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乡村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9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乡村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为破解乡村治理精细化程度不高、群众参与积极性不强等问题,X县积极构建"一网双联多元"融合共治乡村治理工作体系,依托乡里中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基层党的组织体系与网格治理体系融合成"一张网",实行干部联户、党员联户,以"三自"组织为桥梁纽带,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一、主要做法

(一)搭建网格平台,实现村级治理网格全覆盖。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全面有效覆盖"的原则,积极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网格治理平台。以村党支部为龙头,以党小组为单位,将每个自然村划分为X至X个网格,每名党员联系X至X户群众,形成"村党支部(行政村)-党小组(自然村)-联户党员(农户)"三级网格。由党小组长、村民组长或党员担任网格长,负责收集村情民意、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由党员、预备党员、热心群众担任网格员,负责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等工作。充分发挥乡里中心在网格中的重要作用,为开展网格员培训、村务会商、群众活动组织等工作提供载体平台,有效保障网格正常运行。全县X个行政村(社区)共划分为X余个网格,X万余名党员加入网格员队伍,X个乡里中心全部投用,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网格有机结合、全面覆盖。

(二)党员干部"双联",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结合推行党员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干部联户、党员联户,推动乡村治理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户,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行县乡村三级干部包村联户,县级领导干部每人分包X个基层党建联系点,每月走访不少于X次、召开现场办公会不少于X次、解决信访难题X至X件;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走访X次困难群众或重点人群,建立问题、任务、责任、办结"四个清单",定期现场调度,推动问题解决;村"两委"干部以网格为基础,随时关注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的实际需要,定期召集党员骨干、乡贤、经济合作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会商研判,提出为困难群众纾困解难的具体措施。截至目前,县乡村三级干部已累计解决困难问题X余个。实行党员联户,按照"就近、就亲、就便"原则,建立党员联户"1+N+10"机制,即X名党员联系若干户群众,履行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民事代办员、民主监督员、文明倡导员、矛盾调解员等10项职责,向群众公布联户党员姓名、联户范围、服务事项和联系方式,明确要求联户党员每月至少联系分包户X次、向村党支部汇报分包户生产生活情况X次。目前,全县已实现党员联户全覆盖,累计帮助群众代办事项X余个、化解矛盾纠纷X余件。

(三)多元主体参与,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把建强"三自"组织作为更好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手段,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乡贤参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整合"五老"矛调会、"四官"服务站等力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规民约制订、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婚丧陋习、封建迷信等整治活动,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治。深入挖掘本乡本土能人、艺人、匠人等资源,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组建"巧媳妇"手工艺编织队、夕阳红秧歌队等群众自乐组织,开展特色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着力引导群众志愿组织聚焦群众需求,量身定制志愿服务任务清单,通过完成任务攒积分兑奖品等方式,调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常态化开展敬老爱幼、义诊义演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X已成立群众自治组织X个、自乐组织X个、志愿组织X个,实现行政村(社区)"三自"组织全覆盖,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四)强化制度保障,提升网格管理规范化水平。把加强制度建设贯穿"一网双联多元"融合共治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构建全过程,保障乡村治理工作规范运行。建立工作清单制度,出台《X县建强基层自治组织工作手册》,明确乡村治理的事项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确保乡村治理工作事项清晰明确、流程规范有序、责任落实到位。健全培训机制,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开展信息化平台运用、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业务培训,提升网格员业务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打造高效专业的网格员队伍。创新网格员积分量化考核机制,建立"基础积分+贡献积分+减项积分"的积分评价体系,基础积分主要依据党员服从组织安排、遵守村规民约等情况赋分,贡献积分主要依据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情况加分,减项积分主要依据个人受到党纪处分、侵害村集体利益等情况扣分,得分情况一月一考核、一季度一公示、一年一通报。对排名靠前的网格员,纳入乡村光荣榜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激发网格员争先创优、比学赶超。

