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1年攀枝花市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578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3分钟

2021年攀枝花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21日在攀枝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虞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和"十三五"发展主要成就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用非常之力推进非常之事,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0.82亿元,增长3.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15亿元,下降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09元、19938元,分别增长5.6%和8.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25亿元,增长8.4%。

--疫情防控表现突出。果断建立"五个到位、七个一律"机制,全面实施入攀人员向社区、单位"双报到"制度,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迅速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感染人员"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成为全省启动防控最早、发生疫情最晚、治愈清零最快的市(州)。积极服务全国、全省防疫大局,援鄂医疗队规模在全省仅次于成都,I级响应期间日均向成都等地保供果蔬2100余吨。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措施,保持无新增感染者。

--经济发展提质进位。坚持防疫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扭转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全省排位靠后局面,多数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跃升至第12位、同比提升6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同比分别提升2位、5位、7位和9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6%、居全省第2位,地表水环境质量居全国第13位、全省首位,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由2018年全国第234位提升至154位、居全省第4位。坚持"投资唱主角"。健全"每天抓项目、每周通报项目、每月协调项目、每季度拉练项目"工作机制,开展项目储备包装工作大会战,谋划储备项目2072个、计划总投资1.1万亿元,银江水电站等5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计划任务的146.2%,全市投资增速近6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引进市外亿元以上投资项目94个。坚定"工业挑大梁"。聚力打造"攀钢航母舰队",规上工业企业培育申报58户、扭转10年来总户数持续缩减局面,攀钢拿下印尼雅万高铁全部供轨合同,川煤集团重组后的煤炭板块总部华荣能源公司落户攀枝花,安宁股份成为全市首家主板上市民营企业,秉扬科技成为全省首家在新三板精选层公开募股企业,攀钢高端钛及钛合金生产线、龙蟒佰利联50万吨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等52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扎实推进,睿恩光电、嘉翔钛业钛毛细管等项目建成投产,美亚迪光电产业园开工建设,金沙水电站实现首台机组发电,成为全国首批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力促"农业多贡献"。建成省四星级农业园区1个,引进巨星集团150万头优质生猪产业化项目,田野、攀香源果蔬深加工等项目加快建设,引水上山工程(金沙江干热河谷攀枝花水资源配置工程)通过技术咨询、19个专题编制工作全面启动,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万亩、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仁和区被评为全省农村改革先进县(区)。推动"消费促升级"。大力发展电商经济,线上销售芒果占全部销量的40%以上;精心承办第五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深入实施康养旅游产业"5115"工程,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等项目加快推进,全省首个康养产业统计监测制度获批实施,《康养住宅试点项目标准及规定》发布施行,入选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预计康养产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增长19.6%。

--"两城"建设蹄疾步稳。钒钛新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工业投资增长28.3%,开沃专用车、钒钛科技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签约航友高端钛合金熔炼及精密铸造等5亿元以上项目5个,园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示范获省专项资金支持。攀西科技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阳光大道南北延线开工建设,攀西数字经济港暨新基建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攀西科技产业园完成投资4亿元,三线建设干部学院主体结构封顶,三线文化广场、供水枢纽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有为。编制形成"1+8"研究报告,梳理"四重"清单项目68项,驻蓉、驻渝联络处挂牌成立,与成都实现公积金互认互贷,与成都市和重庆市长寿、江北等五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钒钛钢铁、康养产业等领域深化互利合作,签约合作项目47个、协议金额333亿元。

--交通攻坚取得突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7亿元,创近五年新高。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攀昆段全线投用,攀枝花进入动车时代;宜西攀高铁进入省"十四五"规划,攀丽大高铁完成可研报告编制。攀大高速公路(四川境)提前建成通车,攀宜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攀盐高速公路进入工可报告优化阶段。机场迁建选址通过国家民航局专家评审,争取到民族地区航线稳定开行财力补贴政策,新增至郑州、厦门、济南航线。完成国省干线大中修78公里,超目标任务96%。

