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徐文秀公开发表文章汇编-171篇(第4/27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2310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78分钟

构建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的"官商关系"。这些年,官商关系出了不少问题,既有"傍大款"的,又有"猎官员"的,相互套牢、绑架,彼此勾肩搭背、投桃报李。构建新型"官商关系"说到底就是要交往有道,关键在于斩断双方间的利益勾结,规范各自行为边界,官商互不"搭车",各走各的道、各干各的事。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官商之间应该是交心而不交利、交往而不交换,做到可以无话不说但不可无事不干,不可以勾肩搭背也不应背道而行。

好的人际关系,如同山清水秀没有雾霾的生态环境一样,可以让人"深呼吸",是人们赖以生存、过得舒服的又一幸福家园。期待广大党员干部从我做起,让这个家园更舒适、更惬意。

破解"六易六不易"困局

如何让"三严三实"要求真正成为做人做事做官的镜子和标杆,经常用以"省吾身""净吾心",这是一道大的课题。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存在"六易六不易"困局,应注意克服软肋、补齐短板、消除盲点,加以破解。

一是"严点实点"对事容易,对人不易。在处理事情时,我们习惯说"对事不对人"。但在贯彻"三严三实"要求上,对事不对人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避重就轻、怕得罪人。人与事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现实中不存在孤立的、相互不联系的、可以完全分割开来的人与事,很多事情往往事中有人、人在事中,说事就得涉及人,说人就得联系事,只有对人对事都又严又实才算"严"到份上、"实"到点上。

二是对他人容易,对自己不易。现在有些同志习惯于手电筒照人不照自己,动辄"你该怎样怎样",自己似乎可以当局外人、作壁上观。这实质上是一种唯我独尊、"我是正确的"思想在作祟。把自己摆进去,教育人的同时教育自己,要求人的同时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示人。

三是对下容易、对上不易,对基层容易、对机关不易。对上级往往捧着抬着,善于看领导眼色说话办事,这已然是一种陋习和积弊。有的人则总以为机关是教育人的,基层是受教育的,便俨然一副教育人的面孔,有的甚至成了"灯下黑"。只有唯实不唯上、从道不从上,敢于直言、勇于诤言、善于谏言,做到上下一致乃至上严于下,"三严三实"才有浓厚氛围。

四是在一时一事上容易,日常经常不易。正如"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阵子容易做到"三严三实",但一辈子矢志不渝、一以贯之并不是那么轻松。"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三严三实"教育贵在坚持、难在坚持,贵在经常、难在经常,贵在细节、难在细节,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需要的是毅力和定力。

五是在出了矛盾和问题时容易,出了成绩和荣誉时不易。出了问题、发生了矛盾容易冷静下来反思,往往"听得进",能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而在出了成绩、有了荣誉的时候,容易忘乎所以,甚至飘飘然、昏昏然,听不到也听不进逆耳的忠言。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扯扯袖子、咬咬耳朵、"泼点冷水",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荣誉面前不得意忘形。

六是干部有盼头有奔头时做到"三严三实"容易,没"想法"没"预期"时不易。干部在向上走时,大多注意形象和影响,懂克制善克己,容易做到"又严又实"。一旦"船到码头车到站"、看到"天花板",或者犯了点错、受了点挫折,则会不在乎、无所谓,甚至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出现"59岁现象"。"三严三实"不存在"退休",只有进行时、将来时,没有完成时、过去时,不是人生"盆景",不是应景之作和权宜之计。

"六易六不易"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把容易的做实做到位,把不易的做好做成功,在容易的问题上多加油,在不易的问题上烧把火,便能全面发力、齐头并进,达致严与实的境界。

为官者当有"五种意识"

在政治新生态下,从严要求的"紧箍咒"越念越紧,一些习以为常的潜规则正在被打破,一些曾经适用的"套路"已不能用或不管用。当此之际,及时调适好为官心理,树立正确的从政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起来说,下面这五种意识不可或缺:

第一,当官就是要莫发财,而不是奔财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权力一旦与金钱联姻,一旦让"钱"绑架了"权",就会走形变样,走上权力寻租的不归路。为官者不要想着法子"捞钱""淘金",从一开始从政就要横下一条心,把不发财作为从政之道、为官之本,彻底打消以权谋私、升官发财的思想,否则迟早要出事。

