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党建文稿-39篇(第29/3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8392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80分钟

4.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是对我们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要求。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党的一大纲领明确要求,申请入党者须为"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明确提出,申请入党必须"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并详细规定了党员应遵守的政治纪律。所以,忠诚于党是党员的首要政治品质和重要政治要求,也是一百年来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总结。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所以,我们要把对党忠诚和对人民忠诚、不负人民统一起来。

(五)"九个必须"

1.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不断取得胜利?首要的原因就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百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走向未来,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

2.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四个伟大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在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刚才我们讲到,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同时,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死路一条。

4.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因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人民幸福不断得到满足、不断得到实现,这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

5.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保证国家独立、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基本条件。要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根本原则和制度。

6.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

7.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刚才我们也提到过,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还有很多可预知的和不可预知的风险挑战。因此,必须要有进行斗争的心理准备,要不断提升斗争技能,不断提升斗争技巧,进行斗争。

8.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回顾我们党百年来的历史,可以看到我们取得斗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毛泽东同志曾经总结过我们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三大法宝"之一就是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什么?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今天,我们要实现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要充分发挥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力量。

9.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我们讲,走向未来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同时,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三、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一)原原本本学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每一句都是对我们党的历史,对我们党的奋斗的高度凝练,每一句话我们都要深入地理解、深入地学习,要原原本本地学。

(二)联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

特别是要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来学习,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

(三)联系实际学

一是要联系我们党的历史实际来学。我们只有对党的历史有了比较深刻的掌握和认识以后,才能够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每一句话所包含的深邃精神、丰富内涵。

二是要联系我们今天的工作、今天的奋斗来学。要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我们今天的实际结合起来。

(四)要力行

要转化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动力,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要最终体现到为群众办实事上。

以上就是我今天汇报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左鹏:弘扬伟大精神书写时代华章

2022-01-29

百年奋进,百年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体悟党的百年伟大成就与历史经验,凝聚起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企业家精神、"三牛"精神。

一、深入学习女排精神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运动员、教练员代表时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一)时代背景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198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赛事上。11月16日傍晚,无数中国人围坐在黑白电视机前,焦急地观看女排战况。面对实力强大的东道主日本队,在决胜局比分落后的不利形势下,女排姑娘们咬紧牙关拼搏到底,随着"铁榔头"郎平的一记重扣,中国队以3:2险胜,中国三大球的首个世界冠军诞生,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们热泪盈眶、欢呼雀跃。

那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开始,人们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可是,在世界上说起中国,让中国人自己感到提气、让别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并不多。所以,当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时,全国一片欢腾,百姓激动不已。第二天,也就是11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全是关于女排的新闻报道。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豪迈地表示用中国女排的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由此,女排精神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激发起一代代中国人拥护改革、投身改革、建设国家的磅礴伟力。但是中国女排并没有就此止步,从1982年到1986年,连战连胜,创下世界排球史上"五连冠"的伟业。进入21世纪,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惊天逆转"、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绝地翻盘"、2019年日本世界杯的"11连胜"......中国女排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现实。中国女排为什么能够这样?女排精神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二)科学内涵

1981年11月,在日本大阪,时任中国女排总教练的袁伟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祖国人民要我们拼,要我们搏!"

正是坚持了"祖国至上"这一女排精神的内在灵魂,郎平这把"铁榔头"一敲就是40年,她以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身份两次夺得奥运会金牌。在她看来,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

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主攻、副攻、二传、接应、自由人,各有各的赛场站位,各有各的赛场分工,但是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在分工基础上团结合作,发挥出团队的最佳战斗力。这就要求每位运动员都能自觉地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没有这样的团结协作精神,不可能有一场比赛的胜利,更不可能有"五连冠"。

中国女排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辉煌?毛竹为架、煤渣铺底,这是中国女排1976年重新组建后的第一批训练馆,被称为"竹棚馆"。在这里,女排姑娘们一次次翻身接球,鞋子开口了、衣服蹭破了、皮肤擦伤了,沙粒陷入了皮肉之中,瞬时间血肉模糊。就这样,女排姑娘们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练就过硬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她们的可贵不在于征服对手,更在于战胜自我,赛场上哪怕形势再险峻,她们也能始终保持昂扬士气,咬紧牙关,拼搏到最后一刻。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为中国女排铸起了实现梦想的阶梯,使她们用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书写了奋斗不息的动人篇章。

竞技场上没有常胜之师,一路走来,中国女排获得过胜利和荣耀,也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但她们胜不骄、败不馁,从不言弃。中国女排有一首队歌《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是陈忠和教练率领球队2003年重新夺回了失去17年的世界杯冠军、2004年加冕奥运会冠军之后唱响的。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使得中国女排总是能在挫折和失利之后,以冲击者的姿态重新出发。

