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0年灌云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40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7分钟

2020年灌云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1月4日在灌云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朱兴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灌云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对标找差、创新实干,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强富美高"幸福新灌云建设迈出新步伐。

--这一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灌云再添一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名片。开山岛党性教育基地升格为省级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教育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一年,全县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良好,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改投资、高新产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位列三县之首。

--这一年,全县完成2.76万人脱贫、18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转化任务,实现省级重点帮扶县脱贫摘帽,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扶贫开发目标。

--这一年,吞吐能力千万人次的花果山国际机场全面开工建设;灌云口岸开放通过国家级验收;连淮扬镇铁路(连淮段)开通运营,灌云人民真正阔步迈进高铁时代;"海陆空铁河"五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构建。

--这一年,灌云县信访工作成绩斐然,各项工作在省市持续保持领先,创建人民满意信访窗口工作经验被新华网推广,我县在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国家"三无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成功申报国家级验收。

--这一年,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通过综合评审验收,国家卫生乡镇基本实现全覆盖。以县医院董家鸿院士工作站为引领,外联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让灌云人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大医院专家诊疗服务。"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兴办民生实事、解决民生难题上得到落实。

--这一年,以南岗、小伊撤乡设镇为标志,全县所有乡镇实现乡改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历史性一步。

过去一年,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1亿元,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235.6亿元,增长12.1%,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4.6亿元,增长16.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3.4亿元,增长1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9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5亿元,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388元、16872元,分别增长8.5%、8.9%。荣获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城市、全国蔬菜重点生产县区等称号。

这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年来,我们聚焦发展高质量,三次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增效。

工业经济提效发展。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预计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39.7亿元,增长23.6%;新能源、装备制造、健康食品行业应税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12%、22%、12%,其中紫燕食品全年应税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新开工过5000万元项目49个,新竣工过亿元项目15个,华能智慧能源产业园、振江轨道交通等项目推进有力,临海新材料、利民造纸、新立成毛绒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现代农业稳步壮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粮食总产88万吨,新增高效农业5.2万亩、高效渔业1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8.8万亩,沂河淌10万亩绿色小麦生产基地项目顺利完成;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新增绿色食品申报企业25家、产品33个,甘薯新品种"苏薯16"获全国高产高效竞赛二等奖、省一等奖,全县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0%,获批江苏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产品出口逆势上涨,增幅全市第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各级农业示范经营主体78家,其中国家级3家。农业产业融合取得新进展,伊甸园创建全国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中国农业公园均通过国家验收。

第三产业稳中有升。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1亿元,增长6%。电商品牌持续打响,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东王集镇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选2019-2020年度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东王集镇盐东村入选第九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伊山镇再次荣获"中国淘宝镇"称号。全域旅游提质发展,文旅发展集团挂牌成立,大伊山、伊甸园、潮河湾、伊芦山四大景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先后举办豆丹美食文化节、旅游节、梅花节、梨花节、葵花节等系列旅游推介活动,获评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金融行业健康发展,2019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40亿元、270亿元,分别增长6.2%、10.6%。

一年来,我们推动改革再起步,经济活力在对外开放中持续增强。

重点改革亮点纷呈。完成党政机构改革工作。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速推进,全面推行"多评合一""区域评估""并联审批""容缺预审"等制度,基本实现"2333"改革目标;纵深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完成第一批48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不动产登记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云证达"窗口服务测评率、满意度全省领先;县行政审批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通过国家级验收。深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所有村(居)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县级交易平台和12个乡镇(街道)交易中心有序运行,完成产权交易项目248个。

开放开发深度拓展。项目招引稳妥有力,组建县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指挥部,成立七大产业招商组,大力实施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全年新签约过亿元项目51个,其中过10亿元11个,投资过120亿元的锦江氧化铝项目成功签约。外向型经济稳步增长,培育扶持国成服饰、花茂日用品、峰之屹食品等外贸企业,全年外贸进出口额达2.3亿美元,增长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

 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2.5亿元,增长16.1%。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40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库,18家企业完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4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灌云经济开发区、县临港产业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顺利通过年度绩效评价。提升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发展水平,促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在工业企业的深度应用和创新应用,获批省三星级上云企业2家,花茂日用品获批省两化融合管理试点企业。

