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39篇(第62/192页)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踏上新征程,面对新使命,我们深知挑战更多、责任更重。我们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做到为群众服务,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
着力建设政治过硬的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捍卫"两个确立"。把对党绝对忠诚落实到维护大局、推动发展、保障民生上,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着力建设依法行政的政府。坚持法治思维,强化法治意识,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政府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的合法性审查,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审计监督,持续接受舆论监督、社会监督,让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
着力建设务实担当的政府。牢固树立"务实重干、实干担当"的作风导向,扭转"把关"思维,强化"有解"思维,不断强化敢担当的意识、提高善作为的能力,做到在矛盾问题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挑战面前挺身而出,在困难挫折面前迎难而上,千方百计突破工作中的问题瓶颈,全力以赴把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重点部署、事关长远发展的事情干成干好。
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坚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从群众立场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让政府各项工作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更加贴近群众期盼。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现有财力用在"刀刃"上,将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民生领域,全力以赴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实、幸福感更暖、安全感更足。
着力建设公正廉洁的政府。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下功夫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作风不正问题,不断巩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道阻且长,行则必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开创现代化洛龙建设新局面,为全市"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瓯海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踔厉奋发,克难攻坚实现本届政府良好开局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履新之年。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大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扣建设更高水平"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战略目标,以打造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瓯海样板"为总牵引,时刻保持走前列、当标杆、做示范的奋斗姿态,在应对挑战中砥砺奋进、在齐心追梦中加速奔跑、在苦干实干中收获进步,全区各项事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增长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6147元、46623元,增长5.6%、7.3%。
一年来,我们坚持"争先创优"工作导向,争一流、树品牌,取得了一批令人振奋的重大喜事。
受到了一系列高度肯定。创新联合体模式、社会治理和城市运行中心受到省委书记调研肯定、全省推广,"创梦山根"未来乡村受到两任农业农村部部长视察肯定,"瓯海的一天"全周期闭环治理模式受到最高检检察长高度点赞,全年省部级以上领导来瓯调研35次、批示肯定58次。
拿下了一系列重磅牌子。九年连创夺得"平安金鼎",十年耕耘捧回全市首座"大禹金鼎",获批全国首个生长因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成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4A级景区城,获评浙江十大现代化新城,全年荣获省级以上荣誉110项。
收获了一系列硬核成绩。教育现代化水平、"健康瓯海"指数跻身全省前十,消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服务业发展入选省委"七张问题清单"最佳整改案例,新增普惠托育等37个省级以上试点,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人力社保等11项工作获全省考核先进,疫情防控、数字化改革工作在全省大会发言,全区考绩实现"五连优"。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进提质"发展导向,抓转化、促转型,推动了一批壮大实力的发展要事。
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专班化推进经济稳进提质八大攻坚行动,重磅发布"1+5+16"产业政策体系2.0版,出台留员工稳岗位"开门红10条""稳经济41条"等一揽子政策,全年完成留抵退税18.79亿元,兑付助企纾困政策资金7.6亿元,净新增市场主体1.4万家。深化"两个健康"创建,开展新一轮"两万行动",发布惠企政策"明白卡"、龙脊卡2.0版,点对点服务解决森马订货会、百珍堂物资运送等企业"急难愁盼"问题256个,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做法获央视宣传报道。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千方百计走出创新路径。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市场化转型,华中院联合中电海康打造"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模式,微纳致动等5个成果转化项目成功落地;浙大温研院液流电池电堆系统成为全市首个产业化院士项目;上大温研院建成GMP车间;中国基因药谷联手华润医药打造CXO产业全链条;中国双碳科创港开园,总投20亿元"温大碳研院-中建八局"钠离子储能项目成功落地。"三镇一港一园一村一区"特色产业加快集聚,七大工作专班正式组建,生命健康小镇入选省双创梦想最佳实践案例,时尚智造小镇获省级命名,眼镜小镇加速创新型产业用地控规调整;中国数安港仅用3个月重磅开园,开创数据资源法庭、仲裁院、公证服务中心"三个全国先河";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大罗山基金(天使)村启动建设,落地全市首支5亿美元QFLP基金;中央商务区活力提升32条重磅发布,世界500强高力国际进驻整体运营,入驻率达81.5%。大孵化集群战略加快实施,新增孵化面积26.3万平方米,带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0家,2022青科会63项成果全部转化落地,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32%。出台"人口集聚28条",深化校地共引共享"大引才"机制,侴术雷教授入选省"鲲鹏人才",新增本土海外院士3名、领军型人才37名、博士38名,培育青年技能人才1.2万人,"瓯青工匠"相关做法全省推广。
上一篇: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7篇
下一篇: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