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汇编-20篇(第2/3页)
保障执法主体有力承接。为确保乡镇政府"接得住、用得好"执法权限,针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基础弱、实操少的实际,县司法局委托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白国华教授带领的研究生团队编制了《广灵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用书》,进一步明晰了综合行政执法程序,规范了案件查办文书制作使用,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一部科学合理、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工作指导手册,切实提升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水平。
保障执法行为有效实施。先后制定了广灵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联动制度、指挥调度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系列制度。优化了乡镇行政执法8类流程图。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经费列入专项经费预算,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1平台"推动县乡执法流程更加顺畅
为解决乡镇"看得见,管不着"、县直部门"管的着、看不见"的执法难题,畅通县乡行政执法渠道,依托县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调度平台,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县直行政部门执法全部列入调度平台,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协调、监督和指导,更好地实现了"乡镇吹哨,部门报到"。
上寨镇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工作开展以来,灵丘县上寨镇围绕县委"九型模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求,构建"激活力优化、献爱心助力、引进来筑巢"新格局,积极探索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径。2022年全镇14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预计收入全部稳定在10万元以上,蹚出了一条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的新路子。
一、激活力,优化资源齐发力
上寨镇立足实情、因地制宜,在整合农村资源、培植现代农业、兴办特色产业上下功夫,有效利用和盘活闲置资源。2022年全镇完成在建投资项目2个,总投资480万元;累计投资220万元的口头村200亩"五味子"种植基地,明年进入挂果始产期;上寨村帮扶车间豆制品加工标准化建设项目累计投资260万元,日生产能力达到1000斤,预计年产值可达60万元。另外,上寨南村30亩食用菌生产基地、王寨村帮扶车间药枕生产、道八村青背山羊养殖、焦沟村生猪养殖、王寨村育肥羊养殖、石矾村和下寨南村红色旅游基地及遗址展馆布展等10个规划项目全部落地开花。
二、献爱心,企业帮扶添活力
上寨镇强化党建引领,突出特色创建,鼓励非公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力量。结对帮扶狼牙沟村的中信银行最新规划实施的玉米粒深加工、配方蜂蜜、香囊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爱心企业山西金地矿业规划在结对帮扶的雁翅村建设立体养殖示范基地,一期计划投资300万元发展立体养鱼项目。
三、引进来,招商引资增动力
坚持组织建设先行、党建示范引领,优化招商平台建设,树立双赢理念,保证招商引资的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大、富得起。通过招商引资,河北小良庄酒业有限公司落户刘庄村,并注册成立灵丘县良丰酒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一期投资1200万元,年产优质白酒300吨,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预计10月份白酒生产流水线将正常运转,有力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盘"。
古城街道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为切实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进一步关心关爱快递、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有力提升党组织在新兴领域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近日,古城街道按照辖区实际情况,在辖区沿街商铺设立"小哥爱心角"及小哥驿站,为辖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的服务平台,积极引导他们融入社区,增强其融入感和获得感,感受党的温暖和关怀,赋能基层治理。
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人员,需要社会各界的尊重与理解、关爱与支持。该街各社区积极走访、认真摸排,主动细致进行宣传发动,力争动员辖区内所有商铺和企业单位都加入到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工作者提供爱心服务的志愿服务行列中来,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短时休整的暖心场所。
截至目前,古城街道共设立小哥驿站1处,共计129家临街商铺设立"小哥爱心角"。驿站位于教场街福兴园北门,配有供小哥休息的桌椅及电视机、热水壶、电磁炉、雨伞、急救用品箱等应急用品,日常还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政策宣传、学习教育、法律咨询、业务办理、便利服务等项目。"小哥爱心角"的建立旨在通过与辖区商铺合作,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商圈综合治理中来,为快递、外卖小哥提供免费茶水、手机充电、急救药品等多项服务,为商圈建设添砖加瓦。
下一步,古城街道将未来古城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党建服务新模式,打造居民身边的"红色服务圈",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全力推动"小哥爱心角"建设提升,动员辖区更多企业、商铺参与爱心活动,着力解决"两新"群体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众和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阳高县王官屯镇众和村从党内生活、产业培育、治理融合、为民办事等四个方面发力,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担当作为促进乡村振兴,持续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一、党内生活聚民心
始终把打造过硬村党支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抓核心强引领,筑牢根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管理促服务,让党组织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二是抓民主强管理,疏通民意。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让村民进一步参与到村集体事务中来,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三是抓排查强整改,促进提升。对照村级职责清单、村级干部岗位职责清单等,查摆"两委"班子、班子个人存在的问题,全部实行台账管理,落实到人。
二、培育产业得民心
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抓好"清化收"工作落实,为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一是深挖设施蔬菜产业潜力。积极引进大棚蔬菜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特色明显、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果蔬,做大做活做优大棚蔬菜产业。二是扎实推进"清化收"工作。成立了"清化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集体经济合同、村级债务化解和新增资源收费进行拉网式排查,逐条逐项建立问题清单,做好整改与落实,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来料加工产业。充分利用交通便利、脱贫劳动力多、基础设施完善的优势,申请资金建设速冻产品(骨肉相连串)加工车间,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增加村集体年收益约15万元、创造就业岗位80个,不断增加村民务工收入。
