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义乌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义乌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义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王健
2019年1月13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在中共义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较好地完成了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9亿元,增长7%;完成财政总收入153.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2亿元,分别增长8%和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1367元和36398元,分别增长8%和9%;存贷款余额为2849亿元和2455.1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123.4亿元和182.3亿元。
这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拓展的一年。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五个一"工程、三大廊道建设扎实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方案成功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等改革举措加速落地,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步伐更加坚实有力,义乌发展站上了更高的起点。
这一年,是聚焦提质增效,发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一年。全力打好九场硬战,招商引资、有效投资、平台建设、有机更新、风险防范、社会治理等组合拳精准有力,"六个稳"工作扎实推进,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成效显现,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这一年,是坚持补齐短板,一批大事要事扎实推进的一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村庄规模调整工作全面展开,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置,高校招引取得历史性突破。民生投入为历年最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城乡变得更加文明有序,群众生活更有奔头、更有盼头。
这一年,是各方同楫共助,发展积极因素持续积累的一年。义乌元素亮相"改革开放40周年展";"义新欧"班列写入中西两国联合声明;全国人大积极推动涉及义乌六条建议落地;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授权支持义乌发展;金华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支持义乌开放型经济发展政策;谢高华老书记被授予"改革先锋",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全市人民;全市上下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氛围更加浓厚。义乌前行的道路上,正汇聚起越来越多的磅礴力量。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七方面工作。
(一)着力实施开放引领,市场赋能持续加快。启动"一带一路"系列海外站建设,捷克站启用物流园、货运场,获批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义新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邮,发布"陆上丝路指数",获批全国唯一快件运输试点。建成海港功能平台,落地迪拜直通仓项目,义乌至宁波舟山港班列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铁海联运班列。投用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建成冰鲜水产品、水果指定口岸。开通直飞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国际航班。通过开放赋能,市场传统动能持续巩固,预计实现出口2520亿元,增长9.3%;进口36亿元,其中进口日用消费品增长105%;市场周边金融机构资金流入、入境外商、公铁空货运量均保持增长态势,出口集装箱量首次破百万标箱。创新势能加快集聚,新增市场主体10万户,增速全省领先,总数突破45万户,占全省的1/14;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46家,为全省最多;超四成市场经营户每月更新商品;对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引进50个国家的420家企业落地参展;义博会首次植入标准化元素。比较优势不断放大,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投用跨境电商公共监管中心,开通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快递业务量连续超北京、杭州跃居全国第四;设立小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启动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共建,落户首家国际检测认证机构,有效注册商标量、境内商标申请量、境内商标注册量三项指标位列全国县域第一。
(二)着力加强制度供给,重大改革加速落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削减行政权力事项411项,减少群众办事110万件;削减办事材料64%;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削减59%。打造"无证明城市",获中国法治政府奖。率先设立跑一次没办成投诉与代办窗口。实施涉企"证照通办",做法获全省推广。打造"义网通办"平台,网办实现率达84%,项目入选全国50强。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列入省人大立法计划。创新实施市场采购进口贸易机制,落地汇总征税、关税担保等改革举措,获批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制改革。实施"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率先实现"拿地即开工"。推行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消除亩均税收万元以下工业企业,工业用地亩均税收预计增长超过10%。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宅基地跨村安置试点,完成集地券2162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9宗116亩,登记发放不动产证6.2万户,撬动农村沉睡资产530亿元,改革成果获自然资源部肯定。深化信用体制改革,获全国守信激励创新奖。
(三)着力推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成效显现。持续增量选优,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总投资826亿元,其中"省市县长项目"8个,实现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07.7亿元。规上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分别提高6.8和5.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创五年新高。引进独角兽企业9家。稳步存量提质,新建小微企业园32个,建成投用19个,集聚企业1640家,园区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前列。新增"小升规"企业70家。整改提升"低散乱"企业2736家、D类企业172宗。
强化科技创新,建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7家,引进科研院所5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有望实现全省科技目标责任制考核"四连冠"。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新增上市上板挂牌企业38家,资本市场新增直接融资325.7亿元。深入推进服务业强市试点,服务业发展考评居全省第一。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4200亩,创建首个省级特色农业产业园区。