--创新发展成果丰硕。召开攀枝花开发建设55周年科技创新大会,出台"科技创新政策六条",发布《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白皮书》《攀枝花钛金属产业发展指引》,天府科技云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钛及其复合材料深加工与表面处理创新团队。攀钢集团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与重庆大学合作课题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龙蟒佰利联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宝鸡钛产业研究院双创基地建成投用,中国热科院攀枝花研究院挂牌成立,攀枝花电子商务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攀枝花学院被省政府推荐为全省唯一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协同推进攀西试验区前四批共31项重大科技攻关,高炉渣提钛综合利用技术、宇航级钒铝合金产业化等成果转化效益明显。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6家、增长11.5%,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家、增长39.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成功举办全国首届钛工业创新创业大赛,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0个。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打开交通"三把锁"项目炳仁线与机场路交叉口、攀枝花大道三角花园路段完成改造,观音岩引水工程全线贯通,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7个,新(改)建生活污水处理厂(站)23座、污水管网553公里,开展金沙江干热河谷森林生态修护治理29万亩,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城市。1县1乡7村获全省乡村振兴先进表彰,新增高标准农田6.4万亩,新(改)建和养护处治农村公路222公里、达年度目标的200%,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平方公里,新增"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67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超额完成,东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被纳入国家级试点,西区成为四川"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米易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和天府旅游名县,盐边创成国家卫生县城。完成乡镇(街道)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改革,全市乡镇(街道)从60个调整为49个、行政村和社区从482个调整为336个、村(居)民小组从3335个调整为2443个,成功申报全省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7个。

--重大风险有效防控。成功化解原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降至警戒线以下,非法集资存量案件化解销案率居全省第3位。深入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在全省率先实现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地方立法,11大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已完成8项,森林火灾起数下降31%,"七级包保"责任制、计划烧除、建设经果林隔离带等做法获国务院督导组肯定。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提前转移群众11.17万人次、紧急避险转移安置2669人,实现"人员零伤亡"。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总量持续下降,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持续下降,东区、米易入选"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仁和区建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投入扶贫资金4亿元,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圆满完成586户2986名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抓实稳企业保就业,深入落实中央、省、市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三个20条"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25.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和稳岗就业创业补贴3.2亿元,帮助134个企业(项目)实现银行贷款105.5亿元,帮助非金融企业实现直接融资70.8亿元、增长151%,新增水电消纳示范企业45户,规上工业企业、重点企业(项目)全部及时复工复产,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居全省第一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到3.77%。投入36.2亿元资金,办好省市十大类民生实事,城乡低保月标准分别提高到610元、410元,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占比超过85%,新建校舍4.24万平方米,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9.68万平方米,新增医学专家工作站5个,拨付棚改报账资金10.78亿元、安置棚改居民2308户,"问题楼盘"化解率居全省第2位,全国首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地方标准完成备案、烈士褒扬纪念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

