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关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汇报材料

网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9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关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汇报材料

一、综合执法力量是否得到增强?管理体系是否理顺?

(一)改革现状

目前,XX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承担的执法为县住建局执法权与城市管理执法权的综合模式,由于文化、农业、市场、交运、环保五大领域已单独成立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上述部门同时行使了管理与执法,自然资源、卫生、人力资源等也还保留了执法队伍,所以我县在县级部门并未实现审批、管理、执法分离,实现全域综合执法。同时,乡镇成立了综合执法办,将市场、应急、城管、双违等职能进行了整合,但是实际运行普遍还是存在单打独斗的情况,而且管理与执法也未明确理清界限。

(二)存在困难

一是虽然有关职能职责划转,但是相应的编制人员和设备未一同划转,并未实行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导致我们在执法过程当中,缺乏专业的人才,出现了原部门不再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接不住的情况,导致执法境地尴尬。

二是管理和执法未明确分开,导致出现以处罚代替管理,行业主管部门推诿扯皮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忽视了用行政管理手段来解决问题,仅由执法部门兜底,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工作建议

一是在职能职责划转的同时,应将相应的编制人员划转,确保执法不缺位;二是理清管理与执法的关系,进一步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应履行相应的行政检查职责,处理问题时应明确行业部门牵头,采取行政措施手段督促整改;建立案件移送机制,主管部门在管理中发现违规问题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及时移送执法部门进行实施行政处罚,实现管罚分离,管理与执法相互促进、相互保障

二、下放的执法事权能否承接到位?镇街执法有什么困难?

(一)明确范围

主城区由部门负责,主城区以外由镇街负责。其中属XX街道管辖范围内的主城区由部门负责,XX街道管辖范围内主城区以外的区域由XX街道负责。

(二)下放优势

一是镇街管理更有力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已赋予镇街相关管理权,结合属地管理原则,镇街在日常管理中如发现问题,一般是先予以督促整改。行政处罚权下放后,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可以及时运用处罚手段得以保障;一手管理、一手执法,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执法为管理保驾护航;二是处理问题更有速度。针对群众投诉问题能够更好地做到即查即处、快速响应,特别涉及环保方面,比部门更有地域优势,可以接诉即办,发现即查,将问题处置在萌芽阶段,更具有时效性,提高执法效率,有效解决乡镇看得见处罚不了,部门看不见处罚得了的问题;三是执法活动更有保障。有利于统筹镇街基层力量,权力下放给镇街后,在重大执法行动时可以有效统筹利用村社力量,组织公安派出所、乡镇卫生院、综治、维稳、交通等乡镇机构,有效保障执法效果;四是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权力下放给镇街后,部门将执法重点放在主城区,由于执法需一定的程序,解决了部门到乡镇执法一个案件多次跑的问题,特别是偏远乡镇,执法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合理分配,节约了执法成本。

(三)下放困难

个别镇街执法人员人数少、办案经验不足。

(四)工作建议

针对下放困难,按照"陪跑锻炼业务不丢手,重点难点放权不丢责"的原则,建议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强化和解决:

1、提升执法能力。县级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法律知识、执法实务、案例剖析等专题培训;下放前设置六个月过渡期,由镇街选派执法人员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跟岗锻炼;每半年组织一次执法现场观摩会;镇街执法人员由县司法局组织执法资格考试并办理行政执法证;正式上岗前,由县级部门组织一次行业常用法律及执法实务测试。

2、开展执法备案管理。每月30日各镇街将行政处罚资料报县级部门备案,县级部门10日内完成备案审查,对证据、适用法律、处罚程序、自由裁量权等进行案审,填写备案审查表。发现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当、程序错误等问题时,依法予以纠正。

3、实行重大案件会审。拟对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的案件;对个人处以罚款2000元以上(含)或对单位处以5万元(含)以上的案件;法定处罚最高限超过10万元(含)的案件;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需移交司法机关的案件等由镇街联系县级部门,并邀请司法部门进行联合会审,加强法制审核。对非重大案件但案情复杂的,县级部门可提级办理,镇街共同参与。

4、开展联合执法。由县级部门会同镇街每两月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执法现场指导办案,增强执法力度。

5、探索派驻交流双向工作模式。整合执法资源,下移执法重心,乡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重在赋能。县级部门每年选派优秀执法骨干派驻到镇街,镇街执法人员交流上挂到县级部门,定人定岗定责开展执法工作。同时,镇街设立片区执法中队,实行双重管理,镇街负责日常管理,部门负责业务管理,进一步充实基层执法力量。

6、加强执法保障。落实基层执法人员工资政策,将执法人员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各项工资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统一执法服装制式和标志,规范执法执勤用车配备,全面推进执法标准化建设。

7、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合理限定行政处罚裁量幅度,防止过度执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加强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编制《乡镇和街道行政执法法律法规汇编》、《执法手册》和《业务操作指南》等。

三、镇街市政设施(污水、垃圾)方面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行政区域调整以来,我县加快补齐人居环境短板和推进基础设施全覆盖,结合两项改革后的实际情况,完成修建污水管网69公里的建设任务。优化镇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配置,为全县196个行政村和43个社区新增配置24辆垃圾收运车和2.56万个垃圾收集桶,完善镇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垃圾方面:基层治理要求和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伴随着的是环卫工作要求的提高,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环卫日常运营资金的大量投入给镇村带来很大的压力。污水方面:一是工作人员水平偏低。为确保污水处理厂运营顺利,其管理人员多从当地聘用,但其专业知识、运营经验、处理问题能力方面较欠缺;同时,由于污水处理在乡镇处于起步阶段,其管理队伍总体而言水平不高,这些都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运营。二是运营费用难以落实。当地财政困难,无力承担此笔费用。在收取污水处理费上,具体的计算标准、收取方式未确定,受益群众无缴纳污水处理费的意识,对缴纳污水处理费存在抵触情绪。三是制度执行难。由于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工资低还不能保障,导致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设立的制度无法执行。四、每年洪水过后,清掏维护费用高。

(三)工作建议

污水:一是整合污水行业专业人员,成立统一公司运营,协助污水处理厂做好人员培训;二是按照已印发的《XX县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执行,逐步过渡到镇街自己独立收取独立支付。三是资金保障维护运营费用。垃圾:一是提升改造生活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发电厂处置工艺,降低生活垃圾处置末端的费用;二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整合资源,高效利用。

(四)争取事项

经过几年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镇村地区基础设施已经得到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建议偏转各类资金和政策支持方向的重心,重点保障已投入的设施和日常工作的稳定运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