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1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92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5分钟

2021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20日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理县长:张永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和"十三五"发展回顾

2020年是奋力夺取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疫情冲击严重和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抓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68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9亿元,与上年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000元、13000元,分别增长5%、8%。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抓实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攻坚态势,聚焦问题短板,深入开展"百日行动",全县"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清零。把增强"造血功能"作为治本之策,多措并举铺宽产业路、扩大就业面,夯实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基础,强化返贫致贫风险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在巩固已脱贫群众稳定发展同时,高质量完成了剩余75户199人脱贫"清零"任务。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国家普查和省级成效考核,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二)全力做实联防联控,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行动,全面部署,实行网格化管理,严防死守阻断传播,加强境外和疫情重点地区入宁返宁人员管控,严格冷链食品检测,加强防控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医护人员培训,优化诊疗方案,时刻做好应急救治准备,疫情防控实现零确诊、零感染的战绩。疫情面前各级干部、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冲在一线、防在一线,爱心人士捐款捐物,白衣勇士驰援武汉、支援孟连,应急民兵奔赴孟连驻点执勤,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彰显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大爱情怀。

(三)全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工业发展稳步向好。林达木业、中林木业、荣茂搅拌站入园投产,丰用食品加工项目一期基本完工,30万方定向刨花板"双百"项目完成选址,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完成工业园区土地收储3200亩;为企业争取贷款5.1亿元,全面落实疫情减税降费政策,减免税费4373万元。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民族团结园获批3A级景区,那柯里茶马驿站申报创建4A级景区,那勐勐旅游度假区、普洱府茶文化小镇、普洱民族团结小镇建设有序推进,困鹿山皇家贡茶园项目启动建设,无量山(南)森林康养基地成功申报"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商贸服务活力增强,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6户,冷链物流园完成投资1.2亿元,电商销售额6000余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8亿元;房地产业发展强健,销售面积11.65万平方米。农业发展平稳。各类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控,全年粮食总产8.6万吨,新增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2个,锦态源养殖场生猪存栏达4万余头、挂牌成立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力推广肉牛养殖,强化品种改良,建成肉牛冻精改良站点7个、繁育基地1个,田野牧歌肉牛养殖项目签约落地;茶叶、咖啡、烤烟稳定促农增收,坚果、晚熟芒果等经济林果效益逐步呈现;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4个,"绿色食品牌"持续壮大。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亿元,增长5.5%。

(四)全力统筹城乡发展,功能品质持续提升

基础设施更加夯实。文团公路、竹山至会连公路建成通车,团结大道、火车站站房主体完工,扎罗山至困鹿山环线全线贯通,宁江公路、火车站站前广场和连接线快速推进,新建农村公路36公里、安防工程194公里;何张田、黄草坝、老许坝、温泉河水库和第三自来水厂建设稳步推进,胶瓜塘、打厂箐水库获批建设;铺设天然气管网15公里,城区覆盖率达70%;开通5G基站36座。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力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美丽县城"建设,修缮破损路面、人行道1.5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公厕9座、公共洗手设施195处,更换了一批垃圾收集容器;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治理有效,集市、餐饮管理更加规范;4个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完成;完成2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农村无害化户厕8382户,自然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6.53%;拆除"两违"面积4.9万平方米,排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疑似图斑1462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通过验收,岔河村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温泉、团结、恩永、石中4个村被评为市级"美丽村庄"。

(五)全力改善生态环境,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中央、省环保各类巡视巡查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按时序推进。河(湖)长制责任有效落实,划定水域岸线1131公里,河湖"清四乱"成效明显,糯扎渡库区、李仙江流域网箱养殖全部清除,20座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通过验收,西洱河水库入选全省美丽河湖;完成农村污水治理规划,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基本完成,新建污水管网8.6公里,惠及14个村(居)民小组。规范烟花爆竹售卖,县城建成区范围严禁燃放;加大建筑工地管理,渣土车治理成效明显,餐饮油烟、秸秆焚烧管控有效,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县内所有医废实现集中处理。全面落实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处置措施,补助资金全部兑现到养殖户。完成毁林种植专项整治,人工造林2100亩,建设绿色廊道工程3000亩,荒田、化良等10个村获评省级第一批"森林乡村",省级生态文明县通过复核。

(六)全力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取得实效,全年共为群众和企业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21.6万余件,92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向好。财税金融改革取得实效,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12.37亿元、政府专项债资金7.28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0.5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37%、13.8%。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积极有力,列入了全国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县。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组建国投集团。认真落实煤炭行业整治政策,梅子煤矿政策性关闭退出,胜利煤矿正在进行整合重组。农村土地确权、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耕地"占补平衡"验收入库5214亩,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签约预售653亩。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2个,协议投资总额131.6亿元。

