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41篇(第70/79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288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63分钟

(一)做强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

一是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完善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全面排摸、挖掘、盘活存量科技型企业潜力,建立企业数据库,加大我县农业和传统行业中的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修造船等高企培育产出。针对不同梯队企业"一对一"精准服务,个性化培育,打造"初创企业一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的象山模式。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攻坚倍增行动,2023年高企入库不少于80家,新认定高企不少于74家,累计突破300家;科技型"小巨人"培育企业2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0家,省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

二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力。帮助指导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建国家、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支持企业联合承担国家科技专项、省市级重点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8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提高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

三是加快产业化科技攻关。围绕"聚力一二五、走好共富路",重点支持产业链头部企业攻克一批传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一批细分行业的"领跑者""单打冠军"。聚焦乡村振兴重大科技专项,采取"揭榜挂帅"办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点加强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继续实行县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备案制,2023年培育县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0家,推荐、备案市级以上企业创新载体20家。

(二)做大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级

一是提升科创园区辐射力。围绕各平台建设总目标,实行个性化考评制度,在人才引育、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企业孵化等指标内容进行分年度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相挂钩,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与推动研究院建设进程。2023年,依托各产业技术研究院计划累计引进创新创业人才达到300人以上。

二是提升科创平台承载力。深化37°湾-象山科创中心建设,重点突出项目招引与培育,加快推进蓬莱路高端人才创业与企业孵化园建设,结合大徐镇小微园等现有平台,积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人才与项目招商及培育生态链。依托大院大所的人才、技术集聚和溢出效应,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人才落户,打造省级双创平台。

三是提升平台产业带动力。依托南方中心推动强基"一条龙"机构建设,遴选出首选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产业链上下游应用示范单位和项目,完成国家级平台申报工作。完善宁波工程学院象山研究院"科技经纪人"服务体系,开展科技成果培育项目10项。优化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研究院检验检测服务功能,建成CNAS纺织品检验建成中心。充分发挥大院大所支撑带动作用,聚焦我县九大产业链,形成"一链一所"深度融合机制,促进产业攻关和研发。2023年,推动海洋新材料东海试验场项目落地并动建。

(三)培植创新生态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深化金融助企。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加强政企银合作,实现"微创保"科技贷款、科技"风险池"贷款、科技担保贷款等线上审批办理,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基本实现业务审批办理事项"零跑次"。推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设,投放给更多富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023 年,"风险池""科银保"等各类科技信贷余额达到 1 亿元,支持 50 家以上科技型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二是创新帮扶模式。推动数字科技建设,打造"一键式"象山科技资源数据库服务平台、"一站式"科技服务中心和"一网式"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良性产学研对接合作氛围。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组织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内外高校与我县企业开展"分类别、小型化、多频次"的技术对接座谈会,实现院校成果推荐与企业需求挖掘的"深度交流与精准对接"。整合现有科技大市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高校联盟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在企业对接、需求挖掘、高校专家、科研成果等方面资源,优化联合运作机制,增强产学研服务合作联动性、黏性,实现优势互补。2023年,挖掘技术难题100项,服务对接企业200家次,解决技术难题30项以上,技术成果交易额超过25.8亿元。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统筹落实"人才与企业科创飞地"、"研究生企业实践点"、"半岛"系列人才引育政策,持续加大人才招引力度。试行中介引才,加大与高端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鼓励中介机构与现有科创平台开展深度合作,整合资金、场地等创新要素,吸引高端人才和项目入驻平台进行孵化。鼓励支持高端人才项目与科技型企业在国内创新资源较为集聚的城市中开展异地孵化或设立异地研发中心,吸引高校院所导师与学生来象开展研发实践。2023年,通过相关引才机制的引导与支持,实施科研项目30项。

(四)凝聚工作合力营造创新氛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发挥县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大突出问题。加强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引育,以市场化方式链接各类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法律税务、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检测认证、小试中试、技术交易等专业化服务,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创新应用场景,提高科技创新工作软实力。

二是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强化制度设计,多维度引导创新。坚持开门问策,广泛听取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面意见。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使出台的政策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产业引导基金,引导人才、资本、技术集聚,推动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与上级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联系,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和工作支持,随时掌握科技最新动态,对接企业实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三是强化自身队伍建设。重视政治理论和科技政策法规等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局机关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重点培养一批懂科技、懂政策的业务骨干。进一步改进作风,实行全程保姆式"一条龙"、"一站式"精准服务,当好企业"店小二"。加强科技工作宣传,全面展示科技创新的重大进展与成就,大力弘扬科学家、企业家、技术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