--政府建设走深走实。扎实开展"守纪律、提效能、强执行、做表率"活动,完善市政府党组工作规则,建立市政府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召开市政府系统首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党建引领作用有效发挥。组织市政府常务会学法21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规范税务执法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入选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实践案例。深入开展"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专项整治行动,下放政务服务事项649项,市本级不动产登记全面实现3个工作日内办结。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巡审结合机制,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49件260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41件57人。办结人大代表建议60件、政协提案163件。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一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三次产业结构从7.4:66.7:25.9调整为9.3:53.6:37.1。工业转型升级加快,钒钛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5.3%提高到16.2%,钒、钛利用率分别由"十二五"时期的37%、20%提高到2019年的44%、29%,钒钛、钢铁产业链加快向中后端延伸,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用水量截至2019年末累计下降33.6%、39.3%。现代农业发展提速,建设各级现代农业园区30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基地19个,特色水果种植面积从45.5万亩扩大至100万亩,实现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蔬菜出口两个"零的突破"。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康养产业成为转型发展新动能,旅游经济总量跨入全省第二梯队。二是三大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到风险警戒线以下,网贷分支机构全面出清。全市70个贫困村、10749户4435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省前列,地表水质量考核排名进入全国前列,跻身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排行榜50强。三是"一枢纽五高地"积厚成势。被明确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新开通航线9条,航空旅客吞吐量累计突破180万人次、较"十二五"增长309%、增幅居西部支线机场前列,机场迁建、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宜西攀高铁、攀宜高速公路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攀昭铁路被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明确为建设类项目。成立国际康养学院、国际钒钛学院和攀西职业学院,高中教学质量和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继成都之后在全省率先全域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攀枝花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屡获佳绩。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城市,人均医疗卫生资源居全省前列。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三线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基本形成,三线建设博物馆创建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每万人拥有基站数达全国的1.94倍、全省的1.86倍,康养、芒果、钒钛等大数据信息应用平台建成投用,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中华区"数字化转型"入围奖和"2020中国领军智慧城市"荣誉称号。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地运行,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稳居全省前三。四是城乡一体协同发展。建成区面积由74平方公里扩大到81.5平方公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设置率、行政村客运通车率和光网覆盖率三个100%。五是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公务用车、市县机构、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完成,"放管服"、财税体制、国资国企、农业农村、"三医联动"等改革深入推进。六是全面依法治市成效凸显。在全省率先开展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率先实行干部述法,完成《攀枝花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攀枝花市城市绿化条例》《攀枝花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攀枝花市扬尘污染防治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七是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保持全省前列,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居全省市(州)首位,城市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国家安全教育、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口普查等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机关事务、外事侨务、对台、人防、统计、档案、保密、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红十字、邮政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攀枝花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投资关键作用发挥不够,制造业发展滞后,实体经济质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不快,高品质产业化项目储备较少,营商环境竞争力不强,交通攻坚自主可控因素不多,外向型经济培育不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发展位势跃升任重道远;养老、托育、住房、市政、环保等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人才、人口集聚力不强,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设施、功能和环境有待系统提升;市县财政抗风险能力较弱,尾矿库、道路交通、应急管理、城乡消防等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一些干部的能力水平、作风状态与新发展阶段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总体考虑

根据市委《关于制定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综合考虑我市发展阶段性特征、支撑条件和发展需要,"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量达到1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保持全省前列。钒钛新城和攀西科技城基本建成,"攀钢航母舰队"持续壮大。

--产业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传统产业迈上中高端,以先进材料产业为主导,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绿色建材、食品饮料为支柱的"1+4"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构建,初步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钒钛产业总产值超过65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左右,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2件。建成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69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线通车,宜西攀高铁开工建设,攀昭铁路加快推进;攀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攀盐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机场迁建基本完成。市域交通更为便捷通畅,公共交通新能源替代率大幅提高。生产服务型国家级物流枢纽基本建成。

--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初见成效。"一核两区一中心"城市格局基本建立,城市功能配套更加完善,"两江观景、两河亲水、六湖连珠、青山绕城、花开满城"的山水宜居公园城市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62.3%、41%。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区域"五大高地"成势见效,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1.43年,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78人,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45张,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8个,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治理效能明显增强。全面依法治市、城乡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自然灾害防御等综合能力明显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展望二〇三五年,攀枝花将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跨越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级物流枢纽全面建成;区域中心城市能级效应凸显,"五大高地"建设迈上更高台阶,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高水平建成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山水宜居公园城市;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

根据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将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优化调整为"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攀枝花为目标,持续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不断提升'三区联动'能级,加快科技创新高地、南向开放门户、友好生态环境、宜居公园城市、市域社会治理'五大建设'"。调整后的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充分体现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强定力和与时俱进、不懈奋斗的进取精神,切合攀枝花实际,符合全市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我们将坚定不移抓落实、强执行、提效能,与全市人民一道,加快把"十四五"规划的美好蓝图和2035年远景目标变为现实。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攀枝花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彭清华书记莅攀调研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巩固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持续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不断提升"三区联动"能级,加快科技创新高地、南向开放门户、友好生态环境、宜居公园城市、市域社会治理"五大建设"。坚持"工业不强不叫攀枝花,科技创新引领攀枝花",加快推进"两城"建设和"一枢纽五高地"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攀枝花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综合考虑,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高效推进"两城"建设,促进市域协调发展

