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党建评论-11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93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8分钟

目录

1.建强干部选育管用链 2

2.以伟大建党精神激发现代化强国建设磅礴之力 7

3.读懂"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红利与压力考验 13

4.牢牢把握"九个深刻领会" 18

5.勇于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本色 25

6.在伟大实践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8

7.让青春因攻坚克难而闪亮 32

8.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36

9.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43

10.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6

11.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三个着力点 56

建强干部选育管用链

发表时间:2022-11-2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组织部门作为党的政治机关,肩负选贤能、育良才的重任,必须立足时代之需、把握时代之要,进一步规范各层级、各类别干部选育管用工作,着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坚持政治标准"选"。政治标准是硬杠杠,如果政治不合格,能耐再大也不能用。只有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标准,才能在选人用人上筑牢"第一道关口"。要细化考察标准,聚焦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四个特别"政治标准,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方面,量化正向和反向考察指标,形成具体化、能识别、可操作的硬杠杠。丰富考察方式,将政治素质考察贯穿干部日常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推行政治表现和廉政自律党委(党组)"双鉴定""双签字"制度,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信访、政法等部门的联动,精准评价干部政治素质。强化结果运用,把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教育培养的重要依据,该优先使用的尽早使用,该一票否决的坚决不用,真正把政治过硬的干部发现出来、选拔上来。

突出时代之需"育"。抓好干部培养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只有立足时代之需,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大局大势和中心工作,分类培养、按需培养、精准培养,才能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注重凝心铸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分类分级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和系统培训,常态化开展党史教育和党性锻炼,引导教育各级党员干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强化专业训练,围绕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用好本地优势资源,加强与其他省市合作交流,统筹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旅游、乡村振兴、金融财税、党的建设等专题培训,分类举办各层级重点岗位领导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研讨班,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人才抓改革、保稳定、促发展的能力。加强实践锻炼,坚持在赛马场上选"千里马",在实践中选"实干家",常态化选派地直部门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市财政、住建、水利等重要部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中央部委、内地省市、自治区有关厅局挂职或跟班学习,选派有培养潜力的干部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重大任务一线挑大梁,推动干部在急难险重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着眼激发活力"管"。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树苗再好,得不到修剪和浇灌,就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只有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的干部关心关爱和监督管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要加强正向激励,立足实际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发挥好考核"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扎实推进容错纠错、受处分干部跟踪管理工作,适时重新启用影响期满、表现突出的干部。发挥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最大效应,依法依规提高广大干部工资待遇,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加强关心关爱,保障干部职工轮休、休假、探亲、体检等基本权利,依法审批办理干部调动、退休,最大限度解决干部合理诉求和切身困难,推动干部安心、安身、安业。加强监督管理,坚持管在日常,严在经常,突出"一把手"和关键岗位监督,延伸"朋友圈""生活圈"监督触角,严格落实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综合运用日常掌握、信访举报、网络舆情等渠道,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干部监督管理格局。

注重事业为上"用"。干部成长有其独特的规律性,什么岗位用什么人,必须从工作和事业需要出发,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从而形成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的良好效应。要加强日常分析研判,加强对领导班子日常运行和领导干部一贯表现情况的调研了解和经常性考核,常态化对领导班子的职数,班子成员年龄、学历、专业等要素进行分析研判,科学提出调整配备建议。加强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健全完善日常发现、动态管理、递进培养、适时使用的全链条机制,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分层级、分类别建立优秀年轻干部、重点岗位培养人选储备库,常态化掌握一批各层次优秀年轻干部,对政治过硬、能力突出、实绩优秀的放开手脚大胆使用。重视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对领导班子结构情况进行分析,精准开展需求供给测算,有针对性提出选配建议。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信任、坚定团结、大胆选拔、放手使用;对有培养潜力的女干部,及早放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接受历练;对表现优秀的党外干部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配备使用。

以伟大建党精神激发现代化强国建设磅礴之力

发表时间:2022-11-2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可见,民族复兴、文化强国和党的建设,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也离不开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从而保持踔厉奋发、敢于斗争的精气神。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经过百余年奋斗岁月的洗礼,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书写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篇章。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凭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时代"朝气",不卑不亢、独立自主的历史"底气",开拓进取、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创新"锐气",不仅冲破了历史黑暗的夜空,而且划出了时代最闪耀的光芒。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来源,伟大建党精神有着无与伦比的时代凝聚力和引领力。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在时代潮流中坚韧如峰、永立潮头,必须要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久、站得稳。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意义,激发全面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磅礴之力。

