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成效报告
XXXZ镇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成效报告
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开展以来,我镇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为重点,统筹镇村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整合各类资源,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全面消除"视觉贫困",实现生产生活环境优美,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扎实基础。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治理成效
1.房前屋后、村庄三堆清理情况:以"清洁村庄"为治理重点,纵深推进农户集中清理房前屋后、村内巷道、沿村公路等白色垃圾及杂物。通过村社干部率先干、党员群众跟着干、动员群众自己干的方式,动员全镇力量,集中对门前"五堆"及违法建筑进行清理。截至目前,共清理残垣断壁24处,门前屋后"五堆"200多户。
2.污水治理工作情况:按照"治理到位、因地制宜、经济实用、路管同步"的原则,由XXX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批准立项,在XXXXZ镇XXX建立污水处理站1个,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60m3/天,XXXXZ镇污水处理站使用A2/O+MBR污水处理工艺,自建设成功投入使用以来,污水处理设备运转良好,日平均处理污水量30立方米,敷设XXXXZ镇政府、XXXXZ镇卫生院,XX九年制学校、XXXXZ镇幼儿园、XXXXZ镇信用社、XXXXZ镇畜牧站、XXXXZ镇邮局7个单位及周边农户60余户。实现污水治理设施的专业化运行、科学化管理,真正做到污水处理设施高效运行。
3.农村"厕所革命"推进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分类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对全镇16个村的农户总数、已改和待改数进行了摸底调查,全面核准,做到底数清楚。加强政策引导,以政策扶持带动群众自愿投入,提升改厕效果。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健全农村保洁长效机制,实现镇村环境大提升。今年全镇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260座。
4.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及成年垃圾治理情况:以实现全域无垃圾为目标,以公路沿线、村庄社区、农田、镇村道路、河道沟渠、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等为重点集中整治,今年以来,全镇省上共反馈航拍点57个,完成整治57个;县级反馈垃圾点3处,完成整治3处,截止目前,全镇累计发动干部群众2400余人,出动机械56台,清理整治非正规垃圾点及陈年垃圾113处612余方,清理镇村道路边、地埂边、河道沟道内垃圾200吨,管控制止辖区内焚烧垃圾、荒草、秸秆、枯枝落叶等行为10余处,整治垃圾不入箱、随意丢弃等行为4处,整治河道附近倾倒牛粪行为1处。在一些整改后反弹现象较为严重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设置垃圾收集设施,严肃查处非法倾倒各类垃圾行为,全面清除村内粪堆、柴堆、土堆等,做到堆放整齐有序,不挡道、不碍眼;对街道沿线、村庄周围的墙体广告和乱贴乱画进行集中清理。
5.河道沟道环境治理情况:按照"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成立了XXXXZ镇实施河长制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了镇、村两级河长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河长+警长的"双河长"工作责任机制,对5个河长制公示牌进行了及时更新和维护。组织各村河长对所辖河流沟道开展巡查8次,共发现问题11处,并督促各村按要求、按限期整改到位。在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中,共清理建筑垃圾XX吨,清淤长度XX公里,确保了汛期排洪通畅。
6.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情况:强化责任落实,专题召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会,成层层落实责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及走访发放宣传单的方式,努力营造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狠抓专项整治,由分管副领导牵头,对全镇农业经济合作社、生猪养殖户、蔬菜种植户等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并针对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情况,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强化循环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倡导循环利用。通过便签的形式向各村委会下发XXXXZ镇关于做好冬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垃圾和特殊有害垃圾清运处置工作的情况说明。
7.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通过切实提高农村塑料(农膜)、玻璃、纸类、金属等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有效降解厨余、果皮、枝叶、秸秆和粪便等有机垃圾,就近堆肥或生态循环处理;合理运用砖瓦、石块、渣土、煤灰等惰性垃圾,就地填埋或用于铺路填坑;废旧电池和农药瓶由村社保洁员单独收集,集中销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回收物有去处、能利用。镇政府积极购买150个垃圾箱投放到各村,另外通过与中天环境积极衔接申请投放垃圾斗3个,充分运用目前有限的资源,融合开启环境治理新模式,逐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8.深入广泛宣传,构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镇党委、政府及时调用苗木,组织劳力补植,今年以来完成行道树补植补造,共栽植油松604株、云杉180株、国槐1200株、浇水32方,累计共完成道路林网建设120公里,做到了主干道路、行道路全覆盖,在镇主干道路及部分村组道路行道树下套种花卉,形成一道道绿色长廊,为建设生态宜居新红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发放倡议书、召开群众会、并督促各村在村内醒目的地方悬挂人居环境治理宣传横幅共计50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引导身边群众积极参与,使人人成为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的倡导者、践行者和监督者,自觉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把全域无垃圾纳入村规民约、行为规范、行业规章,组织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组、进家庭"五进"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维护的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