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四项措施”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武山县:"四项措施"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近年来,武山县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聚焦"引、育、用、留"四项举措助推人才振兴,着力培育一批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实用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精准施策"引才"。坚持需求导向,着眼乡村建设需要,择优选派147名乡镇干部到村担任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吸纳344名未就业高校大学毕业生到村担任村文书,下派344名科技特派员到村开展技术服务,持续充实壮大乡村振兴人才力量。千方百计开展柔性引才引智,通过"特聘顾问""客座教授"等方式,引进天津中科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团队常年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等咨询服务,为陇浆源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协调引进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高校科技团队开展技术服务,解决了一批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多管齐下"育才"。围绕蔬菜、中药材、玉器、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依托5个人才培训基地,采取"课堂讲解+基地示范+田地操作"模式,每年培训各类人才6000多名,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人才动力。加大乡村振兴复合型人才培育,紧盯乡村旅游、产业营销、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环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育蔬菜经纪人、餐饮民宿等各类产业经营人才800多名。注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每年对合作社骨干、种养植大户等开展惠农政策、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10多期,认定新型职业农民800多名。
科学管理"用才"。大力激发乡土人才创业活力,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领办专业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目前全县各类农产品加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超过1100多家。注重农业科技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每年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面对面、手把手讲技术、传经验,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600多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推行"党支部+致富党员+合作社+群众"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产业党组织60多个,带动群众发展草莓、乌龙头等种植5000多亩。
优化环境"留才"。积极为人才发展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成功推荐省级优秀专家1名、市级领军人才2名、"陇原之光"人才培养对象10名、市级乡土人才17名,为优秀青年人才争取了"成纪之星"人才项目。研究制定了县级农村实用人才评价管理办法,探索开展乡土人才初、中、高三级专业技能等级评定机制,落实扶持奖励、项目投入等优惠措施,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引领发展的活力。强化乡村振兴主导产业服务保障,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对引进的唐人神集团武山年产100万头生猪绿色养殖全产业链项目等一批企业给予政策倾斜与帮助支持,让优秀企业人才放心投资、安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