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凤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凤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3日在凤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陆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攻坚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发展"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以及"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按照"五抓"工作思路,扎实开展营造"三大生态"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结构向优"的良好态势。初步预测,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40亿元,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1亿元,同比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亿元,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52亿元,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5160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762元,增长10.0%;财政收入完成2.08亿元,增长10.8%;财政支出完成28亿元,增长33.1%。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尽锐出战攻坚克难,整县脱贫摘帽取得历史性胜利
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当作最大的政治任务、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精准发力、苦干实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新增脱贫人口2886户12208人,19个村摘帽出列。4年来累计脱贫11256户48248人,53个贫困村出列。全县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49389人降至2636人,贫困发生率从25.73%降至1.46%,贫困村脱贫率77.94%。县级"九有一低"脱贫摘帽指标全部达到中央和自治区核验标准。
"四大战役"取得明显成效。住房保障方面,2019年,完成危房改造346户,门窗修缮542户,投入资金2190万元,解决了3374人住房问题。201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8283.6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15户。农户住房安全等级为B级及以上等级住房的农户48566户,占全县农户总数48779户的99.5%。医疗保障方面,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贫困人口患病治疗费用报销比例逐年提高,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90.99%,29种特殊慢性病贫困患者门诊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82.26%。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做到应签尽签,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100%。义务教育保障方面,严格按照"双线四包"工作思路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全县累计劝返辍学学生134人,贫困户家庭无辍学学生,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7%,达到自治区94%以上的要求标准。几年来,累计资助学生19.4万人次,发放各种补助资金2.17亿元;发放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6000多万元,受益人数8500多人次。2019年,凤山县学生资助中心被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和广西教育厅评为"广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突出贡献单位"。饮水安全保障方面,2019年度新建和改扩建集中供水工程157处,家庭水柜928座,家庭水柜加盖改造5869座,完成投资9189万元。几年来,累计投资2.26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成家庭水柜5583座,总容量33.5万立方米;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34处,面上管网改造项目18处。截至2019年底,全县48799户农户饮水安全100%达标,正常运行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738处,集中受益农村人口16.38万人,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扎实推进。我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2589户12070人,全部采用县城集中安置的方式进行搬迁,分别安置在弄琅、盈通物流园和思源社区3个安置点。截止2019年9月,已100%完成入住。我们加快完善集中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成立安置区管理机构,组建移民就业、金融、物业、党群综合、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同步建设有教育、医疗、创业就业、文化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后续扶持管理和服务水平日臻完善。目前,易地扶贫搬迁户有劳动能力家庭2577户,实现一人以上就业2577户,达到了有就业意愿的家庭户均1人及以上人员就业的目标要求。
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优化发展。我县按照"优先保兜底、确保全覆盖、推动多元化、增强稳定性"的工作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原则,多措并举强抓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截至目前,通过购买出租门面、参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林下养殖等形式实现全方位发展。2019年,全县98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100%达到4万元以上。
东西扶贫协作成效明显。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对接机制,年内实现多次互访,召开多次扶贫协作对接会,互派领导干部进行挂职交流合作。深圳龙华区龙华街道、民治街道、福城街道等3个街道与凤山9个乡镇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实现全县乡镇结对帮扶率100%;龙华区45个村企和社会组织与我县39个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2019年,获得深圳市帮扶资金6569万元,中国一汽集团帮扶资金1621万元,所有这些帮扶资金全部用于教育扶贫、医疗卫生、产业扶贫、人才培训、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等16个项目,项目惠及全县68个贫困村(含深度贫困村),受益贫困户10589户44137人。
(二)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各项产业提质增效有新进展