第二,当官就是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什么是"大事"?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讲就是"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邓小平同志当年复出时也曾说过:我这次出来工作,不是为做官,是为了做事。现在不少人官本位意识仍然很强,整日规划自己的当官路线图,即使做事也是在做一些为自己"涂脂抹粉"的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做更大的官。本着这种心态为官,最终都会因"升不上去"而心理失衡、自寻烦恼。

第三,当官就是要法大于权、法高于权,而不是以权压法、以权代法。有的人长官意识严重,习惯于让法听命于己、听命于权,"一亩三分地"我说了算,干出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来。为官者尤须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习惯,养成一切在制度笼子里行使权力的习惯。要懂得,法律法规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敬畏法律也就是珍惜自己的从政生涯。

第四,当官就是要靠实绩实干,而不是信奉关系后门。相信"朝中有人好做官"是官场文化的顽瘴痼疾,有的人把钱当"敲门砖",有的大搞权色交易,有的变着花样套近乎搞"雅贿",还有的拐弯抹角走"夫人路线""身边人路线",指望攀高枝、寻背景、进"圈子",这些都是投机取巧之术。最近一些塌方式腐败说明,甘当"门客""门臣",甚至搞人身依附、结党营私、沆瀣一气,迟早有一天靠山会成为火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简简单单、正正规规、清清爽爽一点好。

第五,当官就是要不舒服不自由不容易,而不是很轻松很自在很逍遥。俗话说"无官一身轻",只要"官帽"在头上,享清福就没可能也不可以。习近平同志曾告诫:"我认为认认真真地当好共产党的'官'是很辛苦的。我也没有听到哪一个称职的领导人说过当官真舒服。"为官意味着责任和担当,特别是在可能被"围猎"的复杂形势下,还意味着风险,需要既能吃苦又能吃亏、既能受累又能受气的胸襟、肚量和心态,更需要一种奉献精神,做不到这一点,为官就会感到憋屈、难受和尴尬。作为党的干部,只有自己辛苦了,人民群众才会真正地舒服。

"五种意识"既是试金石,又是"火焰山",每一个问题都是一道大坎,都是一张问卷,过得去、答得好就能平安为官、健康为官、幸福为官,就能成为一个为党争光、对民有利、于事业有益的好干部。

领导干部当有"七不怕"

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活面貌发生显著变化,除了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创新,过去党内的好传统、好规矩、好做法也重新活跃在政治生态中。一位老同志就曾这样勉励年轻干部:各级干部一定要有定力、有把握,党的优良作风,该坚持的就要坚持下去,不要怕说这说那。具体来看,政治新生态之下,领导干部当有"七不怕"。

一是不怕说"唱高调"。领导干部担负着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重任,传达好中央精神、落实好上级政策是天职。在维护党的形象、捍卫人民利益的时候,就要敢于发声、带头发声,而不是集体失语。当然,宣传政策绝不是说官话、套话、假话,应该善于用接地气的话来讲大道理,消除"唱高调"的感觉。

二是不怕说"太清高"。对待群众,清高自然不可取,但远离腐蚀、诱惑,防止"被围猎"的"清高",但有无妨。领导干部不能刚愎自用不合群,更不能随随便便"勾肩搭背"。我们所要的"清高",是大气而没霸气、有骨气而没傲气、有正气而没邪气、有书卷气而没书生气。

三是不怕说"太正统"。有人给正统扣上刻板、死板、呆板的帽子,跟僵化保守画等号,跟"假正经"挂上钩。我们说的正统,是对优良传统的传承,是对一些根本原则的坚守,是对内心理想信念的坚持。讲正统就是讲正道、扬正气,讲正统就是守规矩、遵纪律。不称"同志"叫"老板",不要团结要结团,才是丢了好传统。

四是不怕说"太老实"。如今"老实"似乎成了无用的代名词,老实人常常吃苦又吃亏、流汗又流泪,这是不良政治生态下的怪现象。领导干部就是要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为荣,对党忠诚,对同事老实。公是公、私是私,一是一、二是二,钉是钉铆是铆,是非曲直、好坏对错分得清清楚楚。

