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六稳六保:就业工作材料29篇合集,含方案、意见、政策措施、会议讲话、典型发言、经验信息、评论等(第5/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28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7分钟

(二)扎实推动贫困劳动力培训这项提质增效工程。

针对"只参与、学不会、用不上"的问题,要着力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一要推行"培训劵"模式。去年学习典型经验,就是不让农民被动的接受培训,通过给农民发培训券,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培训机构,自己去选择培训专业,自己决定什么时间参与培训,这些都不是地方安排、机构决定的,是农民的自身意愿决定的,培训完农民满意之后给学

校培训券,学校拿着培训券去跟财政兑现。这样,培训机构相

互竞争的积极性就比较强了,培训效果就会更加明显了。我们学习这种经验,不是现在还要发培训券,关键要学习背后的精神和机制。今年省人社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推行"电子培训劵"和"务工二维码",直接将二维码张贴在群众家中,劳动力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务工信息、优惠政策,随时与县就业服务机构联系咨询,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各地要积极学习借鉴试点经验,大力推广"培训劵"管理模式,加强宣传力度、规范管理办法、优化使用流程,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大功夫、下真功夫、下细功夫。二要精准设置培训项目。要紧盯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市场需求和贫困劳动力个人意愿,科学精准设置培训项目。充分利用乡镇村社干部、帮扶工作队等力量上门走访,全面掌握劳动力培训需求,广泛宣传就业培训政策和培训项目,积极协调引导劳动力参加适合自身特点的培训项目,确保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都能参加培训。这个事只要把两点做好,效果就会好的多。一个是机制,不要让限定的那几家先天具有得天独厚、近水楼台的培训优势,而要让被培训者去选择;二是实训的手段,就是要基本上依靠龙头企业、合作社、实训基地等劳动力用工单位,搞现场的、手把手的培训。三要促进培训输转一体化。加强培训项目和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做实"岗位供给"和"就业需求"两个清单,构建培训输转一体化工作机制,使贫困劳动力培训结束后能够

同步实现就业。特别要提高实操课程的比例,尽可能都依托龙

头企业、"扶贫车间"、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或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等开展岗位培训,在生产岗位、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教学培训。四要强化培训质量监管。教育、农业农村、妇联、团委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督指导,坚持"谁培训、谁监管、谁负责",加强对培训全程的跟踪监督和效果评估,确保培训质量,坚决防止套取培训补贴等行为发生。

(三)持续抓好稳定就业这项根本任务。

这方面,要重点抓好五件事。一是推动扶贫车间提质增效。前期,我就扶贫车间建设专门作了批示,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大家不要把扶贫车间当作当下扶贫的权宜之计,而要从脱贫后对乡村振兴的带动,包括对企业组织形态的丰富和完善这个层面来研究,也许扶贫车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中国企业形态的一种创新。我们作为劳务输转创造了一定经验的省市,希望人社厅和相关部门,包括研究单位、各地都要研究,给国家提出建议,把这个形式制度化、固定化,形成系统的从理论到实践多种模式的总结和提炼。这样对农村脱贫的作用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对企业也很有吸引力,一来开办简单,二来有很多扶持政策,降低成本,现在唯一的担心就是在企业的注册、税收和相关的监管上,要研究用什么样的形式和载体,使其相对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要加强扶贫车间的动态管理,防止时间长了,有一部分扶贫车间跟个别合作社一样变性,变成空壳

或者恶意套取补贴、不规范运作,对带贫效益已经不明显的扶

贫车间,这样的现象也要注意。二是发挥好公益性岗位托底作用。为更好发挥公益性岗位的扶贫效果,今年省里在原计划开发3万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基础上,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再开发2万个临时乡村公益性岗位,并将实施范围重点向8个未摘帽贫困县、395个未脱贫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和其他贫困县倾斜。目前,2万个临时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已经上岗,3万个乡村公益性岗位要确保在4月份人员全部上岗。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公益性岗位开发涉及多个部门,管理方式、资金来源各不相同,要按照"谁开发、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靠实责任主体,加强日常管理,绝不能让公益性岗位成为变相发钱的空岗、虚岗,劳动力变成不干活只发钱,岗位一设了之、资金一发了之的问题。三是持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对口帮扶的10个市州58个县区要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上升为国家长远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政策机遇,加强与对口省市对接交流,开展好定向稳定输转,确保完成今年

3403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东部4市稳定就业任务,人社、扶贫部门要盯一盯,每周进行促进调度。四是积极推动各类项目吸纳就业。积极引导承担政府投资项目的企业,通过村组道路、安全饮水、乡村卫生院、农村中小学等项目建设,采取以工代赈、劳务补助等方式,鼓励优先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五是做大做强特色劳务品牌。我省"礼贤嫂"等劳务品

