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实方案
XXXX公司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实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及相关会议要求,结合公司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落实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以及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及省政府国资委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扬优势,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不断推进公司稳健长足发展。
(二)主要目标
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本次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切实解决公司核心竞争力不强、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优、负债率较高等问题。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更加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加突显。挖掘生产经营潜能,解决现有困难问题,公司质量效益、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效合理地控制负债总体规模、降低资产负债率、筑牢企业资金链条、规避经营风险,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到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XX亿元,利润持平,经营规模明显扩大,集货能力明显提高,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二、改革的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
(一)首要任务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牢牢把握国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组织要健全"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作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首要任务,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支撑构建我省物流产业现代化体系。
1.加快传统物流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深入落实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1)方案制定。(2023年12月底)
根据数字化转型行动实施方案制定数字化转型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公司传统物流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2)全面推进。(2023年12月-2025年12月)
强化陆港云链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在公司系统的推广应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商贸业务模式从单一的、风险高、利润低的传统模式向平台化、风险底、附加值高的新型商贸模式转变,促进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优化、商业模式变革,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落实"双碳"战略,积极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在公司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大力推行新能源设施设备应运,推动公司的运营模式从高耗能高成本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到2025年,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2.充分发挥国有龙头企业产业引领作用。
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挥物流产业龙头企业优势,积极参与全国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持续推动基础固链、技术补链、优化塑链、融合强链。
(1)聚焦公司发展战略,制定招商引资行动方案、招商项目清单、招商重点企业清单、着力推进物流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股权合作、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等招商引资活动,加快物流优质资源集聚发展。(2023年12月-2024年1月)
(2)扎实推进"双百行动",即按照"一个客户、一个接口"的原则,2-3年内,建立供应链上下游5家战略合作客户、园区引入10家入驻合作客户,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到2025年,业态更加多元化,生产经营更加稳健。(2024年1月-2025年12月)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3.大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积极参与制定物流产业国际标准、产业规范、行业技术规则。(2023年12月-2025年12月)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三)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做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将优化新业态、新模式、新业务的创新,争取在2025年将XXXX公司打造成为创新水平高、发展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企业。(2023年12月-2025年12月)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2.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创新主体协同,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完善"企业出题、院所攻关"协同创新机制,积极配合组建成立物流研究院(或研究中心)。(2023年12月-2025年12月)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3.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
(1)方案制定。(2023年12月-2024年2月)
建立公司研发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利用创业投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科技信贷以及科创型基金等金融手段,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
(2)方案落实,全面推进。(2024年2月-2025年12月)
贯彻落实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科技专项管理办法,探索设立独立核算、免于增值保值考核的研发准备金制度,健全研发投入产出评价体系。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落实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支持政策。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4.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2023年12月-2024年6月底)
配合细化优化科技成果考核制度,并制定公司考核制度。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5.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2023年12月-2024年7月底)
在公司现有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再次修订,制定股权、分红、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等中长期激励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按规定给予特别激励,落实住房、医疗等方面待遇保障。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国有企业尽职合规开展原创技术研究、新兴领域技术投资、原创成果转化和应用过程中造成失误和损失的,依法依规予以免责。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6.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023年12月-2025年12月)
(1)制定公司人才规划方案,建立完善公司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2023年12月-2024年2月)
为打造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形成科技人才梯队。建立健全公司加快引进高端人才配套政策,积极通过"人才飞地""创新飞地"等柔性引才用才。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2)完善评价机制。(2023年12月-2024年4月)
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赋予领军人才在技术路线确定、科研团队组建、项目过程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更大自主权。落实《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健全完善科技人才薪酬分配制度体系。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常态化组织符合条件人员积极申报"陇原人才服务卡"。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四)履行国有企业使命责任,强化重点领域支撑保障