三、治理融合安民心
依托数字技术手段,通过"构图建网"整合乡村治理资源,持续推进村民共建共治。成功争取到了众和村数字乡村示范村项目,该项目是全省十五个数字示范村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630万元,旨在从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产业数字化、乡村民生数字化、人居环境数字化、乡村安全数字化五大方面建设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建成后可依托"一张图"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村级事务、党建、民生服务、健康养老服务等全要素入网,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目前,该项目已初步完成了80万元投资,预计在8月份可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四、为民办事暖民心
坚持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有序建设"八小"场所。截至目前,村内的小洗衣房、小理发室、小澡堂、小调解室、小广播站、小修理铺、小宣传栏、小磨坊等场所已全部建成,极大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舒适感和满意度。二是不断完善颐养站服务功能。按照"党建+颐养中心"模武,聚焦众和村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弱"群体的养老需求,建设众和村"颐养之家",解决了40多位留守老人的生活困难,实现了农村党建和民生工作的双丰收。
光明路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中,光明路社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创新开展"12345"工作法,即: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的"一个主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两种理念",抓好"两委"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和网格员队伍"三支队伍",强化支部建设带动、党员模范带动、服务水平带动、和谐稳定带动"四项带动",实现支部提档、能力提高、素质提升、服务提标、治理提质"五大目标"。通过"12345"工作体系,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坚强保证,有效提高了新时代社区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坚持"一个主题"
将抓好基层党建作为引领一切工作的基础,多措并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政治保障,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更新理念,以党的组织建设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以党的作风建设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风尚,以党的纪律建设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出实效,以党的制度建设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完善。
二、树立"两种理念"
牢固树立"两种理念",即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扎实做好群众工作。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基础,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坚持虚心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呼声,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同时认真领会"枫桥经验"精神,经常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使"服务"二字工作人员记在心中、印在脑中。
三、抓好"三支队伍"
"两委干部、党员队伍、网格员队伍",这三支队伍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力量。社区着力加大三支队伍建设,提升整体工作合力。对"两委"干部,以"能者上,庸者下"为理念,紧紧围绕工作能力、服务能力等方面,分别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工作目标,有效组建起一个奋进的班子、战斗的班子;对党员,通过讲党课、谈体会、开好组织生活、民主评议活动等加强党员思想建设,通过"书本+网络"的方式提升党员的整体素质,通过"亮身份"的方式凸显榜样的力量;对网格员,依托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构建了"社区居委会--居民小区(平房区)--网格员--联络员--居民群众"的五级网络组织体系,确保社区网格服务运行高效畅通。同时,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和规范网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四、强化"四项带动"
以"四种方式",着力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支部建设带动。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考核机制,明确每名支部成员的工作责任和目标要求,使支部每个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带动党员及广大群众。
二是党员模范带动。从党员思想教育、业务学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入手,强化党员先进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三个作用",以实际行动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特别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过程中,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到工作一线,主动排查外来人员,参与疫苗接种宣传,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等,让广大居民真正感受到了党员的示范作用。
三是服务水平带动。以"四个创新"(即:适应形势变化,在观念上创新;紧密结合实际,在内容上创新;把握时代特点,在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机制上创新)为着力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群众进门办事的微笑服务,工作人员认真解答的暖心服务,上门代办事项的贴心服务,特殊群体走访慰问的关爱服务等等,有效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和谐稳定带动。以"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助、民求我应"为宗旨,从解决社区居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实行公共服务大厅一站式集中办理,着力打造"服务型社区";以开展"访民情、解难题、抓落实"等活动抓手,面对面听群众说,心贴心围着群众转,充分调动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让群众从社区治理的"受益人"向"参与者"转变,着力打造"共建型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区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依托,发展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社区先进文化,及时把党的声音、政策方针传达到社区层,着力打造"文化型社区"。以社区和居民楼院为依托,将退役军人日常巡逻与群众共治相结合,着力打造"平安社区"。通过以上措施,有效保障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实现"五大目标"