扶贫产业持续发展。以发展"五长五短"产业为抓手,扎实推进河池市"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全县"5+2"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97.8%,68个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全部达到90%以上。出台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明晰所有贫困户实施种植、养殖均能享受到产业扶持政策,极大调动广大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新种植中草药6800亩、百香果1200亩、高山蔬菜5.9万亩,食用菌16.5万棒,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面积4116.08亩。全面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辐射带动效应显著。新增凤城镇巴旁村长寿农产品莪术、红桃K县级示范基地,长洲镇百乐村、那老村、郎里村建立1个多级富硒农产品水稻示范基地。"三品一标"、基地认证等品牌培育工作全面开展,新增郎里村宏翔养殖专业合作社(辣椒)、长洲镇那爱村村民合作社(八角)、广西凤山县寿源谷粳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八角)3个企业获得农产品"无公害"认证,凤山核桃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评审并通过农业农村部公示;凤山《石山地区核桃林套种十大功劳技术规程》、《泡核桃高接换种技术规程》被评为省级行业地方标准;凤山石山地区核桃林套种中草药十大功劳示范基地荣获"广西首届二十五个中药材示范基地"之一;积极开展山豆根、八角、十大功劳等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八角、山茶油、百香果、山泉水农产品"绿色"认证申报工作。广西凤山春天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广西凤山县寿源谷粳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国家级贫困县重点扶贫产品供应商名录,生产的山茶油、红茶、黑米、大米、糯米、八角等6个农产品入选为国家级贫困县重点扶贫产品供应名录,占河池市入选7个企业14个产品三分之一。林下养鸡产业实现恢复性发展,全年累计投放核桃鸡苗106.4万羽,回收成鸡119.7万羽(含上年投放69.3万羽),存栏56万羽,涉及养殖合作社156个,农户2477户,农户养殖核桃鸡增收1872.27万元。坚持科技兴农,高标准建设油茶、核桃科技示范基地,树立全区、全市产业发展典型模式。2019年,高标准完成新种油茶1.77万亩,低产改造2万亩,新增创建县级示范区2个,村级示范片、示范点29个。全区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和全区油茶产业技术培训暨2019年林业科普惠民增收活动在我县成功举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池市核桃工作试验站"在我县揭牌成立,助推全县农林业发展提质升级。
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的要求,全面落实降成本、降电价和减税降费措施,以县长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为抓手,不断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全县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7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9100万元。鑫峰矿业公司成功收购宏泰矿业公司并完成技改于2019年6月试生产,下半年又收购了龙兴矿业公司,公司产品出口东盟国家年创汇164万美元,同比增长43.8%,成为我县方解石加工龙头企业。正通农业实业投资公司引进两条初加工生产线,年加工百香果1700多吨,逐渐成为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组织鑫峰矿业公司、润达制药公司、华泰新材料科技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与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研发机构,提升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润达制药公司成为我县第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旅游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地质公园中期评估为契机,加快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区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实施,"双创"工作有序推进。三门海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雨污管网、污水处理厂、旅游三级公路车行道等建设已基本完成,百岁峰景观设施步道、观景亭及三门海景观河岸景区河道整治、自行车绿道、旅游厕所等子项目正在建设中。松仁、巴腊、同乐、中亭、凤旁5个乡村旅游示范点项目基本完工,乡村旅游初具雏形。积极参加区、市旅游部门组织的各种旅游宣传推介促销会,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提升旅游服务形象。2019年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获评广西四星级旅游景区型体育综合体,凤山县革命烈士公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9年,共接待游客443.27万人,同比增长23.34%;旅游总消费47.06亿元,同比增长24.04%;入境游客人数1.4万人次,同比增长7.48%;国际(外汇)旅游消费691.22万美元。
(三)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城乡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为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工作思路,围绕大健康、旅游、民生事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全力推进59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73.11亿元。农村道路交通成绩斐然。2019年,投资535.05万元新建全县5至19户未通路的自然屯项目19个28.75公里。凤山(袍里)至乐业(新化)二级公路,累计完成产值3.7亿元,完成项目总投资的68.49%;三门海景区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南进城大道、东环路改造完成路面结构层沥青下面层施工及人行道侧平石、人行道垫层施工,占总工程量的95%。98个建制村水泥路硬化率为100%,9个乡镇通乡公路实现100%通三级以上公路。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09.3公里,所有乡镇及建制村都通客车。2019年10月,我县被国家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授予"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我家门口那条路"广西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凤山县举行,"四好农村路"建设走在全区前列。水利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县城供水水源乔音水库扩容工程和三门海镇供水水源社更水库建设全面完工,县城区和三门海镇供水能力有效提升。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盘阳河九曲河段整治工程总投资2253万元,完成新建护岸1523米,1#隧洞开挖进尺780米。京里至太平河段整治工程总投资2431万元,完成新建明渠710米,排涝隧洞1160米,累计完成投资2176万元。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板任、中亭等4个小流域治理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4平方公里。上林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初步设计报告获得市水利局批复,项目总投资2.5亿元。完成凤城巴旁、长洲郎里、砦牙平洋、平乐洪力力那等河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并获得市水利局批复,总投资5500万元。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持续加大。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和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作战行动,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设施完善提质""幸福宜居示范创建"三大系统工程建设,治理农村垃圾、污水、畜禽粪便等污染,改造道路、厕所,实施"六化"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夯实脱贫摘帽基础。全县27个重点行政村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工作,乡村风貌明显好转。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入运营,负荷率达到50%、平均进水COD浓度达到70mg/L,出水排放均达到国家一级A标;64个村屯污水处理站已完成建设47个,另外17个已开展项目扫尾工作。