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0年泗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75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9分钟

2020年泗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马伟在泗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泗阳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泗阳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力推进"六增六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向全县人民提交了一份厚重提气的"答卷"。我们高质量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预计地区生产总值首破500亿元大关、增长7.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75亿元、增长1.13%(剔除减税降费影响2.4亿元),税收占比8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8亿元、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006元、18113元,分别增长8.4%、8.8%;全面小康综合实现度达91.84%,泗阳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们高规格承办一批省级以上重大活动。全省农房改善现场会、全省残疾人光伏扶贫项目总结会等一批省级以上重要会议在泗阳召开,承办2019中国?泗阳桃花节、省第七届农民体育节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泗阳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们高标准斩获多项荣誉桂冠。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荣膺"新时代·中国绿水青山生态强县",获评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年度测评反馈良好,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固定联系点;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生态园林城市,被授予全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省数字农业试点县;新上榜中国好人1名、江苏好人3名,泗阳的"奖状"越来越多。我们高水平办成许多大事好事。吴江、泗阳产业合作升级,投资180亿元的国望高科项目顺利落户,实现百亿元以上项目招引"零突破";徐宿淮盐高铁通车运行,圆了百万人民的"高铁梦";低收入人口和省定经济薄弱村100%脱贫,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将顺利"摘帽"。泗阳发展的质量更高、潜力更大,以崭新姿态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发展质态稳步提升。扎实开展"三比三赛"招商竞赛活动,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1个、协议总投资348.47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0个。新开竣工亿元以上项目83个、63个,新竣工项目实现投资225.5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9.5%、占比65%。工业销售收入、工业增值税预计分别增长20.19%、18.79%,12户企业纳税超千万元。"521"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兼并重组企业12家、股改企业22家、挂牌上市企业4家。传统产业转型壮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纺织服装、家居制造产业开票销售分别增长15.99%、22.3%。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4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户,签约和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9项。出台"泗阳人才20条",培育申报全市唯一、泗阳首个本土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31名。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新增高效农业(渔业)面积4.6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7.7万亩,42个农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0.3亿元;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家,全县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超80%,华绿生物科技跻身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新招引培育服务业重点企业15家,服务业投资增长8.5%;18个列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91亿元,电商交易额、旅游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0%、16.1%,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贷款余额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城乡建设更有质量。泗阳港开通首条外贸国际航线,鼎鑫物流创成3A级物流企业。新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93辆、更新镇村公交24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最高5A级。改造棚户区103.63万平方米、老旧小区25个,新增停车泊位3074个。桃源北路等6条道路建成通车,上海路、洪泽湖大道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新建9个城市可进入游园,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建成城市之家4个,新改建农贸市场4个,小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100%。开工建设25个农房改善项目,搬迁农户1.1万户,建设安置房6702套,打造市级示范项目4个。公共空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全面推开,收回集体土地5.23万亩、集体资产14.9万平方米,定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19亿元,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改厕2668个。八堡、薛嘴等5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加快建设,新增美丽宜居村庄76个,建成省级绿化、"三化"示范村11个。实施"点亮乡村"工程11个,新改建农村桥梁76座,完成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593公里,行政村双车道四级路实现全覆盖,"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通过验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有序推进,更新改造供水管道548公里,区域供水入户率达99.7%,新增受益人口2.2万人。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稳步推进,10个县级部门44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推行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容缺办理"模式,重大项目实现"一号通办、全程代办","2212"改革走在省市前列。试点实施"不见面开标"新模式,开标总时长缩短76%,投标企业数增加38.26%,为采购单位节约资金9.46亿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新组建6个国企集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新增土地综合整治耕地2.39万亩,实现农村产权交易10.04亿元,获评全省产权交易先进单位。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清理拖欠民营企业欠款1.38亿元,"水气热"价格三县最低。大力推进园区平台高质量发展,经济开发区获批中国化纤功能新型面料研发基地,创成国家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特色载体平台,位列苏北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二,精品化纤产业园获批国家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意杨产业科技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吴江(泗阳)工业园综合考评排名提升至全省第4位。常态开展"县长有约"等助企活动,集中解决企业各类难题120余个。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大力培育外资外贸新增长点,新设立外资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资8379万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4.71亿美元。