五是不怕说"太胆小"。"胆小"未必是坏事,现实中有一些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饭都敢吃,什么人都敢交。领导干部是特殊群体,说话办事、为人处世都得谨言慎行,有所敬畏。"胆小"并非裹足不前,更非不思进取,而是要时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保持一份敬畏之心,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人生。

六是不怕说"太认真"。共产党最讲认真,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就是要跟理不跟人、从道不从上,敢于说真话、道真情、讲真理,这是避免出错、规避出事的有力武器。现在"老好人"越来越多,"一根筋"却越来越少。坚持原则不变通,严肃认真不通融,这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七是不怕说"太土气"。"土气"跟"宁在宝马车里哭"的价值取向格格不入,却是艰苦朴素的精神体现。党的干部不该整天穿名牌、抽名烟、喝名酒,更应该甘愿淡泊、乐于清贫,为"出无车食无鱼"的"土气"而欣慰。

能否做到"七不怕",是每个领导干部经常需要面对的考验。"七不怕"是我们党多年点滴积累起来的优良作风,是领导干部该有的范儿。

为官者当有"七种意识"

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新常态下,一些人深感为官不易。从严要求恰似紧箍咒,念得一些人"压力山大",有的甚至打起了退堂鼓。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及时调适好为官心理和从政意识,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讲,应该有这么"七种意识":

第一,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任职时曾讲过:"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你既要从政,又要发财,就只能去当让人指脊梁骨的贪官、赃官,既名声不好,又胆战心惊,总怕被人捉住,最后落个不好的下场。"这些话把为官和发财的关系揭示得非常到位。大量事实证明,权力一旦与金钱联姻,就会被金钱绑架,走上不归路。任何一个为官者,都不要想着法子"捞钱""淘金",从一开始就要横下一条心,彻底打消以权谋私、升官发财的思想,正如当年黄埔军校的一副对联中说的那样:"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不彻底打消发财这个念头,做官迟早要出事。从政者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地做官,经商者规规矩矩、勤勤勉勉地赚钱,两者不能搅和在一起,这才是正道。

第二,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对青年学生们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所以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他还对"大事"下了一个定义:"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时也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这次出来工作,不是为做官,是为了做事。"从政就是要有这个样子,就是要为了做事。现在不少人"官本位"意识仍然很强,做事就是为了做官、做更大的官,做人也是一门心思"步步高升"。于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者有之;揽功诿过、表里不一者有之;看领导眼色行事、不看群众脸色办事者有之,等等。做大事不为做大官,是为官者应该有的角色定位,把握住了,也就会做官知足、做事不知足,也就不会因为"升不上去"了而心理失衡、因为所谓"天花板现象"而自暴自弃。

第三,法大于权、法高于权,而不是以权压法、以权代法。权大还是法大,这看似简单的问题,一些为官者就是搞不清楚。他们的长官意识太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让法听命于"我"、听命于权,总是觉得这"一亩三分地"我说了算,所以常常干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为官者应该首先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习惯,养成一切在法律下行动、一切权力在笼子里行使的习惯,让这种习惯真正成为一种自觉、一种定力,干涉和触犯法律的话一句也不能说,干涉和触犯法律的事一件也不能干。法律法规既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也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敬畏法律也就是敬畏自己的从政生涯。

第四,要靠组织靠群众,而不是靠单打独斗。组织去哪儿了?群众在哪里?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干部那里变得有些模糊不清,甚至丢到脑后了。不少人信奉"个人奋斗",自以为是地单打独斗,加上一些不合理的选人用人现象,使得一些人或多或少地产生错觉,认为成功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于是把掌声和鲜花都献给了自己,根本看不到组织的培养,看不到群众的支持,连一句感谢组织和群众的话都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极度膨胀,最后发展到不信群众,也不听组织召唤。做官靠谁?一靠个人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两者不可或缺,不可偏废。当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做官靠组织、靠群众才靠谱。任何时候都要明白,组织是我们的主心骨,群众是我们的靠山。

