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4月调研报告-70篇(第23/88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896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99分钟

党建引领是前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提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既是《条例》的明确要求,也是农村发展、现实选择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打造"旗耀河东、全域强基"党建品牌要求,深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在竞相发展、追求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 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南永青村党支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找方向、定思路,解难题、建机制,作出了良好示范。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像他们那样,扛主责、抓主业、当主角,把能够调动的资源和力量集中起来、统筹起来,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的瓶颈,推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像他们一样闯市场、创收益,补齐市场经验不足的短板, 提高领导经济工作、带领群众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带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人才支撑是关键。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发展的规律来看,城镇化的演进必然带来人口人才的流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利用自身优势从欠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这种"虹吸效应"加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和欠发达地区的陨落。在这方面,南永青村也深受其害。所以他们痛定思痛,依托本土人才,发展特色产业, 再通过特色产业吸引人才回流,形成良性循环。从该村的实践可以看出,随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的增强和农业产业的回暖,这种势头会越来越好。农村要发展,集体经济要壮大,必须发挥人才作用。要坚持育才、引才、用才、留才一体推进,在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企业家入乡,放宽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帮助解决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用乡村广阔天地的发展机遇吸引人,用乡村田园宜居的优美环境留住人。

产业振兴是根本。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强产业,集体经济才能根深叶茂,农民才能共享红利。如何发展农村产业既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打造"果品蔬菜、饮品酿品、主食糕点、药材药品、肉蛋制品"五大产业集群等一系列思路举措。但部分地

方在落实上缺乏创新性做法,相当一部分农村的产业陷入了低端同质竞争,甚至反复调产的窠臼。该村之所以能够通过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带动村民致富,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就在于创造性贯彻市委决策部署,根据市场需求选准一个好产业,实实在在地抓起来。各地要立足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市委思路,依托资源禀赋、条件优势,选择适合种养的类型、发展的方向,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模式创新是保障。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探索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落实中央政策要求,必须把握好"新"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多种方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高效配置资源要素,发展壮大一方产业。比如,浙江省余杭区采取村集体组建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的模式开展经营;江苏省昆山市采取村级联合、抱团发展,多个村社共同组建投资开发公司的模式参与市场竞争。无论采取哪种模式, 必须要坚持统分结合、取长补短,这也是南永青村"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 发展模式的精髓。既要发挥"统"的优势,推动土地、资金、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联合,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精准对接市场;更要"分" 得合理,科学建立分配收益,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利益均沾、共同富裕。同时,要注意加强监管,对流转土地审批、股份认定、收益分配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管控,及时纠偏,防止资产流失。

法治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湖南模式及其持续优化路径 基于湖南省脱贫攻坚基础数据的调研分析

湖南大学 黄婷

2021年2月25日,XXXXXX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胜利后,"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是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其前提就是建立防止返贫困的长效预防机制,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脱贫成果巩固、防止返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不能仅仅依靠现有产业、经济政策的推进和保障,更要依靠国家法律的保障和巩固。严密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法律保障机制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

一、湖南省脱贫攻坚显著成效的基础评价湖南是XXXXXX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地

2013年11月,XXXXXX在湘西十八洞村视察时首次做出"精准扶贫" 重要论述。在这一重要论述指引下,湖南省坚决贯彻DZY、国务院部署,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要求,紧紧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四个切实、四个不摘、异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帮扶工作'四个跟上、三个覆盖'"的政策体系机制,扛劳扛实精准扶贫首倡地的责任担当,走好"精准、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路子",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2012-2020年, 全省共实现741万人脱贫,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降至0.36%;贫困县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4.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66个百分点;2018、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省份。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

(一)各具特色的地域资源优势明显形成

2012-2020年脱贫的51个县、6920个村地域资源不同质、有特色,武陵山

片区县(31个)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罗霄山片区县(6个)是跨湘、赣两省著名革命老区,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片区外3个国家级贫困县江华、新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平江位于湘赣边区域两省24个县(市、区)示范区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8个省级贫困县及3个比照片区执行县涵盖吉首、常德、怀化、永州等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策支撑体系相对完善湖南省已经出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扶贫、产业振兴政策。宏观方面,出台了《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湖南省"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等政策;财政支持方面,制定了《湖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保障扶贫主体方面,下发了《关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的若干政策》等;兜底政策方面,出台了《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通知》等。

(三)脱贫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道路交通方面,全省51个贫困县实现25户以上自然村100%通硬化路,通车总里程11.1万公里,占全省46.14%;垃圾集中处理方面,2011年建成垃圾中转站103座;饮用水方面,已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地定期监测制度;污水处理方面,到2022年年底实现脱贫地区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教育方面,2021年共建成并投入使用101所面向51个脱贫县的芙蓉学校,为脱贫地区提供优质学位14.6万个,已招收12.87万名脱贫家庭学生。

(四)脱贫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加速发展

脱贫地区的茶叶、油茶、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迅速发展。据统计,2020年全省茶叶、油茶、柑橘分别达24.55万吨、110万吨、585万吨,比2015年分别增长40.0%、33.5%、28.1%;脱贫地区"一县一特"优势产业发展迅速,涵盖123 个县市区主导特色产业8大类别,已成为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扶贫产业,其中安化县扶贫产业"安化黑茶"2020年全县茶叶产值达230亿元,15万贫困人口中有9.6万人靠茶产业实现脱贫。

(五)脱贫地区人均纯收入呈倍速增长

2014-2020年,全省51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137元提高到12406 元,增长141.50%,增长率高出全省农民收入平均增速水平76.64个百分点。2021 年,全省51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3553元,比2020年增长13.5%, 增长幅度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3%。其中,十八洞村通过发展猕

猴桃、苗绣、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369元,是2013 年的11倍。

二、湖南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法治保障的主要做法

(一)制定扶贫领域地方性法规

在坚持与上位法"不冲突、相一致"原则基础上,湖南省根据脱贫攻坚实际情况,突出脱贫攻坚地方立法"可操作、有特色"。湖南省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省份,农村贫困人口位居全国第五,其贫困成因及地域环境具有特殊性,脱贫攻坚法治保障也面临着求同存异、个性与共性互融的困境,亟须通过地方立法对脱贫攻坚战中相关权利义务予以立法规定。根据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需要, 湖南采取扶贫领域地方立法先行先试模式,秉持"可操作、有特色"的地方立法基本原则,加快推进湖南省扶贫领域地方立法。2016年1月1日,颁布并施行了《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条例》,弥补了脱贫攻坚相关权利义务划分无法律依据的困境,实现了有法可依。

(二)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湖南坚持用好并进一步优化返贫监测帮扶管理平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制定兜底政策,防范化解潜在返贫风险。充分运用省级预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尤其是12个行业部门的23类数据、10类返贫致贫和9类政策未落实风险监测,吸取全省监测对象中66%因病因残返贫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脱贫户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资助政策,允许基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过渡性办法, 严防因病因残返贫风险。

(三)压实各级涉贫主体责任压实各级扶贫主体责任是湖南省法治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关键。脱贫攻坚进程中主体法律责任压实与否,直接影响政策推进实效,影响涉贫资金、涉贫项目的合理合法使用和推进。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