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大兴调研之风、调研经验文章-32篇(第4/2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676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6分钟

调查中,他先后在宁乡县东湖塘公社王家湾生产队"万头猪场"的饲料房住了7天,在天华大队阴冷潮湿的大队部土砖房中住了18天。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召开基层干部和社员座谈会,深入田间山林、乡村医所、公共食堂、社办企业

和农民家庭走访。44天的调查,他有33天吃住在农村,开了20多个座谈会,走访了11个生产队,和基层干部群众个别谈话上百次。他一家家调查,揭开农民家的锅盖,尝农民当作口粮的野菜和糠粑粑;他打开农民家的碗柜,发现油盐坛子里只有盐,苦涩地说,油盐坛子名不副实啊;他甚至拨开人粪,查看农民吃的究竟是什么,发现里面尽是野菜等粗纤维食物残渣。

这样的调查方式,让刘少奇同志准确地掌握了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当时天华大队是省、县树立的一面红旗,调查前,刘少奇同志看到的材料上说,1960 年天华大队1324亩田,产粮120万斤,除去国家征购32万斤,按全大队1186人计算,人均742斤,生产搞得好,群众生活不错。调查开始时,干部在群众中统一口径,向调查组封锁情况。但刘少奇同志从不少社员患水肿病、小孩得干瘦病等现象中,感到材料和汇报有问题,就专程到农民家里做工作,要他们打消顾虑,终于弄清了真实情况。经核实,大队的粮食产量,1960年实际只有72万斤, 虚报了48万斤,这为解决天华的问题打下了基础。可见,在"深入"上下功夫, 真正地沉下去,是了解真实情况,站稳尊重群众、问计于民立场的基本途径。

四、朱德:庄稼长得好,我心里就踏实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进行正确决策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朱德同志对调查研究工作,不仅十分重视,而且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朱德同志不顾年事已高,坚持用大量的时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他曾经教育孩子说:"深入群众中去,就真正会了解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如何完成,就会想出很多办法,同群众一起创造出许多新的办法,把工作推向前进。"从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去世,他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在党内领导人调查研究工作方面创造了两个之"最":一是走的地方最多。朱德同志每年都要拿出两三个月或更多的时间到全国各地视察。从北方草原到南疆胶林,从茫茫戈壁到东海舰艇,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二是给中央写的调查报告最多。朱德同志每次外出视察回来,总是不顾旅途劳顿,认真地撰写调查报告,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积极参与党和国家建设的重大决策。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保存的朱德同志的调查报告有一百多篇。这些报告蕴涵了丰富的治党、治国经验,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朱德同志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深入厂矿、农村,远至东北林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山区。即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也要找机会到北京附近的工厂农村看一看。他说,"我看还是要抓生产,哪有搞社会主义不抓生产的道理

呢""我外出活动,只是为了关心生产""我只要看到工人在生产,庄稼长得好,我心里就踏实"。他的每一篇报告几乎都涉及当地的经济形势,包括工业、农业、外贸等情况;几乎每一条建议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朱德同志认为,"我们得到政权后,就是要搞生产""无论工业、农业,都要想方设法发展生产,这是最重要的""只有生产的东西多了,一切矛盾才能解决"。

听汇报时,朱德同志总是鼓励大家讲真话,他常说:"你们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了解情况多,要向上边反映真实情况,要讲老实话,不要报喜不报忧。" 朱德同志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到工厂、生产队、田头、水库边,或直接到百姓家中看一看。比如,他视察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时,曾到蒙古包中同牧业社社长和生产队长谈话。在新疆,他也曾到毡包中看望牧民。派身边工作人员下去调研,工作人员下去前,朱德同志总是叮嘱他们:"看到问题就要报告中央, 不报告就是不忠实;要不就是观潮派,看到坏事也不讲。"朱德同志对他们在调研中形成的报告十分重视,总是依次审阅改定后上报中央。朱德同志在调查研究中始终坚持的这些做法,对各地的调查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邓小平:一个警卫员、一匹马,轻骑简从

不搞形式,注重实效,是邓小平同志开展调查研究的显著特点。他在中央苏区担任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时,经常是一个警卫员、一匹马,轻骑简从,前往瑞金、会昌一带调研。

针对一些党政机关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不少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接近群众,不重视调查研究,不了解工作中的真实情况。""任何脱离群众、不问群众态度如何的干法,必然要失败的。"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二大提出"翻两番、达小康"的宏伟目标,"翻两番"究竟靠不靠得住?"翻两番"目标实现后,社会又将是什么样子?带着这些思考,1983年2月,邓小平同志到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沪地区调研,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实地调查的结果,不仅肯定了"翻两番"目标的可行性,而且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深入改革开放前沿开展调查研究,看到特区发展取得的巨大变化和可喜成绩,更加坚定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同志重视

调查研究的重大成果。南方谈话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廓清了迷雾、铺平了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走上了加快发展的轨道。

邓小平同志开展调查研究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问数字""爱算账",常常通过算账摸清建设进展、发现存在问题、纠正工作失误,为重要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力依据。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句名言:"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当前,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改革发展稳定都呈现出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无论是推进发展还是改进作风,调查研究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六、陈云:同他们建立固定的、长期的联系

陈云同志曾经讲过,搞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专门率工作组或派工作组下乡、下厂蹲点调查;另一种是通过敢讲真话的知心朋友和曾在身边的工作人员调查,同他们建立固定的、长期的联系,从他们那里听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真实呼声。

1961年6月,"大跃进"失败后,为了尽快恢复生产,陈云同志邀请了薛暮桥、顾复生和陆铨3人,深入农村作全面的调查。陈云同志专程赶到上海青浦县小蒸公社,与农民同吃同住,蹲点调查15天。蹲点调查时,陈云同志从不走马观花、搞形式主义,而是深入调查地点,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与当事人、参与者交谈,群众都乐于向他讲实情。为了更科学地制定"一五"计划,深入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陈云同志直接从青浦县请来两位敢于说实话的农民, 一个叫曹象波,另一个叫曹兴达,都是他通过老战友和组织找来的。陈云同志对他们和蔼可亲,他们的感觉是见到自家人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陈云同志先问他们土改前后农村的变化;农村土改后,农民认为自己得到什么好处,又有哪些坏处。这两位农民回答说,满意的有五条:一是每人分了两亩四分地,无人催租、逼债,也无人外流;二是物价稳定,人民币值钱;三是修理了排灌机器,收成好的年份,人均可收1200斤稻谷和蚕豆;四是肥田粉(一种进口的化肥)供应增加了;五是受干部的气比在国民党时期少多了,不用打耳光子了。几点不满意的地方:一是外来干部说话听不懂,有时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二是镇上商店关门的多,买东西不方便;三是有人造谣言,人心不安,地主趁机挑拨离间。之后,陈云同志还特别与两人约定,让他们成为其研究农村变化的长期联系人,和他们有过多次交往和面谈。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