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XX学校劳动教育汇报材料
家校社协同,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XX学校劳动教育汇报材料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XX学校(以下简称"XX学校")秉承"多彩少年,多姿多彩"的德育理念,坚持"实践出真知,劳作养精神"的劳动观念,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学校建立了以学校劳动教育为基础、家庭劳动教育为保障、社会劳动实践为延伸的"全景"劳动课程,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积极参与劳动实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奏响新时代劳动教育主旋律。
一、加强劳动基地建设
加强劳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XX学校建立健全家校社一体化协同育人管理机制,将学校的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中获得实际经验,提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XX学校秉持"实践出真知,劳作养精神"的劳动观念,根据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建设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在校园内设有常规劳动区域,并开辟"至善亭"核心劳动实践基地;在校园周边建设"多彩种植园"实践基地,确保劳动教育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全面实施,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学校高度重视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做家访、召开家长会和发放"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学校一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培育他们的劳动意识,锻炼其家务劳动技能。学校还与当地企业共建"学工"实践基地和"学农"实践基地,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的魅力,积极参与各类青少年校外实践课程。
二、制订劳动教学计划
为有效开展劳动教育,XX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制订劳动教学计划清单,全面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确保活动目标清晰,重点难点突出,进程安排合理。劳动教学计划清单的具体内容包括开展课外劳动教育、开设劳动必修课、举办劳动周活动、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其中,课外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有校务劳动、特色劳动、四季劳动、主题劳动和社会实践,每周至少安排2.5课时:劳动必修课使用省编版教材《劳动与技术》,与学科课程结合,每周不少于2课时;劳动周活动包括"四季课程、劳动技能大赛、文明宿舍评比"等形式,每学年至少举行5次;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涵盖收纳与整理、烹饪与美食、清洁与卫生、种养与创造4项内容,每周不少于2课时。
三、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XX学校积极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教育基地,并将语文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探寻语言文字的魅力。XX学校校劳动基地除了安排日常劳动,还设计了"语文与劳动"环节,种植和养护植物时,用文字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既学会了劳动技能,又写出生动的观察日记和劳动感悟,锻炼了观察与表达能力。学校将家庭劳动视为语文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重要场所,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家庭劳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家庭成员有效沟通。学生在劳动中学会感恩与分享,用文字记录家庭劳动的温馨时刻,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舞台,学生可与农户和企业人员交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历史,展现个性化的经历和感受。
学校积极探索在各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扩展劳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劳动教育宣传与劳动技能培养。以四年级的"葫芦课程"为例,学校将劳动教育与美术科学等学科融合,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葫芦的种植、养护、收获及相关创意创作,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借助美术学科开设"葫芦创作、纸浆画、创意美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其中"葫芦创作"课程鼓励学生亲身体验葫芦的种植与养护,并将葫芦制作成雕刻作品。这个过程巧妙地将种植劳动、手工劳动和艺术创作结合起来。学校还通过科学学科倡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如利用葫芦制作各种模型或装置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造性劳动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XX学校按照国家规定配足配齐劳动教育师资,配备专业的全职教师,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为确保劳动教育的系统性与专业性,学校成立劳动教研组,组织教师深入研讨教学专题和课题,将劳动课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在薪酬分配、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表彰及专业培训等方面,劳动教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权益,促进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学校还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鼓励劳动教育教师在教学之余坚持自学与集中教研,并撰写学习心得和实践总结,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研修学习,自主选择学习资料,并由学校承担费用。这一模式为劳动教育教师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XX学校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强化劳动教育,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