一年来,我们统筹资源均衡化,城乡功能在精细建管中明显提升。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完善县城区功能配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597套,泰和家园保障房交付使用;第二水厂投入运营,凯发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南风污水处理厂三期改造工程完工。优化东城区基础设施,伊云湖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消防指挥中心等民生工程进展迅速,人民路东延、长江路竣工通车。加快北部新城建设,乾锦大道建成通车,石羊里北区新型综合安置房交付使用,工业园区智能产业园启动建设。实施城市综合治理,完成树云中沟、山前河、小鸭河、三里河、东门河黑臭水体整治;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建成使用,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工程完工,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提升城区绿化品位,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8%,省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通过省初步考评。

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全面落实脱贫措施,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79个,完成27678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以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精准实施"一村一策"经济薄弱村转化方案,完成104个低收入村经营性收入达标任务。全力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完成危房改造1407户;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项目12个,农房改善开工3220套、建成1130套。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7000户,新建(改扩建)农村公厕150座;疏浚农村河道35万立方米;完成"四好农村路"350公里以上;完成散坟平迁2.97万座;农村居民区域供水户达19.23万户,入户率97%;伊山川星村周庄、杨集小乔圩村刘庄入选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第二批试点村。

重大枢纽快速推进。花果山国际机场项目无障碍施工,江苏灌云空港产业园概念性规划、产业规划、招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空港小镇规划启动;204国道至机场连接线取得批复,机场互通连接线进场施工。连淮扬镇铁路灌云站综合客运枢纽与铁路同步开通。233国道灌云北环段基本建成,获评省"十佳项目"。燕尾作业区海河联运吞吐量突破1200万吨,2.5万平方米一期保税库等项目加快建设。

一年来,我们致力城乡宜居度,生态环境在保护治理中不断改善。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化工园区整治,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环保督察组交办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完成24家化工企业设备拆除任务,园区固废实现清零;光大环保刚性填埋场、特勤消防站投入运行,环保数字化在线监控中心、公共管廊基本完成,胜海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园区环境显著改善。"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纵深推进,大力开展"降尘治车""江河碧空"等行动,年均PM2.5浓度稳定达标;扎实推进"河长制""湾长制""断面长制",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水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改;深入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详查工作顺利完成;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9万亩,林木覆盖率25.3%。

生态保护有力实施。强化林业保护力度,飞机施药防治白蛾113架次,飞防面积25.2万亩;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规范林木采伐,生态公益林管护实现全覆盖。提升海域保护成效,开展岸线巡查和浒苔监测行动,推进海岸线整治修复工作,完成第二次海岸线修测外业测量工作。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我县被评为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单位。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全面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完成伊山镇官印山北侧地质灾害应急排险工作,完成龟腰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连续17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生态创建纵深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通过综合评审验收,下车、同兴、杨集等10个乡镇建成国家卫生乡镇,燕尾港建成省级卫生乡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省年度测评。深入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伊山镇、侍庄街道通过省级命名,其余11家乡镇通过市级考核,龙苴石门村、伊山川星村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灌云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市首家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一年来,我们提升群众幸福感,民生事业在共建共享中全面进步。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大力扶持就业创业,扎实开展公共就业活动,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91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8%。突出应保尽保,养老保险覆盖率97%,医疗保险参保率98.9%,年度退役军人就业安置率100%。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联网覆盖率100%。加大政策兜底力度,全面落实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临时救助、残疾人、孤儿和困境儿童政策措施,发放救助金1.74亿元,困难群众精准救助率100%。

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建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县人民医院创成三级医院,县精神病防治院病房楼主体封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东城区幼儿园建成使用;高考考取"双一流"院校人数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批40辆"政府购买服务"校车投入运行;获评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新科技馆建成试开放,获批省级科普类示范学校2所。深化殡葬制度改革,乡镇公益性殡葬设施实现全覆盖。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持续拓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县镇村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县工商联再次获评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首次获评国家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示范单位。

