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4月调研报告-70篇(第67/88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896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99分钟

巢湖水下泄主要通过巢湖市境内裕溪河裕溪闸入长江,此外有部分流量通过牛屯河新桥闸和西河凤凰颈排灌站抽排至长江。

巢湖地势低洼,入巢河流多、流量大,周边圩口多、面积大,防汛任务严峻,以2020为例,巢湖流域自6月2日入梅至8月1日出梅,历时60天,梅雨期间巢湖流域梅雨期平均降水量931mm,为常年同期(321mm)近3倍,受此影响,派河、丰乐河、白石天河、柘皋河、兆河、西河等均超保证水位,巢湖中庙站水位7月21日10时24分达到百年一遇洪水位13.36m(超保0.86m),并最终涨至13.43m(历史最高),其中连续20天在超保证水位。在长期高水位运行下,巢湖周边河道圩口堤防险情频发,防汛形势十分严峻,详见表1。

除上面的蓄洪圩口外,巢湖周边更有诸多更为重要的大圩,如牛角大圩、大联圩、三十二联圩、中垾联圩、同大圩等,这些圩口保护着合肥城区、重点

城镇及产业园区、京福高铁、商合杭高铁等重要国家基建,虽在2020年汛期中没有破圩,但在其堤防险情也是层出不穷,给防汛工作带来不小的考验,值得深思。

2.存在问题

巢湖作为安徽境内最大的淡水湖,属合肥市内湖,西北岸临合肥滨湖新区, 西南接肥西县、庐江县,东岸均濒巢湖市,南岸及北岸有槐林、散兵等乡镇, 巢湖在长期高水位运行下,势必抬高周边入巢河流水位,造成周边河道及圩口堤防险情增加,点多、线长、面广是巢湖流域防汛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

入巢流量与出巢流量的巨大差值造成巢湖长期高水位运行

巢湖周边北有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西有龙河口水库,发生区域性强降雨时,为保水库安全,将加大泄洪流量,各大水库泄洪流量与下游河道区间来

水共同汇入巢湖,使得入巢流量巨大,而由于巢湖地势低洼,受长江高水位顶托,下泄不畅,"入多出少"是造成巢湖长期高水位运行的根本原因。

据统计,2020年汛期巢湖水位自7月19日2时30分达保证水位12.50m后,至8 月7日退到保证水位以下,连续超保运行20天。同时沿巢湖周边的35条河流中, 多数入巢河流入巢口均无节制闸,与巢湖直接连通,因此整个巢湖与周边河流及其支流就是一个大的"连通器",巢湖水位上涨直接抬高这些河流及支流的水位,巢湖大堤及其支岔河堤防、行蓄洪圩区的路堤以及必保圩区的堤防,经过长时间的高水位浸泡,土体抗剪力急剧下降,高水位时极易发生渗漏、管涌、漏洞等险情,而在退水期,水位迅速下降,又极易发生坍塌、滑坡等险情。高水位运行下,周边河流、圩口堤防险情不断。

入巢河流及其支流、周边圩口堤防设计标准不足,且堤防标准化程度低

巢湖周边河流及其支流、撇洪沟、圩口堤防等在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不足导致防汛压力大增。第一,设计因素,巢湖周边河流堤防标准最高为50年一遇(非城防段),圩口堤防设计标准多数为20年一遇,部分堤段仅为10年一遇,且在常年运行下,局部除险为经修复,使得局部圩口的堤防标准甚至不到10年一遇,设计标准不足导致堤防在高水位运行下险情频发。第二,施工因素, 部分堤防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土方回填问题、堤防压实度问题等,造成堤身填筑质量差,如肥西县三十二联圩东梗堤基多为砂基,迎水侧挡水后背水侧散浸渗漏严重;如庐江县同大圩紫荆段,堤顶居民住房拆除后,砖块瓦砾直接用于填筑堤身,造成堤身填筑不实。第三,管理因素,巢湖周边部分河流、圩口堤防堤身未形成标准化断面,堤坡杂树丛生,坡面起伏不平,一旦堤防长期高水位运行时,非标准化断面不利于巡堤查险,给汛期防汛工作"早发现, 早预防"增加难度,如三十二联圩龚家河堤防、三十二联圩东梗、肥东二十埠河堤防等。

巢湖周边防风浪设施不完善,高水位运行时防台压力大

巢湖作为合肥市内湖,位于合肥市东南方向,巢湖流域6~7月为梅雨季,8~9 月为台风季且盛行东南风,梅雨季带来河湖高水位之后,最终汇入巢湖,如下泄不畅将使巢湖及周边较大的蓄水圩口应对台风时压力大增。巢湖沿岸城镇较多,尤其西北岸为合肥滨湖新区,而目前环巢湖周边湖内防浪林栽植不全,多数堤段直接临湖,一旦风浪越过堤防将直接漫过环巢湖大堤,威胁城镇。另一

方面环巢湖大堤全线176km临河侧设置的均是镂空式铁艺景观护栏,并无防浪设施,当巢湖高水位运行时如遇台风来临,风浪将直接越过景观栏杆,漫过堤顶, 使巢湖周边局部地区防风防台压力十分巨大。

