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级党代会工作报告-51篇(第182/322页)
(六)坚持市域一体发展,打造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全面落实全省"四大建设"任务,推进全国"新城建"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要构建全域协同的空间布局。聚焦"一轴一带一区"布局,沿江发展轴要集聚打造以滨江商务区和瓯江两岸沿线为重点的瓯江新城,支持乐清、瑞安等建设温州北部新区、南部新区,促进飞云江、鳌江流域拥江集聚发展;沿海产业带要以乐瓯洞一体化、温瑞平原一体化、龙平苍一体化为纽带,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生态发展区要以文成、泰顺为重点,串联市域西部和北部山区,打造浙江大花园生态明珠和生态产业集聚区。完善中心城区与"两市一县"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实现空间规划、公共设施等"六个一体化"。要培育活力迸发的城市经济。大力培育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建成新国际会展中心。培育消费服务新业态,加快布局一批时尚地标、购物中心、"月光经济"休闲区,聚力打造标志性核心商圈;做大做强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推动时尚创意、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要完善一体成网的功能设施。深化"四港联动"发展,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521"高铁时空圈,全力推动甬台温高铁、温武吉铁路规划建设,全面推进温福高铁建设,建成杭温高铁,布局"两主三辅"综合枢纽。加快推进轨道交通M线前期,建成市域铁路S2线、S3线一期,推进TOD综合开发。争取规划建设合肥至温州高速公路,建成金丽温东延、瑞平苍、苍泰、青文、乐永青、甬台温扩建等高速公路,打造环温州都市区高速公路网。建成温瑞大道南段、瓯江两岸沿江快速路等,完善跨瓯江通道系统。加快实施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大力开拓国际航线,发展临空经济和通用航空,打造大型国际机场。充分挖掘港口资源潜力,建成乐清湾C区一期、状元岙二期,联动南部港口协同发展,打造东南沿海重要枢纽港和近洋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实现中欧班列温州号常态化运行。加大"新基建"投入力度,加快韧性城市建设,科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成瓯江引水工程,打造供水、供气"一张网"。要提升舒适宜居的风貌品质。深化"精建精美"行动,有序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城市更新,实现市区核心区城中村清零,全市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坚持精致特质、精品意识、精美追求,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实施新一轮道路综合整治、高压线路"上改下"等,打通一批断头路,贯通市区滨水绿道,深化垃圾分类和厕所革命,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坚持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相结合,探索共富机制性制度性创新模式,走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新路子。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实施"扩中""提低"九大促进计划,新增内外市场主体百万家等"五个百万",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加强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推动高校毕业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素质农民等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实施促进稳定就业、减负减支、救助保障等集成改革,到2026年低收入农户收入实现倍增。要加快山区5县发展。落实"一县一策",开展"六大百亿"富民攻坚行动,全面推行"双向飞地"模式,形成一批百亿级山区县标志性产业链,重构内生发展动力系统。加大财政奖补资金、政策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山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支持革命老区、海岛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要绘就乡村新图景。深入推进"两带两园"建设,深化落实"两进两回"机制,建设提升百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培育乡村休闲旅游、"侨家乐"品牌民宿等十大乡村产业。围绕"三基三主"建设核心,推动"五化十场景"落地,建成未来乡村200个以上,开展"村貌革命",推动生态大搬迁,打造一批美丽城镇样板,实现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率100%。要推动服务优质共享。深化"六个一批"民生工作,全域推行普惠型养老托育一体化建设等模式,加快建设"15分钟公共服务圈"。基本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努力实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覆盖;支持温州医科大学争创"双一流"、温州大学创成侨特色"省部共建"高校、温州肯恩大学建设国际化高水平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全面推进温台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在温高校在校生超15万人。加快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建设,深化"三医"联动,推进"医学高峰"建设计划,建设高水平县级医院,实现健康城市(县城)全覆盖。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打造"幸福颐养"品牌。完善支持生育养育配套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抢抓亚运会赛事举办契机,打造国家运动健康城市。深入推进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要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抓好社会福利、救灾救济、慈善事业等工作,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打造和谐之家。深化"安置提速"行动,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集,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八)坚持以文铸城兴市,高水平建设新时代文化温州。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围绕全省打造"五个高地"目标要求,深入实施"文化+"战略,扎实推进"三年百项文化工程",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要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保护和用好红色资源,充分发挥文化引导人、影响人、塑造人的作用。高水平推进全域文明建设,全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市级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现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创成和提名100%。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持续放大"最美"效应,建设全国志愿者之城。拓展国际传播阵地,擦亮"东亚文化之都"品牌。要传承赓续城市文脉。深化"温州学"研究,挖掘"永嘉学派"内涵,高质量推进《温州大典》研究编纂。开展"千年古城"复兴计划,深入实施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放大"瓯""古""名"系列时代价值,打造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让典籍中的温州、文物中的温州、遗迹中的温州活态呈现。要繁荣发展品质文化。实施"文艺高峰"铸造行动,壮大文化人才队伍,推出更多具有温州辨识度的扛鼎之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市民文化节等活动,打响"书香社会、墨香城市、阅读温州"品牌。建设温州美术馆等十大文化地标项目,打造设计之都、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创成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培育发展数字文化等产业,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要加强全域旅游发展。深化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支持雁荡山打造一流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楠溪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泰顺创成廊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洞头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创成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