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15篇(第43/9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672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91分钟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推动市场准入持续放宽和规范,建立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清理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不合理限制,保障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平等获取,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领域建设。紧扣"两个健康"主题,切实发挥工商联和商协会桥梁纽带作用。

加快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坚持"市场化、去行政化",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改革,探索实行竞争赛马、揭榜挂帅等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开发区考核评价体系,明确重点指标年度目标任务,按季度考核通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优化、环保安全设施提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新型基础设施布局、产城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六大工程",滚动实施"六大工程"项目92个,完成投资202亿元。全面推开"亩均论英雄"改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依法实行差别化财税、用地、用电等政策。省级以上开发区以"标准地"形式供地达80%以上。大力推进工业领域"双停企业"处置,盘活土地1500亩以上。

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坚持以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体系。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推进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高质量运行建设玻璃新材料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凯盛工程等5家企业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完善蚌埠科技大市场线上线下服务功能,技术合同交易额100亿元以上。推进专利、标准、品牌、质量四大工程,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达9件;立项国际标准2项,立项、发布国、行、地标10项,支持丰原集团牵头创建国家级生物基材料技术标准基地,建成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个;争创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培育和示范应用,新培育"三首"产品20个。

大力培养引进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统筹开展线上云端揽才+线下上门招才、全职引进+柔性引才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发挥蚌埠籍在外人才资源优势,深入推进"雁归珠城"聚才行动。建立"赛场相马"竞才机制,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搭建以赛聚才平台。推动建立蚌埠人才发展集团,建立人才贷、人才投等人才项目金融支持机制,全方位做好人才分级分类服务,营造拴心留人、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引进培育省级以上领军人才20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20支,博士学历、市级领军人才2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硕士学历、高级职称人才2000名,技能型人才、大中专毕业生20000名。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工业互联网赋能增效。建设运营安徽工业互联网学院。支持淮上化工园区、丰原生物、帝晶光电等创建区域型、行业型、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出5G和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10个。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应用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导向,实施八一化工新厂区二期、液力机械扩建及智能制造基地等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00个,技改投资增长12%。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个、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个,服务型制造示范和工业设计中心10家。建设5G基站1500个以上,培育"数字经济"典型案例10个以上。加快建设蚌埠软件园,集聚软件企业10家以上。

二、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把项目和投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全力拼经济的"牛鼻子",盯着项目看,围着项目干,确保项目成,以"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力攻坚项目建设。持续发挥"工招园"机制作用,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链条,责任到人、专班推进、闭环管理,日推进、周调度、月点评、季度会议交流、半年现场观摩,看大不看小、看新不看旧、看高不看低,全面提升项目开工率、入库率、竣工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00个以上、新开工项目200个以上,新入库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0个,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建成投产丰原集团30万吨聚乳酸和50万吨乳酸、华润雪花啤酒搬迁扩能、凯盛科技超薄柔性玻璃(UTG)二期、弗迪电池年产5万吨动力电池电解液、盛世年产4500万平方米高透特种封装材料等102个项目。围绕城市更新、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等,抓实项目谋划转化,形成"储备一批、转化一批"梯次推进格局。完善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会商机制,用最快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

提升"双招双引"质效。紧扣产业发展链条,统筹招大引强和"专精特新",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9个、100亿元以上项目5个;制造业项目不少于360个,2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8个,到位资金增长8%以上;每个县区至少落地开工1个超15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围绕上海、宁波、北京、深圳等重点区域和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生物化工四大产业集群,组建8个产业招商分局和1个外资招商分局。强化过程管理,严格落实评估预审、并联审批等机制,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60%以上。对外来企业、本土企业一视同仁,现有企业增加投资、新上项目,享受招商引资同等待遇。完善县区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一类单位前两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年度考核奖上浮50%、30%,二类单位第一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年度考核奖上浮50%;排名末位的一类单位、二类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扣发30%年度考核奖,奖得让人心动,罚得让人心痛。

推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共融共生。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扩总量、优结构、促创新、降成本、防风险、育生态,更大力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增贷款500亿元以上。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提升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恢复融资担保能力。切实增强金融意识,管行业必须管金融,推项目必须谋金融,育企业必须推上市,完善项目主管单位与金融机构联动、政府性平台公司与金融机构联动、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联动等工作机制。直接融资总额200亿元以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