(四)着力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实施铁路综合枢纽等重大项目192项,新增省重点建设项目8个、省重大产业项目6个、省重大服务业项目9个。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0%,有望获评省有效投资优秀县市。阳光大道立交化改造、商城大道隧道等工程加快推进,高速外环实现闭环通车,义乌迈入绕城高速时代。东方日升、岩谷科技、圆通速递等项目开工,义利发动机、爱旭一期、安诺优达基因检测等项目投产,首台"义乌造"新能源整车下线。高新区入选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开发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十强,集聚区位居全省考核前列。丝路金融小镇新增企业总部、金融机构113家,光源科技小镇列入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当年引进、当年奠基,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实现落地即招生,双江湖科教板块拉开序幕。狠抓项目落地开工,攻克政策处理难题62个,拔钉清障150项,连片拆810万方,腾出发展空间超1.5万亩。
(五)着力坚持内外兼修,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实施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规则义乌、义行天下"深入人心,礼让斑马线、"爱心冰柜"等成为城市美丽风景线。城市设计试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实施胜利、车站、楼店等区块有机更新,改造老旧小区和城中村1.7万户,拆迁户数居全省第一。完成道路提档、精品街改造49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佛堂、义亭、赤岸和后宅被评为省级样板。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2个,望道信仰、德胜古韵、人文上溪等精品线成为旅游新热点。创建一星级样板村53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入围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行政村规模由732个调整为450个。实施物业联建项目118个,全面消除76个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至91%,全省排名前移8位;开展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实现地表水国控断面、出境断面、县控及以上断面、饮用水源地4个100%达标,有望三夺"大禹鼎"。
(六)着力加快补齐短板,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5所、幼儿园46所,树人中学、稠城三小等9所学校建成投用。获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发展试验区、全省首个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排名跃居全省前十。深化浙大高水平医联体建设,投用新妇幼保健院、儿童福利院。开展儿童疾病免费筛查10.2万人次。低保标准由775元提高至855元,全面消除年收入万元以下低收入群体。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实现中重度失能群众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保障全覆盖。实施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建成省放心农贸市场5家、省三星级以上文明规范市场9家。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市。开展住房租赁试点,新增公共租赁住房938套,经验获全省推广。新增物业管理小区22个。完成危旧房治理24509户。深化"治标更治本"行动,安全生产事故三项指标持续下降。维护金融稳定,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率、不良贷款总量连续三年下降。创新"路地融合"防恐机制,实现暴恐"零发生"。建成"无案小区"20个。荣获省平安综治优秀县市。有望实现平安义乌十一连创。
(七)着力提升政府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践行"五(吾)带头""大脚掌+"。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全面落实环保督察整改,切实抓好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开展民主协商,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代会议案2件、代表建议334件、委员提案302件。扎实推进清廉义乌建设,查处工程领域案件6起,核减政府投资项目造价、工程款项9.6亿元,清缴税费及欠款1.5亿元。开展财政扶持政策清理。"三公"经费下降2.5%。开展"两送两增"活动,稳定企业贷款996亿元,为企业减负19.6亿元。完成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改革开放40年物流城市发展成就奖等称号。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气象、双拥、优抚、档案、史志、对台、侨务、工会、红十字、慈善、统一战线、人民武装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义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所有新"义乌人",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义部队官兵,向关心、支持义乌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国际化支撑体系有待完善;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国际贸易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还需加快,产业"低散乱"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亟待加强;环境"脏乱差"现象反复;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政府系统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主要工作
201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金华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为总抓手,全面落实"三个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聚焦强改革、强外贸、强制造、强投资、强都市、兴文化,扎实做好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奠定坚实基础。
建议201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民间投资、交通运输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长1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节能减排降碳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全力建设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一是高水平建设试验区。聚焦"一个核心、四大板块、五大创新、八大突破",先行先试大众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改革举措。争取试验区纳入浙江自贸区。推动试验区省级立法,赋予更多改革自主权。争取获批"陆港+多平台"的内陆新型保税港区,启动进口展贸区、综合配套区规划建设,打造试验区进口、转口的核心承载平台。建设无费无证口岸,实施进口日用品正面清单等监管模式,探索"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方式。推进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完成机场4E等级提升规划报批,争取开通国际货运航班,货运增长30%以上,迈入全国中型机场行列。建设铁路口岸二期。