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0年海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第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57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6分钟

激活资源高效利用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有限资源向主导产业、重点园区、优质大项目、效益好企业集聚,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严守"资源利用上线",建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和资源利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实现资源要素最大化效益。坚持多规合一,科学评估"三条控制线",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深化集约用地"五改一调""增存挂钩"机制,盘活闲置低效用地3000亩,实施挂钩拆旧复垦7000亩。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形成优质资产良性循环。有序清理闲置、废弃企业及其资产,腾出更多空间资源。坚持"亩产论英雄",鼓励向空中发展,加强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结果运用。推进绿色制造,淘汰落后产能,削减排污总量,统筹存量资源向重大项目和优势企业倾斜,提高环境容量利用效益。发挥银政企对接合作机制作用,扩增信贷规模,精准投放服务,提升金融资源配置质效。做大财政扶持资金总盘,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协同参与,管好用好基金资金资源。优化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区域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

三、坚持创新引领,增创区域竞争优势

持续开拓创新领域。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深化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支持企业与中科院、"双一流"高校、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深度对接,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00个,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个。积极争取省级以上科技专项,精心组织申报各级科技评比奖项。联合院士团队攻关核心技术,新增院士合作项目10个。加大高企培育力度,新认定100家、净增60家,总数突破330家。支持智慧农业物联网、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创新合作,共建农业科技基地新平台。加强龙头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推动与医学院校等共建创新协作平台。提升规模企业研发活跃程度,建好建强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重点研发平台对接,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家。注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进军创新"无人区"。

精准引培创新人才。深入实施"海陵英才"计划,引进产业领军人才10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50人,财政资助人才项目40个。扎实开展"学子归巢"、招工引劳,引进高校毕业生、蓝领技能人才1.5万人。持续推进人才重点工程,确保入选国家级人才、省"双创人才"数量南通领先。大力招引教育、卫生、文化、法律、金融、涉外等专业人才以及实体经济领域实用型人才,健全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鼓励各类人才进企业、解难题。实施人才安居保障工程,推进"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建设,畅通人才医疗、子女入学等服务"绿色通道"。

催生更多创新成果。精准开展供需对接,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开发首台套、首创产品30个。依托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推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互联互通,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亿元。加快科技银行建设,推进投贷联动,"苏科贷"发放贷款总额增长10%。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工程通过验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0.5件。持续开展质量、品牌、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新增省、市质量奖各1个,中国驰名商标2件,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8项,支持和推动非标产品企业提升行业话语权。

四、深化对接合作,拓展对外开放空间

全方位融入苏南。向南跨长江,加快融入苏南,在开放定力、创新精神、担当作为等方面全面看齐,在开放开发、园区发展、产业培育、营商环境等领域全面学习。主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成果转化,大力引进龙头项目,集聚关联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价值提升,实现与苏南产业链条分工协作、融合发展。提升省级南北共建合作园区发展水平。全面做好交通联通、产业协同、文化合作等跨江融合大文章。

全方位对接上海。深度融入上海产业链分工体系,积极承接上海制造业转移项目,放大两地合作共建园区、商会等平台互动效应,在银行、基金、证券、期货、文创、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深化贸易合作。与长三角重点城市的农超、农贸、便利店加强合作,提升海安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

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抢抓外商投资开放机遇,贯彻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提升金融、工业综合体、现代服务业等外资比重。引导企业树立全球思维,精准开展涉外培训。实施企业外贸促进计划,培育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推动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实现进出口总值140亿元。提升保税物流中心运行水平,推进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建设保税区直营中心、"百国百品"一带一路国家馆,完成进出口货物量15万吨、货值突破3亿美元。鼓励企业联合开拓"一带一路"等多元化国际市场,加快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加强与中信保、政策性银行的工作联动,支持优质企业境外发债、海外并购和直接投资,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额1.5亿美元。

五、加强建设管理,打造美丽宜居城市

精细化推进城市建设。全面优化现代化中等城市格局,持续丰富城市内涵,力争成为全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推进主城区、新通扬河北侧等区域房屋征收。加快金融服务中心、党校迁扩建、邮政物联大厦等重点工程建设。改造闸东路、旺池路西延等8条城区道路。探索片区开发建设模式,注重地下空间开发。做实城市经营文章,有序推进地块上市。稳妥实施城中村土地流转,高质量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促进城市局部更新,力争一批项目进入全省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延续城市文脉,打造美丽街区,拓展公共空间。加强商品房、安置房、租赁房等住房保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支持5G通信网络布局,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人防工程建设使用管理,提升城市运行质量。上湖创新区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河湖生态绿化等建设,统筹推进学校、医院、星级酒店、中开院创新广场、同方飞立科创园等重点项目。新通扬河生态区加快安置房、生态廊道等建设,统筹推进道教文化中心、海安高级中学外国语学校等重点工程。坚持特色发展,推进小城镇、撤并镇升级改造,完善商业综合体、酒店、公园等服务功能,持续提升集镇人气。

