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5篇)(第6/13页)
切实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114件,加大对核心技术、新兴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落实惩罚性赔偿机制,判决侵权人赔偿损失总额5625万元,同比上升16.9%。南湖法院审结中宣部版权局等六部门联合督办的特大生产、销售"假地图"案,获《人民日报》专文点赞。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会同市委宣传部成立全省首个版权服务"共享法庭",提供确权、用权、授权、维权"一站式"服务。深度运用"云上存证",实现知识产权物证采集、上链、查阅、送达等全流程管理,入选《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积极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监督支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大力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审结一审行政案件552件,48.6%的案件得到协调化解。在全省率先建立滥诉防治的闭环模式,行政收案同比下降10.2%,系全省唯一收案连续四年下降地区,中院行政庭荣获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健全多层级府院联动机制,发出司法建议、白皮书、督促化解函等50份,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行政案件败诉率降至2.9%,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助力嘉兴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筑牢生态环境司法屏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024件,以污染环境罪判刑64人。嘉善法院审结特大跨域非法倾倒、填埋垃圾案,对18名被告人均判处实刑,并处赔偿损失2000余万元。完善跨流域环资案件审理机制,推行涉大运河水生态环境一审案件集中管辖审理,聚力守护好滋养嘉禾大地的一泓碧水。落实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赔偿,海宁法院创新增殖放流举措,利用非法捕捞犯罪案件生态损害赔偿金,在钱塘江放流1000斤本土鱼苗,以司法之力巩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
二、践行司法为民,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夯实司法服务基础。扎实推进新型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坚持应立尽立,当场立案率达98%。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推广桐乡"双向派驻"经验,各人民法庭化解一审民商事案件1.8万件,占全市相关案件总量的四成,形成"法官下基层、就地解纠纷、矛盾不上交"的工作格局。在优化基层镇街、村社"共享法庭"布局的基础上,根据矛盾纠纷区域性、行业性特点,在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市场、行业组织布点431家特设"共享法庭",指导调解8500余件次,化解矛盾纠纷近万件,培育基层法治带头人390名,普法宣传受众达4.7万人次,让司法服务走进田间地头、里弄小巷、楼宇市场,以"小支点"撬动基层社会"大治理"。出台加强退役军人权益维护的实施意见,推广"老班长调解工作室""老兵帮老兵"等工作模式,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强化民生权益保障。全面贯彻施行民法典,审结一审民事案件2.7万件。深化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继承抚养、赡养等案件3572件,通过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妇女、儿童、老年人提供坚强保障。海盐法院向走上犯罪道路的留守儿童父母发出家庭教育令,责令切实履行监护责任,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优先立案、审理、执行劳动争议案件1022件,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669.5万元。聚焦"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桐乡法院通过示范性诉讼,促成200余户业主与开发商达成和解,700余万元款项全部履行到位。完善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衔接机制,会同相关部门构建全方位多元化救助格局,向230名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475.5万元,充分彰显司法人道主义关怀。
维护群众胜诉权益。推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执结案件2.6万件,到位金额44.7亿元,中院自动履行率位居全省第一。坚持"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开展打击拒执专项行动,开辟打击拒执绿色通道,移送公安机关275件295人,法院判决120件128人,移送和判决案件分别同比增长122%和126%,重拳出击惩治"老赖",绝不让胜诉权益停留在纸面。纵深推进"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联合嘉兴银保监分局建立保险协助执行机制,办理查询、冻结、扣划事项1076次,扣划金额达1343.6万元。创新长三角地区跨省域执行协作机制,首次实现申请法院与省外政府部门的"点对点"线上协作,事项办理最短只需5分钟,有效破解跨省域查人找物难题,全力以赴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
弘扬法治正能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打造更多符合时代精神、满足人民期盼、彰显法治价值的伟大判决,有19个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南湖法院审结"成年子女强占父母房屋案",当庭判决子女立即返还房屋,切实保障"老有所居"。秀洲法院审结"非法采集人脸信息案",发出司法建议,保障公民个人信息不受侵犯。桐乡法院审结"好意搭载他人发生交通事故赔偿案",判决减轻驾驶员赔偿责任,鼓励互帮互助,增进社会互信。海宁法院审结"幼童溺亡状告同伴索赔案",判决驳回死者家属全部赔偿请求,拒绝"和稀泥"式判决。通过司法断案弘扬身边事中的真善美,鞭笞日常生活中的假恶丑,持续发出捍卫公平正义的司法最强音。
三、聚力重点突破,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诉源治理更加深化。坚决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助力完善多层级治理工作格局,市级以"万人成讼率"考核为抓手,县级以矛调中心实质性运行为重点,基层以"无讼村社"创建为载体,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在前四年收案下降的基础上,全市法院收案同比再下降5.4%,嘉兴诉源治理成效经验得到省高院肯定推广。平湖法院充分发挥"无讼"文化发源地优势,建立网格连庭纠纷化解机制,相关做法获评全省有辨识度有影响力法治建设成果。
数字赋能更加有力。开发运行跨域审判资源协同应用平台,牵头会同上海二中院、苏州中院、马鞍山中院创建跨域专业法官联席会议机制,现已入驻长三角区域62家法院法官和专家学者770名,发起评议讨论案件超过1.3万件,有效促进跨域裁判尺度统一、司法资源均衡配置,相关调研课题获评全国法院司法改革优秀成果。迭代升级一批重点改革项目,企业风险智治和全域送达应用入选"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围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涉养老诈骗犯罪等热点难点问题,形成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肯定,司法大数据应用研究工作荣获全国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