投用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开工建设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启用国际邮件互换局正式场所。争取汽车整车口岸,打造全牌照口岸。深化金融专项改革,探索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本外币账户管理体系,设立批筹地方法人保险机构等金融主体。二是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高"义新欧"班列运行质量,推进进口运邮测试,做大拼箱、快件等业务,全年往返运行500列。提升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实施金甬铁路、国际枢纽港、义东北物流园、义西南物流园等项目,建成投用义乌港二期,做大迪拜直通仓,完成铁海联运5万标箱以上。深化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升"十项举措",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城市经贸合作对话会等活动。三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积极参与畅通便捷长三角、协同创新长三角等建设,推动自由贸易、中欧班列、科技创新、办展办会区域协同。启动杭温高铁建设,谋划义东高速北延、义乌至杭州城际轨道等项目。开行杭州高铁通勤列车。四是加快共建都市区。促进资源要素跨县域市场化流动,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实施金义中央大道、金义东城际轨道、义浦二线拓宽等交通廊道项目,构建都市区一小时通勤圈。实施金义科创廊道项目80个。加快双江水利枢纽、美丽城防工程等建设,建成生态廊道闭合圈。做好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等工作。
(二)始终把市场作为义乌发展的根和魂,加快市场新提升。一是凝心聚力推动市场持续繁荣。坚持"兴商建市"战略不动摇。跳出市场发展市场,跳出义乌发展市场。组建市场发展委员会,强化市场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和行业布局研究。推动实体市场叠加数字贸易、连锁分销、第三方服务等新业态,培育新批发、新零售、新电商等新主体。构建市场运行多维度监测体系,强化贸易摩擦分析应对。主动参与eWTP等经贸规则创新。完善市场主体评级体系,实施商位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二是向全球化国际化进军。实施"一带一路"贸易畅通计划,拓展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优化海外供应链布局,推进捷克站运营,启动非洲站、迪拜站建设,设立境外贸易服务中心、海外仓10个以上。深度接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浙江进口商品博览会。完善进口商品内贸分销渠道,设立精品直营中心、直营店20家以上,日用消费品进口增长30%以上。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1700家次以上。三是向品牌化标准化迈进。做优文创园、工业设计中心,设立小商品创意成果展销中心,加快文化创意、时尚设计进市场。拓展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功能,新增原创设计产品自律保护行业10个以上。加快建设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新增各类标准30个、"品字标"5个、注册商标2万件以上。建立核心供应商库、网货供应中心,构建"义乌好货"快速铺货体系,增强服务内需市场能力。完善商品信息追溯、信用担保等机制。强化市场、产业联动,实现市内工业产品3C认证全覆盖。四是向现代化综合化拓展。促进电商与实体市场双向"引流",推动市场向体验式场景化转型。加强市场大数据采集与应用,深度服务采购商和经营户。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创新实施出口无票免税、直购进口等举措,引进销售额超亿元电商企业和平台18家,业务量列第三批综试区第一。推动商城集团向综合服务商转变。强化仓储、短驳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建成临时物流园区3个,投用物流仓储场所120万方以上。
(三)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一是"最多跑一次"改革争当全省第一。围绕企业投资不收费、办事无证明,政府工作有规范、服务零距离,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实施负面清单外事项100%全科无差别受理,创新10个领域"贴心办",推进100个场景"无感智办",实现民生和企业事项70%"掌上办",民生事项80%"一证通办"。深化"一件事"改革,实施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13类以上、民生领域"一件事"10项以上,实现工商通办事项300项以上。实施企业开办"零见面"改革。深化"标准地"改革,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开展免收保证金试点,实现"远程不见面"开标。实施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实现"一网通管"。二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工业用地流转、司法拍卖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存量用地"退二优二""退二进三"。开展物流、商贸领域改革。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实行空间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十图合一"。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跨镇街调剂。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散落、闲置、低效用地,连片流转土地5000亩以上,消化批而未供、低效用地5000亩以上,改造提升城区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保障用地1万亩以上。四是加快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资国企布局,盘活存量资产,做大资产规模。推动平台公司从建设融资平台向实体经营性平台转型。五是完成机构改革。
(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集聚发展新动能。一是发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数字化赋能,推动"智能+""智慧+",数字化改造骨干企业20家以上,企业上云3000家以上。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地理信息、网络安全等衍生业态。建设电子商务应用云、政务云等平台。推广5G应用试点,提高三网融合应用和内容供给能力。实现千兆宽带网络全覆盖。深化省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50%以上。二是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实施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项目,打造双江湖高教园区。提升独角兽大楼、千人计划产业园等平台。主动融入G60科创廊道,引入技术转移中心、物流研究院,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30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专家工作站,设立公共科研服务平台5个以上。争取R&D投入占GDP比重达2%以上,规上工业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7%以上。三是实施人才优先战略。落实人才新政20条,做实人才事业发展与生活安居两条服务链,优化创业创新生态。创新人才公寓建设运营模式。办好院士专家义乌行等活动。实施"新产业人才成长"三年行动计划,新增高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专业技术人才4000人以上。创建工商学院省级优质高职院校。
