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问题查摆材料汇编(第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83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7分钟

16.防范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守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各部门协同联动、各条战线密切配合。建立完善涵盖"不同主体、不同内容"的立体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体系。

17.要在分工负责、守好阵地的基础上健全沟通联系机制,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把好干部政治素养关、关注干部思想动态,宣传、网信部门加强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教育部门抓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教育好自贸港建设合格建设者。通过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意识形态工作同自贸港建设各条战线紧密结合的格局。

18.细化开展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19.要更新技术手段,引进和完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加大网络舆情工作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力量,围绕师生关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或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事件,组织校内网络舆情员、评论员适时开展网络评论引导。

20.思想上存在盲点。盲点在于思想意识形态的虚化淡化和偷换概念。有的把意识形态等同于文化,认为讲意识形态不如讲文化;有的认为抓意识形态工作不如抓经济建设工作,做意识形态工作没有价值;有的把思想宣传工作等同于意识形态工作。

21.精神上存在痛点。痛点在于理想信念缺失。部分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思想意识上存在的问题,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混日子。行动上存在阻点。阻点在于无从下手、且缺乏斗争精神。普遍存在着理论功底不深厚、工作能力不强,缺乏具体抓、抓具体的意识和能力。

22.思想工作认识不到位。在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开展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理论认识不深刻的现象。很多时候存在形式主义,工作往往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做到使企业员工将党的思想政治入脑入心。国有企业员工政治敏感度不高,缺乏对党的思想认同感。受国有企业队伍结构层次分明特点的影响,基层员工组织架构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加之网络上西方敌对势力媒体的渗透,企业高层对基层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深刻领悟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层次内涵,使工作开展变得困难。

23.工作开展形式单一。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意识形态工作在国有企业开展中往往存在形式上的滞后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接地气",不受基层青年员工理解和认同。虽然有坚持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分析研判,但大多数班子成员存在完成任务的想法,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没充分利用好网络发展趋势,在工作开展上过于书面化、理论化、繁琐化,使基层员工认为配合活动开展,只要"走过场"就可以,在心理认同上缺乏一定的认知,对政治思想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4.工作者专业水平不高。意识形态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一个企业基层员工的政治理论水平高低,国有企业在意识形态工作开展中,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的工作者理论水平却较为薄弱,工作经验也相对较为缺乏,有的基层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者甚至是由业务或项目部门员工兼任的情况,虽然能够按照国家和企业关于意识形态的政策完成工作任务,但由于自身对于工作的认识"一知半解",因此,在工作的方式、内容等创新研究上较难突破。

25.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国有企业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上也存在不同差异,尤其是地方企业大多存在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班子成员注重企业经营发展的较多,对意识形态工作开展关注较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较为普遍,在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制上没有过多重视身边同事职工的认识思想,缺乏与基层员工的沟通与交流,不能及时掌握苗头性问题,这间接导致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把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分割开来,没有很好将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融合到日常工作中。

26.坚持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深度谋划有温度、有品质、有思想的优秀作品,强化新闻舆论的正面宣传引导作用。

27.加强意识形态政研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政研工作的独特优势,围绕企业重点任务,结合实际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增强政研课题的预判性、前瞻性、指导性,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典型经验。

28.把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纳入企业人才建设总体布局,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人才培育机制。

29.要科学设计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专兼职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和鞭策作用。

30.传统的培训教育主要是采用专题授课的形式,这种"一人讲,众人听"的授课形式使课堂枯燥乏味,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进入新时代,要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授课的内容进行创新。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要多与基层工作实际相结合,不仅理论要有科学性和价值性,而且要使基层党员干部能够听得明白、记得清楚。可以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形象地表达授课的内容,使基层党员干部通过这些通俗易懂的语言体会到理论的深层含义,培训的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31.意识形态之争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文化争艳、学术争鸣、价值偏好和习俗风俗不同等,与国家政治安全不太相关。对于不同的思想观点,人们大都习以为常,甚至以"雅量"否定思想斗争;对于社会思潮尤其是学术思潮,人们喜欢"赶时髦",却不善于从政治上加以分析。

32.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方式滞后于时代发展。如今新媒体技术发达,社会趋于扁平化,而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方式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未能及时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33.意识形态理论未能足够地融入群众,从而造成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掌握得不准确、不充分,容易被一些错误思潮所蛊惑。尚未充分地将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进行有效对接,距离"真理要说服人"的目标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

34.增强阵地意识要做到守好"红色地带",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根基稳固;打击"黑色地带",确保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敌对势力翻不起浪;团结"灰色地带",确保"灰色"不向"黑色"堕落,引导"灰色"向"红色"转变。

35.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体现在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等方面。理念创新就是要以新理念扬弃旧思维。推动各个部门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交叉融合,将意识形态工作全方位融入党的各项事业中。手段创新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者摒弃传统单一的灌输模式,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这些工作方式上的创新,使通俗化、大众化、形象化的传播途径得到了广泛运用,增加了互动性和体验性,实现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的巨大转变。