(七)全力聚焦为民惠民,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发放创业贷款1亿余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393.7万元,完成各类技能培训1.76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5万人次;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通过评估;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精准施保,社会救助、养老、优抚、医疗等各类社会保障支出4.72亿元;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和租赁补贴政策更加完善。教育体育事业扎实推进。率先在全省完成县管校聘试点改革,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4所乡(镇)幼儿园建成开班,县幼儿园创成"省级现代教育示范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普通高考一本上线66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居全市前列;建成10个社会足球场,校园啦啦操队、跳绳队喜获全国全省赛事冠军,民族团结健步走活动列入云南省精品赛事。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抗击疫情中争取资金购置更换了一批医疗设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健康促进县通过评估;完成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管制建设,挂牌成立2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及打击犯罪力度进一步加大,第四轮禁毒人民战争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社会乱点得到有效治理,法治环境持续优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圆满完成"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宗教领域问题整改取得实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年初确定的十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工作成效的取得,为较好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我们致力追赶跨越,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抢抓思宁发展一体化机遇,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县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连年攀升,从2015年的40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68亿元。工业园区争取进入了市级统建盘子。服务业发展迅猛,"一带一路"玉磨铁路宁洱段快速推进,全市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落地宁洱,冷链物流园启动建设;电子商务提速发展,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发展到9200余家;以民族团结园红色旅游、那柯里乡村旅游为代表的全域旅游初见成效,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4亿元。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年均增长28%。

五年来,我们致力攻坚克难,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1.3亿元,实现3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312户15029人全部脱贫,成为全省全市首批脱贫摘帽县,与全国全省人民一起踏上了小康社会的崭新征程。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有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黄标车、城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河(湖)长制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8.7%,3个乡(镇)"两污"设施建成使用,普洱大河源头治理取得实效,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国土绿化4.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5.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7.37%,"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水质控制目标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有效。化解隐性债务9.1亿元,全县债务总体可控。

五年来,我们致力同步提质,城乡协同并进发展。县城南部片区加快开发,县城建成区面积达7.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6%。新建、改造国省道路82公里、农村道路1678公里、安防工程671公里,通村道路全部硬化,村组道路硬化率达90.67%。建成水库2座、新开工建设4座,实施"五小水利"工程7022件、农村饮水项目467个,新增蓄水库容743万立方米,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8%。实施危旧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15705户,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75.41%。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建成小康用电示范县,宽带、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获评省级"美丽乡村"2个、市级生态村77个,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荣获普洱市第一个省级特色小镇,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年来,我们致力民心所向,人民福祉持续增进。五年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累计达69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10.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居民养老并轨运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持续完善,养老、低保、特困供养等标准逐年提高,建立县乡村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完成棚户区改造546套,建成保障房388套。移民后期扶持质效不断提升。完成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0个,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提升项目129个,建成幼儿园8所,各类教育提质发展,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达标,综合诊疗能力普遍加强,健康扶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得民心,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额销售,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社会治理取得长足进步,一批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明显成效,平安宁洱持续巩固,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高质量完成"三农普"、"四经普"。

五年来,我们致力自身建设,政府效能不断提升。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国资、国企、农村改革稳步推进。政务中心建成使用,县、乡(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全覆盖,"放管服"改革取得实效,99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902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基层,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开放合作提质扩面,实施各类经济合作项目46项,到位市外招商引资资金373亿元。创新创业取得突破,成立省级院士研究中心3个、市级专家工作站4个,创成云南可持续试验示范区和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深入开展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肃清秦光荣等流毒影响,深刻汲取孙武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政府作风进一步转变;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坚决服从县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046件;《宁洱问政》成为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的重要渠道。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深入推进,审计、财政监督不断加强,政府效能、政府形象、政府公信力显著提升。

过去五年我们统筹兼顾,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妇儿工委、科协、文联、社科联、工商联、残联、侨联、红十字会、气象、公积金、统战、老干、机构编制、党史、档案、供销、对外事务、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金融保险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十三五"期间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团结协作的结果,是全县人民扎实苦干、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全县离退休老同志、驻宁单位、驻宁军警部队,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宁洱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需向代表说明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中后期全国经济发展增速普遍放缓,我县有部分指标低于预期,但总体上全县"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不优,创新动力不足,规模、品牌不突出,优强企业缺乏,新兴产业占比小,产业链条延伸亟需加强。二是财源培植困难,财政收入增长慢,政府债务偿还压力大。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规划不完善,建管水平亟待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仍然突出,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四是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较大,防治设施仍需加大投入。五是专业人才缺乏,部分干部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够,不愿为、不善为、不敢为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不断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发展展望

"十四五"时期,是承前启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必须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并在实践中持续深化发展。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融入"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围绕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按照普洱"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激活一体化扩容、绿色化增色、数字化赋能三大发展动能,围绕做强有机茶产业、现代林产业、生态畜牧业、现代烟草业四大支柱产业,

做强绿色工业、新型建材、金融服务、高原特色农业四大重点产业,做活现代物流、文旅康养、电子商务、数字经济四个新兴产业,把宁洱建设成为魅力彰显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际性次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科技型绿色工业聚集区、区域性国际现代物流中心、有较高声誉的养生宜居宝地,为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富裕美丽宁洱,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方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以上,力争突破百亿元大关,排名稳定在全市前5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支出年均增长5%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每年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目标每年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

展望二〇三五年,宁洱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健康事业达到新高度;美丽宁洱建设率先实现,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实现"十四五"目标,必须顺应新形势,把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各种积极因素,奋力谱写宁洱发展的新篇章。

