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高质量评论解读汇编(162篇)(第35/44页)
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大精神优势,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优异答卷
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在百年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的历史洪流中始终保持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强大精神优势,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骨和意志品质。井冈山时期,红军战士在打仗之前都会在脖子上系一条写着籍贯和名字的红色识别带,又名"牺牲带",代表着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的斗争意志和牺牲精神。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为书写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奉献了宝贵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xx周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在这种精神风骨、意志品质的鼓舞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一次次战胜了看似不可战胜的艰难险阻,一次次化解了看似不可化解的危机困境,一次次创造了看似不可创造的人间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新的赶考路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斗争前所未有,既有国内的和国际的,也有人类社会的和自然领域的,还有传统的和现代的,此外还伴随着"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克服形形色色的挑战和困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强大精神优势,不畏艰辛、不惧牺牲、不懈奋斗、勇毅前行。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发扬共产党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大道德优势,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重要支点,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旨归。对党忠诚是党章对共产党员政治品格和行为操守的规定,也是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优秀道德品质的真实写照;不负人民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真挚人民情怀的鲜明体现。从"宁可头断血流,决不出卖灵魂"的李大钊,"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蔡和森,"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的江善忠,到"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的谷文昌......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生动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铸就了伟大建党精神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强大道德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百年来,正是因为一代代共产党人以身许党许国、躬身报党为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凝聚人心、团结人民,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对党忠诚就是对人民负责,不负人民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新的赶考路上,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党的性质宗旨、脱离群众背叛人民的现象仍然会长期存在,这些消极因素能否得到克服,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一场任务更为艰巨的大考,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涵养对党忠诚的大德,始终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不断培育造福人民的公德,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自觉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矢志奋斗;不断锤炼严于律己的品德,始终保持清白干净、清正廉洁的不变本色,始终忠于党和人民,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努力以强大道德力量赢得人心、赢得事业,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作者:龚剑飞、付高生,分别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均系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以正确的xx观正确地观xx
认识和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因而树立正确的xx观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xx的诸多论述中,强调要观主流主线和本质,强调要实事求是,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为我们观xx提供了根本遵循。那么,能不能有一本书,主要从理论与历史结合的角度,把"什么是以正确的xx观正确地观xx"清楚明白地展示出来呢?《伟大梦想与立党兴党强党》就体现了这样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其一,深刻把握"辉煌的变奏曲",避免忽略苦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深入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深刻理解,百年大党引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对于这个重大问题,不同于一般性地、简单地罗列党的辉煌成绩并从中抽离出若干条"励志型"结论的做法,《伟大梦想与立党兴党强党》立足百年历程的"真实逻辑",从历史的主要维度阐明了我们党的伟大历程是如何走过来的,从而鲜明地把握了苦难与辉煌的变奏,体现了正确的xx观。比如,在叙述党的经济建设成就的时候,首先揭示了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经济积贫积弱,这是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渊的主要体现,历史的心声就是:身处水火之中的中国人民何时才能早日过上自由、富裕与幸福的生活?而国民党的统治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非但不能而且也不愿使大多数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并且实际上由于它的高压的统治、严苛的盘剥与离谱的腐败,它还使得中国的经济困境持续发展演化,以至于最后到了崩溃的边缘。明白了这些,就能够明白,人民群众为何跟着共产党走,因为他们受够了苦难,渴望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历史潮流趋势,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明白了这个过程,也就能够明白,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何以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抱有如此巨大的热情和期待、改革开放以来何以如此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为何在取得巨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后仍然发誓要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其二,深刻把握"制胜的辩证法",避免片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那么,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深刻改变中国与世界?这是每一个关注、思考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人都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著作和成果,其中所包含的答案自然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将研究的思绪深入历史的内在脉络,不难发现根本答案应当从我们党自身内部寻找,这就是"百年大党的制胜密码"。百年大党的制胜密码主要有哪些?《伟大梦想与立党兴党强党》把握这一主题的显著之处在于,它主要从辩证的而非单向的角度展示了我们党的制胜机理。比如,它揭示了党的制胜之道的一系列辩证关系:在协同推进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中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既汲取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又汲取为了人民的价值力量从而形成自身的强大力量,在坚守底线的同时一心一意"求新""求变""求突破"从而使二者同向而行、相互促进,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既有坚定的自信又始终保持忧患意识,等等。这些特殊的因素和品质,共同铸就了中国共产党赖以制胜的特殊密码。一旦人们把握了这些充满辩证的特殊密码,就能够从历史的深处解读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就能够超越那种简单地认为中国共产党"就是厉害"但又不知道"厉害在什么地方"的浅层次认识。
其三,深刻把握"未来的演进路",避免盲目乐观。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一个强大政党,为中华民族平稳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是题中应有之义。今天我们越来越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未来如何向中华民族走来,主要取决于我们党如何迎接未来。《伟大梦想与立党兴党强党》深刻而具象化地揭示了:这是一个勇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党,是一个致力于更加主动塑造战略机遇期的党,一个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党,一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党;这是一个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党,是一个牢牢把握现代化强国建设正确方向的党,一个切实制定和实施现代化强国建设举措的党,一个激发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人民群众的蓬勃力量的党,一个切实防范和化解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各类风险挑战的党;同时,这还是一个不断把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有力的党,是一个不断增强自身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党,是一个愈挫愈奋、愈战愈勇、愈进愈强的党。正确的xx观自然也包括正确的未来观。历史屡屡告诫我们党,事业发展越是看起来比较顺利,全党全国越是群情振奋,各种赞誉越是集中而来,越要保持这样的政治清醒:未来并非自动得来,前进路上不知道还有多少"娄山关""腊子口"等着我们呢!
