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副书记、校长在2023年秋学期开学工作会上的讲话
党委副书记、校长在2023年秋学期开学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下午,我们召开学校秋学期开学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3年秋学期重点工作。刚才,X同志通报了2023年暑假工作。暑假期间,学校领导和各部门、各院系工作人员严格履行工作职责,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研究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及时处理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通知,按时上报工作材料,较好地完成了假期工作任务,保证了校园安全和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大家辛苦了!在此,向大家表示感谢和敬意!
下面,就做好学校2023年秋学期重点工作,我讲七点意见:
一、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坚持"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着力提升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力度及质量,深入推进"体育、美育浸润计划",大力倡导全民健身、全民体育理念,增强师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多渠道、多元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引领广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二要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要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师范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第一届教学科研大会精神,树牢"教学中心"思想,健全教学优先制度设计,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持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要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倡导教师充分利用国家、省教育厅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坚持推进"互联网+教育"工程,大力引进优质教育教学网络资源。积极引导教师主动适应新教育生态,推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增加课堂讨论与互动,设计开放型作业占比,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育人机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落实好教材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各院系树牢责任意识,梳理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将教材工作责任压实到单位、落实到人,保证教材安全。要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研室职能,常态化做好教学监督及指导工作,切实加强教学各环节的指导与监督,落实好教研室集体备课、新入职教师跟班听课研修、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听课等制度,让重视教学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意识,让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三要稳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学校内涵式发展步伐。要以建设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为牵引,大胆先试先行,推动学校从规模向内涵、从量变向质变"跃升"。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主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找准学校定位,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突出优势、凝练特色,切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要进一步深化内涵式发展,有序推进"新文科、新农科、新工科、新商科"和"新师范"建设,全力推进师范专业认证及教师资格证免试认证工作。依托教育部"双万计划",实施"双一流"建设突破行动,教务处、科研处要主动作为,督促各院系、各科研机构大力落实第一届教学科研大会精神,组织开展跨学科科研及教学活动,进一步强化校级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建设,积极申报建设省级、国家级一流课程、专业建设点。四要创新方式方法,做好继续教育及培训工作。要加快改革成人面授教学管理,各院系、各科研机构积极探索拓宽网络远程教育等领域,主动谋求学历教育办学形式的转型发展。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能力,做好"国培计划"师资培训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培训质量标准体系,在做好现有培训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更多社会服务类培训项目。
二、全面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研工作水平
一要优化学术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创新水平。要进一步深刻领悟党的XX大对科技、教育、人才进行一体部署的深远意义,主动贯彻甘肃省有关"强科技"的要求,以"战略引领、组织创新、深度融合、系统推进"为原则,以《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导,积极对接国家科技体系改革,构建以"人才团队、科研项目、基地平台、重大成果"为目标的科研发展模式,完善以团队为单元的资源配置与评价考核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政策引导和鼓励支持双轨机制,为教师潜心科研营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二要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开展有组织科研。要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及服务区域实际,科学制定选题指南,为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指导与方向,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组建教学科研团队,打造"名师工作室",聚焦民族教育、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建设、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文化、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等课题开展有组织科研,形成科研成果集群效应,支撑学科建设,培育更多标志性科研成果,努力打造新的省部级研究平台,使科研机构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开发、学术交流的主阵地。要持续广泛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学校和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三要加强科研成果管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要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大力组织教师参加校内科研项目申报、竞赛等活动,为进一步争取国家级、省级等各类科研项目打好基础,积极拓展项目申报渠道,争取在科研项目申报上取得更大突破,努力增加学校获批科研项目数及科研经费。常态化开展科研项目跟踪管理,保证项目高质量结项。按照省上有关"强科技"的要求,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提升学校服务创新驱动能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及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三区人才项目",务实开展校地企合作,提升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要常态化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师德考核监督体系,严格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及"一票否决制",加强师德失范问题主动排查、曝光通报力度,有效防止师德失范问题出现。持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搭建师德师风展示平台,发挥优秀先进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为标准,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数量稳定、结构合理、务实高效,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师资队伍。二要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系统开展选才、育才、引才工作,聚焦学校事业发展、硕士学位点建设、学科专业调整、师范专业认证、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等方面,各院系主动作为、提前谋划,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人事部门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引育机制,积极争取组团式支教,做足柔性引才文章,对特殊人才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政策,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积极组织选派申报"陇原名师"称号,常态化抓好师资队伍培训、访学、进修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破除"五唯"现象,加快健全以教育教学实效、服务质量、创新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做好教职工职称评定工作。三要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要充分发挥院系主体作用和教研室职能,做实教学研讨活动,大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施"青年英才专项行动",集中学校资源力量,推进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四、优化学生管理与服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要全力做好学生服务管理工作。