(五)挺起实体经济的脊梁,推动产业转型再上新台阶。一是做大做强产业平台。新建、续建重点工程、重大产业项目179项。实施沃尔沃发动机、爱旭二期、森山健康小镇、总部经济B组团等项目,推进产城融合,做强义东北高新产业功能区、义西南新兴产业功能区两个组团,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加快建设捷克小镇、云驿小镇、欧洲风情街等项目,将集聚区、丝路新区打造成对外开放的重要承载区。争取高新区通过省级验收,丝路金融小镇通过省特色小镇创建。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化"1+10+2+1+X"路径,谋划布局小微企业园100个,总建筑面积1000万方以上,新建小微企业园40个以上,建成投用25个以上,新增入园企业1500家以上,打造义乌"微谷"。建设高端印染园区,投用电镀园区。支持内衣、袜子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服装制造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完成仿真花、石材加工块状行业提升。深化经济户口管理,规范农村加工业。三是坚定不移招大引强。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狠抓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招商。强化产业研究,聚焦招商地图靶向招商,力争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50个。四是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支持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已上市或上市后备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兼并重组、产业链整合,通过3至5年努力,实现规模和效益双倍增。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行动、雏鹰行动和科技企业"倍增"计划,新增上市挂牌公司18家、股份制公司18家、"小升规"企业50家、"隐形冠军"培育企业5家以上,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五是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8项举措,为企业减负20亿元以上。设立规模100亿元的国贸改革发展基金、规模20亿元的新兴动力基金。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实施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及用能、纳税等便利化提升行动。实行企业帮扶"白名单"制度。推行银行满意度测评等举措,努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新增小微企业贷款60亿元以上。营造尊崇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鼓励和支持企业坚守实业、做强主业。
(六)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快塑造城市新品质。一是攻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面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以文明微单元助推创建深化。巩固首批创建成果,实施门前五包、车辆乱停等十个第二批创建项目。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国际卫生机场等示范窗口,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巩固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争创无违建市。强化道德积分、信用评价等应用。二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稳妥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实施下车门区块等有机更新1.5万户以上。加快车站、胜利等拆后区块开发建设,江东毛店、稠江古母塘等集聚项目结顶。实施机场路立交化改造、老城地下环路、县前街南延等工程,布局现代化商业街区和学校、邻里中心,让老城区重新焕发青春。推进西门老街保护性开发。实施铁路高架站房、站前广场项目,启动高铁新城建设。建成幸福湖城市"绿肺"。在义东、义西分别开发建设高品质的"东大门""西大门"区块。三是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以大花园建设为导引,优化市域总体规划,加强重要区块城市设计。实施城市大脑工程,推动大数据资源中心、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市政建设。优化标识标牌等城市导视系统。新增物业管理老小区15个以上。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3个小区以上。改革环卫、市政、园林工作体制。四是建设节水型示范城市。实施八都水库扩容、柏峰水库引水等工程,内部挖潜增水1000万方以上。推进分质供水,启动高新区苏福水厂建设,实施稠江工业水厂扩面,建成义驾山生态水厂,开展有机更新区块双管供水。推行节水改造。加快市外引水,实现浦江向义乌供水。
(七)打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升级版,建设和美新农村。一是加快和美乡村建设。优化美丽乡村规划,深入实施美丽乡村"七个一"标准,开展全域和美乡村建设。创建一星级样板村50个、省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以上,争创省美丽乡村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县。推进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河湖一体化创建,完成绿化造林、林相改造2万亩以上。强化垃圾源头分类,完善垃圾集中收集、终端处置机制,创建垃圾分类优秀村75个以上。二是强化产业植入。完成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基础设施建设,落地亿元产业项目15个以上。加快中奥冰雪综合体、小官余理想村等项目建设,培育休闲养生、民俗文化等美丽产业,乡村旅游人数增长15%以上。推进农业两区扩面,争创省级特色农业强镇1个。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强"义乌三宝"品牌建设,新增无公害农产品6只以上,率先实现省级美丽牧场全覆盖。三是促进农村农民增收。开展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做好村庄规模调整后续"三资"融合工作,完成"多规融合"村庄规划编制100个以上。实施"一村两楼宇"和物业联建项目50个以上,投用30个以上,实现所有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
(八)切实守牢发展底线,全力巩固改革发展稳定新局面。一是打好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实施银行债转股、政策性担保扩面、纾困基金等举措,解决企业流动性风险。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精准"化圈解链"。加强互联网金融领域规范整顿,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非法集资行为。积极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和"回头看",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深化"双九"治理,完成污水零直排区100%创建。优化雨污管网布局,启动老城区管网更新改造。新建双江湖净水厂、佛堂污水厂二期等项目,完成9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前一年达到省清洁排放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华川集中供热二期、智慧能源中心建设,建成垃圾焚烧技改项目、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实施降尘抑尘、废气减排行动,推行标化工地、标化运输、标化用能建设,空气质量达国家Ⅱ级标准,争创空气清新示范区。开展土壤污染排查和综合治理。三是深化平安义乌建设。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十大专项行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雪亮工程""无案小区"建设,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风险管理。治源治本推进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加强重点场所、高层建筑、道路交通等安全隐患治理,创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样板。深化基层"四个平台"建设,打造"平安+智慧"村居。做好普法、人民调解、积案化解等工作。争创平安金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