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徐文秀公开发表文章汇编-171篇(第5/27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2310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78分钟

群众表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干部的好与坏。有的干部习惯高高在上,对群众冷漠,群众自然会不愿搭理他,见了面也会脸无表情;有的干部喜欢做样子,表面文章做得好,群众自然不买账,脸露不屑。群众的表情是晴雨表、风向标,脸色好看,说明干部的工作做得好,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好;脸色难看,说明工作做得不好,或不够好,而且形象差。基层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当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后,群众会笑得像花儿一样。"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以群众的表情为镜,可以照出我们的差距和不足,看到问题和矛盾,以更好地弥补和改正。习近平总书记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群众笑了,我们自己干得也更开心。

群众表情是一本书,可以读出他们背后的故事。"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人们或许都还记得,多年前曾经轰动一时的著名油画《父亲》,当我们看到父亲那沟壑纵横、满是土色的脸时,我们读懂了衣食父母的含辛茹苦、酸甜苦辣,那张布满皱纹的脸,见证了岁月的沧桑。《父亲》的原型是大巴山的老农民,正如作者罗中立所说,"农民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主体,他们的命运实际上是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的表情是一本绝好的教科书,从中读懂历史、读懂人生、读懂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进而从内心生出对群众深沉的敬重,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当年,焦裕禄曾大声疾呼:"咱们不能光看领导的脸色,还是要看看群众的脸色吧。"今天,尽管时代发生深刻变化,但我们仍然应当经常地而不是偶尔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看群众脸色,把读懂群众表情作为自己的基本功。

要争气不要斗气

俗话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活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有的人曾家境贫寒、出身低微,被人瞧不起、看不上,然而经过刻苦努力、一路打拼,最终靠苦学苦干成就一番事业;有的人在学习、工作上曾落后于人,事不遂愿,然而卧薪尝胆、奋发作为,结果弯道超车,令人刮目相看。

懂得争气、努力争气的人,血是热的,心是澎湃的,生命是年轻的,如破土小草茁壮地生长,似破茧之蝶顽强地展翅,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当年鲁迅先生对笔下的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俗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阿Q的"可恨之处"便是不争气。

人,应该争气、必须争气。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来到这个世上,大多数人都想踏踏实实做几件有意义的事,轰轰烈烈干几件增光添彩"长脸"的事。"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正是面对有外国人称"能够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的挖苦,顶着重重压力,用不到4年的时间建成了原计划6年完工的我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国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还有当年曾经让无数国人扬眉吐气的女排姑娘,以漂亮的"五连冠"打出了国威,赢得了尊严,等等。这些早已成为我们"集体记忆"的故事,生動地诠释了争气的意义和价值。

人靠什么争气?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而是靠实际行动干出来的。争气实际上争的是志气和骨气,最终还得靠本事和本钱,靠实力和实干。越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越需要争气;越是在遭人歧视的时候,越需要争气;越是在受制于人的时候,越需要争气。干出了成绩,取得了成功,就是最有力的争气。

真正懂得争气、学会争气的人,是不会也没必要去斗气的。斗气就是赌气、撒气、怄气,往往你争我斗说气话、发脾气。或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贬损他人,伤人面子又伤人里子;或互不相让,"顶"在那里"掰手腕",非得争高低、论输赢、决强弱;或图自己一时痛快,"撂挑子""卸担子",等等。"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赌气、撒气、怄气,或许能解一时心头之气,实际上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伤身又伤心,伤人又伤己。《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大叹"既生瑜何生亮",结果斗气而亡。眼下,一些人"路怒"开斗气车,往往因一时之怒而酿成大祸,教训惨重。斗气好比蜜蜂蜇人,"把整个生命拼在对人的一刺之中"。赌气堵的是自己的路,斗气伤的是自家的命。人可以较真不可以较劲,可以红脸不可以翻脸,而斗气就是在较劲和翻脸。

争气是强者的阶梯,斗气是弱者的拐杖。要争气,不要斗气。

有所戒才能有所成

领导干部该怕什么、不该怕什么,应该是有标准和尺度的,然而一段时间里却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以至于该怕的不怕,不该怕的又怕。从某种程度来说,眼下"有所怕"显得较为关键。

怕"头脑昏"。一些人"头脑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辨不清方向、是非,分不清好坏、对错,不能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一种是有了一点成绩,就飘飘然、昏昏然,陶醉于鲜花和掌声中,思想麻痹或头脑膨胀。头脑犯糊涂,就容易使自己裹足不前,失去方向感甚至栽跟斗、犯错误。

