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卫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市环卫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2017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党的十九大和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强化清扫保洁管理,狠抓环卫设施建设,强化城乡统筹,大力宣传引导,较好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全市城乡环境卫生再上新台阶,为推动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卫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市区保洁管理,环境卫生水平进一步提升
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样板路、样板街"示范创建和市区24小时全天候保洁示范区建设,在桥西环卫所试点的基础上,南门、麦地、江北、下角、河南岸等环卫所全面铺开,共建24小时保洁示范区活动不断深化。全面实施市区主要道路冲洗降尘工作,科学优化调整冲洗作业,加大冲洗频次,马路更加干净整洁。认真落实环境卫生日常检查、专项督查、突击抽查和综合考查"四查"制度和"四个不合格"考评管理办法,全面加强环卫作业绩效考核管理。持续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垃圾中转站和运输车"跑冒滴漏"整治、桥下清洁大行动、打击跨区违法倾倒垃圾专项行动等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开展各类整治70余次,清理垃圾600余吨。加强建筑垃圾处置监管,全年共办理城市建筑垃圾排放处置核准42宗,处置建筑垃圾的总排放量约600万立方米,纠正各类违法违章行为48次。市区市容环境卫生及"两江一河"水面常态化保洁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中华龙舟赛(广东·惠州站)暨第六届国际龙舟赛邀请赛和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惠州年会等重大活动环卫保障成效显著。
(二)狠抓环卫设施建设,垃圾处理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市生态环境园一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依法依规全面动工建设,完成主厂房60亩场地平整及临时道路建设,实现了2017年底主体工程基础出"零"米年度建设目标;生态环境园两个配套项目(填埋场+综合污水)建设和一期"三通一平"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市区垃圾填埋场安全维护和环境提升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填埋场应急填埋工程竣工并已启用,基本消除了垃圾填埋场安全隐患,实现了填埋场的安全规范环保运行,大大缓解了市区垃圾填埋场的库容压力;新建和改造各5座垃圾中转站民生实事项目稳步推进,配套更新一批环卫设备,共采购10辆天然气垃圾运输车辆、450台三轮电动保洁车、2000套雨衣具、4000个果皮箱、5500套环卫工作服;会同市住建局完成了《惠州市惠城区建筑垃圾余泥渣土受纳场布点规划(2016-2020)》编制工作,报经市政府审定通过了《惠州市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三)巩固清洁先行活动成果,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提升"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成果的工作部署,不断健全完善城乡垃圾统筹管理、财政投入保障、农村保洁自治、农村垃圾处理考核监管、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五大机制"。顺利完成了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验收任务,认真组织落实省级农村垃圾处理专项资金管理审计整改工作。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全面开展了全市镇村存量垃圾治理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和乡镇临时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2018年将申报国家验收。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力度加大,全市农村垃圾治理成效不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更加整洁优美。"美丽乡村·清洁先行"工作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市农村垃圾收运处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博罗县列入第一批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全国示范县,博罗和龙门已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公众环境卫生意识进一步提高
联合电视台、电台、报业媒体开展了各类专项宣传工作,包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创造优美社区环境"主题宣传、共建24小时保洁示范区宣传、"倡导文明出行,拒绝车窗垃圾"宣传等,启动垃圾分类教育从娃娃抓起工程,组织编印《垃圾分类教育知识》读本,联合市教育局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充分利用微信、手机报等信息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推送宣传环卫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和科普知识。各县区结合"美丽乡村·三大行动",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科普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卫生村镇"、"文明村镇"创建,清洁先行进村入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提高了市民的环卫、环保意识,形成共建共享环境卫生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紧密结合落实市委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狠抓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全年党委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3次,重点学习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等,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三簿一访"制度,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工作制度,严格落实"一线考察法"和"一线问责法",强化队伍工作纪律考核管理。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全年共召开党委会14次,班子会27次,各项重点工作专题会32次。积极开展"感恩良知觉悟"、"主人翁精神"、"爱岗敬业"三个主题教育和业务学习培训,全年学习培训40余场次,培训干部职工1830人次,增强了队伍的爱岗敬业意识,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全年完成上级、部门单位办文2000余件,高质量完成21件建议提案办理任务。网上办理行政审批事项49宗,办理12345平台投诉245件,办理网络问政的投诉和网贴数479条,办理率和反馈率100%,做到件件受理、件件落实,件件有回音。全年垃圾处理费收缴约7000万元(含仲恺区约2300万元),收费率达100%,创历年来收费率最高。
二、存在主要问题
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市的环卫工作与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普遍存在选点难、建设难、启用难的问题;市区垃圾处理形势不容乐观,形势仍然严峻;城乡环卫发展不平衡;垃圾分类工作政策法规支撑、配套设施和运行机制建设相对滞后;环境卫生统筹监管和宣传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三、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惠州撤地设市3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届历次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为核心目标,努力做好环卫保障支撑工作。
(一)推进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综合能力
大力推进市区生态环境园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厂、配套灰渣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餐厨垃圾、炉渣等综合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区垃圾填埋老场封场改造工程、大瑶池建筑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全面提升全市垃圾综合处置能力。
(二)强化保洁管理,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保障水平
深化环卫作业综合考核评价管理机制建设,完善日常检查、专项督查、信息监控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市区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管理质量。研究垃圾收费管理改革,规范社区、小区垃圾收运管理。建立健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作业运营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对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收运车辆、公厕、果皮箱等实施精细化标准化分类管理,全面提升市区环卫服务保障。
(三)深化示范创建,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洁净水平
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标准,深化、巩固、提升24小时保洁示范区共建工作成效,推广扩大24小时保洁范围,实现市中心区24小时保洁全覆盖目标。推进"公厕革命",实施好"公厕三年改造提升计划",更加科学、更加高效地推进新建和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民生工程,不断补齐环卫设施短板,提高城市洁净水平。
(四)强化统筹指导,进一步巩固提升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综合成效
不折不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市对县(区)农村保洁员补助提高10%目标,加强环卫农村保洁队伍建设。扎实推进落实存量垃圾治理工作,强化落实省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资金审计整改和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推动自然村持续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活动,全面彻底地清理消灭"六边一域"的卫生死角,保持镇容村貌整洁卫生常态化,扩大"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覆盖面的广度与深度。
(五)加强系统规划,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工作实效
加强垃圾分类规划、计划工作,强化管理政策机制配套,编制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使垃圾分类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终端处理利用设施和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探索实施垃圾分类减量指标考核管理。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继续营造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推进大件垃圾处置中心建设,开展大件垃圾定点收运,专业拆装,以解决目前大件垃圾投放难、处理难的困境。积极筹建有机易腐垃圾处置示范点,探索生活垃圾终端分类处置发展道路。
(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强化党的组织保障作用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全面提升党委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倡导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好,滴水穿石"工作作风,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和纪律管理,切实加强基层支部建设,真正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成效,推进新时代环卫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