(三)现实意义

虽然中国女排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是女排精神一如既往,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其影响早已超出体育范围,辐射到各行各业,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五连冠"时期,女排精神影射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召唤。当时走街串巷的个体户、奔向新生的打工者,都从女排身上汲取营养成分,展现出昂扬奋进、敢闯敢试的精神气质。

走进新时代,女排精神继续焕发强大生命力,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今天,我们已经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正需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坚持祖国至上,就是要厚植爱国情怀,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驰骋奉献的坚定理想。坚持团结协作,就是要深刻认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的道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坚持顽强拼搏,就是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坚持永不言败,就是要激发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丰功伟绩。

二、深入学习载人航天精神

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我们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

(一)时代背景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飞天梦想延续了几千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研制出了"两弹一星",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2003年10月16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平安返回地面,中国人以实力证明自己不仅能够造出"两弹一星",也能实现载人航天。

现在,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是一个迈进"空间站时代"的国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以令世人惊叹的速度一路追赶、并跑、超越,在这个过程中,奋力拼搏凝聚而成的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是托起飞天梦想的精神之翼,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科学内涵

载人航天精神之一,特别能吃苦。这是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据报道,有位航天员的母亲看了儿子训练的场景之后,本来的骄傲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心疼。为了适应航天环境,航天员必须接受一系列"魔鬼训练"。以超重、耐力训练为例,航天员要在时速100公里旋转的离心机里承受相当于自己身体8倍重量的考验。在离心机上,航天员的面部肌肉下垂,胸部极度压抑,呼吸非常困难,短短几十秒就如同跑了1万米。训练时,航天员旁边有一个红色按钮,只要伸手按下去就可以"解脱"。不过,没有人在训练中把手伸向旁边的红色按钮。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所说,"对我来说,这个按钮就不存在,我就是晕在上面,也不会去按!"

载人航天精神之二,特别能战斗。这是中国航天人攻无不克的真实写照。失利、挫败对航天人来说既不陌生也不可怕。2017年7月,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因发动机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研发团队经过100余天的故障排查与180余天的试验验证,找到失利原因,对发动机从结构、材料和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2018年11月,改进后的发动机在长程试车过程中出现问题,研制团队再次进行改进。2019年4月,一台用于后续任务的发动机又出现异常,研制团队又对发动机结构再次进行改进......直至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在航天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成功是差一点点的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的成功。"一点点"背后就是一种无惧挑战和困难、直面挫折和失败的战斗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之三,特别能攻关。这是中国航天人探索创新的真实写照。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崇高使命激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攻关、攻关、再攻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时,尽管我们已经掌握了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等基础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这一航天领域的最高难题,我们几乎是从零开始。当时中国航天人大胆提出一步跨越国外近40年发展历程的飞船设想。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的论证设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这样的发展模式被国外评价为"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太空计划"。

载人航天精神之四,特别能奉献。这是中国航天人忘我牺牲的真实写照。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落月后,一张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48岁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因激动难以自已,74岁的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紧紧握住她的手。这次握手传递的是使命,接力的是青春。在他们背后还有更年轻的航天人,也在燃烧自己的青春。

嫦娥四号"鹊桥"分系统主管设计师侯文才和同事们一起在白雪覆盖的北方林海留下过脚印,在黄沙遍地的西部戈壁洒下过汗水。嫦娥四号着陆器测试指挥岗齐天乐在举行婚礼后的第二天就搭早班机回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人就是这样慷慨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直至宝贵生命。这种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三)现实意义

传承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中国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奋进路上开辟出了更多更新的事业。比如,为了建"中国天眼",人民科学家南仁东带领团队翻山越岭,在贵州深山里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较,很多地方只能步行,有时连条小路也找不到,但是,再苦也没有挡住他们的脚步,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再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为了研发疫苗和药物,广大科技工作者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每一次实验不一定都有想要的结果,但一定都有战斗的汗水,如果失败,就抓紧时间再来一次,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又如,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研发中,科技工作者们虽然知道北斗三号的部分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全球最佳,但仍然不懈攻关、创新不止。因为他们看到国外导航系统也即将更新到下一代,随时会实现反超。特别能攻关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

如今,在许多科技领域,80后、90后年轻一代,已经接过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交接棒,挑起大梁,快速奔跑,燃烧自己的青春,做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研究,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

三、深入学习抗震救灾精神

(一)时代背景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瞬间的灾难,吞噬了数以万计同胞的生命。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展开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的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四川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科学内涵

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14年前,面对汶川特大地震,"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成为最为响亮的集结号。在抗震救灾的第一阶段,无数支救援力量奔赴第一线,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医务人员、专业搜救人员等数十万人,加上志愿者100多万人,还有数量庞大的当地干部群众,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