通过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围绕"五大目标"持续发力,力争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
一是实现支部提档,建强"主阵地"。高标准规划建设了60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以"六型支部"建设为目标,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发挥好"主阵地"作用。
二是实现能力提高,当好"排头兵"。着力围绕提高把握大势能力、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提高推动落实能力和提高攻坚克难能力四个方面,全面加强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业务培训,系统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发挥好"排头兵"作用。
三是实现素质提升,组建"主力军"。围绕党员教育管理、队伍结构优化、作风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党员整体素质,着力培养了一支永葆初心使命、作用发挥明显的党员队伍,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切实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四是实现服务提标,搭建"连心桥"。秉承"服务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记在心上"的工作理念,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换位思考,找准为民服务的方向和着务点,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发挥好"连心桥"作用。
五是实现治理提质,铺设"和谐路"。以"不回避矛盾、不上交矛盾"的工作态度,继续发挥社区网格化摸排和"小鲁调解室""老大妈调解队"化解矛盾作用,自摸自排矛盾,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社区一线,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发挥好"和谐路"作用。
破鲁堡乡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破鲁堡乡始终坚持"1142"工作重点(即:把握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这一主线,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这一重要论述。通过加强星级化管理、党员积分制管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和"三资"规范管理四项管理,全面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项重点工作),在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坚持多元联动,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不断促进乡村两级治理能力提升。
一、"一线化"完善执法力量
着力提升行政执法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乡综合行政执法队由7名行政编制和2名事业编制人员组成,吸纳司法所、市场监督所等部门派驻站所人员进入执法队,打造了"全科式"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制定完善了对对农村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违规占用土地等46项违法行为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截止目前已办结打击六墩村非法采砂、取缔拆除后坡村"散乱污"企业、取缔原破鲁老窑沟废气煤矿小型化工厂等3件案件。
二、"基层化"提升治安力量
为进一步巩固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按照上级要求选派2名派出所所长进入乡党委班子,同时选派2名派出所民警进入村党支部班子,协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平安建设、化解矛盾纠纷、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警务入户"活动,把服务"窗口"前移至村民家门口,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加强基层法制和治安治理,形成共促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良好氛围。
三、"多元化"充实网格力量
通过网格化将社会治理延伸到了最基层。一是细分网格管理。把全乡156个网格作为基本划分要素,点对点、面对面服务群众。二是强化网格职能。面对突发性事件、攻坚性任务,机关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就地转化为网格力量。三是拓展网格员职责,网格员同时履行信息员、代办员、调解员、协管员、宣传员"五大员"职责,充分发挥宣传政策、了解民意、排查隐患、邻里帮扶、应急处置等5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岗多能、一岗多责、层层联动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激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云冈区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云冈区坚持"建强队伍、强化管理、加强联动",推动服务队伍在网中集结、服务资源在网中凝聚、服务质效在网中显现,切实用基层治理"小网格"搭建起服务群众"大平台"。
一是坚持强队伍激活力,筑牢基层网格"战斗堡垒"。云冈区坚持从政策法规、专业技能、应急处理等方面对网格员进行业务培训,持续提升网格员职业素养,进一步推动网格员从"专人专岗"向"一岗多责"的全科网格员转变,目前,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0余期,培训人次达1100余人次。同时,积极组织各乡镇(街道)开展"最美网格员"评选活动,激发网格员干事创业的动力。此外,由各乡镇(街道)综治办细化网格员工作职责,对网格员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进一步强化,对网格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确保基层网格"战斗堡垒"更加坚实可靠。
二是坚持强管理细服务,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云冈区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建立"村(社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治理格局,切实把党组织延伸到网格、党的工作覆盖到网格。同时,组织村(社区)网格员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担任"宣传员"、"排查员"、"服务员",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目前,全区共建立810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298名,兼职网格员512名,全区810个网格均已建立网格党小组,网格党小组组长均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
三是坚持强联动勤协调,优化基层网格"治理效能"。云冈区在横向到边上,坚持优势互补、资源互享、文化互融、工作互促原则,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形式,组织综合实力较强的示范社区帮带相对薄弱社区,实现基础、力量、活力、保障共同提升。在纵向到底上,着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汇聚共建单位、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联盟,推动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社会共治、服务共为。在覆盖到家上,坚持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将2400余名居民党员、志愿者吸纳为楼长、单元长下沉到810个网格,构建党员群众家门口的"组织生活圈"。在疫情防控中,810个网格党小组成员主动参与,在云冈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按照网格分布合理划分采样点,共搭建1408个采样台,在云冈区区域预防性检测工作中,共搭建932个采样台,共累计配合完成全员核酸检测100万余人次。
