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行先试谋发展“三区”建设迈新步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行先试谋发展"三区"建设迈新步
"今年南宁高新区将在2021年'七项重点攻坚'基础上,大力实施'七个新提升'行动,即推进产业实力新提升、创新引领新提升、开放合作新提升、项目招商建设新提升、要素保障新提升、治理水平新提升、民生福祉新提升,努力实现南宁高新区走在全区、全市高质量发展前列的目标。"新年伊始,南宁高新区召开2022年年度工作会议,为全年发展擘画蓝图。
作为南宁市乃至广西产业集聚程度最高、配套最成熟的经济园区,南宁高新区聚焦千亿元园区目标,朝着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对外开放发展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个区"建设目标大步迈进。
聚力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潜能
"有这么好的融资优惠政策,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在一次政金企对接会上,来自南宁高新区20多家企业的代表如是说。围绕"桂惠贷"政策等融资问题,企业代表与南宁高新区经济发展局、投资促进局、创业者中心及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进行深入交流。该活动以"政府搭桥,金企会商"的形式,让金企双方积极沟通洽谈资金需求,着力解决企业遇到的融资难题。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2021年,南宁高新区积极落实广西"桂惠贷"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累计投放"桂惠贷"1057笔,获益企业984家,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32亿元。
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送服务、送政策上门,及时兑现企业发展奖励等各类扶持资金,落实"桂惠贷"政策,减轻企业负担??2021年,南宁高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科技金融支撑更稳的目标,极大激发了园区以"双创"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潜能。
2021年,南宁·中关村通过举办多场银企对接会,专题辅导壮博生物、咪付等优化融资方案,帮助入区企业获得累计5亿元融资;南宁·中关村信息小屋累计签约40家服务机构,牵线为企业获得各类经费支持累计8000万元。主动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强化财税联动,深入走访72家企业250多次,切实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为帮助企业及时"解渴",南宁高新区积极落实惠企纾困减负各类政策,及时兑现企业发展奖励、设备补助、厂房装修等各类扶持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困难。2021年,累计拨付企业扶持资金1446笔,共18.52亿元,同比增长78.36%。南宁高新区有4个项目获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产业园区专项债券7.7亿元,发行额度位列南宁市城区(县)、开发区第一位。
深化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二一七青年公寓是广西二一七投资管理公司为年轻人开发的长租公寓。2017年,二一七公司
入驻南宁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基地,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经营压力增大,出租率和租金水平下降。
今年初,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该企业董事长王洪超拨打了南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直通车"电话。王洪超说:"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是没有办法与外部的大市场变化相抗衡的。我们希望园区能够在租金上给予支持。"
让王洪超感到意外的是,南宁高新区有关领导在当天下午就通过电话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南宁高新区直通车专班联合相关单位到现场走访,并进行洽谈。目前,二一七公司和南宁高新产业建设开发集团在降本增效、提升公益品质等方面形成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并逐步落实。
为有困难的企业提供"上门办"服务,在南宁高新区是常有的事。"真诚服务为企业,尽职尽责促发展",南宁高新区以无微不至的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赢得越来越多企业的称赞。
近年来,南宁高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跑出政务服务"高新速度",园区营商环境重点指标持续向优发展。2021年,南宁高新区社会类投资项目4个阶段审批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类项目4个阶段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低风险产业类项目施工许可阶段消防设计审查可同步办理,办理时限为2个自然日。南宁高新区还不断完善"政企通"功能,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效、减跑动次数",设立"一窗综合服务窗口",进一步落实好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高新绿色通道",着力解决企业所盼、群众所需,推动政务服务由"互联网+"向"智慧+"转变,实现依申请事项网上可办率100%,荣获全区数字广西建设和政务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
此外,南宁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还带队挂点服务重点企业,形成了不同层级、全方位服务企业工作格局,累计协调解决400余件涉企审批事项,帮助企业解决限电用电等100多个生产问题,指导775家企业兑现政策补贴及扶持资金10.81亿元。
补链强链聚焦产业精准招商
当前,受疫情和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优惠政策吸引力逐渐弱化,产业园区产业链的集聚优势已成为吸引投资的主要"磁石"。南宁高新区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构建和延伸,着力招引"建链、补链、强链"项目,不断拉长产业链条,着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南宁高新区重点围绕已落户的行业龙头企业--东创精密、瑞智电子、世纪创新等项目,成立服务专班,专员驻点,制定"一对一"推动措施,坚持"一个企业、一名联系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套具体措施、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的产业链补链、延链力度。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问题,资金、政策、用地、人才等要素向龙头企业倾斜,推动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促进行业龙头企业扎根南宁高新区长远发展,通过补强产业链,形成"葡萄串效应"。实施"走出去"战略,抢抓东西部协作、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机遇,深度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点对点、一对一"精准招商和宣传推介,着力招引一批龙头项目、优质项目落户园区。
2021年,南宁高新区推进全通三维科技等26个"行企助力转型升级"项目签约,总投资63.84亿元。组织2支招商小分队驻点北京、深圳招商,通过实施"百日攻坚"行动对接企业164家、储备项目52个,共签约项目12个、投资11.25亿元。充分发挥格思克、世纪创新等行业重点企业作用,成功引进华辰电子、永尧电子等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激发"链"式效应。
实现开工超预期、投资超目标、建设超进度,全年开工项目10个,竣工项目15个,竣工数排名全市第一;52个列入区市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2.5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0%。15个"双百双新"项目持续加快建设,完成投资24.2亿元;"五网"建设项目均超额完成考核任务,其中"能源网"项目投资完成104.27%,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完成173.75%。22个"三企入桂"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竣工率圆满完成年度任务,综合排名位于全市前列。
要素保障全面增强发展动能
近日,南宁高新区顶尖人才引育再传喜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田园生化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研发中心副总监罗金仁获南宁市B类高层次人才认定,这是南宁高新区下足功夫抓好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抓好要素保障的生动体现。
南宁高新区在人才引育上实现新突破。2021年,园区企业博世科创始人、广西大学教授王双飞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增南宁市高层次人才90名、高层次人才团队14个、南宁市特聘专家
5名、青年人才13226名,目前拥有南宁市A类人才6名,占全市55%;张立新等10个人才企业项目入选"邕江计划",占全市41.67%。人才培养合作出成效,"人才飞地"高新区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入驻项目13个、在孵项目10个、海外人才18人;南宁·中关村企业与30多所高校开展密切合作,累计培养1.1万名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出台配套措施优服务,评选创新人才6名予以奖励,为58名人才提供人才公寓,为吸纳更多优秀人才营造良好氛围。
南宁高新区强力推进土地出让、征地拆迁"百日攻坚",加强重点项目土地保障,去年收储土地1643亩,公开出让成交土地962.09亩,完成南宁市首宗工业项目"标准地"公开出让公告,土地出让收入43.67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完成征地861.41亩,拆迁59.46万平方米,确保了中关村科技园二期、健康产业园、汉和生物等重点项目供地,攻坚解决了清川立交、石埠路扩建等项目的拆迁难点;年度新建标准厂房22.93万平方米,重点加快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机械制造厂房二期建设,确保项目招得来、有载体、落得下。强化政校合作,与广西大学进行资产整合,有效盘活资产。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南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南宁高新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加快建设"三个区"的发力之年。南宁高新区将通过大力实施"七个新提升"行动,真抓实干、紧抓快干、埋头苦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力以赴完成好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走在全区、全市高质量发展前列。
上一篇:努力提升开发区创新驱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