1.强化国有资本重点领域布局。(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
公司将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有企业重大使命责任,紧紧围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区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四强"行动,着力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现代物流体系,科学优化公司物流产业布局和结构,进一步发挥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支撑保障能力。以"一城一园、一城一仓"为区域枢纽节点的覆盖,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乡农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城乡一体、网络密布、畅通高效的商贸服务和物流配送网络。根据组建方案,有序推动第二阶段整合重组。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2.积极参与重要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
(1)参与周边工程建设。公司将主动出击,紧密联系各国有企业承担的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积极参与物资供应业务。
(2)固定资产投资。2024年计划投资XXXX万元。持续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加大对基础设施、新型基础投资和产业项目投资,配合全力推进甘肃港口物流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3.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重要环节安全。(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
积极对接国动办等部门,参与军民融合工程,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4.发挥全省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
(1)加强与央企等大型国有企业合作。(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
推进产业链协同合作,加快推进合作项目落实落地。强化高目标引领,全面提质增效稳增长。强化经济形势分析研判,调整优化经营策略和生产组织方式,提升产能利用率。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2)制定扭亏工作方案。(2023年12月-2024年1月底)
方案中明确扭亏增盈目标任务,力争到2025年,公司整体实现盈亏平衡。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五)强化国有企业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1.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2023年12月-2024年1月底)
公司按时间节点建立健全多层次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公司合规管理办法完善合规内控制度,构建覆盖企业战略规划、投资融资、生产经营、法律合规、安全稳定等各领域、各环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2.强化债务风险防控。(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
(1)完善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体系。(2023年12月-2024年6月底)
强化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持续推进降杠杆减负债,维护资金链安全,推动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合理水平,确保企业稳健经营。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
(2)强化分类监管和精准防控。(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
对公司资产负债率、债务结构进行实施监管,对经营不善
的部门实施特别监管,严控超财务承受能力的投资业务和融资担保。加强公司债务风险防范及应对,灵活使用"短变长、高变低"、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措施,化解各类债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对盲目高负债投资、现金流不可持续、恶意逃废债、无边界无序扩张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3)强化投资风险防控。(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
一是2024年1月底前建立健全公司投资决策评估考核机制。二是加强投资风险评估,强化投资效果后评价,严格遵守违规经营投资监督问责办法。强化投资监管,严控非主业投资,严把高风险领域投资,严禁超越财务承受能力的投资行为和接盘高风险项目。三是2023年底修订公司投资管理办法。完善公司主责主业动态管理,推动公司聚焦实业、做强主业。强化战略管理,持续完善战略规划体系建设,构建发展规划与计划、投资、预算、考核、分配等联动实施机制,不断强化战略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有效实施,实现发展规划全过程闭环管理,促进公司按照发展战略稳健经营。四是坚决遏制盲目多元化、"铺摊子"倾向,坚决遏制过度负债累积与主业无关资产,坚决遏制无关多元化业务拼凑营业收入。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4)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公司将构建全面责任、隐患排查、监督管理、宣传培训、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六)深化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1.分类推进专业化整合重组。
(1)制定"一企一策"方案。(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聚焦主责主业,根据《组建方案》以及《运营体系架构搭建方案》,结合物流行业和业务布局特点,围绕物流服务、物流产业、保税外贸、园区运营、资本运营、智慧物流等业务板块,推动资源向主业集中,配合完成子公司间股权调整、层级调整、兼并重组等方式,减少内部同业、同质竞争,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内部资源、资金、人力、财税、资质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实现"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板块竞争力,增强集约化管理。
(2)持续推进。(2025年12月底)公司形成主业更加突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业务格局,拥有定位明确、在公司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柱作用的实体产业板块。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2.促进国有资本与各类资本协调发展。(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
(1)制定发展规划,做到与上下一致,协同贯通。
(2)严格落实《对外联络工作实施方案》,领导班子带头找客户,重点对接中央企业、其他省市国有企业,推进供应链合作。
(3)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合理谋划与中央大型企业的合作方向,确定合作内容。
(4)积极推进供应链金融、大宗产品物流业务、物流节点布局等业务合作走实走深。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3.加大"压减"和"出清"力度。
(1)制定管理办法。(2023年12月底)完成公司新设子公司管理办法。严控新设公司数量,确保公司管理层级压缩到四级以内,做到能压尽压、能减尽减。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2)加大吊销未注销企业清理工作,按上级部门要求及时注销应注销企业。(2023年12月底)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3)加大低效无效资产市场化处置力度,开展"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资"(低效无效资产)清理专项工作,建立健全"两非""两资"预警识别长效机制。(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4.深入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2023年月-2025年12月底)
健全扭亏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亏损专项治理,明确治理亏损部门,到2025年,除行业周期性影响和非经营性因素外,力争实现盈利。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七)持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建设一流企业
1.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
(1)持续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开展年度评估工作。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健全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2)优化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各治理主体决策事项清单,科学设定和规范前置研究讨论事项的范围、标准和程序,提高前置研究讨论的质量效率。(2024年6月底)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
2.持续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2023年12月-2025年12月底)
(1)完善董事会相关制度,优化董事会决策机制,建强外部董事队伍,使董事会更好发挥经营决策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