推动"两城"建设全面出进度见形象。以"两城"为主体,积极创建省级新区。钒钛新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实质性推进钒钛科技中心等3个先导性项目,加快推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金江综合物流组团项目建设,力争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省政府批复并动工实施,同步抓好车管所、鱼塘新村和园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工程等建设;持续推进攀钢低成本高端钛及钛合金、开沃专用车等12个项目,加快推进高纯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等30个项目建设,建成航友钛材等10个项目,补齐做强钒钛产业链。攀西科技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开工建设城市生活美学中心商业综合体等18个项目,攀西科技产业园主体结构封顶,三线文化广场主体结构基本完工,建成三线建设干部学院,确保市民健康体育公园、恒邦嘉祥外国语学校投入使用,加快建设阳光大道南北延线、完成投资9亿元以上;争创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引进1-2个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专家团队。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两城"与县(区)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构建"一核两区一中心"发展布局。支持东区加快建设攀宝钛金属深加工产业园、今创装备智造产业园,推动新鸥鹏教育城落地成势。支持西区抓好年产200万吨煤系固废高值化利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等项目,推动华荣能源公司在攀发展壮大。支持仁和区加快推进凯盛石墨、铜锣湾时代广场等项目,确保美亚迪光电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米易县争创省级工业园区,推动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成势。支持盐边县加快建设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推动龙蟒50万吨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美利林10万吨高端钒钛耐磨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

第二,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力促工业提速扩能。发挥"攀钢航母舰队"引领带动作用,加快钒钛基金属粉末、3D增材制造等产业化进程,力争攀钢在攀投资30亿元以上、全市工业投资突破300亿元,分别增长14%以上;全市工业技改投资突破220亿元,增长11%以上。发布钒钛、钢铁产业链全景图,靶向招引延链补链强链类高新技术企业,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钢城集团、龙蟒佰利联、安宁股份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围绕先进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等领域培育多个企业集群,大力培植和扩大税源。统筹推进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引导企业技术中心与科研院所、双创平台等创新主体融合共建,构建产学研、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生态。用好用活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等政策措施,实行科研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制"和科研经费"包干制",开展红格南矿区开发前期工作,争取钢铁产能转移政策。新筛选实施钒钛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各10个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倍增计划,推动规上企业研发全覆盖,新增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25户以上,高新技术营业收入突破660亿元、增长10%以上。强化数字化赋能,建设钒钛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钢铁钒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力促农业提质增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推进安宁河谷综合开发为重要抓手,启动老街子水库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金水济攀"等引水上山工程和"引雅济安"工程,启动金沙江河谷南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争取国家第二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统筹推进"7+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做优做精现代特色农业。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加快发展园区农业、科技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6.5万亩以上,启动"农业科技在线"服务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快建设种苗繁育基地、种畜禽繁育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加快中丝集团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等项目建设,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以上。

力促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打造"一地一区四中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围绕"全域康养、全民健康"目标,加快推动康养进社区、康养进乡村,大力发展运动康养、旅游康养、居家康养、医养结合,加大医疗、文娱、体育等康养要素配套集成力度,加快康养大数据中心建设与应用,深入实施康养旅游产业"5115"工程,推动100个康养旅居地、50个医养结合点贯标升级。推广康养住宅,促进房地产市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提升安全环保、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供给水平,积极培育会展经济。

第三,扭住扩大内需关键,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扩大有效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5亿元以上。围绕"攀钢航母舰队"打造、特色农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重点领域,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力争新签约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0亿元以上。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云钛高端钛锭熔铸及延伸加工、达海现代物流等一批项目竣工达效,着力破解力兴钛业、富邦钒钛重整等项目推进难题,确保金沙水电站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银江水电站大江截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