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大力弘扬社会新风正气,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获评"最美奋斗者",灌云供电公司开山岛党员服务队荣登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榜",刘洁江、侍东亮、王英荣登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榜"。平安稳定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圆满完成全国"两会"、青岛上合峰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安保维稳任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系列行动,继续保持工矿商贸领域安全生产零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改善,获评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社会大局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过去一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刚性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作风效能建设全面加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政协通报制度,如期办复人大代表建议96件、政协提案75件。着力推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全面强化政务公开,切实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推动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老干部、红十字、慈善、残疾人事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以及人民武装、物价、审计、档案、科普、地方志、气象、供电、电信、应急管理、防震减灾、机关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更是得益于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向省委帮扶工作队及其后方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和群众团体,向驻灌省市属单位、武警官兵和全县公安干警,向来灌云投资的企业家和关心支持灌云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面临着加快发展速度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艰巨任务;财政增收困难,收支平衡难度加大;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优质公共资源供给还存在短板,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需进一步加快,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积极融入连云港自贸区建设,放大"海陆空铁河"枢纽效应,聚焦产业转型、壮大实体经济、推动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开发、加快要素集聚,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努力打造产业聚集、宜居宜业、天蓝水清、富民安民的魅力"新灌云"。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7%、1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实际利用外资8500万美元;单位GDP能耗下降0.5%。围绕完成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聚焦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经济发展高质量。

突出工业经济主导地位,紧扣产业转型升级主线,全力以赴抓项目,持之以恒抓投入,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爆发力和引领力的新增长点。

狠抓大招商。坚持把项目招引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抓手",坚持内外资并举、一二三产并重、大中小项目齐上,积极抢抓连云港自贸区获批、临港产业区纳入徐圩拓展区等重大机遇,千方百计汇聚各类资本和资源,迅速掀起领导带头、部门参与、全社会发动的招商引资强攻态势。健全完善招商引资组织推进机制、考核奖惩体系,充分发挥七大产业招商组作用,强化驻地招商机构和招商队伍建设,聚焦高端石化、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健康食品、木材家居、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继续巩固好上海、苏南、珠三角等招商阵地,深入对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力争恒力新材料、LNG储备站及冷链物流、大发纸业、中容高性能电磁线等在谈重大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全年新开工过亿元项目45个,其中过10亿元8个;新签约过亿元项目60个,其中过10亿元10个,并在百亿元项目上加快突破。

主攻大项目。坚定不移抓项目、促投入,紧盯列入市重点34个项目和县重点100个项目,力促锦江氧化铝等重大项目早日开工,确保华能海上风电一期、振江轨道交通一期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62亿元,增长12%,新竣工过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5个,其中过亿元20个。做好规模企业培育工作,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新增应税销售收入过千万元企业38家,其中过亿元5家,全县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0%;推动紫燕食品、科伦多等企业早日挂牌上市,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提升大载体。发挥两大园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加快临港产业区转型升级,全力集聚扩张临港物流、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打造高端石化新材料、风电智慧能源、高新建材三大支柱产业,加快构建"2+3"临港产业体系;坚决依法退出长期关闭停产化工企业,为更多重大项目招引腾出空间。推进经济开发区模式创新,加快"一区多园"特色载体建设,重点打造高端纺织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健康食品支柱产业、光电信息等新兴产业的"211"产业模式,确保完成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工业亩均税收突破10万元。全面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危废处置、污水处理、雨污分流、土壤修复等重点工程建设,力争临港产业区建成省级以上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创成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园区。

第二,聚焦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提高要素集聚能力,锻铸创新发展新引擎。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发挥交通枢纽作用,推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以深化改革破解要素制约。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推动"2333"向"1220"转变;强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向镇村延伸,实现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步伐,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和行政赋权工作落地落实。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依法依规开展土地流转;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组建县水务集团,提升企业规范运营水平;落实供销合作综合改革任务,采取拍卖、引资嫁接、破产等多种形式完成社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以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活力。深入实施《灌云县科技小巨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加强临海新材料、利民造纸等企业培育,确保年内完成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60个,技改投入70亿元,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10家,新增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以上,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3家。强化"企业上云"推进力度,培育上云企业20家。深化产学研科技合作,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项目研发、机构共建等,鼓励县内企业加强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组建研发机构50家以上。

