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写作调研文章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谢亦森(第3/3页)

转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9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0分钟

此外还有文字表达方面的问题。有的作者不管文章生动不生动、可读性强不强,总是很认真地、很负责任地、像绣花一样细致地推敲文字,好像生怕哪一个提法不合规范,哪一个句子不合语法,哪一个词用得不准确。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如果因此而使文章变成文绝络、干巴巴的书生腔,读者根本不愿意看,那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除非作者写文章只是为了给自己看,要不就不能不考虑它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比如这样一段话:"优化农业结构,亟须引导农民充分认识传统农业结构的种种弊端,充分认识发展效益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充分认识优化结构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现实意义,藉此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段话在语法上找不出任何毛病,但看上去给人以咬文嚼字、死气沉沉的感觉。如果换一种说法:"调整农业结构,要引导农民算好结构的'效益账',发展高效农业的'致富账',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对比账',优化农业三笔账,使农民受到启发和鼓舞。"这样一说,就显得生动多了。上面所说若干具体问题,中心意思就是:文责自然。太认真、太刻意"做"出来的文章未必都是好文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亦为文章之至境。不过从根本上说,要使文章摆脱"做"的痕迹,还是要把握一条:文章是为解决问题而做,而不是为玩文字游戏而做。不立足于解决问题,为文而文,无病呻吟,"做"的痕迹自然在所难免了。

六、把握好"叙"与"议"的关系

叙述与议论是成文的基本手段,写作调研文章时,二者缺一不可。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二者的关系。

(一)"议"要与"叙"相呼应,相吻合,防止前后脱离或相互矛盾。叙述的部分提出了问题,就应在议论部分提出解决的办法,而不要将重点"议"到其他方面,甚至造成前后矛盾。

(二)"议"要贴紧"叙",在"叙"的基础上深化、升华。如果"叙"的部分列举了典型事例,议的部分就要"议"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既要防止任意拔高,夸夸其谈,使人对典型本身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也要防止流于浮浅,看不到事物的深层意义。

(三)"叙"和"议"都要扣紧观点来展开,使观点有血有肉,生动丰满。

要防止"议"与观点联系不紧,或者根本没有"议",留下"叙"在那儿孤零零地支撑观点,把文章变成观点加例子的图解式文章。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亮出观点后,先用"议"的方法把观点展开,再过滤到举例子。有些时候,举完例子还可以接着再"议",但不是重复前面的"议",而是就这个例子本身而"议",以进一步印证观点的正确性。

(四)"叙"与"议"的摆布要合理,衔接要紧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叙"与"议"分别作为一个部分,"叙"归"叙","议"归"议",但逻辑上是连接在一起的,即前面交代"情况怎么样",后面说明"为什么"和"怎么办"。另一种是边"叙"边"议",每一个层次下面谈完情况接着分析,若干个层次谈完后,最后来一段概括性的文字作总结。请注意:这两种方法不可混用。比如边"叙"边"议"的方法,通常是在若干观点(或小标题)并列的情况下使用的,如果改用先"叙"后"议"的方法,那就变成了这样:前一部分分若干层次摆情况,后一部分又要相对应地分若干层次发议论,这样就等于把"叙"与"议"割裂开来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