3.对策分析

强化系统运行机制,科学规划巢湖周边各蓄洪区、圩口的运用时机

从2020年巢湖流域防汛情况来看,在巢湖水位持续上涨过程中,有部分圩口先期采取了截流等措施进行抢险,但随后根据总体防汛规划,这些抢险成功的圩口又扒开进行蓄洪,劳民伤财不说,还错过了最佳分洪时机。因此,可对巢湖周边较大圩口进行系统规划,按照各圩口地势高程并结合圩内情况,尤其对人口较少的大圩可规划进蓄洪区,在汛期来临后,随巢湖水位上涨可逐步主动利用圩口分洪,缓解巢湖压力。

同时,需持续细化优化巢湖流域的河湖、水库包括巢湖本身的水位控制, 适时适当调配水资源,在结合气象部门预测及水文系统分析等基础上,在降雨多的年份提前释放一定库容,在干旱较严重年份提前关闸蓄水,当然这需要水利主管部门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强化系统运行机制,以巢湖流域为一盘棋的思路来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加强水利基建,完善工程实体,提高防洪标准巢湖周边河流错综、圩口众多,各河流及其支流堤防、各圩口堤防交错。其中万亩以上圩口防洪标准为10~20年一遇,万亩以下圩口防洪标准仅为5~10年一遇。在遇到超标洪水时, 各圩口堤防防汛压力巨大,从2020年防汛实际来看,出险最多最严重的也就是这些圩口堤防。因此应就2020年险情严重的河湖堤段及水闸泵站做好登记,并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除险加固,对除险加固能消除隐患的应尽快落实资金、方案实施,对除险加固效果不好的,应优先选择重点河段重点部分或重点工程进行拆除重建,以提高工程标准。这其中,还需重点关注在2016年汛期已出现险情的河堤坝段以及闸泵等工程。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高水利工程标准化程度

巢湖周边圩口众多,圩堤交错,这些堤防的防汛及管理责任在地方政府, 因此一方面,在这些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中就要明确责任,加强对责任范围内堤防的日常管理维护,如做好汛前汛后检查养护、安全生产大检查、风险隐患大排查等,对日常检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利工程需建立台账,积极落实整改。另一方面应系统加强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提高堤防标准化程度,工程实体方

面可对堤防堤坡杂树、高秆杂草、生物洞穴进行集中排查清理,以利巡堤查险, 同时对堤身断面不足处进行标准设计,加高培厚,提高标准,恢复堤身标准化断面。安全管理方面可从涉河项目管理、河道清障、工程划界、防汛组织体系、防汛物资等方面加强标准引导,全方位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为加强水利工程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保驾护航。同时在运行维护、管理保障等方面也可参照安徽省三级以上堤防标准化管理相关要求进行整改完善,系统的加强巢湖流域河湖圩口堤防及水闸泵站的标准化管理程度。

加强应对台风相关措施

在环巢湖沿岸有条件处补栽防浪林,对环湖大堤176km景观栏杆进行改造, 设置为防浪墙前述提到,环巢湖周边城镇多、人口密,且台风季往往紧随梅雨季而来,梅雨季带来的巢湖高水位一旦不能及时下泄,紧随而来的台风将使巢湖流域防台压力倍增,因此防风浪措施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巢湖周边实地考察情况,可在目前巢湖内临环湖大堤侧补栽防浪林木,与湖内现有防浪林完成对接,更大范围更系统的消减风浪。同时,对环巢湖大堤沿线的镂空铁艺景观栏杆,可进行更新改造,做成防浪墙,既不影响美观,也能兼顾防洪效益。

优化巢湖入江通道,增加巢湖下泄能力

2020年汛期,受长江持续高水位影响,巢湖入江通道裕溪闸长期不具备自排能力,仅可通过西河凤凰颈排灌站抽排至长江。而目前凤凰颈排灌站仅有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1.48×104kW,设计机排流量为240m3/s,抽排能力极为有限。因此可对凤凰颈排灌站进行系统化的更新改造,提高装机容量,可为巢湖流域的防洪、排涝、抗旱、水环境改善及水资源合理配置等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可在凤凰颈排灌站之外,另寻一处增建抽排水泵站,如裕溪闸、巢湖闸、兆河闸等位置,加大巢湖水下泄能力一方面能增大巢湖流域的防汛抗洪冗余度, 另一方面也可以优化巢湖流域水资源配置,为巢湖流域防汛、抗旱及水生态保护提供积极作用。

4.结语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补齐水利工程短板,巢湖流域及周边河流、圩口等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已见成效,但在防御较大洪水时,水利基础设施仍表现出许多不足之处。"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作为"十四五"期间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程标准,为防御大洪水打好基础。同时要求我们强化系统运行机

制,协调好水库、河道等各项水利工程在汛期的科学调度运行,为流域安全度汛提供保障。此外,水利工程运管单位要参照安徽省三级以上堤防标准化管理相关要求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相关要求,持续优化加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不断完善工程实体,提高工程标准,加大对水利工程设施的运管和维护投入,加强对水利工程运行的监管,对病险水利工程及时进行除险加固,对除险加固不能解决问题的,择重优先进行升级改造。

"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这是防汛工作的总方针, 防汛工作重在一个"防"字,2020年大汛虽然已过,但其留下的经验和教训仍时刻警示着,需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标准,注重水利工程的"防御" 属性,常备不懈,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把平时当"战时",把水利工程的硬件、软件在平时工作中做到位,才能有底气去防御大洪水,才能在防御大洪水时不慌不乱,才能更好地助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探索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慧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做出新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人才的振兴。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在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着短板,成为了阻碍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实施的因素。如何推动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赋能,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