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党建文稿-39篇(第31/3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8392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80分钟

2.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受阅的空降兵战车方队里,一面布满381个弹孔、褪了色的战旗格外引人注目。上甘岭战役中,敌军向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发射炮弹190多万发,炸弹5000余枚。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43个昼夜,打退敌人进攻670多次。在反复的阵地争夺战中,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3营8连的这面战旗经历了弹头穿、弹片崩,最终在上甘岭阵地高高飘扬。

3.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战争期间,为摧毁志愿军后方和运输补给线,美国空军发动"绞杀战",日夜不停地对志愿军后方的铁路、公路、桥梁狂轰滥炸。成千上万的铁道兵、工程兵、汽车兵、防空兵与敌人斗智斗勇,建立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保障了前线的物资供应。

4.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将士埋伏在近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风雪中,不少将士冻死在阵地上,却仍然保持随时准备冲锋的姿态。志愿军战士周全弟在长津湖战役中因严重冻伤被截去四肢。"冲锋号响起,看见战友往前冲,我使劲往前爬,都爬不起来。"每次说到长津湖战役,他最大的遗憾都是"没有完成任务",却从不提自己失去了双腿双手。

5.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伟大的正义战争,这是理解抗美援朝精神内核的逻辑起点。""正义战争是反抗侵略和压迫的战争。抗美援朝恰恰是一场反抗美帝国主义对我施加一系列压迫行径的伟大的正义战争。""我们要用鲜血、生命保卫新生的共和国,当时就是这样一个心思。"原志愿军高炮512团政治处宣传员黄会林道出了当时志愿军战士们的共同心声。

在朝鲜人民心中,志愿军将士是"真正的国际主义的军队":他们爱护朝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一针一线。这些"最可爱的人"既保家卫国,也维护了地区和世界和平。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是在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励下,举国同心,战场上的志愿军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这场战争的胜利,让新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站稳了脚跟。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反抗外来侵略、保卫新生共和国、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激发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民族团结的伟力,成为志愿军将士不畏艰险、不畏强敌、杀敌立功、夺取胜利的精神之源。

(三)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经此一战,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取得了重要军事经验,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极大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多么强大,如果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对立面,恃强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扩张,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第一,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70多年前,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火烧到了新中国的家门口。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第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让世界知道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第三,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志愿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在他们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英雄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

第四,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志愿军将士面对陌生的战场、陌生的敌人,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把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阻力压力,中国人民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总能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开拓进取,"杀出一条血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深入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两弹一星"精神。

(一)"两弹一星"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当时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大力协同、集中攻关......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在那个火热的建设年代,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科技工作者,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从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以超常的毅力和投入向世界宣告:"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像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茫茫戈壁,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孕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非凡的人间奇迹,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在"两弹一星"宏伟事业中孕育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凝聚着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反映出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开拓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在自主完成原子弹和氢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发射的过程中,自觉培育践行的一种崇高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突出体现,是中国人民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下面,我们就"两弹一星"精神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1.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就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两弹一星"事业奋斗者的共同追求和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在新中国尖端技术领域的集中体现。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深入骨子里的血脉传承,同样深刻印记在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在筹建新中国的新政协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发出的"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迅速传遍世界,不少当初怀着"科学救国"梦想远渡重洋、学有所成的科学家闻之振奋,毅然冲破重重阻挠、克服种种困难,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投身经济、文化和国防等方面的建设。"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成为时代最强音。据统计,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19位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从国外归来的。钱学森、邓稼先、王承书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为了回国,钱学森隐忍负重5年,历尽波折,最终于1955年踏上回国的旅途。他曾满怀深情地说:"科学没有国界,可是,科学家有祖国。"钱学森的归来让中国"两弹一星"研究进程显著提速。

"两弹一星"事业是辉煌的,又是神秘的。主持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邓稼先比钱学森早回国5年。他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老师和同学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在北京外事部门召开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从国外带了什么回来。他回答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接受原子弹研制任务时,妻子许鹿希问他"去哪""做什么""去多久"?因保密要求,他连续回答三个"不能说"。此后邓稼先隐姓埋名,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邓稼先率领研究人员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终因核放射性影响身患癌症,临终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死而无憾"。

有着奇女子之称的王承书,1956年与同为物理学家的丈夫张文裕一起历尽艰难回国。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她暗下决心:从零开始,我要以十倍的精力,百倍的热情拼命工作!当这位在空气动力学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的科学家被问到能否重新开辟热核聚变这一陌生领域、能否转行从事高浓缩铀研制工作、能否为国家的核事业隐姓埋名一辈子时,她的回答是三声不假思索的"我愿意"!从此,她告别丈夫与孩子,年过半百多次改行,一次次从零开始,用一生来践行"我愿意"的誓言。

