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情况报告
Xx县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情况报告
2024年以来,xx县按照"轻车、壮马、畅路、聚力"工作思路,"为马赋能""为车减负",变"小马拉大车"为"壮马拉轻车"。紧盯难点集中发力,从明确职责、减负松绑、聚力强基三个方面发力,持续为基层赋能添动力,推动基层治理轻装提速,有效激发基层活力。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事创业、为民服务。调研发现,群众普遍感到:最显著的变化是基层党组织变强了、村(社区)干部精气神更足了、基础设施更完善了、群众的小事更多人过问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了。
一是坚持化解"人少事多"难题。xx县不断充实基层力量,持续突出重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鲜明导向。在近年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中,实行乡镇(社区)有空编的"应招尽招""应补尽补",注重充实基层,推动编制和工作力量向基层倾斜。科学编制招录计划,确保公务员精准招录,着力提升新录用公务员人岗匹配度,选好建强基层公务员队伍,激励广大公务员在基层治理中担当作为。下大力气选拔一批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目前城市人口xx万人,配齐社区工作者xx名,直接在一线面对群众,常态化开展"敲响邻里门"活动,面对面问需于民,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同时严把干部"借调关""抽调关",清退一批违规借调人员,有效保障基层必要的人员力量。
二是化解"多头管理"难题。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以xx户一网格的人员密度划分,设置网格xx个网格,将社区内各类网格整合为基层治理网格,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向网格集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xx'心为民"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规范了县直单位落实"三清单一协议""双报到双报告"制度举措,明确在职党员干部到居住地社区、共建社区报到的流程、方法、内容和考核细则,发动广大在职党员参与小区治理工作。确保全县xx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含二级单位)党组织、xx名党员全部在小区"安家"。其中xx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xx名在职党员担任网格长,xx名党员担任楼栋长,全面推动力量下沉小区楼栋。
三是化解"能弱负重"难题。围绕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巩固拓展教育成果。举办党员轮训班,全覆盖提高基层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做到全面系统学、结合实际精准学。持续推进年轻干部素质提升工作,通过"三进两比一教育",即进农村、企业、社区,比担当作为、比业绩贡献,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践锻炼活动,帮助干部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深化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从政治引导、作风传导、工作指导、心理疏导等四个方面进行培养,助推新录用公务员快速成长、有所作为。围绕基层干部能力素质短板和现实工作需要,将村、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纳入干部人才发展规划。与第三方签订合作协议,争取免费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培训资源,为社区工作者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提供资源便利。探索实施"乡村规划师"行动,将专业规划人才导流到乡村,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
四是化解"事杂难统"难题。把政治合格作为第一标准、把业务素质作为必要条件、把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基本要求,实施"党建领航头雁领飞"项目,将xx名人员纳入村(社区)"两委"干部后备库,其中xx名作为村(社区)书记后备力量重点培养。设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机制,制定不胜任不称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退出机制,明确不胜任不称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情形和处置方式,选优建强"头雁"队伍,在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中广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印发了《城市社区机关社区干部考核方案》(试行),践行基层减负要求,考核事项进一步简化,激发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队伍干劲,xx名同志拿到社工师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