第五,要靠实绩靠实干,而不是靠关系靠"朝中有人"。做官除了靠组织靠群众之外,还要靠实干靠实绩,然而很多人信奉"朝中有人好做官"。于是千方百计巴结"权贵",有的直接拿钱铺路,有的以色贿权,有的变着花样"套近乎"、搞"雅贿",还有的拐弯抹角走"夫人路线""身边人路线",指望着攀高枝、进"圈子",等等。从一些地方"塌方式"腐败的查处可以看到,那些曾经有背景、有靠山、有来头,而且曾经很"风光"、不可一世的人一个个都栽了跟头,种种"关系学""厚黑学""权谋术"都破了产。这再次证明,找靠山,甘当"门客",甚至搞人身依附、结党营私,迟早有一天靠山会变成火山,会分崩离析。任何投机取巧、投机钻营,或许可以得利于一事或得势于一时,然而终归"人在做,天在看",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为官还是要老老实实干事,凭本事吃饭;还是要规规矩矩做人,靠本分赢得信任。

第六,当官就是要做公仆,而不是做老爷。"当官做老爷"的意识深深植根在一些人的脑子里,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喜欢搞封建社会耍"老爷"威风、摆"老爷"派头、享"老爷"福气那一套。多一份特权,少一分政权。我们的政权要稳固,要想"千秋万代",这些"老爷"就得下马。随着民主步子的加快,老百姓已经越来越"得罪"不起。要想让群众"听话",我们的干部得"像话"。当官就是要为民办事,不但要走近,更要走进群众中去当"公仆",多找上群众门,少让群众找上门。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台上。

第七,做官就是要不舒服不容易,而不是很逍遥很自在。"无官一身轻",但只要"官帽"在头上,想享清福就不可以也不可能了。习近平同志曾告诫为官者说:"我认为认认真真地当好共产党的官是很辛苦的。我也没有听到哪一个称职的领导人说过当官真舒服。"为官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担当,从这个角度看,"为官不易"是一种真实的状态。随着政治生态的不断净化,过去一些习以为常的"规则"被打破,一些见怪不怪的"套路"不能用、不管用了。于是有人说,"当官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真正需要一种既能吃苦又能吃亏,既能受累又能受气的胸襟、肚量和心态,更加需要一种奉献精神,做不到这一点,为官随时都会感到憋屈、难受和尴尬。但如果明白了为官只有自己不舒服,人民群众才会真正舒服,那么倒可能是当官的好时候来了。

这"七种意识"既是"试金石",又是"火焰山",经得试、过得去就能平安为官、健康为官、幸福为官,就能成为为党争光、对民有利、于国有用的好官。

当领导的要敢于"认账"

年关在即,回顾总结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取得的成绩,很有必要。其中,对于曾经的承诺,特别是对于那些问题、差距和不足,当领导的带头坦诚面对、敢于认账,显得尤为重要。

认账是对自己言行事实的一种确认,也是对既成事实的一种态度。然而,现实中当领导的不认账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有的喜欢争功诿过,见成绩和荣誉争着往前拱,一味往自己脸上贴金、往功劳簿上"贴花",热衷于向上表功邀功,而对于工作中的毛病、问题和不足,讳莫如深,或闪烁其词、虚晃一枪;有的对之前的表态和承诺,语焉不详,只字不提,似乎压根就没有说过;有的出了责任事故时,第一反应是搞"封口""统一口径",急着灭火而不是救火,忙着撇清,或找人代过、推给他人,避之唯恐不及;有的对于决策失误,一味归咎于客观,对自身造成的过失、过错死扛硬撑,最后拍屁股走人,等等。

不认账,就是不担当、不负责,是一些干部不作为的反映,是一种不良习气。不认账,无非是"怕"字当头。一怕失面子,觉得认账会在部下、同事、媒体和社会上失去作为领导的尊严和体面,有损自身形象,感到很难看;二是怕打板子,害怕认账会脱不了干系,被问责追责,挨批评、受处分,惹火烧身;三怕丢帽子,担心认账后位子保不住,饭碗被砸了,等等。这怕那怕,说到底是私心作怪,只考虑自己利益得失、却忘了人民利益取舍,只顾及自己面子是否受伤、却不管党的形象是否受损。

