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晋江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044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9分钟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2月27日在晋江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晋江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文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8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六稳"工作要求,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开展"四个年"活动,不断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有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21亿元,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6.03亿元,增长6.5%,其中本级收入135.01亿元,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升全国第四位。

--转型升级步伐稳健。强势推进转型攻坚,大力营造人才生态,实体经济稳中向好,龙头企业加快高质量增资扩营,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茁壮成长,集成电路、石墨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形成势,进一步重塑"晋江制造"新价值新印象。

--"晋江经验"接续弘扬。高举改革旗帜,集成推进22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完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林地占补平衡等试点任务,"放管服"、国企实体化运作等改革取得突破。商务创新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晋江经验"成为中宣部"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的重要篇章。

--城市彰显品牌魅力。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按照"以赛兴城、以赛促产、以赛惠民"的要求,扎实推进16个城市专项行动计划,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展现新局,投资潜力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第三位。世中运、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进入"晋江时间",来自亚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齐聚晋江,共享亚洲大学生足球盛会,晋江再次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焦点。

--民生举措更加暖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投入民生资金84.25亿元,占本级支出70.33%,持续做大优质资源。办好32件为民实事,建成121个补短板项目,3400多户困难家庭通过"四帮四扶"、慈善救助、志愿服务等得到暖心帮扶,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许多期待和向往正在变成现实。

一年来,我们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为158个工作项目,逐条对账销号,切实兑现承诺。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竭力服务好实体经济。实施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6条措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出台企业增资扩营、闲置厂房二次招商、优化出口退税等惠企政策,盘活低效用地7563亩,全年兑现政策资金15.3亿元。通过减税降费、调整电价等措施,为企业减负14亿元。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9:59.9:39.2。实施智能制造、"互联网+"、服务型制造等专项行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4家,267个重点技改项目投产,我市获评工信部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恒安特色阿米巴模式变革成效显现,市场份额稳居全国首位。安踏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百宏列入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实施高新企业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达123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项目部分投产,矽品主厂房封顶,创电、HDT(5GW)高效太阳能电池、6英寸半导体石墨烯芯片等项目相继落地。深化"三产跃升年"活动,实施155个三产重点项目,开展无车承运人、专业市场主体培育等试点,新增限额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86家,有力支撑三产增长。加快集聚创新要素,引进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国字号"科研机构增至9家,中科院泉州装备研究所投用。举办创新主题系列活动,引进"海峡"团队23个,认定各级高层次人才827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增至7人。实施96个产学研项目,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突破10000件、57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件,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激发社会投资潜力,深化"项目攻坚突围年"活动,实施"五个一批"项目553个,总投资4588.9亿元。499个在建重点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全年开工106个项目、建成投产98个项目、新引进71个项目。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影响,全力推动外贸出口,培育自营出口企业100家,建成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快件量增长50%。支持企业拓展多元市场,成功举办首届家装建材博览会,体博会、食交会交易额再创新高。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全年新增贷款150亿元,企业金融风险有序化解,不良贷款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二)加快城市功能建设和活力营造。抢抓重大赛事筹办举办战略机遇,统筹"办城市"和"办赛事",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和赛事保障能力。高效推进赛事组织,深入开展"赛事筹办年"活动,组建世中运组委会、执委会,开展主题曲、吉祥物征集评选,发行晋江主题即开型体育彩票。完成14个场馆建设改造,第二体育中心、少体校、足球公园等场馆加快建设,筹办工作顺利通过国际中体联第一次赛前考察。成功举办"晋江慈善之夜"暨世中运倒计时活动,募集善款超5.8亿元,凝聚起磅礴的"晋江力量"。顺利举办世界沙排巡回赛、国际马拉松赛、十三届市运会等赛事,系统检验场馆、酒店、交通等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完善城市配套,统筹推进六个新增长区域建设,高效完成福厦客运专线和高铁新区征迁,刷新和谐征迁"晋江速度"。实施119个片区开发项目,建成11个现代小区,新增城市绿地850亩,15个安置房项目回迁。国际人才社区、国际酒吧街基本建成。新增226个汽车充电桩,投放780个公共停车泊位,磁灶、金井公交枢纽投用。晋江机场国际航线增至9条,通航城市达54个,旅客吞吐量突破700万人次。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三拆一清",拆除"两违"建筑70万平方米、违规广告牌446宗。实施"两高"及重要通道沿线环境整治,基本完成安海镇下洪村、紫帽镇紫星村示范段景观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行垃圾分类试点,新建改造公厕120座,农贸市场、背街小巷"脏乱差"得到进一步整治。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喜迎世中运、共创文明城"活动,扎实推进城市精细管理专项行动,有效治理占道摆摊、违章停车等乱象。深化移风易俗,全面修订村规民约,简办婚丧喜庆、倡导文明新风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三)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112个教育项目,新增优质学位1.5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8.1%。福大科教园迎来首批研究生,泉州理工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晋江学子揽获高考全省文科、泉州理科第一名。实施21个医疗卫生项目,新增病床位945张。深化与树兰医疗合作,院士工作站、名医工作室入驻人数增至17人。中医院成为全省首家县级三甲中医院。为7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和长期照护保险,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启动运营,一批镇村养老设施建成投用,新增养老床位250张。完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改造石结构危房6000宗。完成二轮修志,清道光版《晋江县志》点校再版发行。持续掀起全民运动健身热潮,晋江健儿在雅加达亚运会捷报频传。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治安管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形势保持稳定。加强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全市各类学校"明厨亮灶"全覆盖。拓展国际交往,与菲律宾达沃市缔结友城。引水第二通道全线贯通,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民族宗教、统计档案、国防双拥、对口帮扶、老干老龄、工青妇儿、红十字、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力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垃圾焚烧发电厂技改,淘汰燃煤锅炉144台,回潮石材企业全面清退,禁养区、禁建区生猪养殖场全部关闭。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污染源整治霹雳行动,关停"小散乱污"企业509家,整治河道52公里,93个村(社区)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12条河流截污主干管闭合。梧垵溪、缺塘溪等流域水质明显改善,晋江流域监测水质保持Ⅲ类标准,南高干渠等市级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强势推动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泉州湾河口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整治修复。推进生态连绵带建设,全年造林1.7万亩,晋江下游(南岸)整治、九十九溪田园风光等重点生态项目加快实施。

