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计划-18篇
2023年工作计划汇编(18篇)
目录
1.2023年科技工作计划 2
2.2023年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计划 4
3.XX产业开发区2023年工作计划 7
4.XX教育2023年工作计划 11
5.XX街道2023年工作计划 16
6.XX街道公共服务办2023工作计划 18
7.XX区XX镇2023年工作计划 23
8.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3年工作计划 26
9.XX县城市管理局2023年工作计划 28
10.XX县公安局2023年工作计划 31
11.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工作计划 33
12.XX县水利局2023年工作计划 36
13.XX县水务局2023年工作计划 41
14.XX县信访局2023年工作计划 43
15.XX乡2023年工作计划 48
16.XX一中2023年工作计划 54
17.XX镇政府2023年工作计划 69
18.市数据资源管理局2023年度工作计划 70
2023年科技工作计划
一、抓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2022年规上企业研发经费(R&D)投入达到XX亿元以上。2023年研发经费月报数总额达到60亿元。
二、抓好创新主体培育。落实市高新技术企业强基工程,全面建立、完善、落实我市高企"123"工作方式(一个数据库:即对全市企业创新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建立100家重点企业、100家培育企业数据库;二个工作方式:即一企一策、一季一访;建立三个培育梯度机制:即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争取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达超4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数超500家。???
三、抓好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全市各类创新平台数量达到160家以上。新增长沙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以上,其中力争国家级创新平台2家以上。支持我市生命科学、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链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成立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
四、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指导企业申报湖南省、长沙市揭榜挂帅项目,争取立项2项以上。支持企业申报长沙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立项2项以上。
五、是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0亿元,技术合同登记项数超过1200项。潇湘要素大市场宁乡工作站申报成功并运行良好,在XX设1家技术合同登记点。长沙市储能材料产业链中试基地落户宁乡。
六、抓好企业科技服务。做好科技惠企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做好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技术交易服务。支持我市企业参加湖南省、国家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力争拿到较好名次。支持我市企业申报长沙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级"三尖"人才。支持我市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帮助我市企业得到国家省市科技奖补支持,做到应享尽享。
七、抓好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八、全力做好绩效考核工作。明确"争一保二"目标不动摇,争创省市真抓实干激励。
2023年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计划
一、在加强党建引领上求突破,更好地激发基层动力
一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在全系统全面开展"老兵宣传学习二十大"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展示新形象,建功新时代。二是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完成"最美退役军人""双带双促先进个人""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等选树并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提升精准服务能力。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专干业务培训,丰富培训内容,提高服务退役军人工作能力。
二、在提升就业创业上求突破,为促进共同富裕添彩
一是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加强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做好就业创业服务。根据《攸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按时间节点推进退役军人能力提升、创业环境优化、市场主体培育等各项工作。二是完善就业创业模式。学习借鉴成熟创业园区经验,完善本地退役军人创业园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打造"互联网+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新模式。
三、在加强权益维护上求突破,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一是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退役军人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主力军""领头羊"作用。二是推动尊崇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设施规范管理,开展好清明祭扫、烈士纪念日等系列纪念活动,发挥好烈士纪念设施的红色教育功能。三是继续推行领导值班制度,确保来访人员有人接待,能处理的问题及时解决,涉及其他部门的问题能及时协调,复杂的问题能尽快研判并报请上级领导研究。四是加大积案化解力度。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加大积案、遗留问题化解力度,力争上级部门政策支持,努力开展好"两参"身份认定,做好政策解释和帮扶援助工作。
四、在数字化改革上求突破,让服务对象更具获得感
一是加快资源数据库建设。结合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建好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一人一档"数字档案,进一步完善全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规范伤残、带病回乡等新增人员办理程序,更好地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问题,加快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是完善数字化服务平台。加快"烈士褒扬""全国优抚信息管理""退役军人综合管理平台"等服务系统的管理维护,常态化推进"退役军人实名制就业帮扶""退役军人就业跟踪"等台账的实时更新,以数字赋能持续提升我县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加强数字化成果应用。优化"退役一件事一次办",完善权益维护、优待抚恤、烈士褒扬等业务"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全面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优化升级。
五、在加强双拥创建上求突破,更好地营造双拥氛围
一是全力服务国防建设。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关心关爱驻地官兵及现役军人家属,进一步增强军地、军民关系,多举措扎实推进双拥。二是全力拓宽双拥工作领域。继续深化"拥军合作单位"的优质资源不断汇聚,创新活动内容,扩大活动范围,打造共建品牌。三是全力打好双拥创建攻坚战。紧紧围绕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规律,以双拥模范县创建为目标,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争创双拥模范县。