立体化推进交通工程。开展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通榆路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全面启动实施火车站进出通道建设工程,全力保障盐通高铁年底建成开通。推进新长铁路老五坝道口平改立通道建设。加快通扬线航道桥梁建设,联荣大桥、章郭大桥建成通车。提高城乡公交运力,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继续推进交通亮化、数字交通、安全智慧等提档升级工程,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加强城乡道路连接连通,提升交通便捷度。

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考"。围绕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做精做细城市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全面完成社区功能室升级、城区"微空间"治理等工程。加大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等分类处置力度,推动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成立市物业管理中心,强化小区物业管理和业委会建设,提升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水平。依法规范维修基金管理使用。加强修锁、修鞋、修自行车等便民服务摊点统一管理,让"摊点变风景、市民得便利"。全面推进城区烟花爆竹禁限放、智慧停车服务管理等工作。深化违法建设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提升违法建设综合治理实效。发挥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公益职能,精准开展代办型、关爱型、互助型志愿服务,发动并带动社会志愿者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南通第一、全省前三"。

发挥国有企业服务城市发展重要作用。融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技术创新、规范管理、绩效提升。支持拓展经营领域,加强与央企国企对接合作,鼓励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混合所有制。夯实国有企业公益性责任,全面参与城市、小城镇与撤并镇建设改造。国有资产运营集团推进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加快资产高效整合利用,开拓公共资产资源储备经营市场。城建集团做好市政主营业务,在城乡融合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稳步探索开展金融保理等新业务。瑞海集团在优化城建资产管理运营基础上,加强与知名企业合作,推动城市片区开发,依托金融集聚区积极筹备基金产业园。水务集团深入推进引江供水三期工程,加快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信用评级和服务能级,推动资产证券化,向资本市场进军。开发区、高新区等区属国有企业立足可持续发展,优化体制机制,积极服务园区开发建设和重大项目招引落户,加大对外合作力度,提高实体化经营水平和市场化发展能力。

六、夯实三农基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规划配套上做优。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分类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打造一批乡味浓郁、功能完善的特色小镇、特色村庄。规范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审批管理。依法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使用权转让、出资、抵押。统筹农机"两融两适"、农产品电商、农村冷链物流等建设和配套,构建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探索村庄基础设施建管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重点水利工程6项,新建高标准农田5.2万亩,完成旱地改水田1000亩。加大涉农资金争取和统筹力度,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实现更多社会资本流向农业农村。

在特色工作上做精。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培优做强稻米、蚕桑等五大产业,打造一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粮食单产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围绕优质桑园种植面积8万亩目标,开展扩桑三年行动,实施桑园占补平衡。稳定生猪生产、推动转型升级,做好"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65%。争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突出重大项目招引建设,新开工规模以上农业项目50个。加快雅周现代农业园省级示范园建设,大力引进一批优质农业项目入园,加大对台农业招商力度,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强"两个主体"培育,健全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省级龙头企业4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新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50人。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提升现代农业运营质态。探索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和房屋。规范"三资"管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营收入5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

在内涵提升上做实。打通资本、技术、人才回流通道,鼓励"要素聚乡、乡贤回乡、市民下乡"。深化镇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三清一改",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全覆盖,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加强自然风貌、历史古迹、红色资源等保护性开发,支持文创项目落户、乡土人才入驻,传承和繁荣乡村文化。深化文明殡葬改革,建成镇村公益性安葬配套设施。开展善行义举榜、清洁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全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完善村规民约,深化居民小组"微自治",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鼓励乡贤能人回乡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自主或联合创业兴业,为家乡兴办公益事业。规范保障在职村干部经济待遇。探索实施乡村教师周转房制度,加强乡村教师、医生待遇保障,全面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对接社会保障扶持政策,让乡村留得住美景、留得住人才。

