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2月调研报告-29篇(第61/6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7257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76分钟

多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勇毅前行,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切实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 积极营造有利于科创企业成长的良好生态,通过科技创新扎实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让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当好先行军?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走进杭州高新区(滨江), 走访了一批标杆企业,探究这些企业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并带动区域经济日益繁荣的实践密码。

组合资源和要素,形成创新合力

奋楫者先,创新者胜。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企业在核心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科技无人区、高精尖领域不断寻求突破。

走进科技感十足的海康威视展示中心,各类硬核技术产品琳琅满目,满墙的发明专利更是彰显多年的创新积累。"我们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支撑企业持续发展,坚信耐得住寂寞、把底子做扎实,拿出拳头创新产品,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徐鹏说。

翻开海康威视年报,与创新相关的数据格外亮眼。作为一家智能物联领域的科技企业,2021年海康威视研发投入达82.52亿元,占营收比例10.13%。研发和技术服务人员超过2万人,占公司总人数近50%,累计有效专利数达5799件。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海康威视只是一个缩影,众多企业都紧紧依靠创新谋求发展。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累计有上市企业69家,44家企业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达1928家。在"2022浙江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强"榜单中占据4席。

除了自主投入外,杭州高新区(滨江)的"链主型"企业还注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新华三、大华股份等企业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感知融合、下一代网络技术等细分产业链,先后组建省级创新联合体3家、市级创新联合体11家,省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14家。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融通发展,有效将分散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组织起来,实现了"1+1>2"的合力效应。

龙头企业引领、"专精特新"企业开拓、中小企业跟进,杭州高新区(滨江)形成了全员投入、梯次排开的"创新阵"。2021年全区研发投入达193.5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近10%,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148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79.1件,在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前五。

下好育人"先手棋",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无论是企业创新还是产业发展,根本都在人才。杭州高新区(滨江)牢牢把握人才第一资源,切实发挥企业集聚人才的主体作用, 通过"引一个人才,强一个企业,促一个产业,聚更多人才"的方式,推动实现高新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如今,杭州高新区(滨江) 集聚的人才中,研发型、高端化、年轻化特征显著,3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超过50%,硕博人才占比超过26%,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源头活水。

高端人才集聚的背后,是杭州高新区(滨江)多年来坚持走"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的"滨江路径",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创业企业。

2022年,孝作祥博士创办的时迈药业,3款源头创新单/双抗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企业也荣获毕马威中国首届生物科技创新50企业、入选2022年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挂牌杭州市专家工作站。"现在,我们已经完成C轮融资, 可以专心搞研发,不必再为资金困扰。"孝作祥高兴地说。

调研组了解到,多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培育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人才创业企业,成为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主力军。在生命健康领域,全区I类新药研发已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的企业,全部为时迈药业、鸿运华宁、尚健生物等人才创业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联芸科技、古

北电子等人才创业企业已成长为各自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

杭州高新区(滨江)企业还高度重视人才自主培养,通过打造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载体,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步入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叶雷鹏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牌子闪亮夺目。95后技师叶雷鹏,在公司的支持下创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承接重点技术项目、开展"传帮带"活动,短短4年来,叶雷鹏团队迅速成长:叶雷鹏获评"新时代浙江工匠",1位团队成员获评"浙江青年工匠",两位团队成员获评杭州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已培育了3家省级、5家市级和20家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2家。

掌握标准制定话语权,占领产业竞争制高点

对标创标,引领未来。标准代表着规则话语权和产业竞争制高点。锚定"全国数字经济最强区"的目标,杭州高新区(滨江)以标准国际化为着力点,积极争取标准制定话语权,将技术标准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抢占数字经济产业竞争制高点。

调研组了解到,早在2007年,杭州高新区(滨江)企业中控科技集团就将自主创新的核心专利技术转化为标准提案,通过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立项,并成功发布了IEC61784-2实时以太网标准。这是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一举打破国外长达20多年的技术垄断。

多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掌握标准制定话语权。为充分调动各类企业标准创新积极性,杭州高新区(滨江)在浙江率先出台区县级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并设置标准创新贡献奖, 在龙头企业开展专利融入标准试点,鼓励企业将管理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在此基础上,还推出了"滨质授信"金融贷款服务,以解决标准创新企业在资金上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别达到39项、336项和335项,领跑浙江。

谁掌握了行业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大华股份高级副总裁兼研发中心总裁刘明认为,企业不仅要多措并举持续完善智慧物联标准体系,还要主动引领行业标准制定。大华股份联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用户构建产业生态,共建团体标准体系,提升标准供给水平,实现智慧安防、产业链、创新链与标准链的协同融合,促进技术、产品、标准的三同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