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20篇(第6/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42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15分钟

(二)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

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将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推动巡视巡察整改、干部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有利于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在高校党委统筹领导下对二级院系党组织政治生态进行综合分析,夯实党政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和政治担当,有助于涵养高校健康的政治文化和培植良好的政治土壤,对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正确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三)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重要抓手

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是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通过经常性、常态化地分析研判高校党的政治建设、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政治生活执行、各级党政"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依法依规履职尽责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汇总分析、科学评价、动态衡量高校及二级院系党组织的政治生态状况,可以更加全面、准确把握"树木"与"森林"的情况,实事求是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工作建议。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利用好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强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探索项目清单化、清单任务化来推进责任落实,常态化具体化开展政治监督,持续营造"政风清明、干部清正、校风清净、学风清新"的良好校园政治生态。

二、高校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不同地区政策差异、纪委与其他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分析研判人员经验欠缺、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等原因,高校政治生态分析工作普遍存在未统一部署落实,研判力量不够均衡,分析研判不够精准,研判成效不够突出等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纪检监察部门单线"作战",统筹协调不够有力

有些人认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是上级纪委监委的工作要求,理应是高校纪委负责的工作范围,往往存在由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单打独斗"的情况。实际上,政治生态综合体现了一个单位、部门的政治现状、政治环境和政风民风等,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层面,仅依靠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力量进行研判明显不足,可能存在信息收集不全面、综合评判不客观、问题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即使有党政办、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协助配合,但各自提供职责范围内的资料,较为笼统分散,在部署安排、获取信息、开展分析的统筹协调上不够有力,不能形成研判合力,从而影响研判质量,使得分析研判流于形式。

(二)分析研判途径和方式比较单一,政治生态"画像"不够精准

政治生态"画像"涵盖多种要素、涉及多个层面,较为复杂且处于动态变

化,如果仅靠一两种方式进行分析研判,就可能存在"画像"绘制不精准的问题。如有的仅将信访件和问题线索处置、案件查办处理情况作为分析的途径,没有综合运用座谈调研、查阅资料、民主测评等方式,导致信息获取不够全面。有的仅就过去形成的综合性材料进行简单的摘抄修改,就材料谈问题,没有结合当下全校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状态进行综合评判,分析研判不够客观。有的虽然建立了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体系和机制,但指标设置不够科学或者重点不够突出,没有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的优势,缺乏科技支撑,整体研判不够智能化、信息化。

(三)未形成固化制度和完善体系,成果运用不够明显

实践中,有的高校对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未能从政治性、系统性、长期性的高度来把握,认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就是"一次性干完的活",一年只需要做一次即可,平时不需要过多关注,也未建立完善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制度体系。但实际上,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是错综复杂的,并非一成不变,往往会随着关键时期、重点事项的变化而改变,需要动态监测、时时关注、持续跟进。有的高校虽然经过政治生态分析后形成了研判报告,但没有抓好成果运用,对于研判中反映、暴露的问题没有及时推动整改,未做到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常态长效机制不够健全,在成果运用上无法凸显成效,较难推进后续的政治生态修复和改善。

三、构建高校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的方法探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到地方的纪委监委,始终保持着正风反腐的强劲态势,为全社会政治生态的改善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清流,高校政治生态的净化修复也是支流之一,需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综合施治,并将其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着力构建高校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高校应根据构成政治生态的不同要素,围绕研判主体、研判方式、研判内容、方法步骤、成果运用等,建立研判指标体系,规范具体实施步骤,推动成果转化运用,通过动态监测、系统分析研判高校政治生态状况,从而让抽象的政治生态可视化、数据化,让无形的政治监督更有形、更具体。

(一)明确职责定位,强化统筹协调

高校纪委要履行好协助和监督职责,协助党委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党政办、宣传、组织、人事、财务、审计等部门组成的政治生态分析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同时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政治生态分析

研判中的工作职责,形成职责明晰、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部门协作机制。在具体职责分工上,纪检部门看问题线索受理和案件查处情况、廉政风险防控、案后整改等;党政办看"两个维护"和上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三重一大"事项研判、权力运行制约机制是否完备等;宣传部门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组织部门看政治生活、"三会一课"制度执行、选人用人、干部作风是否严深细实等。通过合理有序的分工协作,有力促进纪委的专责监督和党委主体责任、全面监督以及业务部门的职能监督贯通协同。

研判单位在开展分析过程中,不能仅依据各部门、二级院系提供的自查报告,也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照搬照抄,而是要根据被研判单位的工作职责、机构特点、发展状态等,结合日常监督情况综合分析评价,摸清找准被研判单位政治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并就重要问题开展会商研究,通过清单化、任务化、项目化管理的方式,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及时对账销号,从而实现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对症下药。