贯穿于《伟大梦想与立党兴党强党》的理念就是,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伟大时刻到来之时,历史将又一次确证恩格斯的伟大论断:"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作者为南开大学副校长、教授)
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只有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才能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另一方面,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公平和效率、增长和分配、技术和就业等矛盾更加突出,贫富差距仍普遍存在,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关乎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也是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
唯有凝聚共识的思想,才有拨云破雾的穿透力;唯有洞察未来的远见,才有指引前行的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中国与世界共同利益、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明确"中国外交的目标,就是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解决了世界如何维护持久和平、实现共同发展的历史难题,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2012年12月5日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作出的重要判断;"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阐释的重大论断。从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提出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正确方向,到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论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容;从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提议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到全球健康峰会上,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呼吁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到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诠释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高屋建瓴的擘画,鞭辟入里的论述,掷地有声的宣示,深刻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现途径,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展现了卓越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开阔视野和宽广胸怀,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
伟大的思想一旦与伟大的事业紧密结合,就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伟力,并推动这个时代大步向前迈进。提倡"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公平正义;发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一带一路"建设已从倡议变为现实,从"大写意"步入"工笔画";强调"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经贸盛会隆重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精彩亮相,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阐明"病毒没有国界,不分种族,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战而胜之",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毫无保留同各国分享经验,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物资和技术支持,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提出"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中国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完善全球环境治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重要多边会议成功举办,为促进各国文明交流、共同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凝聚起各国人民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提供巨大的稳定性,为人类社会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注入强大正能量,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也是充满挑战的事业。今天,人类生活彼此关联之紧密前所未有,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拥抱世界,才能拥抱明天;携手共进,才能行稳致远。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走团结合作之路,才能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我们就一定能让和平与发展的阳光普照全球,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永不叛党是共产党人的首要政治品质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明确要求全党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继承和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最要紧的就是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始终做到永不叛党。
xx周年来,我们党由建党时的50多人发展壮大为今天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是什么成就了我们这个百年大党?是什么让我们的旗帜久经风雨而依然鲜红飘扬?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千千万万党员对党的忠诚。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忠诚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英勇就义前,方志敏以"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生动诠释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在党的历史上经历了数次变化,但"永不叛党"是不变的内容。王荷波被捕入狱后受尽酷刑折磨,但他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暴露党的组织和机关地址,用生命践行永不叛党的誓言。黄文秀"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张定宇"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在脱贫攻坚和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无数共产党人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对党忠诚的本质要求是不负人民,不负人民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始终做到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不负人民,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我们党团结和依靠千百万人民群众铸就起革命战争的铜墙铁壁,形成抗日战争的汪洋大海,依靠千百万老百姓的"手推车"和"小船"赢得解放战争胜利;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拉开改革开放序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举国同心筑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固防线,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不负人民,要始终坚守一心为民的初心。无论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优秀县委书记焦裕禄,还是"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草鞋书记"杨善洲;无论是深藏功名60多年、不改初心和本色的老英雄张富清,还是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他们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走过百年,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也是当下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新征程上,我们要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永远牢记入党时所立下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核心阅读
伟大建党精神源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实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品质、道德风尚、优良作风和精神追求,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xx周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源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实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品质、道德风尚、优良作风和精神追求,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追求真理、勇于坚持真理,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我们党遭遇过无数艰难曲折,但不论形势如何危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灵魂和旗帜,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才能在一次次挫折中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百年奋斗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要斗争就会有牺牲。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顽强意志和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发展、壮大,始终充满着困难和艰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一开始就引起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极端恐惧和仇视,反动派使用各种手段妄图扼杀共产党。然而,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退缩,而是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敢于斗争,为了理想和信仰不惜牺牲个人幸福,甚至付出生命代价,表现出最坚决、最彻底的斗争精神。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巨大牺牲。在绞刑架下,李大钊慷慨赴死;夏明翰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迈诗句;邓中夏坚信"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继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光荣传统,坚定斗争意志,面对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敢于出击、敢战能胜。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和宗旨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才能"成为我们的同志"。党的二大提出:"个个党员须牺牲个人的感情意见及利益关系以拥护党的一致。"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强调:"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我们党一路走来,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广大党员的忠诚。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我们能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力量之源。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本色和优势所在。
伟大建党精神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伟大建党精神发挥了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锻造和发展史上,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的重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和根脉。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延续和展开,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伟大建党精神贯穿党的不懈奋斗史全过程,彰显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从伟大建党精神发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坚守理想、艰苦奋斗,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完成目标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