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党建理论文章-45篇(第70/7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046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83分钟

三、推动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阐述了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与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民族复兴的制度越来越健全、民族复兴的文化越来越强盛、民族复兴的基础越来越扎实。只要我们居安思危、统筹全局、着眼长远、稳妥审慎,自信而不自满、自强而不懈怠,不断增强本领,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可以说,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快车道",虽仍会面临巨大风险挑战,但前景已经明朗,趋势已经清晰,进程已不可逆。

四、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一度陷入低潮。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彷徨困顿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柳暗花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表明了两点: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失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不能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教条,关键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历史条件与时代形势进行运用,并在运用中加以发展。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绝非一种模式,社会主义需要结合实际并探索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蓬勃生机,取得了伟大成就,有力证明了社会主义相较于资本主义在价值与制度上的优越性,推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较量与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推动苏东剧变后陷入低潮与困境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重新走向复兴,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针对于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新时代,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新时代,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反对保护主义,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新时代,中国提出并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新时代,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并强调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新时代,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全面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以实际行动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以中国为方法"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报告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为今后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徐徐展现于世人面前。

一、"以中国为方法"探索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从学理上来讲,即是从以中国为方法的维度所视之的现代化特征。

国外曾有汉学家专门著有《作为方法的中国》一书,希望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实现方法论的转变,即"以世界为方法"转变为"以中国为方法"。当然,这里的"以中国为方法",绝不是一种排斥世界先发国家和地区的"世界",也不是建构"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标尺"。"以中国为方法"只是观察世界、考察历史的方法之一,并不是否定和排斥其他方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