牌,因服务质量好、信誉度高,在北京、天津等地广受欢迎。

今年受疫情影响,在部分务工人员无法及时返岗的情况下,雇主为了留住这些务工人员,仍然每月支付基本工资,表明了优势和品牌,千万要珍惜。,第一批64名家政服务员已乘务工专车赴京,在第一批人员隔离期满后,将继续组织更多家政服务人员赴京务工。各地要强化劳务品牌意识,做好培训、输送工作,把我省的劳务品牌擦得更亮。

三、压紧压实各级各方面责任,把就业扶贫各项工作真正

抓实见效首先,横向责任要到边。就是各级转移就业专责组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各成员

单位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能。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等政策与就业扶贫政策的协同配合。卫生健康部门要集中力量做好疫情防控,统筹推动复工复产和劳动者安全防护等工作。工信、交通等部门要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生产调度、劳动者跨区域输送返岗等工作。教育部门要尽快将优质教育机构引导到贫困地区,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农村部门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培训贫困地区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推进贫困地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团委要加快实施青年转移就业增收计划和创业扶持计划,帮助贫困地区青年尽快创业就业。妇联要持续做好家政服务员的培训和输转。其他部门也要更好服务就业扶贫大局,加强部门间资源数据共享,坚决

防止数据打架、数据"两张皮"的问题。

其次,纵向责任要到底。

就是坚持省级统筹调度,市州加强指导,县区负责落实,逐级强化抓就业的刚性要求,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同频共振、协同发力、共同推进。各级要建立全员包抓机制,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战术,对涉及27个县的395个贫困村实行全覆盖包抓,做到每个村、每个贫困户都有固定的人员包抓联系。包抓人员要带着对组织负责的使命、对自己负责的担当、对群众负责的感情,落实好"一户一策""一人一案",帮助农民工把欠收的部分算清楚,把弥补的办法找出来,以稳定的渠道补回来,给受影响的贫困户指明务工就业的出路和门路。要强化就业扶贫任务落实的工作督导,定期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比通报,晒成绩、晒做法、晒亮点,发挥好典型引领作用。

第三,督战责任要到位。

省转移就业专责组专门制定下发了《就业扶贫挂牌督战实施方案》,专责工作组办公室直接调度8个未脱贫摘帽县就业扶贫工作,实行周通报制度,各成员单位要按照省上统一部署,要以8个未摘帽贫困县为着力重点,主要督战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情况。要将督战工作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全程紧盯盯紧,确保就业扶贫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要坚决整治责任不实、担当作为不够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坚持督战一体、既督又战,推动帮扶资源力量下沉,协同支持基层完成

脱贫任务。

在稳就业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1

网络

讲话 就业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部署做好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就业工作。围绕会议主题,我再强调五个方面。

一、深刻认识当前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

迫性

就业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关系千家万户、

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稳就业放

在"六稳"的"第一稳"。即便在其他年份,稳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也十分突出,今年,稳就业更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议上,都对此提出了专门要求,作出"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纾困""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克服疫情影响、做好稳就

业工作既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作出了精准指导。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各项任务艰巨繁重,开年突发的这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又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最近两个月,各地各部门勇挑重担、英勇奋战,为疫情防控付出了艰苦努力,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基本稳定。但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许多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并相互交织影响,全省发展面临着复杂形势和多重难题。

越是工作头绪多,我们越要理清思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排出优先序。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今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各项任务都十分繁重而又紧迫,疫情耽误了一个多月,后面的工作给我们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各项工作只能靠干,干部要真抓实干,群众也要苦干实干。干,就得走出去,干,就得有岗位,因此,当前最要紧的就是稳就业扩就业,这就是破解当下多重难题的关节点。如果就业的供需双方不能很好对接,企业就难以有效复产,贫困劳动力就难以上岗增收,全年的"六稳"工作就会困难重重。

总体来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和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一些地方和企业已经围绕稳就业扩就业开展了不少工作,有些还有一定创造性,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我们更要看到,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要求相比,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

和严峻挑战。一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受疫情影响锐减,1-2月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21万人,同比下降54%。二是企业稳岗压力加大,特别是占全省经济总量45.8%的服务业受到了强烈冲击,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房地产、文化旅游等行业恢复营业缓慢。三是新增市场主体吸纳就业能力下降,1-2月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减少63.2%,其中新登记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减少28.6%、69.2%。四是疫情导致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下降,动员难、组织难、防疫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较大。全省春节前后返乡农民工257.8万人,返岗复工197.59万人,其中,返乡的85.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尚有24.8万待转移就业,返岗率只有71.1%。更重要的是,农民收入中