(二)聚焦监督重点,建立指标体系

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核心在"政治"二字,看待问题和现象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从讲政治高度分析,紧盯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责任、政治担当、政治定力等,要突出政治监督,全面进行政治"体检"。一是紧抓重点内容,科学设置指标。高校在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党中央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关键少数尤其是"一把手"的政治修为、权力运行制约、选人用人和干部作风建设等情况设置指标体系。分析研判应注意有些指标会随着党中央和上级最新要求的改变而发生变动,要及时调整更新。二是紧贴工作实际,开展正反评价。在研判过程中既要涵盖正面要素,也要列出负面清单,从正反两面进行整体评价并按百分制赋分,最终评出差异化的等级阶梯,如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合格(60~80分)、不合格(60分以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点出问题,注重分析疑难杂症和典型问题,剖析根源、找准症结,做到见人见事见细节、见因见果见趋势。三是紧跟科技步伐,打造信息平台。构建政治生态分析的指标体系,可以借助互联网+,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将机制建设与大数据分析紧密结合,研发高校政治生态分析与监测预警平台。[5]纪检监察部门要会同党政办、组织、

人事、宣传、财务、审计等部门,将学校、二级院系及领导干部有关政治生态数据,如线索受理、案件查处、政治文化、政治生活、选人用人、干部作风和风险防控等信息导入平台,依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分配相应的比例,最终形成政治生态得分。

通过建立高校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指标体系,根据被研判单位政治生态得分和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实时预警,研判结果清晰明了,实现了分析研判智能化、科技化。将定量评分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使政治生态"画像"更加精准、客观、全面,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政治偏差,落细落实"两个维护"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规范实施步骤,突出"关键少数"

高校政治生态分析是一项长期积累、常态推进的工作,日常监督是获取政治生态相关信息和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要坚持定期会商、一年一评价,在具体操作中可以运用"日常监督+季度例会+年度评价"的实施步骤。首先,要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政治生态分析领导小组根据高校实际和职责分工,定期或不定期到二级院系进行走访调研,按照实事求是、科学研判的原则,结合研判指标体系的各要素,通过参加和列席重要会议、现场调研、查阅资料、民主测评、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采集、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和情况,填写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日常评价表。纪检监察部门要综合信访举报及问题线索处置、案件审查调查、审计和民主监督等渠道获取的信息、数据,分类分级建立监督台账,强化跟进监督、精准监督,从而夯实政治生态研判的基础。其次,各研判单位再根据日常评价召开季度例会就重要问题等进行专题研究或定期会商,提出阶段性报告。最后,每年度将所有材料、重要信息等进行汇总分析,注重查找苗头性、倾向性、典型性问题以及廉政风险隐患,从小问题的"点"串成事件类的"线",在"面"上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实现"点线面"结合,形成综合全面、客观公正、精准定性的政治生态分析年度工作报告。

全面深入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不管是日常监督还是分析研判,都要突出"关键少数",推动责任落实落细落地。各级党政"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是身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的"关键少数",是推动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者和践行者,在净化修复政治生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探索建立党政"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清单,综合运用参加党委会、列席校长办公会、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责、约谈提醒和专项检查等方式,

对领导干部的成长经历、工作能力、精神状态、管党治党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细致刻画,推动"关键少数"主动履职尽责、强化责任落实。

(四)抓好成果运用,提升监督质效

识远者贵本,见近者务末。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的目的不只是找出"病源病灶",还要注重"开方治病";既要挖出政治生态"污染源",也要着眼政治生态的净化修复和涵养优化。

高校要用好用活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成果,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实现成果运用最大化。高校党委要将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成果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纳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考核范畴,推动主体责任落地落实;组织、人事部门要将研判成果作为党组织和干部评优评先、奖励考核和提拔任用、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建立政治监督"活页"和干部廉政档案,将分析研判意见作为监督检查、信访核查、审查调查和校内巡察等的重要参考和辅助,根据等级优劣、情况好坏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专项整治,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偏,提出预警建议,强化警示教育,深刻反思剖析,做好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通过边画像边修复边涵养,实现以案促改、以画促治,推动研判成果转化为净化修复政治生态的工作成效,形成"全面研判-政治监督-反馈整改-修复净化"的闭环工作机制。

总而言之,高校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的重要方式,是协同贯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有力抓手。因此,要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推进、综合施治,构建精准有效、全面客观的高校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分析研判领导小组要当好政治生态"参谋员",通过理顺职能职责,聚焦研判重点,明确实施步骤,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成果转化和运用等措施,推动研判走深走实、取得成效,为高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