"言必信,行必果。"当领导的要说到做到,没做到的就公开承认,讲明情况、讲明原因,这本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捂二瞒三掩盖"的结果就是适得其反,甚至欲盖弥彰,越捂越捂不住,越盖越被揭"盖子"。认账,说白了就是有人出来认这个责任,说话算数。领导意味着责任。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有一次曾当众脱帽、鞠躬担责,他在延安党校礼堂开会时说:这个党校犯了许多错误,谁人负责?我负责,我是校长嘛。整个延安犯了这许多错误,谁人负责?我负责,我是负责人嘛。"为官避事平生耻。"当领导的就是要不避事、不推诿、敢担责,认账就是最好的担当和负责。

俗话说,"瓜无滚圆、人无十全",人难免有过失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改之的前提是认之,所谓"知耻而后勇",体现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当年焦裕禄在讨论一个事件时,面对工作中的错误,曾坦诚地说:你不敢承认我们瞎指挥、犯了错误,你就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我们要向兰考百姓、父老认错啊。这就是一种胸怀和境界。最近,一些地方纠正几年甚至几十年前误判、错判的案件,不放过旧账、敢于认账,赢得了人心。

还账不赖账,交账不欠账,当领导的应当时时刻刻心中有本账,经常算一算,敢于认账、及时还账,让人民群众真正对你买账。

"亲清"与亲情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王保安"摔跤"了,而在他落马后,他的一个弟弟同样"栽跟头"了,另一个弟弟也失去了自由。这几年,这种兄弟、父子、夫妻"捆绑出事""结伴被查"现象屡见不鲜。领导干部应当警醒深思,究竟该如何厘清亲人间的关系,构建起健康正常的亲情观。

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告诫领导干部,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同样应当把"亲清"注入家风,厚植于亲情当中,让它成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默契、习惯和自觉。

无情未必真豪杰,亲人之间当讲"亲"。讲亲情、重亲情,这既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也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美好纽带。繁体字的"親",一边是"亲",一边是"见",意谓亲人要经常见见面、谈谈心,相亲相爱、抱团取暖,互相关心爱护、互相理解信任、互相提醒支持。

然而,亲人间更应当讲"清","清"是亲的最大保障。亲情中讲"清",就是要在是与非、公与私上清清楚楚,大是大非有原则、大道大理有方向,不干糊涂事、不做糊涂人;在名与利、钱与物上清清白白,深明为官经商必须泾渭分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来与往、情与爱上清清爽爽,人情往来不感情用事,不被亲情裹挟。

遗憾的是,一些人并不这么想,也不这么做。有的把情感的驿站异化为不良习气的温床,有的因工作忙顾家少而有亏欠感,总想为亲人办这事那事来弥补,还有的一味琢磨怎么不让老婆孩子吃苦、受累、遭罪。亲情观出了问题,亲情则必定变味、走样。结果就是"全家福"毁于"全家腐",有的"家就是权钱交易所",家长成了权钱交易所所长;有的把自己扭曲了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染"给儿子,要儿子"做人学会走捷径",而且一手给儿子设计这条"捷径";还有的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七大姑八大姨跟着沾光。

在亲情中讲"亲清",把"亲清"厚植于亲情,才是真正的爱、最好的亲。老一辈革命家张闻天无论身居何位,从不为家人谋私利,有时为了避嫌甚至"苛待"自己最亲爱的人。他曾经严词拒绝为儿子上大学打招呼,说"你有本事上就上,没本事就别上",他还"无情"地不让患肝炎的儿子回北京治疗,说"你有什么资格来北京看病,肝炎完全可以在当地治疗",这种"苛待"在常人眼里几乎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润物无声、大爱无痕。优秀共产党人对至爱亲朋的这种"清",饱蘸着深情大爱,道是无情却有情。也正因为这种"清",让家人过得平安健康、心安理得,活得高贵而有尊严,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却也没有大起大落,虽然平凡却不平常,虽然平淡却不平庸,成了群众的好榜样、干部的好标杆,为"亲而又清"作了最完美的诠释。

