构建碳排放数据共享平台,推动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的数据共享。提供碳金融发展的激励政策,逐步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碳金融市场体系。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围绕发电端脱碳、设备端用电、能效提升和多维固碳四条路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低碳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低

碳、零碳、负碳和储能等方面的创新研发,提高节能降碳效率。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整合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加大对新能源技术、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和攻关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 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创新节能减排技术,采用新工艺、先进技术等改变现有设备、工艺运作模式,改造节能技术推动节能减排,加快提升电气化率。创新能源利用技术,提升电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能源利用高效化。发挥碳捕获储存技术和生态作用,大力支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绿色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强化技术创新激励。加强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机制建设,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双碳"领域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和引导重点技术创新攻关, 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优势科研机构和团队支持力度, 加强绿色低碳人才和项目引进,依托高等院校积极培养复合型绿色低碳专门人才。完善绿色低碳相关职业资格制度,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绿色低碳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综合能力。

双碳背景下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刘晓刚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