七、突出防治重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聚力问题攻坚。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全面聚焦大气、水、土壤环境短板,集中整治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科学运用走航车精准溯源,全面推进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综合防治,强化重点时段臭氧污染管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PM2.5平均浓度不超过4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76%。深入推进河长制、断面长制,加强19条重点河道及支流污染源再排查再整治,确保省考、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分别达66.7%、75%,国控北凌新闸断面水质达标。深入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开展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动,全面完成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加强联防共治。抓好源头防控,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充分发挥环委会及11个专业委员会作用,加强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和运用,构建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整合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职能,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加快实施环境资源执法司法联动、快速处置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区镇大气自动监测站联网运行,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智慧监测联网实现全覆盖。稳步推进重点断面及上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网建设,年内建成17个。完善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水平衡"监管。落实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制度,因地制宜提高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3座,新建污水管网60公里以上,新增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33个,构建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体系。确保污泥处理处置设施项目建成运行。

推动绿色发展。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和修复,全面落实"三线一单"。全力推进海岸线修复。推行"环保总监"制度,推动企业加快建立健全环保制度。全面落实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强化环保信用等级评价结果运用,对企业实施精准帮扶和分类管理。实施"环保管家"服务模式,提升环境治理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精准开展环保法律培训,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针对学校、村居等不同群体加强环保宣传,引导全社会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公共充电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管理,促进绿色消费。高标准实施绿化造林工程,新增成片林6000亩以上,建成省级绿美村庄10个。

八、丰富惠民举措,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推动社会保障普惠化。大力实施创业富民、产业富民、园区富民,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新增就业、再就业1.1万人。促进参保扩面,提升各类社会保障水平。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推动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强化保障基金共济能力,提升管理综合效能。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依法治欠保支。强化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抚恤优待、社会救助等标准。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全面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鼓励发展公建民营、医养康养融合的养老机构,探索建立"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就业安置、优待褒扬等政策。积极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确保贫困家庭稳定脱贫不返贫、新发生贫困家庭精准帮扶全脱贫。继续深化与略阳对口协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持续做好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工作。

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化。加快实施教育现代化,加大学校、幼儿园建设力度,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全面推进实验小学、开发区实验小学改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强小规模学校建设和管理。确保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省现代化标准,争创省四星级高中1所,建成省现代化示范职业学校。优化青少年、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退役军人、老年人等教育培训服务,加强社区"四点半学校"、教育实践基地、社会培训机构等建设管理,深化高等教育合作,构建县域服务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大校长培养力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积极营造尊师重教和教育教学良好环境。深化全民健身行动,推进体育健身产业市场化发展。大力实施"健康海安"战略,加快推进中医院急救中心、科研教学楼和上湖医院、人民医院南莫院区、白甸镇卫生院等重点工程建设。创建国家卫生镇,建成国家卫生城市。贯彻《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面提质。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工会、妇女儿童、共青团、老年老龄、档案史志等事业。促进老干部、关心下一代、老区开发等工作深入开展。

推动文化发展品牌化。挖掘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打造更多具有海安元素的文化品牌。建好青墩遗址研究所,加大青墩遗址文化研究和宣传力度,精心策划青墩文化艺术节,提升青墩艺术奖影响力。保护和弘扬红色文化,组织开展联抗80周年纪念活动。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打造大运河海安段景观带和文化长廊。启动韩公馆保护性修缮工程,建成"《新华字典》之父"魏建功陈列馆,打造海安名人文化标识。持续放大海安花鼓、海安龙舞、焦氏扎染、江海剧社等地方文化品牌效应。加快非遗展示馆、非遗工坊建设。培育文化龙头企业,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加强523国家文化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彰显特色、丰富内涵、扩大影响。加大文化人才及团队培养力度,围绕海安人文故事、历史事件、先进典型,加强文学文艺创作,丰富内容形式,扶持重点原创精品,争创省五星工程奖1个。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坚持融合性发展,走新型现代传媒改革之路,推动市场化运营与转型。充分发挥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新馆、博物馆新馆、青墩遗址博物馆作用,建成开放"24小时城市书房",繁荣社区文化,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提高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形成长效机制。扎实推进"雪亮工程",深化"网格+"融合工程。全面推进省级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强化阳光信访工作,确保信访量、越级访、重复访"三下降",及时回应率、积案化解率、群众满意率"三提升"。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无讼无访无刑事"村(社区)建设。加强调解、公证、仲裁、行政裁决、行政执法等与司法衔接联动,支持公益诉讼工作,更好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稳妥处置"停产歇业企业"。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强化德法共建。加强安委办实体化运作,高质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以国务院督导江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契机,深入开展35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提高安全治理效能。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加大财政对安全投入保障力度,加强政策研究和机制创新,建立企业和工程安全预算、安全支出基准比例制度,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高标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全面推进企业员工安全培训,进一步压降事故总量,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大非法集资防范和处置力度。提高食品药品、消防安全等监管水平。加强应急救援和实战演练,稳步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强化国家安全、宗教事务、保密通讯、反走私等工作。