在"两弹一星"事业的背后,有无数个这样热爱祖国的科学家做出无私付出、默默奉献。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甘当无名英雄,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当然,除了这些著名科学家以外,还有成千上万与他们共同奋斗、攻坚克难的普通建设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怀着舍家为国的共同心愿,把热血和汗水洒在茫茫戈壁上,洒在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道路上。

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就是"人家能做到的,不信我们做不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实质,是"两弹一星"伟大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

"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在内有困难、外有压力下,独立自主从零起步的。这个困难,是经济薄弱、技术落后、人才紧缺、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这个压力,是帝国主义核垄断、核威慑、核讹诈和超级大国封锁威吓、毁约撤援、百般刁难造成的压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尖端科学技术几乎空白。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叫嚣:"如果不能安排停战,美国将不再承担不使用核武器的责任。"后来,美国又同蒋介石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提出假如台湾海峡安全受到威胁,他们有权使用原子弹。

美国赤裸裸的核讹诈政策引起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强烈反对。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决定:我们也要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与此同时,他还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在研制尖端武器的起步阶段,党中央就清醒地认识到外部援助是有限的,因而自"两弹一星"事业起步就明确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坚持不搞合作、不搞共有、不受制于人。事实也证明,世上没有救世主,唯有靠自己才能撑起核保护伞。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分歧的加深和关系的恶化,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技术协定、撤回全部专家、带走全部资料、停止一切援助。这对于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新中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有些外国人幸灾乐祸地断言:中国的核工业已遭到"毁灭性打击",中国核工业已"处于技术真空状态",中国"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来"。

困难是吓不倒、击不垮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果断决定:"自己动手,从头做起来,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

一大批科学家满怀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赤诚与激情,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不信邪、不怕压,发扬"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斗争精神,坚定地向科技高峰挺进。

--他们在"春风不度"的戈壁滩上,冒高温、顶沙尘、住土屋、挤帐篷、喝咸苦水,奋战两年多建起了导弹试验基地。

--由于资料封锁、设备简陋,安装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里的精密零件的形状和体积,是靠简单手摇计算机甚至算盘计算出来的。

--溶解炸药的实验中所用的工具,大多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盆盆罐罐。为了研制一个新的型号、设计一个复杂精巧的工程结构、制作一个精密的元件或零组件,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奋不顾身、呕心沥血、日夜奋战。

--为了尽快得到重要核装料:铀,铀矿勘查地质队普遍开展土法炼铀,几个大桶里装上人工用铁锤砸碎的矿石和腐蚀性强的硫酸、硝酸,用布袋过滤沉淀物。靠着这样近乎原始的简陋装备,工人们在短时间内生产出160多吨重铀酸铵,为我国首次核试验赢得了时间。

凭着这股干劲、这股精神、这种热情,我国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又一个自行研制原子弹并成功实施核爆炸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的跨越,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而我们只用了2年多,这是核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是广大科研人员和全体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

3.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就是"集中力量、形成拳头,重点工程重点突破"。"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成就"两弹一星"事业的重要保证,充分体现了依靠集体智慧协同攻关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规模空前、高度综合的科技工程,体系庞大、关涉众多。在毛泽东同志"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指示下,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协同攻关,大大加速了"两弹一星"研制进程。时任中央专门委员会主任的周恩来同志反复强调,我们发展尖端事业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要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组织全国大力协同,从科研一开始就组织协作。要发扬风格,通用的技术不要保密,不要有门户之见,要拧成一股绳。于是,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分工负责、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科研攻关协作网、大型试验协作网、物资材料协作网,以最大限度调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优秀人才,集中力量、形成拳头,重点工程重点突破。据统计,全国先后有26个部(院),20个省区市包括10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攻关会战。原子弹研制中的"九次计算""草原大会战",氢弹原理突破中的"群众大讨论""上海百日攻坚战"等,都是集体攻关、团结协作的结果,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和成功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成功,有赖于一批领军人才,也有赖于我国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就是靠着这样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在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时,我们动用了全国近60%的通信线路,从试验场区到各个观察测控站,仅守卫通信线路的群众就多达60万人。正是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经济科技基础薄弱与发展尖端科技需求的矛盾。钱学森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我们体会,中国在那样一个工业、技术基础都很薄弱的情况下搞'两弹',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是不行的"。