四是坚持重点突破,三大攻坚成效明显。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深入推进"绿盾100"专项行动,组织实施54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强化扬尘管控和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县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4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74%。加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水利部督办河湖"清四乱"6个项目整改,3个省考断面全部达标,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京塔建材、弘瑞环保固废协同中心建成运行,全年未发生土壤污染事故。生态建设加速推进,新增成片林0.87万亩、营造生态林2.38万亩,退圩还湖、生态岛建设工程分别完成总工程量85%、65%。扫黑除恶成效显著,破获涉恶案件132起,打掉涉恶犯罪团伙57个、"套路贷"团伙5个,公众安全感持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加强,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保持"双下降",信访形势平稳向好,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实施三大类155个扶贫项目,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0.17亿元,排定"两不愁三保障"5大类48项工作清单,将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扶贫等多项政策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五是坚持民生普惠,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全年发放各类创业贷款、补贴7396万元,支持自主创业5000余人、带动就业2.8万人。深入开展"万人帮企送万岗"活动,为园区企业招引产业工人1万余名、其中返乡就业5800余人。新建电商就业扶贫e站55个,创成省级创业培训示范基地1家、市级返乡创业园1家,获批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九校九园"建设有序推进,如皋泗阳北京路实验学校、城南小学投入使用,实验初中、双语实验学校改造完成,东祥、詹庙、众东城市之家幼儿园建成交付,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9520个,高考本科达线率七年蝉联全市第一。运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县中医院门急诊综合楼主体完工,新创成省示范村卫生室30个。新建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1个,在全省率先挂牌运行融媒体中心。全年新增"五险"参保7万人,养老、医疗保险等主要险种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补充保险相互衔接,实现"一站式"平台同步结算。建成留守儿童关爱之家15个、残疾人之家40个,发放各项救助资金2.34亿元,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民政部评估验收,"急诊救助"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运北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新建标准化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家,被认定为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对学生、困难群众等群体发放猪肉价格补贴900余万元。

六是坚持从严治政,行政效能有效提升。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司法和社会各方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知法懂法用法能力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县直部门法律顾问聘请率达100%。重大决策事中和事后评估机制不断健全,固化专家论证、民意调查、社会各方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决策的规范性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全覆盖,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两法衔接"信息平台高效运行,政务公开实现常态化,完成各项证明事项清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12字"总要求,全面推行"四度"工作法,进一步解决政府部门存在的"差不多""将就"等思想,形成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全年"三公"经费保持零增长,获评全省审计系统先进集体。

此外,民族宗教、史志档案、气象地震、广播电视、机关事务、石油烟草、人民武装、外事侨台、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成绩得来不易,是全县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泗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省委驻泗扶贫工作队全体同志及后方各成员单位,向长期关心、关注和支持泗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已经写在泗阳大地上,每一个奔跑的日子都彰显奋斗之美。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只要我们有梦想,并沿着梦想不断前行,泗阳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过去一年工作成绩也充分表明,一定要坚持向上的精神状态,只要我们积极向上,就能不断看到远方的高山和蜿蜒的长河。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区域综合实力看,经济总量不大,质量效益不高,城市能级偏低,精细化管理水平跟不上,城乡融合发展还需持续发力;从产业规模层级看,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新兴产业体量较小,新动能培育还需进一步提速;从民生事业发展看,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短板"较多,与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社会保障基础尚不牢固,生态环境改善任重道远;从财政收支情况看,刚性支出和政策性支出有增无减,财政保运转、保民生压力较大;从政府自身建设看,抓落实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还需改进。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不回避,不掩盖,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部署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新的一年,我们面对的复杂形势前所未有,结构调整阵痛继续显现,贸易摩擦影响持续深化,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各方面困难调整明显增多。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提出推动全省域融入长三角,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徐宿淮盐高铁建成通车,泗阳集多重国家和区域战略于一身,不仅将带来资源要素集聚,也将营造出独特的发展环境,形成独有的战略机遇和发展"窗口期"。对此,我们要坚持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坚定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坚定必胜的信心,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把"强富美高"新泗阳建设推向前进。