XX产业开发区2023年工作计划
(一)做好规划定位,提升专业化水平。根据省、市产业功能定位,紧盯新金属材料和化工产业两大方向,争取两块产业发展牌子。一是获批省级化工园区,申报资料报送省直部门后,积极加强对省直对口部门的汇报衔接,及时跟踪掌握各主管部门的认定工作进展,补充完善各类资料,加快化工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通过化工园区审批和现场复核。二是建设金属材料基地,加快向省工信厅报送怀化市铁合金基地和XX高碳铬铁分基地的实施方案,争取早日拿到省厅指导意见,有序推进50万吨高碳铬铁合金产能建设,年内基本建成金属材料基地雏形。
(二)抓好产业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一是扩增量,全力招商引资。通过梳理招商资源,列出产业链各节点龙头企业,形成招商目标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年内引进延链、补链项目15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新金属材料产业方面(9家),引进1家33000KVA高碳铬铁企业,引进2家下游延链、补链企业,争取与湖南钢铁集团合作,建设湘西地区废钢铁再生材料基地,生产不锈钢、工具钢等特种钢材;以远大铸造、鑫成洲为基础,引进3家上下游企业,完善铝合金铸件产业链;加快磷酸铁锂、硫酸锰项目建成投产,引进钙钛矿光伏前驱体在内的3个以上项目,建设新兴金属材料产业链。化工新材料方面(3家),加快推进钡渣综合处理转化项目落地建设,引进1家产值10亿元可年产20万吨碳酸钡及10万吨钡盐系列产品的龙头企业,引进1家下游涂料生产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医药产业方面(3家),加强与贵州重力科技合作,加快含汞医药中间体项目落地建设,全力引进长三角地区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企业2家以上。二是稳存量,推动企业技改。按照国家政策导向,鼓励3家铁合金企业尽快将矿热炉从12500KVA升级为33000KVA,并配套建设余热发电系统,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实现铬系铁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青岛红星化工集团年产10万吨钡盐系列产品技改入园,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示范效应;加快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资源化循环利用、年产3万吨电池用硫酸锰、金属材料精深加工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产见效。
(三)建好创新平台,提升承载能力。根据县委"两枢纽一中心"总体定位和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集中供气供热、专用消防站、污水处理厂污水提质改造等在建项目进度,启动建设公共管廊、危化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确保在化工园区现场验收前,达到预期建设进度。二是完善路网建设。加快实施前锋路配套管网建设,启动实施开拓路、新源路一期、滨河北路一期道路及管网配套工程,让园区路网更完善,物流更畅通。三是做好用地保障。加快土地征收及场地平整,尽快完成园区450亩已批土地的征收及场地平整,实现土地等项目。四是强化科技平台支撑。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平台及孵化载体建设,深耕科创项目培育,投入资金和政策支持建设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基地、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全年新增省级平台达3家以上;加强科技企业帮扶,建设中南大学化学检测中心XX分中心,从科技服务着手,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企业提供产品检测和新品试验支持,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四)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畅通招商项目绿色通道。建立优化重大招商项目落地保障、调度推进机制,实施"母亲式"全程跟踪服务,对重点在谈推进项目,安排专人负责,定向回访、跟踪,促成签约。对已签约尚未落地开工项目,逐一对接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在落地过程中的制约问题,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开工。二是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成立园区企业(项目)协调服务小组,建立联企帮扶制度,健全服务企业台账,形成长效帮扶机制;落实好"四员"联企制度,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协助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三是强化服务保障。推动实施项目管家制度,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运营、兑现政策等提供全程高效服务;深入开展"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打造一支思想解放、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服务高效的干部队伍,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四是建立清亲政商关系。继续按照"清廉园区"创建标准,深入开展"三整顿两提升"和清廉文化宣传活动,举办联合工会活动,营造园区清廉、园企亲近、服务有效的良好发展氛围。
(五)推进大新协作,加快区域协同发展。借力国家对贵州政策支持、贵州大龙四块国字号招牌,以及中伟新能源上市的带动效应,在湘黔两省的战略部署和合作框架下,实质推进大新区域协作。一是加强两地规划对接。在两地各自现有的发展规划前提下,委托第三方编制两地融合发展规划,从规划协同上推进两地发展。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对接。针对大龙经开区管道燃气、蒸汽的要素优势,积极对接,争取从大龙接通管道燃气、蒸汽,有效降低园区建设成本及企业营商成本。三是建立协作推进工作机制。建立两地分管副县长(副主任)协调会议制度,推动两地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安排人员到大龙经开区跟班学习,促进两地工作交流。
XX教育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XX教育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5+1+N"工作任务(抓好师生思政教育、增加优质学位、保护校园安全、落实减负提质、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五项重点工作,突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多措并举做好其它常规教育工作),打造XX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大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为抓手,扎实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党员先锋岗""一校一品牌"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打造党建品牌新亮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工作,为党持续输送新鲜血液。
二、加强师生思政教育。打造具有XX特色的"三课""三全""三融"大思政课程体系,在市级层面打造一批思政品牌工作项目,总结凝练一批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持续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构建大思政格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强化学生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依托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多功能法治资源教室、XX市禁毒教育基地等课外活动基地开展法治教育,并发挥市内外德育基地作用,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两支志愿者队伍进校园,对教师、家长、学生开展培训工作。