西村乡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新荣区西村乡坚持党建引领,定制行政执法"六套餐",全面统筹执法力量,优化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切实提高全乡行政执法能力水平,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档蓄能。
一、定制"谋划部署"餐,压实主体责任
接到任务后,西村乡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专题会议,认真研究细化实施方案,落实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主体责任,对"谁来办""如何办"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任双组长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领导组,将执法改革与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基层治理等工作统筹安排、有机结合,以行政执法改革为切入点,精心组织,按照方案要求,创新思路、大胆探索,确保全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保质保量完成。
二、定制"事项清单"餐,明细执法权责
积极与区直部门对接,核定西村乡执法事项清单,制定《西村乡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试行)》、《西村乡行政执法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试行)》,列明执法事项,精准划分设定依据,全面推行清单化作业,明确每项权限名称、依据、工作流程和监督方式以及与职权对应的责任事项、追责情形等,确保在执法上看得见、管得着、用得了。
三、定制"队伍建设"餐,打造执法队伍
按照省市区文件精神要求,印发《西村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制度(试行)》,组建由乡长兼任综合执法队长,分管副乡长为副队长,队员6名的西村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筹以乡名义开展执法工作,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同时,秉承党建工作和队伍建设高度融合的理念,成立了有7名党员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临时党支部。队长任支部书记,配齐了支部委员班子,确定发展党员积极分子1名。通过党员带头、亮明身份、公开承诺等方式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升整个队伍的政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定制"学习培训"餐,提升执法能力
坚持从能力短板破题、从精准培训解题、从执法效果验题,着力构建一支懂执法、能执法、善执法的高素质专业化执法人员。将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业务培训纳入全乡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不断完善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方案,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邀请有关专家采取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等方式,讲授基础性法律常识和执法流程,通过帮着练、带着干、跟着看,提升执法人员实战水平,帮助顺利承接下放的行政执法事项。
五、定制"规章制度"餐,规范执法行为
坚持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管事,出台了《西村乡行政执法人员廉洁自律规定》《西村乡行政执法公示办法》《西村乡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西村乡动态巡查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统一规范行政执法文字记录,提高执法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将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构建起全新的执法运行体系。同时,全力保障综合行政执法专项经费,独立设置了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档案室等办公场所,配齐了办公设备,完成了机构挂牌,为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六、定制"网格管理"餐,增强执法力量
全面发挥网格化管理的"前哨"作用,推动网格化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无缝衔接,构建起"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的治理格局。全乡15个行政村,在乡党委一级网格的领导下,按村划分二级网格15个,同时,在每个网格的基础上建立"微网格",将乡干部、村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后备干部等人员纳入"微网格",每人联系10至20户农户,实时发现收集社情民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上报,乡综合执法队伍快速反应、快速处置,避免违法行为"扩大化"。自"执法一支队伍"组建以来,乡执法队依法开展行政检查17次,出动人员56人次,下达整改意见17条,检查领域涉及交通、安全生产、自然资源、水利、环境环卫等。
石家田乡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为深入推进"智慧党建·智慧乡村"建设行动,灵丘县石家田乡抢抓新型农村建设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推动建设智慧便捷、功能丰富的综合智慧治理平台,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一、打造"一个中心"整合社会治理各方资源
按照全乡"一体化"综合智慧治理平台的建设要求,石家田乡筹划建设综合智慧治理中心,将乡村基层工作与平台进行全方位结合并通过人工智能将多元数据融合形成"智联网"。综合智慧治理中心涵盖数字乡村运营指挥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智慧党建管理服务中心、村务管理指挥中心、综合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形成"一个中心"牵头,网格管理、民生服务、数据分析、实时调度、远程处置等统筹推进的综合治理格局。
二、运用"三个手段"激发社会治理创新活力
综合智慧治理中心精心规划打造智慧信息、事件预警、网格管理、村务管理、应急管理、政务服务"六大板块",不断丰富社会治理服务内涵,同时筹划运用"三个手段",不断激发社会治理创新活力。
一是规划筹建一支"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网格管理员队伍,细化信息采集、综合执法、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公共卫生等9项网格管理职责,推动服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精细化。
二是全面实施11个行政村电信视频智能摄像头升级联网工程,连接各村安监系统、居民、商铺周边等300余路高清智能摄像头,在全乡范围内搭建全景、全天候的动态监测网,以不同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监测算法实现信息速递,实现一键联通、自动抓拍、自动预警。
三是智能实时巡查人员聚集地、辖区流动摊点等重点地域,与网格员形成"天上地下"实时互动的联防联控体系。
石家田乡充分整合辖区资源,汲取"温东堡村智慧乡村建设"先行试点经验,通过同步指挥、人机互动和视频监控等方式,高效开展智慧党建、信息发布、联防联控、综合治理等工作,探索建立"智慧平台+"工作架构,全面推动智慧化基层治理能力提质增效。
于家寨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云州区许堡乡于家寨村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发展中,以"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目标,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团结带领群众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因地制宜开发休闲农业、水上乐园、秋季采摘、露营、春夏季垂钓、烧烤、婚纱照拍摄景点等精品线路。不断开启"党建+乡村旅游"新局面,促进乡村旅游高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