要全面贯彻实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加强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全员、全过程"四年一贯"导师制。实施学风建设工程,加强学习管理,激发学习兴趣,培育优良学风,提升学生学习成效。进一步推进书院制改革,持续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优化学生公寓生活环境,提升学生管理服务质量,推动学生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疏导服务,引导学生增强体育锻炼,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公平公正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帮扶贫困学生,积极拓宽学生资助渠道。积极主动做好大学生征兵入伍工作,打造学校"高原兵、民族兵"品牌。二要积极组织举办各类团学活动。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法治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等校园建设活动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全力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实施好"读懂中国"、"红色基因、一校一品"等学生活动,持续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三要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院系要结合当前就业前景及市场特征,主动作为、提前谋划,针对学科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应对性调整建议,有效提升毕业生市场竞争力。认真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全力做好"访企拓岗"、大学生征兵、鼓励学生考研等工作,大力拓宽学生就业创业口径。进一步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打造一批指导名师、金课和优秀教材。组织开展就业育人典型案例和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宣传工作,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四要做好新学期迎新工作。各院系及相关部门认真准备,组织安排好新生报道注册、宿舍入住、学费收缴、新生入学教育等工作,以热情饱满的状态开展迎新工作,确保迎新各项工作有序、周到、高效开展。
五、加强合作办学力度,提升学校开放办学水平
一要持续扩大校地、校企及校际合作范围。要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深入开展校地合作,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效益。逐步拓宽校企合作,建强校企合作专业,积极尝试开拓校企合办专业。要加强校际合作,积极推进与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协作工作,积极推进与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国家民委相关直属院校的合作进程,积极协调省上支持工作,争取设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二要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要进一步健全外事工作机制,提高外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积极落实"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在联合办学、学生交换、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拓面提质。积极争取加盟更多的高校联盟和行业协会,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
六、强化办学条件支撑,助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要深化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专项资金项目支付进度,高度重视竞争性支付对学校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深化内部改革,加快项目进度和资金支付速度,确保各项工作超前谋划、及早完成。要积极主动协调,争取国家、省上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持续推进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推进网上预约报账系统建设步伐,进一步方便广大教职工。严格控制运行成本,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持续做好新增资产入账、资产报废处置、固定资产清查等工作。积极推动数字图书数据库建设,加强对现有图书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安全体系,确保校园网络稳定高效运行。加快推进学校综合档案室数字化建设,各二级单位强化档案意识,加强日常档案管理,及时做好整理归档工作。二要做好基建和后勤保障工作。要稳步实施学校基建维修及条件装备升级改造项目,各二级单位深入思考、提前谋划,做好项目申报、前期论证等工作,基建处、国资处牵头做好三年滚动项目库建设工作。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工作,系统谋划推进校庆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和水电暖气安全保障,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问题排查整改并进一步形成规范性制度,不断提高后勤服务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持续推动后勤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建设,切实提高后勤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师生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三要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积极开展常见传染性疾病、季节性常见病、地方多发病等多病的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努力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能力,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和管理。医疗服务中心和校工会要主动作为,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养成讲究卫生、科学生活、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四要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要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加强政治、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食品、消防、实验室、危化品等方方面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各类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机制、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研判机制,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要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工作,严密防范境外势力、邪教组织渗透破坏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持续关注学校师生思想动态,利用开学第一课专题讲座等活动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要深入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安全生产和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普及应急自救与逃生知识,切实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要持续推进安防设施改造整合,开展好安保人员教育培训,进一步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全力维护校园安全和谐稳定。
七、提升治理效能,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要组织学科专业改革,继续推进"三定"改革工作。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学科专业改革及"系改院"工作进度,党委组织部、人事处要在进一步梳理部门职责、明确工作任务,明确部门规模及人员构成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尽快提交学校会议审议,切实推动"三定"工作取得实效。二要进一步发挥二级教学单位主体功能。各教学院系要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内涵建设,严明教学管理各项制度,常态化组织开展教研室集体备课、领导干部听课督导等活动,要积极围绕学生就业、青年干部选拔培养、开展有组织科研教学、师范专业认证、本科教育审核评估等重点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谋划、主动作为,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三要大力提升行政工作效率。机关部门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常态化开展纠治"四风",深化"放管服"改革,肃清"官本位"思想,不断完善部门之间、上下级间工作沟通协调机制。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以优化服务师生为目的,进一步精简会风、文风、办事流程、审批手续等,要进一步强化工作主体责任,积极推进重点任务清单式量化管理模式,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四要强化工作纪律,加强内控建设。要严格落实依法依规依纪治校原则,保证各项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及合理性,加强内控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各二级单位主动配合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开展自查自纠行动,及时整改工作,提升工作效能。
同志们,今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做好下半年的各项工作,对完成全年既定工作目标和任务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部署要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确保学校各项安排部署落实落细、开花结果,以优异的工作业绩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