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高校毕业典礼致辞汇编(20篇)(第4/9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66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9分钟

经济学泰斗陈岱孙先生曾说,"治学如筑塔,基础须广大"。他希望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他经常嘱咐青年学者,只有持续的学科融合,才能推动学术创新,保持长久的学术生命力。

再过几天,就是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唐有祺院士的百岁生日了。他开启了中国结构化学的教学研究,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打下坚实基础。他认为,"学科在其深处盘根错节,治学当先言深,然后扩展以言广",鼓励学生运用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开展化学领域的创新研究。

希望大家向前辈们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把学习和创新作为毕生的追求。

四是开放包容、交流互鉴。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上。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世界的前途命运。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大学是增进人类文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一代代北大人自觉肩负起了推动文明互学互鉴的使命。我国翻译界泰斗、北大教授许渊冲先生今年虚岁已经满百。他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变换成精妙的英法韵文,"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93岁时,他还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把莎士比亚所有作品翻译成中文。他要求自己每天至少翻译1000字。

这种致力于文明互学互鉴的担当,得到了北大人的接续传承。今年3月以来,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付志明、吴冰冰老师带领20多名师生,将我国防治新冠病毒的专业指导文献翻译成阿拉伯文,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高度赞扬。

我们相信,疫情终将过去,人类社会的紧密连结不会被病毒所瓦解。同学们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坚持文化自信,都要有拥抱世界的情怀和格局,当好文明交流的使者,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学们:

我们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青年一代的理想、本领和担当,就是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我衷心祝愿同学们,在新的征程中,激扬青春,勇做走在新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巨变时代,坚守初心?

--董志勇院长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21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嘉宾、校友、家长,亲爱的2020届、2021届毕业生们: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又是七月离别时。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在座的诸位同学圆满完成了阶段性的学业,即将踏上人生的新征程。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向2020届和2021届所有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家长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用"圆满",而不是"顺利"这个词,来形容你们过去两年、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求学生涯,因为我知道,这段时光远远不能称之为"顺利"。暂且不论"寒窗苦读十余载,素琴轻弹三两声"的求学之路坎坷,也不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研究之路艰辛,因为这些烦恼属于每一代学子、每一位学生。

然而,你们似乎又是被格外锤炼和锻造的一群人。在过去的两年里,你们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一场足以载入人类史册的大事件,那就是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这场疫情如同推动巨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不仅深刻改变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经济体未来长期的宏观形势、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也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正如你们所经历的,时代的巨变与每个人的人生轨迹相连,造就了师生的云端相见,造就了最难"求职季"、"毕业季",造就了你们在穿上这身学位服前后的种种变数与波澜。

你们可能想问,"巨变"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特征和注脚?

无须怀疑的是,你们身处的时代,的确可以称得上"巨变"。

因为你们身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你们这一代人的肩上;

因为我国刚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攻坚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广阔画卷也将由你们这一代人来描绘和渲染;

因为中国号这艘经济巨轮在数十年的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之后,驶向了改革与发展的深水区,诸多"卡脖子"的矛盾和难关等待你们这一代人挺身攻克;

因为世界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泥潭,来自周边国家和发达经济体的压力和波动将为你们这一代人的未来持续增添新的扰动和不确定性。

但当我们将目光拉远,又会发现"巨变"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标签。

从1901年《辛丑条约》的列强林立、丧权辱国,到今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的"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我们只用了120年;

从1921年嘉兴南湖游船的筚路蓝缕、沐风栉雨,到今年天安门广场上震彻寰宇、举世瞩目的一百响礼炮,我们只用了100年;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到今天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83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我们只用了70年;

从1978年南海之滨的春潮涌动、春雷声起,到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伟大创造、高歌猛进,我们只用了40年。

一代代中国人民,将"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揣进了心坎,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拼劲儿,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闯劲儿,以"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起来"的韧劲儿,缔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这些开拓者曾是我们的先辈,是我们的同辈;未来,就将是我们的后辈,是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你们。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巨变意味着革新与觉醒,同时也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曾有一位作家坦率地写道:"大家都愿意盲从,好像世界上最安全的事就是让自己消失在'多数'之中。"但是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却想向在座的诸位经院同学发出竭诚的呼告,希望你们无论经历何种巨变,都要勇于拨开浮云、拒绝盲从,坚守住北大人、经院人的初心,就如灯塔耸立前方、像灯笼提在手中。