今年,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15项民生实事工程。1.促进就业创业。提供就业岗位不少于2.3万个,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不少于6000个;实施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4500人以上,培训职业农民1000人以上;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400人以上,创业培训600人以上。2.提升脱贫质量。开展因病支出型困难家庭医疗救助,稳定实现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有效保障。3.精准扶弱助残。提高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补贴标准,免费为160名残疾儿童提供机构基本康复训练;为100户重度残疾人困难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发放残疾人辅具500件。4.助力强农惠农。整治农村河道、沟塘122条(处);改造里下河80座圩口闸钢闸门,更新拆建30座圩口闸、20座排涝站和5座闸站结合工程,圩堤退圩加固20公里,新建圩堤护岸6公里。5.加强公益保障。对居住我市的60周岁以上居民免费实施一次老年人健康体检;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服务项目10个;全面推进失能失智人员长期照护保险工作。6.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主城区建成2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23家小区居家养老服务站。7.优化殡葬设施。加快推进市殡仪馆(安福园)改造工程。8.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成6所幼儿园(城区3所、区镇3所);建成海师附小海光校区、长江路小学二期、海中东扩三期工程;实施2.2万平方米改薄(校安)工程。9.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成人民医院雅周院区改扩建工程;在西南片区建成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成送戏210场,送展览100场,送培训100场;文化艺术中心高质量运营,免费开展公益培训班30个,大剧院举办高质量文艺演出60场;组织开展"爱家乡、游海安"活动4次。11.改善居住品质。流转主城区城中村土地647亩,实施城市"微空间"治理建设工程;完成10个老旧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实施城区活水畅流工程,推进城乡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完成135个老旧小区"蜘蛛网"整治和38个城中村、老旧小区整治扫尾工作。12.提高交通便利程度。新改建农桥51座;建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路1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50公里、亮化工程150公里;购置公交车108辆,优化城市公交线路。13.开展全域环境整治。提升城市整体保洁水平,推进城区垃圾综合治理;完成3条道路街区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农村改厕10400座;推进农村环境"四清四化"行动,打造全域环境"整洁村"。14.加强公共安全建设。升级改造68个老旧小区技防设施;改建4家农贸市场检测室,免费为民众提供食品快检服务;抽检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不少于4000批次;常态化整治住宅小区电动车上楼充电等行为,启动住宅小区电动车室外集中充电车棚试点建设。15.开展法律援助服务。打造30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实现法律援助咨询服务全覆盖;全年办理法律援助1300件。

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新的一年,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政府应有高质量的新作为。我们一定紧扣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坚决扛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将制度执行作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第一责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制度融入政府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高质量落实上级和市委决策部署。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对决定的事,雷厉风行、狠抓实效,跟踪督查、一督到底。加强上位规划研究对接,高质量编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将服务创新作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内生动力。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持续创新和优化政府服务,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聚焦重点领域,探索推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治理制度创新。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部门信息互通共享,积极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推行"一次办好",全面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更顺心。鼓励大胆探索务实管用的制度,支持创造性开展工作。深入落实"三项机制",提振攻坚克难、担当作为、追赶超越的精气神,营造想做事、敢干事、能成事的氛围,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海安的发展指数和百姓的幸福指数。

将依法行政作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方式。优化政府职能配置,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法治思维,提升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法治化水平。强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核,注重综合影响评估,提升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度和社会满意度。打造阳光政府,推动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增强契约意识,带动商务诚信、社会诚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强化"互联网+监管",完善政府与司法工作联动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行政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提升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能力。持续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依法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拓宽互动渠道,运用好司法大数据分析评估成果,自觉接受司法监督、监察监督和舆论监督。

将本领修炼作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有效保障。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生态、社会和民生等领域治理现代化发展新要求,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深化学习型政府建设,全面增强施政本领。提升政府工作人员道德品行修养,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积极主动钻研上级政策措施,全面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和为民为企服务水平。综合运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把握工作节奏和力度,提高资源整合配置能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益。发扬斗争精神,持续增强斗争本领。

将清正廉洁作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底线要求。坚守廉政底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三公"经费零增长,将更多资金用在民生保障上,切实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进一步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从严落实政府党组主体责任。紧盯公共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权力运行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强化动态监管、审计监督。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树好清正廉洁政府形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