县城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578户,完成拆迁392户,其中凤中30套和饮食服务公司10套已竣工使用,中波台片区已正在实施基坑工作、粮食局片区正在建设地基、公安局片区已完成地勘工作、凤城镇卫生院完成拆迁工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成效明显,全县可实施增减挂钩潜力总面积9455亩,完成立项19个,立项面积9000亩,已全面开工,完成复垦面积7000亩,实现交易1990亩,收益5.875亿元,到位资金3.78亿元。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县完成植树造林2.38万亩,森林覆盖率82.0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退耕还林补助及时足额发放,生态护林员选聘和管理履职到位。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69%,环境空气PM2.5均值连续获得市级红榜表扬,城区四个地表水断面水质均控制在Ⅲ类水质以上。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完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通过国家第三方核验,县城区烟花爆竹禁燃禁售取得显著成效。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突出,被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命名为"自治区级生态县"。
(四)突出重点保障民生,强农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凤城镇初级中学、县第一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凤城镇小学、红军小学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农村小学布局进一步整合优化。凤山高中今年上一本线24人,其中600分以上3人,创造凤山县恢复高考后一本上线历史记录。中考总分A+达114人,排在全市第四名,创历年最好成绩。县直属机关幼儿园获评为"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县域医联体建设取得新进展。两个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与9个乡镇卫生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乡镇卫生院参与率达80.2%,较2018年63.6%提高了16.6个百分点,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就业创业和社会养老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73人,完成年任务数的106%;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210人,完成年任务数的105%。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600人,完成任务的105.66%;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763人,完成任务的100.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6682人,完成任务数的128.90%。文化事业精彩纷呈。广泛开展春节、三月三等重要传统节日大型演出,举办戏曲文化进乡村进校园惠民演出、中国梦·家乡美-助力脱贫攻坚等系列庆祝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红歌大家唱主题系列阅读推广流动服务等活动,传统文化视频展播、新年新书推介、传统文化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及阅读推广活动,让读者共享幸福文化年,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全县98个行政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部挂牌成立,完成3350名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全面完成3030户"光荣之家"牌匾悬挂工作,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顺利完成,在全市、全区率先完成全面清理完善参战参试军队退役人员档案工作。
(五)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社会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严格按照上级统一安排和部署,扎实有序推进全县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工作,部门和单位职能顺利划转,政府机构正常运行。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成效,通过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等措施,持续推进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企业开办实行"一窗通办",努力打造诚实守信、公正法治、服务高效的营商环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从严查处各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坚决做到"严打、严查、严办",坚决做到与黑恶势力斗争到底,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2019年,我县共打掉涉恶团伙4个成员29人涉案15起,逮捕26人。立案查处党员领导干部涉黑涉恶案件1件,调整撤换村党支部书记2人。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切实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水平,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督检查,最大限度消除问题隐患。全县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平安凤山建设持续推进。把保平安、保稳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天网""地网"建设,完善"雪亮工程",打造"家门口的信访"基层信访主渠道,着力构建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高效治安防控体系,实现连续5年无"两抢"案件,连续13年荣获"广西平安县"称号,连续3次荣获"平安广西先进县"称号,连续3年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
2019年,全县各战线勇于尝试、创新实干,创造佳绩,荣获了多项荣誉。我县离退休老干部邓成被评为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并代表广西赴北京参加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此外,国防武装、公安消防、双拥、统计、司法行政、税务改革、质量监督、食品药品安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保密、档案、县志、通信、气象、地震、水文、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保障等事业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驻凤中直区直市直各单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自身业绩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的结果,是河池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县委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凤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凤山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仍然存在,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仍然不足,特别是经济总量小发展后劲不足;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物流成本高;工业经济基础薄弱,规上工业少,工业发展受限条件较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薄弱落后,旅游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品牌效应尚未形成;农产品产业链短,农业附加值低;重大投资项目少,对经济拉动力不足等等,为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盲目乐观,应继续保持昂扬斗志,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难题,以抓铁有痕的韧劲推动落实,保持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按照中央、自治区、河池市的决策部署和县委"五抓"总体工作思路,以巩固脱贫攻坚为统领,狠抓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各方面因素,初步考虑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精准扶贫为引领,全面巩固和提升脱贫摘帽成果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瞄准全县剩余的773户2636人贫困人口、15个贫困村的脱贫摘帽工作,全面完成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人口100%脱贫任务。
