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调研之风、调研经验文章-32篇(第6/28页)
案例:国家发展改革委青年干部在关于产业工人的调研中,梳理近10年来学术界对产业工人的研究成果和媒体的相关报道。应急管理部青年干部针对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研究分析1万余份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申报资料。
十五、信息比对
广泛收集比对各方信息,核实情况,比较优劣,从大量信息中抓住重点, 找出最优解。
案例:国家发展改革委青年干部开展"跨省通办"调研,梳理比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出台的政策文件与31个省(区、市)的实施意见,研究推动形成政策落实最佳方案。
十六、专家咨询
多向专家请教,邀请专家指导,为调查研究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意见。
案例:财政部青年干部在调研过程中,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包括来自37家科研单位的6名院士、188名一线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等。
十七、试点先行
通过试点,解剖麻雀,发现并解决问题,总结提炼成功经验。
案例:中国工商银行青年干部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跨境收款中面临的难题, 在上海分行试点实施跨境电商结售汇及资金收付业务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拟在全国推广。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青年干部在进京列车停靠站开展北京健康码自动核验研发测试,总结经验,逐步在全路推广。
十八、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培养国际视野,多渠道了解掌握相关领域其他国家的规则做法,积极借鉴
有益经验为我所用。
案例:外交部100余个驻外使馆青年干部深入了解驻在国国情,分析以色列的农业社区组织、新加坡社区养老模式、韩国垃圾分类、南非国家公园建设等利弊得失,为国内相关政策制定和管理提供参考。海关总署青年干部对中国、美国和欧洲童装、童鞋、儿童滑板车等技术法规及标准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提出跨境电商进口婴童用品质量安全指数,填补了跨境电商监管领域指数研究的空白。
怎样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中央办公厅法规局 陈亚杰
(2020年6月3日)
调查研究是决策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近年来,中央办公厅法规局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开展了决策调研、立规调研、执规调研、课题调研等,有力发挥了调查研究对于推进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总结近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党内法规工作中,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又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调查研究对于党内法规工作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从加强顶层设计,到起草制定党内法规,再到推动党内法规落实落地,都需要了解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研判,精准推进工作。同时,也应看到,调研中容易出现一些共性问题。比如, 工作不深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选点不全面,"嫌贫爱富"、顾此失彼;方法不科学,抓不到点上、摸不到实情;等等。
为此,2018年以来,法规局坚持以科学思路和务实作风抓调研工作,对提高调研效率和质量进行了认真探索。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有机结合, 尤其是探索实行"打包调研"方式,将相关调研工作合并开展,不求面上撒网, 但求深入沉入。"走出去"精心"解剖麻雀","请进来"听取真知灼见,既避免了"闭门造车、关门立规",又减少了多头调研、重复调研,减轻了基层负担,受到地方和部门的欢迎。
二、既预先带着想法,又一切从实际出发
每次周密的调研,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在初步收集资料基础上作分析, 甚至形成一些基本看法。但是,这些初步研究是为了强化问题导向、提高调研针对性,而不应成为束缚深入调研的框框。
实践中,有的地方和部门在立规调研前,就已经"对照上面的,估计下面的,参考外面的,凑出一个自己的";有的把调研过程作为印证领导意图的过程,调研成果成了领导意见的注脚和说明。这种"逆向调研",影响了科学决策和工作质量,贻害无穷。
调研不应预设观点、先下结论,而应在实际中求真、在实践中求证。不应违背实际、随意取舍,而应点面兼顾、"喜忧并重"。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
态度,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听得进"顺耳话",也听得见"逆耳言",特别是善于发现隐性问题、深层问题,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三、既广泛听取意见,又做到自有主见
党内法规工作调研中,应注重调查研究的广泛性,避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收集情况,应"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确保材料翔实。坚持眼睛向下看,及时了解那些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调研中不可避免会听到不同意见,对此既要有判断力更要有定力。对于一些只从本地区、本部门利益出发的意见建议,不能"听风就是雨",必须注重从大局考虑问题,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比如,在起草中央党内法规时,有的地方和部门希望党中央作一体规定, 不要求地方和部门再出台配套法规制度,有的则希望给地方和部门预留足够的制度创新空间。对这些意见建议,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党中央要求和法规本身的特点作出抉择,实现科学立规、精准立规。
四、既借鉴"老办法",又用好"新手段"
在党内法规工作中,应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调研座谈、走访调查、蹲点取样、典型剖析、实地考察等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办法。同时,也要应用好数字技术、网络平台、大数据等收集信息、汇聚民意的新手段,灵活运用、大胆实践。比如,大数据揭示的"19分钟原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分钟原理"说明,问卷调查的受访者在填写问卷或回答问题时,19分钟是一个临界点,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点,受访者的答题意愿和真实性将大大降低。我们开展"党内法规执行力建设研究"等调研时,就注重借鉴这一原理, 注意把握调查问卷时间长度,提高针对性,最大程度收集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
五、既解决好问题,又锻炼好队伍
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党内法规工作中的调查研究,要注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瞄准现实中的突出问题,坚持"小中见大""点面结合", 精研深思细悟,揭示规律、把握本质,提出有见地、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法规局近年来通过深入调研,及时掌握到一些地区和部门谋划党内法规工作发展、制定出台重要党内法规、强化制度执行等先行先试的经验,适时加以总结并推动上升到中央政策层面,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