(一)着力抓转型,构建绿色产业新体系

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全力构建"4+4+4"绿色产业体系,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新格局。做优高原特色农业。紧扣"绿色食品牌",大力发展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种养模式。狠抓茶叶、咖啡、烤烟、坚果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有机原料基地建设,抓好"第一车间"改造,提升茶叶精制能力,推行初制产品赋标销售,擦亮"普洱山普洱茶"品牌,创建"一县一业"咖啡产业;科学推动特色果蔬规模种植,鼓励发展云茯苓、滇黄精、重楼等特色生物药业;壮大生猪、肉牛产业,培育肉牛养殖万头乡、千头村、百头户;全力推进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业产业由"数量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型。做强绿色工业。延伸产业链,推进林板精深加工,深化复合贴面板、实木地板等家居用材生产,力争建成全省重要的林板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水泥、建筑骨料等建材产业,积极开发透水砖、保温材料、塑料管材等新型环保建材,努力建设成为全市重点建材供应基地。做活服务业。以火车站片区为核心,打造商贸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互联网+物流"建设,构建集生产、加工、仓储、运输、智慧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围绕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大力推进"百里普洱茶道"建设,重点推进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半山酒店、特色民宿建设,加快构建"一轴三环一廊一带"全域旅游格局,提升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的综合承载功能及服务能力,力争新创建1-2个省级特色小镇,打造2个以上田园综合体、1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创建2个以上A级景区;加快数字宁洱建设,积极促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等发展,用"数字"为经济赋能;鼓励金融和信贷投放创新,增强金融服务辐射能力。

(二)着力抓基础,打造发展动能新引擎

围绕打造"一园、两中心、三基地",加快推进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中心、商贸枢纽中心建设,建成30万方定向刨花板"双百"项目基地、4万方以上成品石油仓储基地和仓容25万吨粮食集散基地;建设林产品交易市场、苗木交易中心,争取建成宁洱综合加工物流保税园区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加快交通网络建设。配合做好玉磨铁路、大普铁路、宁景高速、城际快速通道、老213线改造、G8511改线等国省干线工程,提升与思茅区互联互通能力,形成更加完善的"半小时经济圈";争取建设工业园区至火车站铁路专用线和成品石油专用线;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扩建一批县乡公路,实现村民小组道路全部硬化,加快推进沿江经济带公路建设,新建2个库区码头和2个大型停靠点、15个一般停靠点,构建集铁路、公路、水路为一体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加快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完成何张田、温泉河等7座水库建设,建设西龙沟、困鹿山、大摆田、垭口田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和5件引调水工程。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天然气管网工程,实现建成区天然气管道全覆盖,并逐步向乡(镇)延伸;持续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5G信号覆盖面,合理布局充电桩,建设公安大数据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全灾种应急指挥中心。

(三)着力抓融合,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

围绕思宁发展一体化,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着力构建"一核两廊三带多点"的空间布局,走融合发展之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三山三片区"空间规划与产业定位,加快构建"一城两区"新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4个老旧小区,统筹推进城中村、城边村提升改造,完成老农贸市场改造;合理设置集贸市场和停车场,稳步发展房地产业,积极争取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1-2个以上城市综合体,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短板,建设"城市大脑",提升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突出工业园区、物流园在城市体系中的价值和地位,打通连接园区便捷通道,拉大城市发展框架,逐步实现县城与园区功能互补,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际次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力争县城建成区面积突破9平方公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继续落实脱贫攻坚"四个不摘"要求,优化完善帮扶政策,保持帮扶措施、投入机制总体稳定,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政策、规划、项目、产业、投入等方面有效衔接;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发展,严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产业差异化发展,力争培育10个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美丽乡村,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行动,实现"两污"设施集镇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90%以上,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有效治理率达35%以上;持续推进饮水、通讯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自治、法治、德治水平,力争创建5个以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强化规划管控,稳步推进集镇健康发展。

(四)着力抓改革,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全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一部手机办事通"使用率,加快建设智慧政务综合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三级互联互通、企业群众线上线下一件事一次办,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健全政府债务监测、偿还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加强财政金融联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资市场化转型,提高运营水平。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建立农村"三资"管理使用平台,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争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50%以上。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殡葬等社会事业改革,让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强化创新驱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更多"专精特新"产品,打响企业品牌。

(五)着力抓攻坚,筑牢生态安全新屏障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7大标志性战役"。深入开展工地扬尘、餐饮油烟和秸秆、垃圾禁烧等专项整治,严控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污染排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洗砂、侵占河道(水库)、污染水体和破坏水域岸线等行为;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厂,加大雨污管网建设力度。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推行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进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造林1万亩,强化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林木盗伐防范,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严格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管控,严把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推动落后产能改造升级,推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县。

(六)着力抓民生,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

改善公共服务基础。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补短板项目和普洱中学高中部改扩建工程,新建民族实验学校和3所幼儿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健全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技水平和远程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兜底保障等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提升防控风险与服务群众水平,持续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高安全监管、应急管理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丰富拓展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争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