(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认定新型职业农民557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34家,"晋江紫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晋江渔港经济区纳入国家沿海渔港建设规划。重点扶持20个集体增收项目,消除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开展农村"五微"营造,安海瑶前、金井围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

(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革、再提升"活动,扎实抓好意识形态责任制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5件、政协委员提案205件,满意率、基本满意率100%。公布"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事项1147个,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34个工作日。加强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泉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坚持用好"晋江经验"制胜法宝、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来晋创业务工人员,向给予我们不懈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各级驻晋直属单位、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晋江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新旧动能转换还不顺畅,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压力较大。二是体制机制优势还不够明显,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重点领域改革力度亟需加强。三是城市能级不够高,对优质企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还不足,城市内涵、品牌、活力仍需加快锤炼提升。四是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还有短板,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公共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有待提高。五是少数部门和公职人员的思想观念、能力素养、担当精神还不适应新时代要求,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扎实做好2019年工作

2019年是攻坚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冲刺赶超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根据市十三届党代会三次会议精神,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面落实省委、泉州市委决策部署,不断传承发展"晋江经验",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新型城镇化、国际化"三大战略",冲刺高质量赶超、重大赛事筹办、更高水平全面小康"三大任务",加快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当好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典范、中小城市建设样板。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5%、本级收入增长6.5%,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改革开放"九个必须坚持"的宝贵经验,全面落实"六稳"工作要求,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大力实施"三大任务冲刺年""城乡环境整治攻坚年"活动,奋力跑出发展加速度,实现质量效益同步提高、产业城市同步转型、经济民生同步跃升,奠定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坚实基础。

重点抓好7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落实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行动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按照"先进制造业立市、高新产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兴市"的要求,落实民营经济26条措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1、塑造先进制造业新优势。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八个系列工程",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和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晋江制造成为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代名词。推进龙头企业增资扩营工程,实施143个亿元以上增资扩营项目,建设一批精品工厂、无灯车间、智能仓配一体化设施。支持龙头企业并购优质企业、营销渠道、关键设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企名牌名品。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工程,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设立专项资金,倾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银行机构单列专项信贷计划,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50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培育更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推进产业协作促进工程,建设产能对接信息平台,鼓励龙头企业更多在本地找代工找配套,推动二三线品牌转型从事品牌代工。支持30家中小企业提升设备工艺和供应链响应水平,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关系。支持更多企业承接涉军科技成果转让,更多产品进入军队采购目录。推进"互联网+"应用工程,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在线增值服务、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建设一批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工程,支持中科院泉州装备研究所等研发机构,与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实施200个重点技改项目,培育3家省级以上示范企业。推进服务型制造工程,支持晋工等示范项目,引导企业植入现代科技和新商业模式,挖掘产品的新功能和附加值,实现从卖产品向卖体验、卖服务转变。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科院大学福建智能制造学院,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发放中小微企业服务券,推进10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快规模企业发明专利、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三个覆盖"。完善领航班等企业家培训机制,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供应链整合工程,筹建供应链产业基金,引导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原辅材料本地化配套,补齐补强高端染整和面料工艺、食品大宗原料供应、生物添加剂制造等缺失薄弱环节。支持一品嘉、辅城网等供应链平台做大做强,帮助企业提升资源整合效率。