继续压实扶贫工作责任。持续推进"5+1"工作责任制,完善常委包乡镇、政府包专项、人大政协包督查、单位包村和干部包户"五包"工作责任制。适度调整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扶对象、帮扶任务,进一步理顺和减轻干部负担。加强驻村工作队力量,细化工作任务,集中力量对未脱贫村、未脱贫户实施更精准帮扶。压实行业部门扶贫工作责任,完善行业扶贫计划,增强行业部门扶贫工作主体责任。
持续推进产业扶贫。探索实施普惠式的产业奖补政策,做到长期支持、稳定支持、公开支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产业发展,拓宽群众稳增收的渠道。加快完善平乐瑶族乡兰包村、江洲瑶族乡相圩村集中养殖小区建设,对全县其他各村原来建设养殖小区建有鸡舍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整改、修缮,尽快达到放养鸡苗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华润五丰、华诚农牧公司对接,落实合作协议,全面推动林下养殖产业恢复发展,争取年内养殖核桃鸡规模达到1000万羽以上。积极推动金牙瑶族乡杭东养牛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努力建成年产10000头的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围绕"五长五短"产业,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能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效对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贫困户参与各类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实现全覆盖,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完善补齐基础短板。重点围绕集中养殖区、连片种植区、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实施全县产业配套道路建设攻坚。由县交通局、扶贫办制定统一的实施规范、补助标准、验收程序,采用先建后补等形式实施产业配套道路建设。实施住房保障扫尾工程,对全县存量危房104户全部实施改造,全面实现危房清零,实现群众"住有所居"。实施集中供水全覆盖工程,2020年开始计划用2-3年左右时间,采取建大水柜、山塘、小型水库,拉水管等解决涉及41个村331个自然屯3.12万人饮用自来水问题,实现全县所有农户都能喝上自来水,改变使用家庭水柜集雨饮用的现状,进一步提升安全饮水条件。稳定医疗和教育保障政策,探索建立稳定提升医疗保障和教育保障能力的长效机制,解决好新农合参合问题、适龄儿童少年非贫困原因辍学问题等。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土地流转、清理规范承包合同、物业经济、产业发展、农业保险、建强村干部队伍、统筹服务等"七篇文章",依托村级集体所有的资源、资产和资金,采取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入股、租赁、劳动服务等形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多类型发展,形成既有全县稳健兜底项目、又有各村自选特色项目的"1+N"发展模式,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路子。积极推动凤城一汽小街、三门海三产融合示范园和杭东万头肉牛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底,全县所有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20%的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
(二)坚持以优化产业发展为主线,全力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增长
稳定发展农业。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的原则,全力打造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强化对全县传统产业的优质管护和提质改造,突出抓好油茶、核桃、桑蚕等产业持续发展。大力推进油茶"双千"计划新造林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工作,完成新种油茶2万亩,持续巩固杉木、八角产业,组织开展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治示范,提高八角林地效益。持续抓好核桃示范基地管护工作,辐射带动全县30万亩核桃管护工作,实现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大力推广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实现宽带网络、物流运输对各乡(镇)的全覆盖,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网上销售。积极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加快推进园区重点项目建设,争取今年列入广西5个创建县之一。
壮大发展工业。做精特色农业。以建设广西茧质最优、丝质最好的原料茧生产县目标,引进强优企业开展蚕茧深加工,力争桑蚕产业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引进龙头企业重点开发百香果,山茶油和木材加工,做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做强碳酸钙产业。抢抓自治区打造碳酸钙千亿元低碳产业链的机遇,重点发展新型碳酸钙产业,支持华泰科技、鑫峰矿业公司等企业进行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新增培育宏泰矿业、正通农业等2家以上规上企业和维也纳大酒店、印象凤山、翰林大食堂等3家以上限上企业。做大制药健康业。依托本地中草药资源,加强具有显著环境与生态效益的中药、民族医药植物研究与种植技术推广,重点扶持广西润达制药有限公司,逐步扩大医药保健产品规模。做优天然饮用水产业。做好依托养生长寿健康资源和盘阳河长寿源头水资源,推进山泉水产业和养生长寿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天然山泉水品牌,鼓励企业申请广西著名商标认定,加快培育长寿生态饮用水产业。
重点打造服务业。以自治区特色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区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深入挖掘凤山民族文化内涵、多彩的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别具一格的旅游特色和全域旅游示范。重点打造三门海、巴腊猴山、中亭村、同乐村等景区,力争将巴腊猴山打造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亭村、同乐村打造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将凤旁、巴腊汽车营地打造成为三星级汽车旅游营地,将维也纳酒店打造成为四星级旅游酒店。引进社会资本,在县城区新建3座景观廊桥,建成广西第一批廊桥示范项目,打造成为全区特色旅游新标杆景观。打造凤旁林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依托凤旁林场、良利林场的环境资源打造长寿养生主题游憩区;结合百乐林场及村屯内丰富的林下资源,打造以长寿文化及中草药养生为主题的养生休闲度假区,启动森林浴场、康疗养生中心、森林度假酒店、山野营地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利用丰富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旅融合重点项目,打造一批精品文化品牌,保护好传统古村落,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推进下牙地质文化村建设,努力将金牙瑶族乡下牙村打造成地质文化村,成为我县新的旅游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