怕"耳根软"。干部应该是群众的主心骨,主心骨就应当有主见。然而,有的人或偏听偏信,听风就是雨,常常被人牵着鼻子走;或想法多变、摇摆不定,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主张;或容易被人"软化",原则性差、定力不够,有的甚至一点小事就搞得心烦意乱,自己先乱了阵脚。"耳根软"的人,难以成事,亦难以凝心聚力。

怕"肩膀松"。肩膀硬、腰板直,敢负责、能担当,是领导干部特别需要又容易缺失的一种品格。面对矛盾问题时,有的做起了"圆滑官",绕着走、避着行;面对压力挑战时,有的打起了"太极拳",习惯于"闪转腾挪";面对歪风邪气,有的当起了"鸵鸟",爱惜羽毛、明哲保身。俗言"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领导干部应当是能扛事、敢担事的"高个子",正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怕"心眼小"。心眼小,则气量小、胸襟窄、格局低。一些人成不了大器、干不了大事,源于心眼小。做人赢在格局,干事成在胸襟;有的不能容物容事,老虎屁股摸不得,听不得批评意见;有的患得患失,只算小账不算大账;有的多心疑心,简单问题复杂化,精明而不高明。凡此,如何成事,如何得人?

怕"屁股歪"。姿态影响状态,状态决定生态。有的人习惯于坐在自身利益和小集体、小团伙上说话办事,有的热衷于为一小部分人甚至一小撮人服务,有的裁量事情不能出以公心、办事不公道、处事不公平而搞亲亲疏疏。不能跟广大群众坐在一起,不能站在大局上看问题,很难让大家心服口服、齐心协力跟着走,反而会把一个地方和单位的风气搞坏、人心搞散。

怕"手脚长"。有的人处理不好公与私、人与我、官与商的关系,或占公家的便宜、挖公家的墙脚,损公肥私、化公为私,甚至以权谋私;或凡事以我为中心,搞"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或拎不清官与商的界限,捆绑在一起,勾肩搭背、投桃报李。"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当干部的手脚一定要干净,特别是"常在河边走的",更要保持定力,做到"就是不湿鞋"。

为政者要善怕,心有敬畏、行有戒尺,掌握好分寸、把握好自己,大到走什么路、读什么书、交什么友,小到吃什么饭、说什么话、去什么地方等,都应该有边界和底线。如此,才能站得稳、走得顺、行得远。

做好人生的"选择题"

人的一生,有些东西与生俱来、难以改变,有些东西则可以自主选择、自我把握。选择对了、把握住了,则人生没有虚度,相反就可能枉度一生,不可不慎。针对一些人的思想纠结,我们应做好这样四道人生"选择题"。

不图"背景",当有辛苦勤劳的"背影"。有的人总盼望能有点"背景",背靠大树走捷径。于是千方百计攀高枝,千辛万苦抱大腿,削尖脑袋进圈子,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和尊严,甘当门客与"家臣"。他们或许会得利于一事、得势于一时、得逞于一阵,最终"背景"都会成过眼烟云,靠山甚至可能成危险的"火山",有的因此摔得很难看。俗言"英雄不问出处""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多少有成就的人都出身寒门,但他们平凡而不平庸,草根而不"草包"。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是选择奋斗还是选择享受,是找"背景"还是留下辛苦的"背影",能不能吃苦受累、自强不息。

可以没有奇迹,得有奋斗向上的轨迹。人生好比一场长跑,有的人能创造奇迹,不断跑出新的纪录,更多的人则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跑完全程。但不管怎样的人生,都应该有自己清晰的成长成才路径,不能浑浑噩噩、迷糊不清。现实中,一些人似乎既不奢求、不贪图有什么奇迹出现,又不去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而是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行尸走肉沉湎于纸醉金迷、吃喝玩乐。回过头看,人生一路走来的脚印错乱不堪,或模糊不清,出不了彩、留不下风景。人生可以没有跳跃式的奇迹出现,但一定要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做一样东西像一样东西,走出一道不错的人生轨迹。

