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在2024年市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县处级干部读书班上的辅导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1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8分钟

在2024年市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县处级干部读书班上的辅导报告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过程中,阐发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指导性、现实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恢宏的历史视野、善谋全局的战略思维、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来审视文化工作,加深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崭新课题,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宏伟实践中展现出强大伟力,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中彰显出强大真理力量。

一、以鉴往知来的历史视野科学判断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科学的历史观,在打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时空观中建立中华文化发展和世界文化格局的完整坐标系,用历史映照现实,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科学历史方位。

(一)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以文化自信自强铸就新辉煌。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长期奋斗的历史产物,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品格、精神特质和文化基因,虽然在近代一度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使命,在赓续文脉中重新焕发了文化生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一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历经百年艰辛探索,终于来到了有史以来最为接近复兴的伟大时刻。习近平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只有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文化与国脉紧密相连,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是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尤其是在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既需要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又需要文化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根基,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领域,发挥"助推器""导航灯""粘合剂"的作用。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阶段更加需要人民群众实现精神上的富裕,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供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落实文化惠民工程,才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坚持和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就在于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推进文化建设,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彰显文化主体性的标志性成果,明确提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这标志着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一是明确提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习近平从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纵深出发,清醒地认识我们独特的民族品格和文明体系,科学地审视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明确提出了这一重大论断,体现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清醒认知和高度自信。只有坚定文化主体性,我们整个民族才可以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可以有实现发展的坚实基础,新时代文化建设才能产生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二是系统阐述坚持和巩固文化主体性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关系。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与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自信正是建立在坚定的文化主体性之上才能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开放包容也正是源于文化主体性才得以避免盲从和照搬其他文明成果,守正创新正因为坚定了文化主体性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这都要求我们坚持和巩固文化主体性以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三是明确提出"两个结合"以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两个结合"的提出不仅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更彰显了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结合"中互相成就。

(三)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积极推进国内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努力打造对外传播体系,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际话语权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但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舆论斗争异常复杂,我国国际传播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习近平对此明确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一是"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需要提升国际话语权。由于长期以来西方国家霸占国际话语,导致中国长期以一种"他塑"而非"自塑"的形象展现在世界上,在国际上时常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信息流的"逆差"、主客观印象的"反差"影响着我们在世界舞台上的真实形象。因此,有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打破西方话语霸权,逐步扭转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逆差和弱势地位。二是对外传播体系不够健全,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激荡交锋的局势,我们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将"形于中"的文化"发于外"。讲好中国故事实质上就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从而增强中国话语权。三是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需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更加有能力也有实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作出中国贡献,尤其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我们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汲取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滋养,向世界全面阐述独具中华文明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使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以善谋全局的战略思维系统谋划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所谓战略思维,就是从长远看"势"、从全局看"形",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一百多年来,我们党正是善于观大势、谋全局来认识、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战胜了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坚持从文化建设全局和战略高度看问题、想问题,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对文化建设的远景目标进行前瞻性思考。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实践,只有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深刻把握文化建设客观规律,才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贯通中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谋划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擘画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一是提出从"建设文化强国"到"建成文化强国"的清晰时间表。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规划和设计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长期目标,部署了未来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战略安排。二是描绘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到"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详实路线图。继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发展方向后,党的XX大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8〕的具体道路,进一步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方向的性质规定。三是制定从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到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明确任务书。继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任务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具体内容,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二)对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进行全局性谋划。文化关乎国本、关乎国运,从全局视野对文化建设进行谋划部署,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战略思维的高度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认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科学概括文化建设的历史作用,统筹谋划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形成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是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正确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深刻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面临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二是从"两个大局"的广度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厚的文化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固支撑。三是从新时代文化建设事业发展全局的深度谋划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新时代推进文化建设,要以坚定文化自信为首要任务,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以秉持开放包容为基本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坚持守正创新为核心要义,既要坚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党的文化领导权、文化的主体性,又要开创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走出一条既不是简单延续历史文化母版、简单套用经典设定模板,更不是其他国家的再版和翻版的文化建设新路。

(三)对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进行整体性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又要在关键处落好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文化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用"十个指头弹钢琴",在突出重点中带动全局,统筹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具体部署,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把文化建设放在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习近平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文化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重要领域、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应对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重要软实力,把文化自信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之一,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二是统筹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习近平全面推进文化建设事业,先后主持召开或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准确把握文化建设中守正与创新、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三是明确规划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习近平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各项工作部署,围绕关于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等基本要求谋划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三、以真挚深切的人民情怀坚定站稳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饱含深情的人民情怀领导文化建设,在谋篇布局中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在正确处理文化与宣传、文化与文艺、文化与教育、文化与哲学社会科学等一系列关系中处处彰显着"为了谁、依靠谁"的人民立场,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同时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根本立场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鲜明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生动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内涵,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习近平着眼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工作多次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等等,将人民置于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在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的同时都深刻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二是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新时代文化建设就是要深刻洞悉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创造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促进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三是以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着力点和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到新阶段,必然是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和精神力量的大幅提升。因此,新时代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以先进的文化滋养人,从而有利于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经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