巨变时代,要坚守住一颗炽热的爱国心,"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燕园里处处可见的"北大红",就是我们的"爱国红"和"爱党红",这是我们北大人、经院人最鲜亮的底色,描绘着北大人、经院人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的赤子之心。

在思想解放的觉醒年代,时任北大经济系教授的李大钊率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曙光将近、东方破晓;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北大学子一次次充当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的领袖和前锋,勇于斗争、不屈不挠;

在破旧立新的改革开放中,北大经院的师生积极活跃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发光发热、从不居功;

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里,北大经院的师生必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传统,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在刚刚过去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经济学院共有33名本硕博同学参与到大会的文艺演出、志愿服务和观演中,用热情和真诚展现着北大经院人对国家、对党的一片丹心。

今天的典礼过后,在座的一些同学就将迈向祖国建设的各个岗位、各条战线,但无论在哪里、做什么,请大家始终将我们北大的这抹鲜红的底色埋藏在心中,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浪潮中奉献自我、实现自我。

巨变时代,要坚守住一颗青年的进取心,"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青年的定义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十五六岁到三十岁的人";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定义是14到35岁的人。但我想告诉诸位同学的是,青年心、进取心与年龄无关。

如果你像北大教授许渊冲先生一样,在百岁高龄还坚持翻译到凌晨三四点,时刻鞭策着自己"好上加好,精益求精,不到绝顶,永不暂停";

如果你像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一样,终身奉献大山的教育事业,"只要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

如果你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先生一样,毕生耕耘在田野乡间,实现了"把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的宏愿。

那么你将永远是青年中的一分子,岁月的斧刻刀削只能在你的面庞上留下印迹,却永远不会让你的进取之心蒙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同时也在经受着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的考验。可以预见,未来需要你们这一代人面对的挑战、解决的困难还有很多很多。

在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上,"北大"二字由三个人组成,一人在下,托举起肩膀上的另外两人。这正是我希望诸位同学传承的精神品格--逆境时,呼唤同舟共济;顺境时,更需携手前行。

请同学们牢记,任何试图逃避困难的行径,最终不过是抄个近路去见它;唯有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耐得住未来岁月的拷问。

巨变时代,要坚守住一颗从容的平常心,"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这是一个讲求速度的时代。在我们这一代人的青年时代,绿皮火车还开不到350迈的时速,电商物流也不敢许下"次日达"的豪言。如今人员、商品、信息流动的迅捷,在带给我们生活便捷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刺激了物欲、削弱了耐心、凸显了焦虑。这种负面效应反映到校园生活中,就是无论老师还是同学们,都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了自己的人生节奏,错过了珍贵的生命体验,把本该与众不同的个体纷纷塞进了整齐划一的"社会时钟"。

我无意将当下的焦虑抑或是浮躁归咎于你们任何一个人,但是今后,当你们遇见同样的境况时,请把自己的贴现因子尽可能拉高一点、再高一点,"风物长宜放眼量"。须知,夜空中光辉夺目的北斗星,尚且用了100年的时间,才将它的光芒送达人类的眼前。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勤恳态度,平心静气、打牢根基、放眼长远,就一定能够迎来星光漫天。

巨变时代,要坚守住一颗温暖的共情心,"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这是一个盛行独立的时代。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们曾这样描绘心中的理想社会:"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而如今,人们受惠于现代文明的高速演进,手握先进的工具,得以丈量更博大的世界,却往往忽视近在咫尺的同伴;站在历史的塔尖,得以眺望更遥远的未来,却逐渐远离触手可及的当下。但是,再先进的工具,抵不上人与人之间和衷共济的帮扶;再遥远的未来,仍需要志同道合者团结一心的脚步。

今天,我们幸免于疫情的漩涡,才有这个宝贵的机会,为2021届同学和部分2020届同学们召开隆重的告别仪式;然而放眼全球,这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还远远没有结束,所以仍有许多同学没能回到阔别已久的燕园。昨晚8:30,我收到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17级本科毕业生颜以恩(学号:1700092523)的来信。她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在信中,她这样写道:"院长,距离我上一次看见北大校门已经过去了540天。2020年秋季,同学们都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校园生活,但我们留学生至今都还在上网课,我们都不知道这种线上授课何时才是终点......滞留境外不能返华参加毕业典礼并非我意,但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够参加授予仪式,为四年的大学时光划上一个完美的句点。"