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向全县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是今年的"必成目标"。这样的目标,承载着时代的使命和召唤,寄托着群众的愿望和心声。我们必须自觉肩负起历史重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县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部署要求,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大力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抓好"五篇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六增六强"落地见效,确保与省市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考虑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城乡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城市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城镇化率提高到60%,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取得重要进展,城乡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省考、市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绿色经济成为全县发展的底色。社会治理质量明显提升。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法治良序整体形成,诚信体系更加健全,公平正义得到保障,社会公众安全感走在省市前列。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左右,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的一年,我们还要努力奔跑、追梦前行!今年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工业是泗阳赶超发展的引擎,实体经济是泗阳经济的脊梁,企业家是泗阳发展的中坚力量。要高举"工业强县"大旗,凝心聚力做强工业经济,实现跨域赶超发展。打造优势产业。围绕项目引建"765"目标,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其中招引5亿元以上大项目4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9000万美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推动传统产业壮大规模、优化升级,力争年内三大产业产值超290亿元。瞄准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通过引进、培育和创新扶持,推进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全年引进新兴产业项目12个以上。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重奖招商有功人员,切实提高招商工作实效。培育骨干企业。持续推进"521"工程,实施百亿级企业领航、十亿级企业成长、单打冠军企业突破"三大计划",全年新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13户、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挂牌上市企业3户以上,帮助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启动智能制造发展计划,鼓励企业开展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三提升"行动,全年淘汰落后设备150台(套)以上,创建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2户以上。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话语权,全年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产品3个。优化营商环境。严格兑现政府的各项合规承诺,不折不扣落实好"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涉企收费能减尽减、只减不增。围绕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城市,常态开展"县长有约"、企业家沙龙、万人帮企送万岗等助企活动,全面提升为企业有效供给水平,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8亿元,助企招工3000人以上。大力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让理解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成为部门的"价值坐标"。

二是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不断增强区域竞争优势。时代呼唤创新,创新大有可为。要坚持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加快集聚创新资源要素,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型增长点。深化创新载体建设。大力推进科技综合体、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全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以上,南林大(泗阳)杨木加工利用技术研究院建成运行。加强科技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平台建设,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众创空间1家以上。推进省"一区多园"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经济开发区"2368"计划,支持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意杨产业科技园围绕"1438"目标,扎实推进"五大工程"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农业高新区,年内创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吴江(泗阳)产业园围绕"1150"目标,加快打造高端制造业集聚区。组织一批大院大所对接活动,着力打通科技与产业结合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全年新建校企联盟20个、转化科技成果30项以上。支持创新主体发展。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平台建设力度,力争全年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2.1%以上。加大"瞪羚"企业和创新型、领军型科技企业培育力度,全年培育省民营科技企业1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筛选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纳入"小升高"培育库,在政策、项目等方面提供"一对一"的量身定制服务,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裂变发展,全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24%。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名企"四名工程",着眼于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实行柔性引才机制,鼓励创新团队整体引进,大力引进能够带动新兴学科、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端产业的领军人才,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0名,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人以上。

三是以美丽宜居为愿景,深入推进最美县城建设。城市更宜居,生活才更美好。要围绕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系统化推进"十个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和温和度。以工匠精神推动城市建设。紧扣"规划先行、多规融合"要求,开展县域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测绘,强化城市空间、天际线、色彩、建筑立面设计和管控,塑造滨水公园城市特色风貌。深入推进城市"双修",全年再改造棚户区100万平方米、提升老旧小区10个,詹庙、前进城市之家投入运营。围绕建设"花园城市",持续实施"30万花灌木进城"工程,完成运河风光带三期建设,建成城市公园、口袋公园6个以上。围绕建设"水秀城市",大力实施"九河"清流绕城工程,推进五里湖、爱琴河水系交融,年内城区河道实现水系全贯通。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管理。以争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地下管网升级等13个专项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城市"乱象"整治行动,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病"。围绕建设"无废城市""智慧城市",年内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建成使用,主城区新增停车泊位1.47万个,城市治理联动系统平台上线运行。加快城区快速路规划设计,优化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识,加强拥堵点位的交通指挥疏导,年内医圈、校圈、商圈等堵点乱点整治到位。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准入及退出机制,完善"社区+业主委员会"的管理模式,推进综合执法进小区,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经营理念发展城市经济。推动人民路商圈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年内引进高端商贸企业1个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5亿元。加快服务业项目招引和培育,推进跨境电商平台建设,积极招引金融服务机构,支持建筑业发展壮大,力争电商交易额突破250亿元,新引进商业银行1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GDP增速1.6个百分点。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科学调控土地供应节奏,合理控制房价,提高商品房建设质量和品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城北高铁商务区规划建设,精塑城市"北大门"。

