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4月调研报告-70篇(第26/88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896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99分钟

一是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有效培育。高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一方面,高校成为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沃土。调查显示,74.7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教育增强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国家需要" 成为大学生认为继学习兴趣、就业前景之后,选择专业时最为看重的要素。大部分教师和雇主也认为大学生具有国家意识,"有爱国情怀,懂得感恩""爱国并且三观正"。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调查显示,思想政治课继上一轮调查后再次入围大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榜单,并且继英语课和高等

数学课之后位列第三,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同时,有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很能打动自己,其思想性、感召力和吸引力在不断增强,持续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心怀"国之大者"。

二是师德师风得到学生高度认可。DZY与国务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并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调查显示,72.54%的大学生非常满意教师的教学态度;69.3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教师对待工作非常尽职尽责; 63.1%的大学生非常愿意视教师为榜样。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我国要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关键。调查显示,许多学生认为教师重视并很好地培养了自己的"爱国情感"及"协同合作"等精神和意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尤其是教师教学态度和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了广大学生的高度认可,发挥了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学生认为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质""量"并进。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国家竞争的关键,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明显冲击,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一方面,疫情防控期间,我国高校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教学样态,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质" "量"并进。调查显示,学校应对疫情的管理"快速有效"得到学生高度赞誉, 线上教学因"反馈及时""教学方式新颖"等明显优势受到学生期待;69.84% 的大学生对疫情以来学校的课程及教学安排感到满意,排在最满意项目的第五位,且57.8%大学生对学校安排的在线课程教学效果表示很满意。另一方面,智慧经济时代,以新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国结构性变革, 教育新基建成为助力智慧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调查表明,"新基建" 通过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调查显示,66.33% 的大学生认为涉及在线平台、资源库等方面的学校数字化建设能满足学习需求。

四是校园育人环境的感受良好。高校紧密围绕环境育人理念,统筹推进校园安全和制度安全,共筑和谐安全校园环境,建设成效显著。调查显示,78.1% 的师生对学校的安全性表示很满意;69.05%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学习风气积极向上,学校努力学习的学生多。高校在"丰富的校园文化""平安有序的校园环境"等方面营造了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生态。

五是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增强高校学生就业和创新创业能力,是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保障平稳就业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扎实推进国家相关就业创业政策落实落地、积极助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做好重点人群的帮扶就业,激发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热情和创业能力。调查表明,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了雇主的需求,着力提升了学生职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品质,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数据显示,与学生就业创业相关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主动性,均排在对应题项的第二位;同时,近六成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成效表示非常认可。

五、主要问题

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高校创新能力和品质培养不足、学生专业认同度低、教师教学方法吸引力较弱、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其中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满意被高频提及。与上一轮调查相比,开阔国际视野机会、师生课外交流依然是大学生满意度偏低的突出方面。

第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心提升较快,但创新能力和品质培养不足。调查表明,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心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发展最快的能力和品质。而学校对学生"好奇心""批判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却不足,满意度分别排在末位和倒数第四位。数据显示,48.36%的大学生对参与课题创新研究机会的满意度偏低,53.29%的大学生对学校提供开拓国际视野机会的满意度偏低, 46.7%的高职生对参与企业技改、工艺创新机会的满意度偏低,60.5%的研究生对教学内容涉及"卡脖子"核心技术创新方面的满意度偏低。开放题分析发现, "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师教学方式落后""抽象思维培养欠缺"等被高频提及。

第二,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但对专业的认同度偏低。学校良好的学风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调查显示,近七成大学生认为学校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学生多,位居满意度排名第七。学生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但却出现专业认同总体水平不高的现象。数据显示,仅41.87% 的大学生认为所选专业与自己期望很相符。49.6%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够热爱, 41.01%大学生对从事与专业直接相关工作的意愿不高,46.44%的高职生认为自己的专业职业素养提升不足。开放题分析发现,部分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存在"认识不清""就业前景迷茫"等问题,同时,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也存在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等现象,可能是导致"毕业即失业""就业困难"的主要影响因