不可"出事",得有可堪回味的故事。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之舟经不起事故的颠簸,任何事故都有可能在瞬间让自己的人生拐弯和转向,特别是大的事故可能就此逆转甚至葬送人生前程。我们要避免事故,但得有这样那样的故事发生,没有故事的人生平淡无奇,过于沉寂,像一潭死水荡不起涟漪。有故事的人生充满意趣,有故事的人有内涵、有厚重感,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从容不迫。当然,故事如果处理不好,也许会演变成事故,在一定意义上讲,故事就是没有变成事故的事。事故不堪回放,故事可堪回味。美好生动的故事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不慕权力,得有正向影响力。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则造福于人,也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用不好则既害人害己,又误事坏事。同时,握有权力,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捧杀、诱惑、陷阱和"围猎"。贪图权力,为无权或权力小一点就纠结、伤神,而不及时修养心性,以致德不配位,则很容易腐化堕落。"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思想道德的影响力是持久而深远的。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不慕权力,而去思考如何活得有影响力,从思想观点上、道德品行上、人格魅力上立身,方能成就人生价值。

人要过得精彩,活出价值,就得好好思考什么可以有、什么可以没有,不该有的不强求、不折腾、不贪图,该有的不缺位、不缺席、不缺失,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多彩。

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

现在,时不时听到一些基层抱怨,说平时很难见得到"上面干部",往往内心有话无处说、有苦无人诉;有的则感叹座谈会一个又一个参加、意见表一张又一张填写,可反映的问题总是在路上打转转,提的意见总是被"冷处理""软对待"。这些抱怨或有偏颇,但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思考。

想起30多年前的一则故事。1978年9月间,广东惠阳地区一位干部给时任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写了一封措辞尖刻的批评信,习仲勋同志很快回了信,表示诚恳接受他的意见,并委托省委一位书记到惠阳出差时同来信者面谈。习仲勋还表示,这封信写得好,还可以写得重一点。下面干部敢讲话,这是一种好风气。不要怕听刺耳的话,要鼓励支持下面干部说话。

事实上,上级机关或领导,经常注意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建议,是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同志曾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强调"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他生动地指出"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并对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作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是上级机关或领导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源头活水",是防止和纠正工作偏差、减少和避免工作失误的"参照坐标",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民主作风、胸襟气度的"重要标尺"。然而,有的同志似乎瞧不起、看不上下面干部的意见,总觉得他们站位低、认知浅、视野窄、觉悟低,听不听无关紧要;有的总觉得自己正确聪明、高人一筹,习惯于对下面干部耳提面命;有的则认为下面干部诉求多、情绪大,不好惹、不敢惹,生怕听多了意见拿不出办法,搞得自己灰头土脸。如此一来,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也就成了一种点缀和口号,成了一种摆设甚至噱头,最终只是走过场、成形式而已。

下面干部身处基层一线,接触实际、接近群众,经常面对大量的矛盾和问题,了解并掌握大量"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情况,上面的很多政策措施都是在广泛而深入听取下面干部意见、总结下面干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在,脱贫攻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等,一件件爬坡过坎的大事都得靠集思广益、广纳群言。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就要对下面干部礼贤下士、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发自内心地视他们为老师,而"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还要想方设法鼓励支持下面干部敢讲话,敢说心里话,特别是,对刺耳的话要听得进、容得下,喝得下苦口良药,才能更加强身健体。

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问题不少,对各方面的意见不但要多听、乐听、善听,还要听进去、传上来、用起来,不能听归听、做归做,听时满脸真诚、听后若无其事。如此,不仅能进一步完善决策,更能化解心结,激发干部的热情与干劲。

莫怕"偶尔说错话"

现在,"说话"可以说是领导干部的"家常便饭",或拿稿或脱稿,或事先有约或临时即兴,与公众打交道要说,接受媒体采访时要说。然而,对于不少干部来讲,说什么、怎么说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面对"镜头""麦克风"时,"不大敢说话,怕说错"似乎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应该说,怕说错话,乃人之常情常理,说错话终归不是一件好事。一旦说错了话,轻者被人笑话,陷入尴尬;重则授人以柄,甚至被人揪辫子、打棍子。但是,领导干部肩负着宣传、组织、动员群众的重任,既要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又要经常回应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如果总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怕这怕那,怕说错话而不敢说、不愿说,事实上也是一种失职。特别是,有时因为怕说错话而不发声,使正确的声音缺席,各种杂音噪音就会混淆视听,甚至谣言满天飞,导致很多工作陷入被动,以致小事情酿成大事件、小问题变成大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领导干部一味地怕说错话,就意味着丢失了阵地,意味着把话语权、主动权拱手相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干部偶尔说错话,在所难免。只要不违反原则、不违背事实、不触犯法律纪律,说错一两句话是可以原谅的。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社会热点多、公众关切多,需要解疑释惑的事情多,尤其需要领导干部及时作出回应。这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所在,不能等谎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真相还在穿鞋。面对一些公共事件,早说比晚说好,自己说比别人说好。如果遇到重大问题"静默失语",奉行"宁可不说话,也不说错话"的"鸵鸟式"哲学,明哲保身、爱惜羽毛,不主动做工作、不敢担当、不敢发声,造成严重的思想和舆论误导,那才是不可以原谅的。所以,不要怕偶尔说错话,说到底是责任担当的问题,是检验和衡量一个干部是否敢于担当的重要标尺。