四是以富裕幸福为目标,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有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泗阳。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生态宜居、农民持续增收。做强现代农业。实施农业主导产业上规模工程,年内新竣工农业重大项目15个,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75万亩、高效渔业面积1.5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提高到72%。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积极招引一批农产品等精深加工企业,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引领区、现代农业产业先行区。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联社3家。实施农产品创品牌计划,"泗阳白酥梨"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新增"两品"农产品60个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提升到85%以上。积极发展"农业+旅游"等新业态,年内创建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村1个,建成省级"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190个。改善居住条件。扎实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加大在建项目推进力度,年内新建集中居住项目8个、改善居住条件1.1万户以上。积极落实农民搬迁各项优惠政策,降低群众购房实际负担。分类完善项目配套,引导休闲农业、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项目围绕农房规划进行布局,拓宽搬迁农户增收渠道,确保安置点的群众都能留得住、住得好。建设美丽乡村。统筹推进人居环境和公共空间治理,重点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农业废弃物等治理工作,年内建设美丽宜居村庄20个、"五美家庭"示范村19个。推进农村散乱、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理,全年复垦新增耕地1万亩。统筹推进水系连通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年内疏浚农村河道22条,建成生态清洁河道4条。开展基层人情消费减负年、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年内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提高到70%以上。

五是以内畅外联为重点,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把交通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关键性工程来抓,举全县之力、集各方资源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着力畅通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推动等级公路建设提速。加快推进267省道建设,统筹做好346省道、347省道东延、343国道城区段改线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准备工作,积极谋划与淮安涟水机场快速通道建设,畅通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围绕打造"畅通城市",加快桃源路北延、长春路改造,打通相文路、建凌路等一批断头路、卡脖路,推进城市内环线、微循环工程建设,构建"南北相连、东西贯通、中心成网、外围成环"的城市路网系统。各项市政工程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建设进度,切实保障城市交通顺畅和市民出行,确保"五一"节前众兴路改造全线通车。加强过运河通道可行性研究,年内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引领推动运河两岸均衡发展。继续推进县道维修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启动新高线等路网项目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6公里、改造桥梁30座,同步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0公里,让农村群众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推动高铁枢纽建设提效。加快高铁泗阳站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重点做好地上换乘中心、地下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年内完成工程量60%以上,加快构建铁路、公路、公交、出租、长途、社会车辆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抓好钱爱线跨铁路立交桥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推动物流航运建设提档。推进泗阳港城西码头建设,提升港口综合能级,年内力争完成总工程量的70%以上,港口吞吐量超2.5万标箱。开展淮沭河、六塘河等内河航道码头建设前期工作,完成铁路泗阳港区运输专用线规划设计,统筹"一港多区"发展,加快融入沿运河城镇轴水上通道。依托沿河港口、综合枢纽等节点,推进临港物流园、城北零担物流园区建设,强化与产业布局的协调互动,打造一体化的货运枢纽体系。

六是以巩固提升为关键,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投资力度不减、扶贫政策不变、挂钩责任不卸,尽锐出战,集中兵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政策保障力度,年内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10元,完成4类重点对象住房改善工作,让脱贫成色更纯。全力攻坚"两大片区"扶贫项目和关键性工程建设,强化对建成项目的绩效评估,力争将项目效益发挥到最大。提升富民强村水平。持续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困难群体稳定就业,年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30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小额扶贫贷款投放力度,对新认定的扶贫基地、家庭农场等创业实体项目,实施减免租赁费、水电费、网络费等政策支持,对成功创业的低收入群众给予一次性补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推广"8个增收模式",年内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一半以上。完善防贫长效机制。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产业扶贫项目,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低收入农户长期稳定受益。推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帮助困难群众提高脱贫发展能力,激发增收致富信心,形成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严控已脱贫人口返贫关、严守边缘人员致贫关,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抓好扶贫政策延续,确保"帮扶帮到底、解困解到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