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党建文稿-39篇(第14/3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8392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80分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为今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做好干部人事的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提供宝贵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在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今天的长征,仍然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错综复杂。历史给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同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沉重的压力。加强干部选拔和培养学习,搞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党的执政能力,是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重大举措。印发《条例》反映了党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和科学态度,是一种战略思考和远见卓识。

中国共产党经历革命、建设、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在执政70多年以后的今天,党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党的群众工作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和考验。

中共中央组织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当今党情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规范各级干部行为的"紧箍咒"密集出台,一项项刚性约束的严规铁律,划出了为官用权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组织上管得严一点、群众监督多一点就感到受不了,就抱怨"为官不易",那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表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条例》的颁布,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和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将对党的组织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内容解析

《条例》都有哪些内容?它和我们的工作有哪些关系?它对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干部培养、人才选拔提出了哪些要求?

《条例》共7章、46条。第一章是"总则",指出《条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和有关法律制定,并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工作作出总体概括;第二章是"领导体制和职责";第三章是"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第四章是"干部工作";第五章是"人才工作";第六章是"保障和监督";第七章是"附则"。

下面我们对《条例》逐章重点解读。

第一章是"总则"。

第一条提出:"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党的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党的组织工作质量,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提出:"党的组织工作是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完成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在第二条中把党的组织工作所涉及的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介绍,即党的组织体系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

第三条提出:"党的组织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四条提出了党的组织工作要遵循的原则: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四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五是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六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七是坚持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八是坚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九是坚持依法依规、科学规范。

"总则"对党的组织工作进行了界定,对党的组织工作的原则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是"党的领导体制和职责"。

第五条规定:"组织工作实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党组)分级分类领导,组织部门专门负责,有关方面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

第六条规定:"党中央决定组织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组织工作重要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组织工作重大战略、重大改革、重大举措、重大事项作出决策","党中央一般每5年召开1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对一个时期的组织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第七条规定:"地方党委对本地区组织工作负主体责任。"

第八条提出中央组织部和地方党委组织部的主要职责,并作出明确分工:在党中央以及本级党委领导下,具体负责落实党的组织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按照权限和分工制定、起草组织工作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推进组织制度贯彻落实;研究组织工作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完善制度机制的政策建议,为党中央以及本级党委决策提供参考;负责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负责干部工作和干部队伍的统一管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分工负责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关具体工作;负责人才工作的指导协调和人才的联系服务;负责公务员工作的统一管理;负责离退休干部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管理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完成党中央以及本级党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三章是"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第九条规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第十条规定:"按照党章规定建立健全党的各级各类组织,形成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涵盖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党的工作机关、党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严密组织架构。"

第十一条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大脑和中枢,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

第十二条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在本地区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全面领导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负责本地区党的建设,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职责。"

第十三条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条例》中规定,"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大力加强企业、农村、机关、学校、医院、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充分发挥党支部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作用"。

第十六条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

第十七条规定:"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制度,健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这就是对民主生活会、党日活动、谈心谈话等作出规定。以前,民主生活会很难开展正常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呈现出表扬式、避重就轻式、附和式、分担式等模式。正常的民主生活会要打破这样的模式。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做的工作。

第四章是"干部工作"。

怎样去做好党的干部工作?《条例》第十九条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第二十一条规定:"领导班子建设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深化理论武装,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保持班子稳定,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第二十二条提出:"建立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把思想理论武装、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使广大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条例》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终身考察作出规定,对党员干部思想品德的培养要做到终身跟踪。

第二十三条规定:"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干部,注意掌握干部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的表现。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时,许多机关干部下沉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在关键时刻冲在了前面。对那些在重大斗争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及时大胆用起来。

党组织要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起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只起点票人、记分员的作用。要增加党委(党组)、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

第二十四条规定:"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眼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

第二十六条规定:"建立健全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健全表彰奖励制度,落实和完善干部工资、福利与保险制度,关心关爱干部身心健康,加大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干部的政策倾斜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对那些敢于担当、愿意奉献、肯于吃苦,能够在艰苦地区、困难地区努力工作的干部要关心、关爱,要充分培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有一位优秀县委书记典型--焦裕禄。1962年冬,焦裕禄临危受命来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此时的兰考县正是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全县的粮食产量更是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从1962年到1964年,一年零四个月,焦裕禄走遍了兰考的每一寸土地,带领当地的干部群众苦干实干,三害得到了有效的治理。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病去世,年仅42岁。焦裕禄曾经说过,"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

在关键时候,关键岗位正是对干部的考验,我们党要对那些能够在艰苦地区工作,作出成绩、作出贡献的同志重点培养,加以关心和爱护。

第二十七条提出:"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坚持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健全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制度措施,推动年轻干部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和基层实践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好各年龄段干部,优化干部队伍梯次结构"。青年党员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很多年轻干部虽然年龄小,但是有热情、有理想、有干劲,愿意吃苦,愿意担当,愿意为国家、人民作贡献,我们就要给他担当的机会。

毛泽东同志曾说:"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要充分相信青年人,绝大多数是会胜任的。"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解决组织路线问题,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最迫切的问题就是选好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我们不能唯台阶论,但必要的台阶也是要的。

第二十八条规定:"加强党对公务员队伍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统一规范高效的公务员工作领导体制。"

第二十九条规定:"严格执行干部退休制度,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完善和创新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离退休干部是我们党的人才宝库,他们工作了30多年甚至40年最后退下来,把一辈子献给了党,我们要关心他们的生活。