36.当代青年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

37.要加强阵地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识形态主旋律。

38.以会落会、以文代行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还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和一线党组织,由于生产事务性工作繁重,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将意识形态制度束之高阁、运行机制漠然置之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导致意识形态工作未能达到全面覆盖,与新时代国有企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39.意识形态风险预判不够超前。在全球思潮碰撞化、利益诉求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的时代,无论是干部职工正常的生活交往,还是企业的经营交往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其他国家、组织和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的增加。当前,国有企业把意识形态工作重心较多地放在了舆情"管"控工作上,这虽无可厚非,但却轻视了对其他国家、组织和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隐秘式传播的"防"控关注,导致抵抗力较弱和辨识力较低的职工深受蛊惑,理想信念出现动摇、三观标准出现扭曲,如果未对相关不良思潮和认识误区进行超前预判和预防,帮助职工进行超前辨识、超前引导,甚至不闻不问,等出现问题再去应急式地"灭火",往往为时已晚。40.有些基层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的认知不够全面深刻,觉得意识形态工作抽象空洞没有抓手,不主动去抓好基层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仅仅应付心态对待意识形态工作。上级部门强调时就抓紧突击完成上级部门部署的相关工作,应付过去后就不再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并没有针对本单位实际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基层领导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的不足,缺乏主动担当意识失。但是后果严重,会造成广大基层人民群众渐渐丧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任。

41.教育宣传的内容创新力度不够。基层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虽然进入了大有可为的历史时期,但是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时基层干部仍然倾向于单向的灌输。空话套话式语言容易使得话语表达过于生硬和教条,不会结合重大活动、热点事件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宣传内容没有准确把握群众的理论需求,使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创新失去内在活力,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凝心聚力作用不强。

42.对网络新兴企业媒体阵地运用不够充分。网络大数据时代来临,网络新兴媒体企业发展迅猛,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手段仍然较为单一。尤其是在基层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教育宣传工作很多仍是灌输式教学式教授,没有注意到基层意识形态建设更是需要积极占领新媒体企业的思想宣传阵地前沿。与新媒体企业等新兴阵地合作的创新宣传不多不优,只靠党员干部官媒官博进行发声,不注重基层企业等社会层面的宣传教育作用,难以做到类似于优秀的企业广告一样以日常生活进行润物无声的宣传,容易使群众丧失兴趣,对于意识形态工作形成刻板印象,既体现不出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又对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43.坚持移动优先,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市级融媒体中心,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44.切实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常态化、精准化开展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意识形态工作"润物细无声"。

45.意识形态斗争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和思想认识问题,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搞"泛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搞"去意识形态化"。网络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必须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势,着力提高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能力。

46.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高校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看问题的胸怀视野和行动自觉。

47.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理论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甚至说不清"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工作中往往"跟着感觉走"。

48.有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只是党委的事情,无关行政;把党委职责与行政业务有意识地割裂,特别是一些学校二级学院院长、学系主任,把所谓的意识形态工作统统交给学院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以只负责行政业务为由,抽身其外,不闻不问,导致学院、学系党政齐抓共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机制悬浮空中,甚至停摆。

49.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抓意识形态工作言行不一,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或漠视的现象。甚至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深处认为,当前抓意识形态工作有些过头了,潜意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和怠惰心态。

50.奋斗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的工作队伍往往素质参差不齐、能力高下有别、基础薄弱。一些党员理论干部理论功底强而网络能力弱,不善于用时兴的语言开展网络理论工作;一些党员理论干部网络能力强而理论功底弱,缺乏用透彻的理论武装人、引领人、说服人的功底;有的高校教学科研队伍强而党务人员弱,导致整体工作合力形不成、效果出不来。可以说,高素质的人才短缺是制约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的重要因素之一。

51.手段方式简单。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掌握方法规律,也要掌握艺术技巧。

52.深化理论研究,关注前沿问题。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进行着丰富多彩的伟大实践。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有学理支撑。当前和今后理论研究要进一步向意识形态领域倾斜,强化问题意识,更加切合实际,在研究对象上,宏观、中观、微观并进。要认真梳理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脉络,加强对国内外意识形态工作的比较研究,要特别关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问题、新情况,既要关注国内外错误社会思潮的消长变化,又要研究诸如抖音、快手、直播以及海外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摸准规律,对症下药。

53.在总的布局上一体谋划,在工作安排上一体部署,在健全制度上一体规范,在队伍建设上一体落实,在监督力量上一体调度,在监督成果上一体运用,形成意识形态(含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互融互通、成果共用、问题共治、效应叠加的工作局面。

54.把党员干部挺在前,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节点,加强对敏感部位、重点人员、重要时间节点的排查监测,使节点管控行为转化成常态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推行"线上防控不打烊、线下管理无死角、管理防控广覆盖"的意识形态常态监管模式,

55.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要在全国一盘棋的整体部署下,体现地方性、区域性特色,以提升适应性和接纳度。

56.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手段不能落入俗套,需不断更新,实现意识形态传播的时效性、科学性、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57.意识形态传播手段要多元化、多维度,运用短视频、微电影、微信等不断打造出人们可以看、喜欢看、盼望看的接地气的作品,使过去晦涩难懂、乏味无趣的意识形态话语更加鲜活灵动。意识形态话语要便于人民群众学习和掌握,就需放弃说大话、空话和套话的方式,要善于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可运用网络语言拉近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58.要不断走进生活、贴近群众,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转译",促进学术话语大众化、官方话语生活化,更好地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穿透力、解释力和渲染力。

59.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传播和交锋的重要战场。在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随着网络媒体的深入发展,各种层级和形式的新媒体和自媒体大量涌现。不同的组织、机构、个人借助于网络平台和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各自的主张,进行政治思想的传播、政治观念的表达和意识形态的灌输,更容易扰乱人的思想,影响人的意识,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更加凸显。

60.如果一个单位的党员干部没有政治敏感性,认识不到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的尖锐性,就难有政治责任和担当,就不能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和思潮扩散蔓延。有的人还有可能被分化和西化,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在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随着网络媒体的深入发展,各种层级和形式的新媒体和自媒体大量涌现。不同的组织、机构、个人借助于网络平台和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各自的主张,进行政治思想的传播、政治观念的表达和意识形态的灌输,更容易扰乱人的思想,影响人的意识,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更加凸显。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