因此,今天我们专门召开这次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务必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切实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各项稳就业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搭建顺畅的对接平台,通过支持扶持政策激发供给方输出劳动力的愿望,通过帮助帮扶政策鼓励需求方扩大吸纳本地劳动力的规模,全力以赴完成好今年的就业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提供有力支撑。

二、夯实复工复产这个稳就业的基础

总的要求是,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企业和项目尽快复工复

产,努力将疫情对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要强化复工复产要素保障促就业。

近期,中央和省上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举措,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落地落细。要进一步打通人流、物流堵点,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和生产调度,强化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对旅游、住宿、餐饮、会展、影剧院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企业,要落实适当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就业保险金等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要抓住国家信贷放宽窗口期,建立企业融资保障和促进制度,同时要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要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加快资金审核拨付速度,对企业提出的申请要随接随办、快审快批、即核即付,确保政策尽快落实到企业。同时,对持续开展的大规模减税降费、财政贴息等工作,要一如既往抓好落实,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促进援企稳岗。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要深入一线,帮助企业和基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困难。

二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促就业。

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对扩大内需、吸纳就业具有明显带动作用。要及时下达省级相关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一批应急医疗救助设施、隔离设施、公共卫生体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用于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

一季度要下达30%以上。涉扶贫基建类项目要抓住政策窗口期,

可将预付款比例调高至50%,并按项目进度及时拨付后续资金。要积极争取中央相关投资,加快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对已纳入发行计划的专项债券项目,可通过先行调度库款的办法,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不受影响。各地各部门要将建设单位人员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施工物资供应等工作纳入地方保供范围,主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市政配套、水电接入、资金落实等问题,推动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全面开复工。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突出高质量发展,创新谋划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如铁路、交通、水利、环保等项目,做好做足重大项目储备工作。要进一步优化投资审批服务,充分发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作用,全面推广网上收件、网上审批和网上出件,缩短审批时限。各级审批部门要设立审批服务专岗,公布咨询电话,加强在线值守,为项目单位提供快捷优质服务。

三要落实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促就业。

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但抗风险能力较弱,受疫情影响更大,面临困难更多。各地要高度重视做好中小微企业扶持工作,全面摸清本地区中小微企业底数,掌握复工复产进度,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要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在社保费缓缴、失业保险金返还、房租减免、培训补贴、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等方面,尽可能予以倾斜。要按照最长时限免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

保险三项社保。对防疫期间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要提

高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由上年度实际缴费的50%提高到

60%。要充分运用职业技能提升专账、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及企业工会经费、组织经费等各类资金,补贴企业在上岗培训、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支出,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运行成本。要用足用好专项再贷款政策,鼓励支持银行机构压降成本费率,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延长还款期限、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给予企业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减免担保费用。各地要尽快建立连接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及时收集分办企业提出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对现有平台要进一步整合功能,加强运行维护,积极向中小微企业推广宣传,确保真正发挥作用。

同时,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安排,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等重点任务,逐项制定落实方案,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为稳就业拓展更大空间。在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必须以做好疫情防控为前提。各地要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加强车间、食堂、宿舍等重点区域管理,做好员工个人防护,坚决避免发生聚集性感染。

三、千方百计促进重点群体充分就业

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门要因人施策、分类帮扶,提高政策精准性和工作针对性,全力以赴推动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再就业,切实保障好各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一要精准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

国家和省上针对农民工就业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实在的措施,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对农民工的帮扶要有优先序,首先要满足剩余贫困人口中7224名有就业意愿的、有劳动能力的未脱贫劳动力的就业需求,第二要支持已脱贫建档立卡户尽快返岗就业,第三要帮助其他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当前最紧迫的是,要着力解决好农民工不愿出、出不去、去哪里的问题。针对不愿出的问题,重点要打消农民工对疫情的恐慌心理。要组织县乡两级政府迅速行动起来,广泛开展疫情防护知识宣传和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等平台作用,采取乡村"大喇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防疫政策宣传解读,普及健康理念和科学防护知识。我省疫情防控进入了新的阶段,已连续3周没有新增确诊病例,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外防输入特别是境外输入,因此,要教育大家科学理性对待疫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过度恐慌,想方设法鼓励农民工走出家门、走上岗位。针对出不去的问题,重点要通过跨区域点对点劳务