离退休干部工作要从"四个必访"做起,即生病必访、奖惩必访、有难必访、退休必访。很多地方专门设立了社区离退休干部之家,为离退休老人服务,比如帮他们买菜,陪他们看病,为他们理发。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越来越好。

第五章是"人才工作"。

除了坚持党管干部以外,我们还要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对发展的引领作用。所以,《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党管人才的原则是密不可分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产业,要使这些新产业向前发展,就必须有更多的人才。所以《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级党委(党组)应当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人才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党中央设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对全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政策创新、重点推动、督促检查","地方党委设立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统筹协调本地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这样可以使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建立起完备的人才培养、开发、储备体系。

第三十三条规定:"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重大发展战略,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谋划,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的重要特征就是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够抓住科技的这个潮头,谁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第三十四条提出:"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坚持以用为本,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就给我们的组织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的事业为什么能够蓬勃兴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用28年时间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这和人才的聚集也有很大关系。一大批知识分子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形成了"天下英才聚延安"的景象。据任弼时1943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

在谈到使用干部、培养人才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上,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第三十五条规定:"协调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加快构建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在干部的使用方面,应该不拘一格选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GDP,又要绿色GDP",并且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我们培养干部、使用干部,不仅要看经济增长率,还要看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情况。

第三十六条规定:"坚持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机制,及时听取人才的意见建议,关心人才的工作生活。"这个提法对党的人才工作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措施,即对那些优秀的人才、专家,党委要做好服务,直接建立起联系制度,有利于我们把人才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有世界的眼光,要有长远的眼光。人才不仅能带动新的产业出现,也能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基础。《条例》第三十七条强调,要"加强对优秀人才和先进典型的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第六章是"保障和监督"。

第三十八条规定:"注重选拔政治上强、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有党务工作经历的干部担任组织部门领导干部"。

第三十九条规定:"充分发挥部务会集体领导和把关作用"。

第四十条规定:"组织部门应当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加强调查研究,注重运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能。"

第四十一条规定:"组织部门应当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带头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努力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让党中央放心、让党员干部人才信赖、让人民群众满意。"

第四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组织处理或者依规依纪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是"附则"。

这部分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条例精神,制定相关规定","本条例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华,让作风飘浮、哗众取宠的干部无以表功、受到贬责","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使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那些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的干部,那些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那些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条例》的颁布,为党的干部工作做了理论上、实践上的准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工作也好,人才工作也好,本质上都是用人问题,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我们要按照《条例》要求,建设好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有思路和部署,没有优秀的人来干,那也难以成事"。我们党就是要把这些优秀的人才选拔、运用到重要岗位,这样才能够应变局、开新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此时对党的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遵循。我们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队伍建设落实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王向明:旗帜鲜明讲政治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

2022-05-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内容。201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是为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文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的重要内容,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做分享。

一、充分认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一)什么是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什么叫根本性?就是能够决定我们党的发展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东西。同时,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从七个方面作了论证,这七个方面包括政治方向、政治领导、政治根基、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政治本色、政治能力,从战略高度以及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内涵、要求等方面作了明确指示。

什么是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指执政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政治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即指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正确制定党的纲领和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路线,正确制定与此相适应的各项工作方针政策,并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确保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使全党步调一致地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这是对党的政治建设基本内涵的定义。简单来讲,党的政治建设是围绕党的建设在政治方面,比如政治路线、政治思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等,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为,使全党步调一致地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党的建设是一个大系统,在党的建设中,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指出,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由此可见,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之前,党的思想建设是放在第一位的。有人问,思想建设是不是让位于政治建设了?大家注意,其实这个问题不是这样理解的。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我们党根据形势的发展,根据执政党建设的自身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立足于当下而提出的。

实际上,对于党的政治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这两个重要的建设,我们可以从逻辑和内涵的角度来理解。

首先,从逻辑上看,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党的政治建设内在地包含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党的政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用什么思想作为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政治建设是涵盖思想理论建设的。因此,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不是削弱党的思想建设,也不是党的思想建设不重要,而是党的思想建设首先要有一个政治方向,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这是根本。

其次,从内涵来看,"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也是根据我们党的发展变化作出的观念上的变革。为什么这样讲?我们从党的历史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一时期,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在建党之初,以及红军在创建之初,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就是要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队伍,这样首先就需要理论武装、思想武装。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思想武装、理论武装其实也就是政治武装,只是在当时理论问题更加凸显。随着历史的发展,党员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党员的文化素养大幅度提升,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那么,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又是什么样的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简单讲,一个党员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那就不可能是一个合格党员。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但同时,最终考验一个党员是否合格,关键还是要用政治标准来评价和衡量。以我自身为例,我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因此至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我是掌握得比较好的。那么现在,能不能说因为我是专门从事党的理论研究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就一定是一名合格党员呢?答案是未必。也就是说,在党内有一种人是我们要特别警惕的,这种叫"双面人"。什么是"双面人"?近些年,随着党员学历构成、知识构成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很多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是不低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不合格的,和党是离心离德的,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双面人"。因此,评价一个党员是否合格,理论素养是基础,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在理论学习中,党员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还是虽然学了但并没有在实践中去体现,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把一个党员的政治行为、政治表现等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看一个党员是否合格,首先要看他在政治上是否合格,这就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一个基本原由。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