当然,领导干部应该尽量避免不说或少说错话。一般来讲,说错话,或因情况不明、信息有误,或因准备不足、思考不深,功课做得不够,或因分寸掌握不当、拿捏不准等等。一个人说话,既是能力水平的反映,又蕴含着一定的技巧和艺术,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立场、态度、方法和感情的体现。应该说,偶尔说错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和不改错。一个敢担当、能负责、有作为的干部,既要不怕偶尔说错话,又要及时知错认错并改错。一味藏着掖着、躲着包着,只会欲盖弥彰,甚至越描越黑。我们的社会舆论对于偶尔说错话的干部,也要有一种宽容、包容,多理解、多鼓励,创造一个宽松的、知错能改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这也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更加理性健康与和谐的标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胸怀党和人民的利益,个人的安危、祸福与荣辱又何足挂齿?偶尔说错话又有何可惧?

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关键在于落实各级党委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关键在各级党委会。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学习和重温毛泽东同志1949年3月所作的光辉文献《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学习掌握贯穿其中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弹指67年过去,学习和重温毛泽东同志这篇光辉文献,需要在以下方面着力。

用好辩证法。毛泽东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通篇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比如,他强调"弹钢琴",提出要"划清两种界限",等等,就是告诉我们,抓党委会工作,"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最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些同志不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不清轻重缓急、主次大小,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容易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或者容易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等等。唯物论和辩证法是我们的根本思想方法,要善于坚持矛盾论、两点论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分清并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由现象到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此达到事半功倍、行稳致远的效果。

当好"一把手"。《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其中特别强调怎么当好一把手,突出一把手在党委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在有的地方、部门和单位,一把手权力过大、民主作风不够等现象较为突出。一把手是党委班子乃至一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和一面镜子,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称职的一把手,应该是善于统揽而不包揽、领唱而不独唱、当班长而不当家长,注意做到不"拉帮结伙"、不"揽功诿过"、不"表里不一"、不"朝令夕改"、不"我行我素"、不"良莠不分"、不"嫌贫爱富"、不"欺软怕硬",这样的一把手才有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才能让班子成员听指挥、跟着走。

守纪律讲规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通篇蕴含了守纪律讲规矩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比如,"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要"互通情报",等等。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明规则""明规矩"没有立起来,而"潜规则""暗规矩"则颇为流行,特别是好人主义盛行,不少人都奉行明哲保身、做鸵鸟式的人,"不说话,说好话,好说话",侵蚀着党内生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不能坏的,也是不能破的,更是不能逾越的,规矩一旦破了、坏了,就会形成"破窗效应"。纪律是成文的规矩,是刚性的规矩,是步调一致、同行同向的保证。要用铁一般的纪律来约束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养成在铁一般的纪律下行动的习惯,才能一往无前、战无不胜。

善于调查研究和总结。《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其中着重强调搞好调查研究、注重总结。毛泽东同志说过:"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所以毛泽东的一生,可谓是调查研究的一生。他把总结经验教训当成自己安身立命的手段和工具。陈云同志说过:"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由此可见,注重调查研究和善于总结,是做好党委会工作包括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方法。要经常深入到基层一线去"接地气""摸活鱼",经常走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拜群众为师,时刻做到心中有数、肚里有货、手里有牌。

抓落实。《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其中尤其强调抓落实的问题。我们的工作,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得看有没有落实。现在有一种"软落实"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表面上看,会也开了、文也发了、措施也出台了,但是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或者看似轰轰烈烈,实则老百姓却得不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很多问题都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软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再好的纲领没有落实都是一句空话,要把"落实有果"作为检验党委会工作成效的最基本标准。

各级党委会是一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的"神经枢纽",是指挥部,把党委会建设好、打造好,让它始终成为一面旗帜和一个标杆,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向它看齐,团结和凝聚在它的周围,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长处难处好处