协作等有序组织农民工返岗。要以县区为单位,依托乡镇、街

道汇集农民工返岗复工信息,实施"一站式"帮扶和"点对点"集中送达,采取专列、包机、包车等方式,组织出行时间相近、目的地相近的农民工成规模、成批量输送,优先组织运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点对点"集中运送务工人员所产生的费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劳务输出站、运输公司、个人共同协商,政府出资部分可从转移就业交通补贴等资金中列支。对自行跨省返岗复工农民工,按每人最高不超过5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转移就业交通补贴。针对去哪里的问题,重点要做好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精准对接。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国资等部门要全面梳理重点企业、重大工程、中小微企业用工需求,加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部门及各市县精准对接,建立健全常态化供需对接协调机制,形成稳就业工作闭环。要通过省际劳务协作机制特别是苏陕协作机制,主动联系输入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用工单位,积极收集各地企业的招工信息,帮助农民工精准配对、确定岗位、实现就业。建筑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要引导鼓励我省所有建筑类企业优先使用本地劳动力。省属国企必须深挖本地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用工潜力,优先保障我省劳动力就业需求。要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对吸纳就业多、带贫效应好的企业,可给予一次性补贴。要通过设立镇村环卫保洁、防疫消杀、排查巡查、卡点值守、测温

员等临时性公益岗位,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

会,引导无法外出人员投入春耕备耕,从事农资运输、农产品销售等实现增收,促进贫困劳动力保就业稳收入。

二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要密切监测疫情和经济形势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时摸清各类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底数,强化分类指导,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工作,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省教育厅要充分利用国家、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开展就业服务,通过给予补贴支持高校大力开展网上招聘,指导高校加快建设"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鼓励高校和用人单位利用互联网进行供需对接,促进人岗匹配、精准就业。要引导用人单位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体检时间、推迟签约录取,允许高校毕业生延期录用报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延长报到接收时间,采取信函、传真、网络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协议签订、就业报到手续。各地和省直有关部门要扩大基础教育、基层医疗、社会服务等岗位招募规模,认真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在事业单位、省属国企招录中拿出一定比例专门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教育部已经决定,今年全国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专升本的规模也有所扩大,省教育厅要积极争取,扩大我省研究生及专升本招生份额,给更多毕业生提供深造机会,同时也缓解今年的就业压力。对自主创业的

高校毕业生,要从税收减免、贴息贷款、创业培训等方面为他

们提供支持。三要扎实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各地要提前研判失业人员规模,制定再就业工作预案,多

措并举保证失业劳动力实现再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一对一"帮扶力度,扩大公益性岗位规模,按照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未脱贫劳动力、已脱贫建档立卡户、其他失业人员的优先顺序依次安排,对新招用的临时性防疫公益性岗位人员和参与疫情防控的公益性岗位人员,适当提高岗位补贴标准。去年我省有约4万人在湖北打工,要针对这一返乡滞留群体制定就地就近就业的帮扶计划,各地新开工和在建项目要更多吸纳从湖北返乡滞留农民工就业,支持带贫企业、新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和产业园区(农业园区)吸纳滞留农民工。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组织免费线上就业创业培训,优先办理15万元以内创业担保贷款,给予充分的创业服务支持,不断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

同时,还要提前谋划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推进劳动年龄退役军人就业失业实名制登记全覆盖,实时掌握就业动态底数,切实搞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主动帮助解决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鼓励灵活就业,采取"共享员工"等方式盘活就业市场,增加灵活就业岗位,对灵活就业人员和

城乡居民缴纳社保费要放宽时限要求,未能及时办理的,允许

疫情结束后补办。要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及时将受疫情影响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四、全面加强就业服务保障

在全省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落实好应对疫情的阶段性政策举措,更要毫不放松抓好各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去年在部分省份稳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通过人才培训挖潜力,通过创新创业强动力,通过发展新业态添助力,多措并举稳就业、扩就业,不断夯实稳就业基础。

一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去年我省共培训26.37万人,其中企业职工3.77万人,在

12月下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通报中,我省位居全国前列。要再接再厉,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各项部署,强力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全面铺开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用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落实好各类企业、各类工种均可享受线上培训补贴政策,线上培训补贴标准提高30%,并在开班5日内按线上补贴总额的50%预拨资金,调动提升企业组织培训积极性,努力争取全年培训50万人次。要发挥好企业、职业院校

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主体作用,紧扣企业需求,创新培训方

式,提升课程质量,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今年2月下旬,我省已从省、市、县(区)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技工院校抽调人员组建"千人服务团",各有关方面要支持其充分发挥作用,为企业和培训机构提供政策咨询、方案制定、技术支持、业务指导等各方面服务,对培训规模大的企业,可安排服务团成员开展现场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网上办、掌上办、寄递办、预约办"等方式,做到培训方案随报随审随办、便捷高效办理。

二要切实加强"双创"服务。

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服务便利化程度,全方位服务新生市场主体,扩大就业岗位。要继续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推荐工作,做好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申报工作,力争全年实现认定10家以上省级基地,2家以上国家级基地,确定3-5家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对认定为省级创新基地奖励50万元,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给予不低于500万元的支持。要用好2500万元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物业费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双创"基地和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给予最高不超过

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要引导金融机构放宽创业担保贷款条件,建立信用乡村、信用园区、创业孵化示范载体推荐免担保机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