二、主要启示

X县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基层党组织构建治理网格,实行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广泛吸纳群众参与治理活动,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分析其经验做法,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推进乡村治理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党的领导是乡村治理的根本保证。X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契合、人员整合、工作融合,引导X个基层党组织、X万名党员投身到乡村治理中,不断提高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能力,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水平同步提升。推进乡村治理,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以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二)推进乡村治理必须建强平台载体。抓好平台载体建设是推动管理服务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X县通过建好用好村、组、户三级网格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乡里中心在网格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活动场所、集聚治理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推进乡村治理,必须织密基层治理网络、建好用好乡里中心,打通基层治理的"经脉"和"神经末梢",搭建整合各种资源、承载治理功能的平台载体,及时掌握和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从源头化解基层矛盾,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三)推进乡村治理必须发动群众参与。群众是乡村治理的主体。X县通过发挥群众自治、自乐、志愿"三自"组织作用,改变以往简单采取行政命令、任务交办等方式组织群众,让群众在乡村治理中"唱主角",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推进乡村治理,必须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提升群众自治能力,建设"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群众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四)推进乡村治理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制度机制是乡村治理体系常态长效运行的重要保障。X县建立"村党支部(行政村)-党小组(自然村)-联户党员(农户)"三级网格治理机制,完善网格员经常联系群众等工作机制,探索积分评价激励机制,有效保障了乡村治理工作体系高效持续运行。推进乡村治理,必须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加强以组织构建、运行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激励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确保乡村网格化治理体系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三、工作建议

X县建立"一网双联多元"融合共治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在破解乡村治理难题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各县区可借鉴X经验,并结合实际创新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子。

(一)建强基层治理网格。综合考虑村域地形、人口数量、党员分布等因素,按照区域边界清晰、规模大小适度、服务管理方便的原则,细化网格划分标准,建好基层治理网格。以乡里中心为主要平台阵地,围绕整合治理资源、承载治理功能,全面提升乡里中心"建、管、用"水平,将基层组织融入基层治理网格中,做到资源下沉到网格、力量整合进网格、服务开展在网格,为乡村治理强基赋能。完善网格化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全面收集和掌握网格内的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信息,建立健全要素完备、动态更新的网格基础数据库,进一步提升乡村网格化治理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二)深入联系服务群众。深入落实基层党员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完善基层联系点、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党员干部进村(社区)报到等制度,发挥好制度刚性约束作用,促进党员干部更加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实行一届任期内县委书记走遍所有行政村,乡镇党政正职每年走遍辖区自然村,乡镇班子成员每半年走遍所包村村民小组、任期内走遍所包村农户,乡镇干部每年访遍所包村农户,在走村访户中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网格治理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网格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深化党员干部"双联",持续完善分包联系、固定联系日联系、不定期走访等联系群众机制,落实服务事项清单、服务需求台账动态更新制度,完善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收集处理、跟踪督办、考核激励等机制,不断拓宽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效,确保党员干部"双联"工作实效。

(三)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建好用好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自乐、志愿"三自"组织,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加快形成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良好格局。常态化开展村务开门协商、矛盾纠纷调解、道德模范评选等自治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开展扶弱济困、环保清洁、治安维稳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主动参与决策和治理事务。通过补助活动经费、提供专业指导、评选优秀社团、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奖品等方式给予支持,推动各类群众性活动蓬勃开展,不断提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四)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乡土人才资源摸底调查,建立网格员人才信息库,通过实地考察、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等形式,从能人乡贤、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中选出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群众口碑好、工作能力强的人才进入网格员队伍,发挥人熟、地熟、物熟"三熟"优势,推动"能人"管理。常态化开展网格员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针对需求开展"点单式"培训,包括沟通表达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化解纠纷能力、信息采集分析能力、舆情应对能力等,加快推动网格管理向网格服务转型。加强网格员队伍激励保障,将网格员工作表现与培养使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指标挂钩,对表现优异、工作突出的网格员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队伍管理,打通网格员职业发展通道。

(五)健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网格化联动工作机制,依托综治中心,设立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充分整合农业农村、民政、卫健等部门资源力量,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下沉,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建立"事前发现报告-分级分流-乡镇和县直部门限时办结-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闭环运行机制,赋予群众对乡镇和县直单位处置综合整治事项的评价权,促进网格事项顺畅流转、高效处置。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在整合县乡相关部门网格服务管理工作经费的基础上,明确职能部门下沉网格服务管理事项,实现"人随事调、费随事转、事费匹配",推动更多资源下沉基层。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以网格平台运行、网格员履职尽责、联系服务群众水平等为重点,采取不定期抽查、自评与组织审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网格化管理实效进行积分量化评价,建立健全定期调度、现场观摩等工作推进机制,及时总结推广网格化管理先进经验,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促进网格化管理水平提升。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