素。

第三,学生高度认可教师的教学态度,但认为教学方法吸引力不足。高校教师的教学态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还能保障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高以及增强教学体验。调查表明,学生高度认可教师的教学态度, 排在最满意项目的第四位。良好教学态度的形成不仅有赖于师德师风建设政策的"硬杠杆",还取决于教师综合素养的"软实力"。相较于教师的教学态度, 学生对学校教师教学方法满意度不高,数据显示,49.4%的大学生觉得教师教学方式的吸引力不足,53.87%的大学生对任课老师课外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不太满意。在多选题中,多数学生选择"最在意教师的是"要教书教得好,但开放题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存在"惯性思维""路径依赖"等问题, 使得教师的"思维保守""教学方式呆板""课外沟通少"等都是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短板。

第四,学生认为理论教学能够适时更新,但实践教学仍是薄弱环节。调查显示,60.1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内容能充分体现专业的新知识/新动态, 说明课程理论内容能适时反映出前沿性和时代性。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进而通过"知能同构"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内化。但开放题分析发现,不少大学生反映,学校的"实习实训教学设备数量不够""实践教学机会少"、实践教学存在"知能""理实"分化等问题。数据显示,41.9%的大学生对学校安排实验/实践课程量的满意度不太高,且认为对实践操作的原理掌握不太好。48.37%的大学生觉得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企业不多。雇主也认为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工作需求还存在一定程度脱节现象,是毕业生比较欠缺的能力。

第五,学生对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满意,但认为教学科研设备不能完全满足学习需求。近年来,高校为提升育人质量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因此,学生普遍认可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显示,65.79%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场所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对"大楼"表示满意的同时,对教学科研设备的满意度却较低,在"学生认可学校方面"的题项中排序末位。开放题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反映学校仪器设备的开放性、实用性和专业性不够,甚至存在某些重要仪器设备短缺、老旧、损坏、无人会用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学习效果,也不符合智能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第六,学生对校园安全最为满意,但认为校园治理在规范化和人性化方面存在短板。教育部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坚持把各项安全工作抓好、抓到位。

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着力构建起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营造了和谐平安有序的校园环境。调查显示,近八成学生认为校园很安全,在满意度题项中排名首位。校园安全是高校治理的内容之一,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因高校治理机制的复杂性,高校多元治理理念应渗透到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校园安全。调查表明,高校在治理能力、治理规范等方面存在短板。数据显示,43.72%的大学生认为向学校反馈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不太畅通,42.25%大学生认为后勤管理工作(食堂/宿舍/生活服务等)做得不够好。开放题分析发现,大量学生不满学校的管理制度,主要集中在后勤管理过于形式化、办事效率低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等方面,这反映出了高校整体治理能力偏弱的问题。

第七,高职教育质量在不断提高,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可仍然不够高。近几年,职业教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政策高度,相关政策密集出台。随着2022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和"职教高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分互换""1+X"证书等政策落地,职业教育质量也有所提高。调查显示,高职的教育质量维度得分为76.13分,比2018 年提高3.76%。59.78%的高职生对在学校里获得的成长感到很满意。虽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也有不少高职生表示"生源质量偏低""教育资源匮乏""就业环境不理想"等会成为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 46.55%的高职生不太愿意推荐亲友报考本校。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否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成为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实现"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最大期待。

六、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及分析,着力从提高师生满意度的视角,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是统筹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我国高等教育已从大众化发展阶段过渡到普及化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教育方式都在与时俱进,需要各方面统筹推进,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成效。一是高校应以"创新"理念统领人才培养全局。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环节渗透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创新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要改变以项目为牵引的改革方式带来的高校主体作用发挥不足、改革措施分散化的现象,转而形成改革合力。三是发挥"双一流"高校引领带动作用。"双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