(三)"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意义

时至今日,50多年过去了,"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中飞行,"两弹一星"精神也穿越时空,激励鼓舞着我们不断朝着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的目标前进。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好、发扬好"两弹一星"精神,继续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奋斗精神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中,让"两弹一星"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为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深入学习塞罕坝精神

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塞罕坝精神。

(一)塞罕坝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从全国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了127名毕业生和河北承德当地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向荒原沙地进军。历经60年,三代人,"种子"伴随着"一棵树",长成了"一片海",升华成"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曾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因开围垦荒、大肆砍树,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方圆140万亩。

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百万亩人工林海。如果把这里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二)塞罕坝精神的科学内涵

伟大实践铸就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实践。塞罕坝人在书写绿色传奇的伟大实践中,用心血和汗水凝结出的塞罕坝精神,是成就塞罕坝奇迹的强大精神动力。下面,我们就塞罕坝精神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1.牢记使命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根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一初心和使命推进、实现的进程中,不同时空条件下党的不同组织、不同岗位上的共产党人,担负着不同的使命与任务。对于塞罕坝的党组织及人民群众来说,其神圣使命就是党赋予的"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面对当时风沙南侵的严峻生态形势、面对人们发出的"老天爷的事情,咱们管得了吗"的无奈质疑,时任国家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的刘琨同志明确回答:"共产党为老百姓谋福利,就得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承担时代责任的鲜明宣示。

上下同欲者胜。几十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把党赋予的使命责任化为自身的任务担当,历经风雨而初心不改,纵有千难万险也在所不辞,在浩瀚荒漠沙地上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涵养了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塞罕坝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创业史、奋斗史;牢记使命成为塞罕坝人负重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60年来,一代代塞罕坝人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忠诚履行"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创造出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根源在于听党召唤,牢记使命,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矢志不渝。

2.艰苦创业

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崇高追求,以及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前进。

今天,走进塞罕坝机械林场,置身茫茫林海,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寸草难生的一片荒漠。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国家下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塞罕坝,与当地林场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创业队伍,开始了战天斗地的拓荒之路。

第一,气温低下、生存艰难。"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塞罕坝无疑是艰苦的。建场初期,当地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超过半年。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赵振宇回忆说:"当时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盖日,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白手起家的建设者们住马棚、搭窝棚、挖地窨。一个窝铺住进20人,没有门板,就用草苫子代替,夜里睡觉都戴着皮帽子。早上起来,屋内到处是冰霜,褥子冻结在炕上。吃着全麸黑莜面,就着咸菜,喝着雪水,盐水泡黄豆就算是美味了。

一到冬天,外面刮风下雪,屋里常常出现一层冰,烧着火炉子也丝毫没有暖和的感觉。很多人就蜷缩在一块儿,戴上皮帽子,把自己裹得尽量严实一些。有时积雪足有三尺厚,推不开门,大伙儿只能从后窗跳出去。

作为一名施工员,赵振宇当时每天都要在山上巡查,走几十公里的路。有时晚上回来,棉衣冻成了冰甲,棉鞋冻成了冰鞋,走起路来哗哗响。"晚上是最难熬的,被窝成了'冰窝',怎么睡?有人就把砖头和石头扔到火堆里,烧一阵子,再搬进被窝。"赵振宇回忆说。

第二,缺乏高寒地区造林经验。在荒凉了近半个世纪的塞罕坝植树造林谈何容易?因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造林创业极其艰辛。第一年造林千亩,成活率不到5%;第二年再造1240亩,成活率不到8%。两次造林失败,一度让这支年轻的队伍情绪低沉,动摇了人们的信心。

怀揣"不绿塞罕终不还"的决心,塞罕坝的建设者们顶风冒雪、夜以继日,反复试验改进机械,一块地一块地调查,一棵苗一棵苗分析。"山上能自然生长落叶松,我就不信机械造林不活!"时任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的王尚海同志下了狠心,带领职工在距离林场办公区不远的马蹄坑开展大会战。1964年春,全场党员干部职工齐聚马蹄坑挥汗如雨,饿了就着雪水啃冰冷窝头,大干三天,造林516亩,成活率达到96.6%,开创了国内机械种植针叶林的先河。王尚海激动地跪在山坡上,泪流满面。

从1962年到1982年,塞罕坝人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保存率达七成,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近年来,塞罕坝人在山高坡陡、土壤贫瘠的石质荒山和秃丘沙地上攻坚造林10.1万亩,百万亩林海构筑起"绿色长城"。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