2、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抢抓高端核心装备国产化战略机遇,瞄准集成电路、石墨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构建产业链生态圈。完善产业平台,加快集成电路"三园一区"、石墨烯产业基地建设,链接海外优质资源,探索离岸孵化器、海外科技联络站建设模式,争取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联盟、省级微电子重大科研平台、IC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落户晋江。完善产业链条,以晋华等龙头项目投产为契机,高强度、密集式推进产业链招商,推动集成电路设计、材料装备、终端应用等项目加快落地。完善产业政策,科学分析重点产业链发展规律和行业"痛点",完善集成电路、石墨烯等产业政策。组建10亿元晋芯产业投资基金,发挥安芯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撬动效应,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高新领域,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力量、集群规模。

3、打造服务业关键集群。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加快服务业改革创新,做大做强一批关键集群,构建与制造业升级相配套、与城市转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专业市场集群,完善仓储物流、展示展览、电子商务等配套设施,推动鞋纺城、海西家居、海峡五金、豪新食品等市场融市繁荣,逐步向商品展贸中心、采购中心、行业信息中心等方向转型。建设现代物流业集群,深化无车承运人试点,加快现代物流园、围头物流中心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供应链物流等业态,满足多样化物流配送需求。建设城市商贸集群,加快建设中华品牌街等特色街区,推动一批连锁商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机构注册法人企业。加快钢贸企业回归,促成医药服务产业园落地生效,鼓励纺织鞋服、食品原料等材料商和建材经销商业绩回归。建设高端商务集群,推动滨江商务区、世纪大道、和平路两侧楼宇集聚发展,培育跨境电商、总部经济、大宗商品交易等特色楼宇。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中心,提升体博会等展会效应,集聚展会服务、营销策划等会展经济业态。建设体育服务业集群,实施体育产业发展三年计划,大力培育场馆服务、健身娱乐等体育服务业。支持英林建设泳装时尚小镇,培育运动时尚新业态。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变化,推动"吃穿住用行"等生活性服务业升级,围绕"学乐康安美"等新需求培育新业态,为市民提供高品质、个性化消费服务。

4、培育全链条人才生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做大做强人力资源产业园,推进市场化引才,力争引进"海峡"团队20个、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深入实施人才生态链条提升行动,推进105个重点项目,加快营造城市、创业、人文环境。完善高端配套,从"食住行、游乐购、医教养"入手,重点推进国际学校、国际酒店、国际社区、市医院国际JCI认证等项目,完善高品质城市配套,让人才享有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营造创业环境,推动高新高端产业集聚发展,高水平举办创新创业主题赛事,常态化开展科创项目路演、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加快培育"晋金私募汇",发展股权投资业,大力扶持初创企业,为人才提供圆梦舞台。建设人才社群,建成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深入开展"国际晋江三语同行"、青年人才"生根计划"等交流活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集聚力、影响力的人才社群,为人才营造"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

(二)全力落实城市能级跃升行动

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泉厦漳都市圈和泉州环湾同城发展,深化新型城镇化试点,持续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

1、加快城市功能区建设。坚持"全市一城"规划布局,协调推动"一主两辅"联动发展,加快完善重点片区功能,辐射带动城市品质提升。高标准建设晋东新区,加快第二体育中心、鞋纺城大道、晋东医院等25个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商务、基础设施等配套,集聚发展都市型产业,积极抢占泉州环湾建设制高点。高标准建设"双高"道口经济区,高铁新区重点加快福厦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配套路网,拉开区域开发架构。加强项目招商,加快布局道口经济产业。实施双龙路西拓工程,统筹沿线片区开发和高速枢纽景观整治,提升区域建设品质。高标准建设"双创"活力走廊,启动科创新区建设,整合三创园要素资源,提升科技大市场、海峡全球路演大厅功能,加快培育研发、孵化、中试、加速等全链条科创产业。提升洪山文创园集聚效应,推动利郎文创园运营,加快串联世纪大道科创产业带。高标准建设综合保税区,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措施,推动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研发、融资租赁等项目入驻,建设国际化开放园区。高标准建设高新产业聚集区,按照"产业社区"理念,高起点推进集成电路工业园规划建设,提升科学园功能品质,支持新塘"芯"小镇建设,完善教育、商贸配套,打造现代化高科技园区、产城融合示范区。高标准建设科教产业集聚区,启动福大科教园二期,加快人才梦想小镇建设,完善城镇生活配套,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提升科教产业集聚效应。