以交通枢纽推动内外互联。全力打造江苏沿海海河联运中心和重要交通枢纽,更大力度推进港口开发,加快完善港口功能设施配套,加强与市港口控股集团合作,确保3号码头水工工程完工;按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标准,全力推进现代港口物流园建设,确保完成首期保税库和新龙港二期工程,港口吞吐量突破1500万吨。更高质量打造交通枢纽节点,配合做好连宿高速和长深高速拓宽前期工作;规划建设江苏灌云空港产业园,确保204国道至新机场连接线9月底前竣工,机场互通连接线和高速互通年底完工,实现高速公路、铁路站场、产业园、旅游景点等各类节点互联互通,形成多层次综合集疏运体系。

第三,聚焦富民增收、乡村振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彰显农业农村新气象。

落实省委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一步在乡村汇聚,让农产品生态有机,让农业充满活力,让农村和谐美丽,打造新时代魅力乡村。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对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重点工作,认真做好脱贫攻坚问题大排查,组建精准防贫办公室,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建立防贫长效机制,设置防贫预警线,重点对已转化的经济薄弱村、已脱贫的低收入人口进行跟踪监测,确保高质量脱贫,杜绝返贫现象发生。结合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充分挖掘村级资产资源增收渠道,继续组织实施扶贫产业项目,完成经营性收入达18万元村137个,确保所有村全部达标。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抓好优良品种推广,种植优质食味稻米10万亩以上,新扩高效农业5万亩;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快恢复生猪养殖业,新增畜禽生态健康养殖场10家以上。培育新型主体,加强与紫燕食品、品品鲜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合作,新增农业龙头企业8个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家庭农场50家;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建设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促进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业网上销售和跨境电商发展,新认证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一店"示范点20个。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新增农产品品牌认证30个以上。

打造魅力幸福乡村。持续推动农房改善,完成50个自然村庄农房改善工作,启动新建集中居住项目10个以上,建成一批农民集中居住示范带动项目。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启动四队水厂建设;加快推进畜禽污染治理工作,出台中小养殖场整治实施方案;完成农村改厕5000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到60%以上,农村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到100%。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确保伊山川星村、杨集小乔圩村和同兴大池村通过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和康居示范村庄验收。

第四,聚焦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典范,展现美丽灌云新风貌。

做好绿色发展的"加减法",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美丽新灌云。

大力度狠抓环境治理。扎实推进化工园区整治,进一步强化"网格化"管理,严把化工企业复产关,不达标企业坚决不予复产;坚决完成中央和省市交办问题整改,推进安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园区环境持续改善。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燃煤锅炉等蓝天保卫专项整治,保持秸秆综禁零火点,确保PM2.5、空气优良率、降尘量等指标长期稳定达标;深入落实"河长制""湾长制""断面长制"、饮用水源地保护,巩固河道"两违"治理,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持续达标;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和污染地块名录,严厉打击危险废弃物非法转移、处置和倾倒行为,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持续提升绿化水平,新增造林面积2.2万亩,城镇新增绿地面积51万平方米,打造省级绿化示范村8个。

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和卫生乡镇创建成果,严格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创建,在市容秩序优化、文明风尚引领等方面下功夫,确保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精心准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验收工作,确保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高标准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体系。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土地执法,严守生态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有机推进城市功能改善,全年计划完成城建重点项目96个,完成棚户区改造1230套,完成普陀山路、灌河路等6条道路建设,确保东城区伊云湖引送水管网、三里河风光带二期工程上半年建成使用,北部新城1.2万平方米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石羊里南区启动建设。

多举措推进生态旅游。深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强化大伊山、伊芦山森林保护区,潮河湾湿地生态修复。做精做特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提升景区运营水平,加快大伊山旅游度假区涧水红叶谷、大伊山温泉康养城、潮河湾水上乐园三期、伊甸园景区婚纱摄影基地、伊芦山山体游步道等项目建设,启动开山岛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深挖灌云古人类文化、餐饮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内涵,力争伊甸园景区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动全县旅游产业迈上新台阶。

第五,聚焦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幸福平安新生活。

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一心一意做好民生工作,在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