在亲情中讲"亲清",为亲情系上"保险带"、装上"安全阀",才能让每个家庭更加洒满阳光、充满温暖,亲而又清、清而更亲。

人生的每一粒扣子

有人说,人生好比穿衣服,要想穿戴整齐、美观好看,扣子得扣好。人生总有那么些关键处、转折口、紧要时和危险地,把这些"扣子"扣准、扣紧、扣牢和扣踏实了,才叫扣好了人生的每一粒扣子,才能让人生之路行稳致远。

扣好人生起步开局的第一粒扣子。"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春洋溢、风华正茂之时,正是人生之路起步的关键处,这个阶段得打好基础、抓好养成。现在社会上、校园里,还是有那么一些年轻人总感觉茫然困惑,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往哪走""怎么走"胸中无数、心里没谱,更有甚者还贪图享乐、空虚无聊,游戏人生、虚掷光阴。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人生是单行道,起步错了难免绕弯路、走远路。上好人生的第一课,确立好人生的起跑线、基准线,才能让起跑成为起飞的开始。

扣好人生失意失落这粒转折的扣子。人的一生,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顺和打击。碰壁了,甚至失败了,怎么办?有人灰心丧气、失望彷徨,有人不堪一击、一蹶不振,更有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这些年,个别所谓"高官",其贪腐之路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正是从最初的期望受挫、政治上失意开始,逐步失去志向、失去信仰,最后难以回头的。人可以被击败,但不可以被击倒。当一个人碰到困难、失败和过不去的坎时,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痛苦与焦虑中,说不定正蕴藏着人生的华丽转身、精彩转型。

扣好人生得志得意这粒紧要的扣子。人生最容易迷失自我的时候,往往是得志得意、平步青云的时候。这时候,鲜花遍地、掌声四起,听到的是赞歌、看到的是笑脸、响起的是"礼炮"、面对的是恭维,很容易变得飘飘然、昏昏然,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甚至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成功的人生,其实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在失败中站起来;二是从成功中走出来。扣好得志得意这粒扣子,就是要在成绩面前看到不足,在成功面前看到差距,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警觉和自觉,才不会"平流无石处,闻说有沉沦"。

扣好人生"降落""着陆"这粒危险的扣子。据说,飞机起飞着陆之时,危险系数最高。有一种"59岁现象",说的正是当一个人临近离退休时,容易产生歇一歇甚至最后"捞一把"的心理,没能保持住晚节。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有一段白恩培的反省画面,他说自己"副部级以上都二十多年了,正部级岗位上也十多年,没想到老了老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同样,李春城也说:"按照通常的退休年龄,这将近一生了,居然因自己的错误这样收场,何其悲哀!"这都是活生生的案例和教训。人应当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队、放松不放纵,给自己的人生画一个漂亮的句号,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人生这件"衣服"要扣的扣子很多,但这"四粒扣子"至关重要,它是人生处于关键处、转折口、紧要时和危险地的把握,关系到人生整件衣服是扣歪、扣松,还是扣正、扣紧,务必慎之又慎。

多看群众表情

眼下,各地换届工作正在陆续进行。换届到位后,需要做的事情会很多。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养成多看群众表情的作风和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干部是要为百姓办事的,这本来是很清楚不过的事。但总有那么一些干部,习惯性地把领导点头当劲头,有意无意置群众的需求于不顾,更有甚者动辄对群众吹胡子瞪眼睛。这些现象,从走上新的领导岗位时就得时刻警醒,并从骨子里扭转和改变过来。

群众表情是一扇窗,可以看出他们所思所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脸色是心事的流露。被群众誉为"太行新愚公"的李保国,当初到贫困村推广苹果套袋技术时,从群众茫然的表情中读懂了乡亲们一时半会儿无法接受新技术和无钱买纸袋的心思,于是拿出了自己仅有的5万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并且手把手教村民套袋、掌握技术。群众的脸色是情感、情绪的真实流露,心里怎么想的就会写在脸上,或不解、困惑、迷茫,或无奈、失落、麻木,或激动、兴奋、期盼,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悉心体察,便能读懂他们的所想所忧所盼。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的表情是重要的信号,这个信号就是干部努力的方向、工作的重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