2、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深入实施16个城市专项行动计划,按照赛事保障要求和适度适用原则,加快项目推进,全面提升城市保障能力。实施交通保障计划,围绕构建完善"152030"快速交通圈,推进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晋江段、二重环湾、东部快速通道等重点交通项目。开展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推进机场改扩建。加快市政路网建设,打通断头路,完善区间路,优化城市慢行系统。完善高速高铁等区域路网和换乘设施,提高交通疏解效率。实施场馆保障计划,加快17个场馆建设改造,推动足球公园等7个场馆投用,同步推进供电、供水、通讯等设施建设,确保满足赛事需要。实施电力保障计划,启动一流城镇配电网建设,加快推进3个220千伏、8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打造陈埭、池店、英林3个示范区,提升重大赛事、重点项目、重要区域供电保障。实施信息化保障计划,推进13个信息化工程,加快数字晋江运营管理中心建设,推动光纤网络、无线通信扩容,建成政务云平台,拓展智慧政务在警务、城管、社区治理等领域应用。

3、加快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推动城市安全发展,认真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加强消防、危化品、出租屋、道路交通等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执法,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数据库,实施消防安全电路管理导则,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有效防范台风、地震、地质灾害等影响。推动平安晋江建设,深化"六守六无"平安创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涉黑涉恶涉毒、涉众型经济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提高群众安全满意度。推动城市精细管理,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置。加快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善飞灰处置体系。加强物业企业检查评估,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深入推进农贸市场、停车场、建筑工地、渣土车等专项整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完善社区"十个一"配套,加快基层服务社会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扎实做好国防动员、支前双拥、食品药品、劳动保障等工作。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和社工服务,引导社会团体、企业参与慈善事业、残疾人事业,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三)全力落实改革开放深耕行动

聚焦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启新一轮全面改革新征程,加快推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努力为全国全省改革开放作出新探索。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做好第四次经济普查。对标国际规则和先进城市经验,从企业开办、用地取得、项目审批、资金筹措、成本控制、知识产权保护等环节入手,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简化企业开办流程,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进一步方便企业办理业务。推进企业登记事项下放,实现公司变更、注销登记市镇通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清理和园区用地整合专项行动,盘活存量土地7000亩以上。支持工业企业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原用途前提下,原址增资扩容。推进项目审批流程再造,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门式"行政服务大厅,大力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实行"多评合一""多图联审",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压缩论证评审时限,力争投资项目施工许可全省最快。优化企业融资环境,设立上市公司纾困基金,推动银行落实"五不"要求,帮助企业应对资金链风险。建立银行服务民营经济评价体系,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引导银行做大信贷投放规模。建立银企信息双向通报机制,强化融资对接,提高对接履约率和授信落实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模式,整体通关时间再压缩三分之一。实行退税企业分类管理,提高单证办理时效,优化退税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加快培育本土技能型人才。争取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试点范围,支持用电大户自建变电站,延续用热补助政策,完善天然气价格平抑机制,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涵盖授权确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各环节的保护体系,为企业提供一流法治环境。

2、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格局。高效推进赛事筹办举办,全力办好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等赛事。推动世中运进入全面筹办阶段,高效运作赛事组织机构,实施外事联络、竞赛与信息、安全保卫、后勤保障、人力资源等专项细案。全面启动世中运宣传和大型活动计划。实施市场开发方案,开展场馆冠名和赞助商征集。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培养本土学生体育人才。坚定推动外经外贸转型,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产业园,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或直接投资,实现总部在晋江、全球化布局、国际化经营。深化"晋江品牌海丝行"活动,扩大与境外地方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商协会的联系合作,保障企业在境外获得良好的服务。申报国家外贸新业态综合试点,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产品认证,提高市场竞争力。申报国家进口贸易创新促进示范区,加强先进适用设备进口,推动制造业装备升级。抢抓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强化重大外资项目招商,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拓展国际交往,设立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充分挖掘侨力资源优势,与更多城市缔结友好关系,扩大文化、旅游、产业等友城交往。积极承办国际和地区性产业论坛、年会等活动,拓展国际"朋友圈"。建设对台合作示范区,落实中央惠台"31条"和福建惠台"66条",完善台胞来晋工作学习创业机制,深化项目、技术、人才、资本对接,促进晋台融合发展。加强晋港、晋澳合作,鼓励海外乡亲回乡投资,共享晋江发展新机遇。

3、稳步推进国企实体化运作。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探索行业主管部门、国资监管机构和国企联动改革,把监管重点转向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维护资本安全,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企监管模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明晰企业经营自主决策、备案管理、核准管理事项,规范经营性国有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健全选人用人、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赋予国企更大经营权、人事权、决策权。创新经营运作模式,理顺国资出资人和国企法人关系,通过特许经营、委托代建、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国企在产业、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支持国企与民营企业双向投资、配套协作,引进先进理念和优秀团队,提高国企经营效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