伟大建党精神夯实我们的理想信念,为建设现代化强国铸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以强大的力量夯实精神家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伟大建党精神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世事之贵,贵其所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充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伟大建党精神激发人民自信自强,为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助力

人民是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强国建设需要人民有力量,有正能量。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传承,革命精神的时代升华,时代精神的真正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潮流中,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丰富。10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现代文化体系的崭新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潮流中,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丰富。10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现代文化体系的崭新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伟大建党精神体现着广大党员鲜明的政治品质和行动宗旨,不断指引着全体共产党人在新时代以永不懈怠的姿态持续为社会主义奋斗,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断以伟大建党精神激励自己、滋养自己、提醒自己,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血脉,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稳走好第二个百年长征路。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党和人民百年奋斗的红色基因,推进新时代党建提质增效

强国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使党"自身硬"。因此,中国共产党要不变质、不变色和不变味,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伟大建党精神以其精炼而深刻的内涵不断在百年实践中锤炼党性,使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让中国共产党人延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在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砥砺奋斗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信仰领航,思想指引,精神支撑。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党进行治理的重要思想力量,更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坚持自我固本的精神标杆,以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指引,有利于发挥好党的先锋队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不断强化治国理政能力,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胜利,更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上不断强本固基、自我升华。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需要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不仅需要党员同志严格保持党性品格,更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将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效成果扩展到全社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将治国理政和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穿越百年风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读懂"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红利与压力考验

发表时间:2022-11-24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②】?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口问题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把人口问题作为推动改革、谋划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向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迈进的具体表现。

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纵览世界各国追求现代化的历程,18世纪下半叶,英国以千万级人口开启现代化;20世纪后,美国以上亿级人口逐渐领跑现代化。站在新的时代浪潮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以人的现代化为价值原点,把时空的压缩性和发展的持续性、结构的全面性和要素的协调性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超过8亿,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对于我们来说,实现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必须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要具有自己的特点。需要看到,"人口规模巨大"既是压力与考验,也意味着优势与红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要始终从"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最大国情出发,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首先,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断发展,要聚焦百姓急难愁盼,统筹做好收入分配、就业、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各方面工作,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其次,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面对"十四五"时期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要着力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完善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上下功夫,特别是要紧紧扭住人们普遍关切的"一老一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再次,新征程上,只要每个人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再推进一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归根结底要激发14亿多人民的力量。要充分发挥人民创造伟力,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让人民同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同享与祖国和时代共同发展的机会。

二是使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超过8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具体表现。纵观全球,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刻。在各国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某些后发国家依赖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腾飞,但却落入了"资源诅咒"陷阱,最终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某些国家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后发优势迅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却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徘徊不前。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历史性跃升,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8万元人民币,正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从结构看,我们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绝对规模为世界最大。未来,还将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从趋势看,我国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通过持续完善分配制度、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从举措看,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扩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三是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既为我国应对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提供了充足有效的回旋余地,也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和强力支撑。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涵盖了经济总量、市场容量、产业体系、人力资本等多个方面,这些优势的叠加发挥,让中国经济更具韧性和活力。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依托超大规模市场潜在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的能力。未来,一要坚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用好超大规模市场这个宝贵的战略资源,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为市场主体营造长期稳定的良好发展预期,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二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三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不断为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活力与正能量。

牢牢把握"九个深刻领会"

发表时间:2022-11-23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聚焦"九个深刻领会",在学深悟透上下足真功夫、在贯彻落实上写好新篇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汇聚亿万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

在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砥砺奋进的重大问题。新征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表明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则要求全党保持自信自立、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永不懈怠、锐意进取的奋进姿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通过团结奋斗,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深刻领会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上下功夫。要讲清楚"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围绕"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进行宣讲。要深刻认识10年来"三件大事"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三件大事是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书写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自身建设的新篇章,找到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的新答案;深刻认识新时代伟大变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和使命担当,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深刻认识新时代伟大变革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从而激发广大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的冲天干劲。要倍加珍惜这10年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坚决捍卫"两个确立",更加自觉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深刻领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时代,面向世界,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进行了艰辛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继续坚持并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科学理论的历史根基和群众根基。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学悟透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到"六个坚持",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在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规划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宏伟蓝图,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深刻认识到这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将使命扛在肩上,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勇于做"前人没有做的事"。要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坚定"五个必由之路"的认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不断用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斗争精神,继续发扬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在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上下功夫。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显著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九条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重大部署上下功夫。经济建设上,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政治建设上,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文化建设上,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社会建设上,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法治建设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重大部署上下功夫。要充分认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充分认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充分认识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