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最新市级党代会工作报告-51篇(第194/3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988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663分钟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变"管企业"为"管资本",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大力推进经开区扩容及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整合"一区四园",做强实力经开。加强投融资改革,聚焦城建、产业、项目,整合财政资金,引进社会资本,组建城投、风投、产投基金,以市场理念经营城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培植壮大地方财源,提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能力。实施地方金融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力争每年新上市企业3家以上。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机制、扩权赋能强县、事业单位、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义务教育"双减"、医疗卫生体制、文化体育等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建设区域开放高地。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一带一路"、长江(汉江)经济带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质量,千方百计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着力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高项目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武当山机场航空口岸、进口商品展示中心建设,申建湖北自贸区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十堰保税物流中心,推动十汉欧货运直达班列稳定运行,积极融入重庆-广西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外贸出口倍增行动和外贸主体成长计划,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外贸服务等新业态,支持堰企出海、产能出海,建设"海外仓",提高经济外向度。深化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做好援疆工作,加强与长江(汉江)流域、对外友好和魅力中国城联盟城市交流合作。推动武当武术走出国门,提高十堰文化开放水平。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全心全意为企业和市场主体服务,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对标一流,紧盯"高效办成一件事",以"五减五通"为抓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清减降"行动,实现更多事项"一事联办"。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深化"双千"活动,建设诚信社会,落实惠企政策,切实解决企业办事难、融资难、用工难和各类要素保障问题,着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优、企业获得感强的标杆城市。
3.坚定不移厚植资源禀赋,彰显区域性中心城市魅力。十堰拥有天下第一仙山、中华第一好水,宜居宜业宜游宜养是发展的最大比较优势。必须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充分彰显自然之美、宜居之美、人文之美、新城之美,努力建设"大美十堰"。
彰显自然之美。坚持"治污、降碳、添绿、留白",以保护优先、生态修复为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力保护自然生态,全面推进国土绿化,实施汉江防护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林相季相改造等重大工程,落实"林长制",建成一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汉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裸露山体修复、石漠化治理,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推动丹江口库区治理常态化、长效化、智慧化,把环丹江口库区建成最美生态旅游观光带。大力开展污染防治,念好"截、控、清、减、治"五字经,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十年禁渔",确保"五河"持续稳定达标。实施细颗粒物和臭氧复合污染协同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土净地美。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建设"无废城市"。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探索实施碳汇、碳交易、绿色信贷、绿色银行等创新举措,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全市人民共建共享"生态红利"、"绿色福利"。
彰显宜居之美。坚持"三生共融"、"多规合一",优化全域空间形态,高标准编制城市空间规划、建筑风貌与天际线控制规范,形成"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景中"城市风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补短板、消隐患"工程,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地下综合管廊、标识系统、海绵城市等市政设施,建成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展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一批街头游园、"口袋"公园、街巷绿道,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赏景",建成韧性城市、公园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建设智慧城市,建成城市大脑指挥调度中心、智慧十堰APP等项目,探索推进"互联网+城管",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全力提升民生品质,抓好就业这个最大民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加快消除"入园难"、"大班额";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强化高等教育与地方产业有机衔接,支持在堰高校建一流学科、凸显特色优势。实施"健康十堰"行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做强"四大医疗集团",提升"六大卫生中心",提供高品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困难儿童、妇女、残疾人关爱服务机制,争创国家养老服务试点城市、儿童友好城市。加快构建城区15分钟"生活圈"、"文体圈"、"急救圈",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推进"最多访一次",统筹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安全等工作,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彰显人文之美。文化是城市的根脉和灵魂,大力彰显汉水文化之根、武当文化之韵、汽车文化之魂。争创历史文化名城,深入实施"双活化"工程,加强郧县人遗址、恐龙蛋化石群、武当山古建筑群、汽车工业遗产等保护利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多维度展示优秀地域文化。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塑造城市精神,打造"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建设"书香十堰",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博物馆等文化标识工程,开展全民素质提升和文化惠民活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城市博物"、"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持久开展"图书流动服务"和"全民阅读",让书香成为城市味道。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绿松石、汽车文化等产业园区,发展数字创意、网络视听等文创产业,加强文艺创作,推出文艺精品,讲好十堰故事,传播十堰声音,展现文化自信。
彰显新城之美。看到未来才能走到未来。汉江新城是十堰发展的潜力之城、希望之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治理,着力建设创新名城、生态绿城、现代智城、共富民城,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汉江流域典范城市、十堰未来之城。高质量编制"一江两岸"空间形态,明确划定核心区、重点区、扩展区,建设茶店创客、中华水源、杨溪橄榄、青山茶旅等特色小镇,构建多彩生态圈、高新产业圈、宜人生活圈、智慧服务圈。围绕产城融合、拥江发展,加快布局高端产业,重点发展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以产强城、以城聚人,建设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美丽新城。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