三、推动教育资源提质工程。全力推进落实《XX市基础教育公办学位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XX市中欧(江门)合作区基础教育配套项目建设计划》,大力推进XX一中附属初中、XX一中附属小学、沙坪八小、沙坪五小综合楼、鹤城镇第二小学教学楼、沙坪二小大岗校区教学楼和古劳中学学生宿舍楼等一批新(扩)建项目,增加义务教育优质学位6600个。进一步巩固"5080"成果,推动鹤城玉兰花园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工作,增加学位360个。
四、着力保障教育系统平安稳定。抓紧抓细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精准掌握人员动态,建立"五本台账";强化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教育;协同卫健部门研究完善校园疫情防控封闭转运方案,摸清人员底数,制定平面图、数据表、物资清单等,做到"一校一案"。抓好校内外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政治安全、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校舍安全、校园安保等重点工作的隐患排查和整改。强化家校协同,形成校外监管合力,建立周末和节假日安全安全提醒制度,提醒学生家长要切实尽到监护责任和义务,做好重点人群和重点时段学生安全监管工作。突出抓好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校园项目,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机制,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和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访谈工作,及时干预高危人群,定期追踪有潜在心理危机风险的学生。
五、全面推进"双减"工作。建立健全"双减"工作督导考核机制,把"双减"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加大追责问责力度,确保见到实效。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加强对深度学习的研究,优化教学方式,继续推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专题研究,大力促进教学改革,深化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推进作业精细化管理,在设计、布置、批改、反馈等过程中满足教学要求,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加大教育评价改革宣传解读力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育儿观、人才观。
六、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和中欧合作事项。加快推进XX职校从原校区搬迁到职教园区新校区的工作,高标准推进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加大XX职校软硬件建设力度,力争创建成为全国1000所优质中职学校之一。依托联盟资源,推进具有欧盟特色的学科建设,落实SolidWorks(机械设计)认证中心的培训工作,重点打造德语培训基地和欧洲标准认证中心。继续推进中高职合作办学,加强与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规划和申报建设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XX重点发展的6大百亿产业,全面优化专业结构,继续推进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全国LED产业联盟及本地企业建设中职阶段的"学徒制班",支持重点专业开展"双元制"本土化创新实践,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
七、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创建工作。推动公民办义务教育结构调整,做好政府购买学位工作,落实资金保障。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督促各中小学落实执行《2022-2023学年度控制学生失学辍学工作责任书》,确保全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为零。继续推进教育集团教师横向交流实践,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对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研究。全面解读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进一步挖掘数据,发现、分析、调研问题,列出清单,加强与教研部门、行政部门的沟通、协作,协同推进教育质量提升。督促、指导镇(街)和有关部门补齐发展短板,大力提升幼儿专任教师高一级学历比例和持证上岗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确保在2023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
八、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创建工作。完善公办幼儿园管理机制,压实市、镇(街)政府责任,实施"政府主导,公办运作,成本计价"公益性办园机制,完善公办园办学条件。严格落实民办幼儿园年检制度,加强民办园年检评定指标及结果运用。以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督导为抓手,落实《XX市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实施方案》,督促各镇(街)加大等级幼儿园创建和提升力度,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九、高标准落实强镇复评整改工作和做优迎接省对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评价工作。督促、指导宅梧镇和双合镇全面做好强镇复评整改项目计划,确保在2023年顺利通过省复评。做好迎接2023年省对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考核工作。整合多部门资源,强力推进国家、省重大教育政策、工程和项目。
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师德考核,加大师德典型宣传,健全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推进"三名工程",评选第二批约20名名教师、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促进教育队伍人才成长壮大。继续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名师大讲堂、名师送教下乡、学科研讨会(培训)、省百千万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巡讲等活动。建立健全市、县、校三级培训体系,组织推进分层分类、分科分段精准培训,重点推进新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培训,实现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培训全覆盖。落实教研员参加专项培训和教研员开展学科培训工作。组织参加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及比赛活动,提高教师命题能力。落实"新强师工程"方案,开展市县两级教师队伍继续教育项目。加强与江门职院、江门幼师等院校的联系,加大对幼儿园教师考证培训力度,鼓励幼儿园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力争2023年全市幼儿园持证率达到85%,大专学历达标率达到80%。
XX街道2023年工作计划
(一)重点工作早谋划、细部署
加速推动重点项目稳步向前,针对上湖村前上湖、后上湖村民组棚改征迁、王家甸村民组棚改征迁、葛羊路拓宽项目,将根据实际成效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方式,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交地任务。继续坚持经济工作以服务企业为核心,打造工作亮点,多渠道提升服务企业的工作方法,将创优营商环境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加强商会会员间的交流与协作,充分发挥商会桥梁作用,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筑牢疫情防线,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压实职责,以铁一般的纪律执行有关的政策要求,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抓细抓早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扼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继续推进暖民心工作落实,提高群众的知晓度与满意度。