回乡时曾问邻里一位百岁老人,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人与人该如何相处?老人平静地说,其实最管用最简单的态度就是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这不失为人生之真谛,也不失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相安之术。

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列子·说符》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人丢了斧子,以为是邻居的儿子偷走了,于是,注意那个人的一举一动,觉得那个人无论是走路的样子还是脸色,都像是偷了斧子。后来,他找到了斧子,又遇到邻居的儿子,觉得他走路的样子、脸色都不像是偷斧的人。现实中,有的人或先入为主看人,或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或干脆门缝里看人,结果不是把人看歪了,就是把人看扁了。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时,曾一再告诫,要树立一个观念,要看干部的长处,你要光看他的短处,就没有一个可用之人了,必须发现他的长处,这样我们才能使用每个人的长处。全面而不是片面、发展而不是静止地看待他人,就能看到一个生动鲜活的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和一个可用、有益的人。

多帮人难处,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就应当互相帮助、携手前行。所谓"跌倒的老人扶不扶""陌生人的求助帮不帮",说到底都是一些伪命题。现实中就曾发生过让人唏嘘和感慨的故事。某人路过河边,见一小孩落水没有立即下水救援,当他回家没有找到儿子后,才返回出事河道,发现溺水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再将儿子从水中救起,为时已晚,小孩已溺水身亡。从根本上说,幫人就是帮己,我为人人就是人人为我。今天我帮人,等于明天人帮我。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难处、有各式各类的苦痛,渴望得到帮助。常有惦记之心,常怀忧患之情,尽己所能,帮人所难,解人燃眉之急,助人成功之臂,可以说是积德行善,更能提升做人的境界。

多想人好处,既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修养。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是个人努力和贵人相助、高人指点、友人帮衬、家人支持的共同结果。然而,现在有的人取得了一些成功,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不容易,一开口就是自己多么努力、多么艰辛,他们看不到也想不起组织和他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和好处,有的甚至还会反过来念念不忘谁谁谁刁难过自己,耿耿于怀某某某诬陷过自己,等等。于是总是愤愤不平,委屈难消。知恩、感恩、报恩,是一种修养,是做人的美德和本色,对于那些在危难时、关键处、重要事帮助过自己的人,不可、不该更不能忘却。心存感恩不能只是说得好听、唱得动听,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这样做了,实际上既心安又理得,还为自己加了分。

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则多一种祥和、多一分快乐、多一片天地,健康良性的"朋友圈"会越扩越大,人生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我们的名字"姓党"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这是近来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姓党"的问题。在去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视察解放军报社时,他都反复强调坚持姓党。这一思想和要求颇具深意,令人对照检查、更多思考。"姓党"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行动;不仅仅是党校党媒的鲜明特色,而应当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包括党校党媒工作者的价值追求。

"姓党"就是要知党言党,这是一种立场态度。我们党已经走过90多年的光辉历程,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在党校党媒工作的党员干部,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这个党"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既对党的苦难辉煌心中有数,又对党的"灿烂愿景"心里有谱;既清楚地知道党的主张和大政方针、决策部署"是什么",又深刻地明白党在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贬抑什么。现在有的党员干部包括有的党校党媒工作者,对党的"家底"知之甚少,对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不感兴趣;有的则对党的"家规"浅尝辄止,对党的纪律和规矩、准则和条例等不学习、不了解、不掌握,甚至连党章都根本没有完整学过,等等。"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对于党"家底""家规"等都不清楚或不太清楚,谈何"姓党"?谈何践行?"姓党"首先就是要在党知党、在党言党,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和党坐在一条船上"一个鼻孔说话",为党所言、言党所言。

"姓党"就是要信党靠党,这是一种思想认知。党员相信党、依靠党,天经地义。党员干部要"背靠马列""顶天立地",背靠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党,就是背靠马列,这是每个党员干部包括党校党媒工作者应当坚定的信念、清醒的认知和思想的自觉。然而,现实中有的人受西方多党制等各种社会思潮的鼓噪、侵蚀和影响,总是有意无意地怀疑党的领导,甚至动摇和否定党的领导,对党所坚持的一整套理论、政策和主张半信半疑,对党所坚持的道路和制度将信将疑,等等;有的则借党内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散布党"不行了""靠不住了",对党"污名化",或进行"掏空",等等。党员干部包括党校党媒工作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党依靠党,听党的话、跟党走、做党的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