作为你们的师长,也作为北大人、经院人,我深深地明白燕园在诸位同学心中的分量,更清楚你们对于燕园的意义和不可替代性。去年疫情期间,我在学院值班室睡了111天,在那段时间里,每当我走在寂静的未名湖边,坐在空旷的经院大楼里,心里总是感到莫名的孤独和惆怅。我更切身地体会到,燕园只有有了你们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否则,再美丽的校园也会寂寥落寞!于是我提笔写下给你们的三封信,希望身处四海的我们,不论面对多么严寒、多么艰难的环境,都能用共情心、同理心相互扶持、相互温暖。

去年的毕业典礼上,作为院长,我曾经代表学院郑重承诺,将为2020届毕业生补办两场学位授予仪式,学院将负担全日制毕业生国内来回差旅和在京住宿费用,并为每位同学定做一套全新的、绣有名字的学位服,为大家留下专属回忆。到今天为止,这些承诺已经逐一兑现;而现在,我想告诉同学们,这个承诺永远有效!北大经院的老师将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勉励全体同学们:无论时光飞逝,无论山水相隔,我们永远"共担风雨,心灵相偎"!

昆德拉曾这样写道:"悲凉意味着:我们处在最后一站。快乐意味着:我们在一起。"?临别时刻,想要嘱托和告诫的话实在太多,难以一一道尽。

你们像一辆呼啸而过的列车,而经院只是其中一站。但我和所有老师们都衷心期待着,你们能带着这份经院人的初心,驶向各自人生的理想国。无论那里是悬崖峭壁还是坦荡如砥,是滔滔江河还是潺潺溪水;无论那里是车马喧嚣还是人迹罕至,是花团锦簇还是茂林修竹,请都与我们分享和诉说。经院小小的站点,想回来时,随时都可以停靠;站台上永远有熟悉的面孔,迎接你们抵达,再目送你们驶向前程。

希望你们在未来的人生征程中,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盼:"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祝同学们一路繁花、一路顺风!

开启新征程?彰显新担当?矢志新奋斗

--在同济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以及线上参加的亲友们:

在举国欢庆建党百年激动人心的日子里,我们共同迎来了2021届毕业生的这场青春盛典。在此,我谨代表学校,代表方守恩书记,代表全体教职员工,向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4215位本科毕业生、5680位硕士毕业生、1015位博士毕业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师长致以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每一届毕业生都拥有各自值得铭记的"独家'济'忆"。回望在同济的求学岁月,你们度过了芬芳的青春年华,积累了知识,收获了友谊,见证了自己的成长,目睹了学校的发展;我们共同亲历了新时代祖国建设发展的一个个历史性时刻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真切地体悟着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抗击疫情的决胜所带来的喜悦与荣光,也深刻地感受到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实现民族复兴道路上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应有的奋斗与奉献。毕业的钟声已经敲响,在同学们即将迈向新的征程、走上新的起点之际,我有几点嘱托,与大家共勉:

一是开启新征程,要把民族复兴的使命铭记心中。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步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梦想。"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仍需风雨兼程",同学们,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里,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把民族复兴的使命铭记心中,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同济人,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建校初期,同济校董袁希涛就提出殷切期望:"救弱莫若医,救贫莫若工。务望诸君,各求深造,以养成将来救国之人才",把办学宗旨与富国强民紧密联系。七十多年前,同济大学"一·二九"事件在上海乃至中国的学生爱国运动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先辈英烈爱国精神的代代传承下,同济人从来都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壮丽史诗的书写者。九年来,同济应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所需、尽学校所能,助力云龙成功实现脱贫。在去年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165名同济医护人员驰援武汉,附属东方医院今年毕业的博士生冯强就是"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员。在北京大兴机场的建设和筹备运营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团队承担了进度管控工作,为机场按时建成和开通运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而今年的硕士毕业生孙乔、赵雪洋正是这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嘉定校区成功试跑,同济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了独特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还欣喜地看到,编号为0000001的2021届上海高校首份就业协议书的签约者--土木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李翀,他将返乡为设计雷神山医院的中南建筑设计院效力;今年的"追求卓越学生奖"获得者、斩获30余项荣誉的软件学院本科毕业生张喆将继续深造,用勤奋与热爱在编程代码中浇灌梦想......无论身处何方,心中有使命、脚下就会有力量,同济人要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迈出铿锵的步伐。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