(二)城市管理提质量、增效率
进一步规范社区管理,凝练巩固、强势宜传社区建设特色,唱响社区品牌,继续加强党建示范点和"领航项目"的打造力度,提升社区整体形象与知名度。深化巩固文明创建工作成果,攻坚克难做好环境整治工作,持之以恒的将文明创建和控违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功能室、大舞台等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办好节庆文体活动。以惠民项目为中心,完善老年服务和困难人群救助平台,做到低保、临时救助工作公开、公正、透明,做好残疾人慰问和护理补贴、生活救助等的发放工作;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经常性地开展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流动人口服务,正确的引导辖区居民群众的优生优育的观念、自我保护的意识。继续完善退役军人服务站各项职能建设,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工作,积极推进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继续坚持为民服务理念,积极创新小区治理模式,大力推进物管工作,积极推动红色物业、业委会建成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居民对物业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三)平安建设记心中、落实处
健全基层信访维稳工作网络,进一步将信访维稳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使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健全处置突发性事件工作机制,强化应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强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好防汛工作、夏季高温期间的安全生产、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和环保问题整治等系列工作。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全力推进平安工程建设,要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加大排查化解辖区不安定因素的工作力度,及时掌握情况化解矛盾,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XX街道公共服务办2023工作计划
公共服务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对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和确定的目标任务,我们要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立足XX街情和公共服务办的工作实际,找准找实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完善发展思路,锚定重点任务,细化工作举措,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聚焦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落实XX区"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做到民生民政等公共服务事业有新突破,为高质量建设"智创腹地、生态XX、客韵新城"贡献公共服务力量。
一、2023年工作思路
(一)党建引领,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服务。公服办党支部要按照中央、省、市、区和街道的部署,突出重点和关键,坚持贴近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手段,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深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行动,借力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大讲堂等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公服办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好公服班子和干部职工队伍,不断提升公服办党组织政治引领力、基层组织力、支部战斗力和群众感召力,提高服务群众质量效能,全面增强开启新征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人民至上,推进民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结合公服办实际,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领工作全局,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服办要结合工作职能和中心任务,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公共服务工作的根本遵循。面对新任务、新要求,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以实干、实绩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XX街道爱民为民新篇章。
(三)革故鼎新,力促公服工作上新台阶。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公共服务工作要紧密结合XX街道辖区实际,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扎实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线;要及时防范化解公共服务领域重大风险,确保事业稳中求进,不发生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为社会提供扶危济困最基本的"安全网",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结合群众需求,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工作举措
(一)守正创新,锐意改革,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深入谋划2023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民生民政事业新发展,准确把握大局大势,进一步深入研究、精心谋划,为公共服务事业改革发展定好路线图、施工图。紧紧围绕履行民政"三基"职责、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实现"弱有众扶""老有颐养""基层治理现代化"等,认真研究制定体现XX街道公共服务规律特点的发展指标体系,仔细梳理形成一批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指引、改革项目,为推动民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引领保障。
立足微改革微创新,努力提高"六个零"帮困扶弱机制服务水平和社会覆盖面,让帮扶困难群体"不落一人",彰显社会温暖和政府关爱,体现XX特色,打造XX亮点。根据XX街道实际,力促"智慧民政"建设。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养老机构帮扶等民政服务水平,通过完成数据中心、底层支撑、统一门户等基础建设,努力打造XX街道"智慧民政"。立足"智慧民政",在深入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建设,不断拓展数据共享和运用范围等方面,促进民政工作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力争打造成为民政行业的标杆。另外,推动政务"家"服务微改革。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开展政务"家服务"。按照区数字化转型发展领导小组确定的智慧XX建设顶层设计和"路线图""施工图",抓好任务梳理、责任分解,积极组织、督促各成员单位严格按要求、按计划、按时限抓好落实"家服务"。做到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围绕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寻找切入点,打造集业务指导、事项受理、政策解读为一体的政务服务流动窗口,让每一位办事群众都感受到政务"家服务"的温暖,推动街道政务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迈进。主动对标一流,加快政务服务流程改革,探索信用审批承诺制模式,压缩办理时限,提升审批效率,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