26岁的战士武文斌,在救灾一线奋战了32个昼夜后,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上,再也没能站起来。来自河北唐山的13个庄稼汉,在震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仅在北川一地,他们就直接抢救出伤员23人,引领出受灾群众300多人,"唐山13义士"感动了13亿中国人。在南京江宁区募捐点,一位拾荒老人上午捐了5元后,下午又将多年积攒的零钱,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捐出,而他身上的衣服,到处都是破洞。

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后,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19个省市承担了对灾区的对口支援任务。"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这一恢复重建中的制度创新,是我国抗灾史上的第一次。正是在全国的大力支持下,汶川震后恢复重建与发展振兴不断打开新局面,实现了城乡面貌的历史性转变。今天,走进当年的重灾区,一个个新村点缀在青山绿水间,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一座座厂房在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几乎所有来到灾区的人都惊叹于这样的变化,感慨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人间奇迹。

2.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灾区10万平方公里内的道路交通、电力通信设施被摧毁,北川等县城和映秀等乡镇,瞬间化为一片废墟,数十万群众急需救援。

"早一秒进入震区,就能早抢救一个生命!"武警某部闻令而动,急速向汶川开进,但通往汶川的道路完全被阻断,部队就徒步前行。爬过上百吨重的落石,钻过倒下的大树,穿过山体滑塌形成的淤泥潭,200人冒着余震和滑坡的危险,急速行军90公里,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救援部队。震后与世隔绝了33个小时的汶川终于与外界取得了联系。

几天内,146000多名人民子弟兵进入地震灾区。哪里有受灾群众,他们就向哪里集结;哪里任务最艰巨,他们就冲向哪里;哪里条件最艰苦,他们就顽强战斗在哪里。看到源源不断的救援部队进入灾区,废墟里的人们看到了生的希望,"部队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我们就有救了!"

在最初的生命救援结束后,人们立即着手解决另外一个重大问题--灾后重建。在各方支援下,灾区群众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创造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奇迹。

汶川特大地震后,我们又经历了多次自然灾害,从2013年"4·20"芦山地震,到2014年"8·3"鲁甸地震,再到2017年"8·8"九寨沟地震,每一次灾情都是集结号,各方专业救援力量快速反应,勇敢"逆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从抢险救灾到重建家园,展现出的都是生生不息的民族伟力。

3.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路救援大军披荆斩棘强行突破,直奔抗震救灾第一线。抵达灾区后,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救人。在救援过程中,广大军民把人的生命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会尽百倍努力抢救,即使黄金72小时过去了,他们还不轻言放弃。此后数天内,拉网式搜救仍是救援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上所有都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对汶川地震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地震,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运筹帷幄,启动国家一级救灾应急机制,使各种救灾力量按预案快速投送,坚持科学救灾、有序救灾,把顽强抗争和科技力量紧密结合,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海事卫星电话、航天遥感飞机、生命探测仪等先进设备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赢得了救人的第一时间,提高了救灾效率。

(三)现实意义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地震灾害不是天天发生,但存亡考验时时有,风险威胁时时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保持万众一心加油干的实干品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同绘就壮丽的时代画卷;就是要发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好较长时间内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是要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就是要进一步尊重和弘扬科学精神,加快科技强国建设,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科技支撑。

四、深入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一)时代背景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了人们出行的脚步,也打乱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秩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赢了几场局部聚集性的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面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二)科学内涵

第一,生命至上,细心呵护人的价值和尊严。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暂停键",全力以赴抗击病魔,坚决做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为此,白衣战士逆行出征,救死扶伤,为抗疫斗争立下头功,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青年志愿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生命大救援中。这些都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高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举国同心,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此次抗疫斗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全国人民齐心抗疫的强大主心骨,国务院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统筹调度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14亿多中国人民,以及广大海内外侨胞紧密团结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守望相助、共同战疫的感人场景。全国各省市在全力做好本地抗疫工作的同时,调遣4万余名白衣战士,以及无数医疗设备、防护装备驰援湖北,全国各地区、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各乡镇街道都紧急行动起来,以各种方式为抗击疫情操心出力。一列列火车、一架架飞机、一辆辆卡车、一队队人员、一批批物资、一笔笔捐款、一声声加油,汇成了势不可挡的抗疫洪流,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举国同心的团结伟力。

第三,舍生忘死,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此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对疫情发展的严峻形势,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抗疫英雄们,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意志,绘制了一幅幅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画卷。54万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医务人员,冒着被感染,甚至牺牲的危险,率先打响疫情防控遭遇战。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在除夕夜毅然奔赴前线,同病毒短兵相接。广大建设者们用十多天时间火速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之后,来不及休息就紧急投入到方舱医院的建设中。有人说他们是"基建狂魔"。其实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过是普通人在拼命。各条战线的勇士们都是这样,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展现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的人间奇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