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0年兴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339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8分钟

2020年兴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5月14日在兴安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兴安县人民政府县长黄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建设"三个兴安"、实现"七大目标"、创建"三大生态"先进县战略,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

201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6.1%、9.7%、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组织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1%、10.7%。

一年来,我县各项工作得到上级高度肯定和社会充分认可,获得多项荣誉。兴安荣膺"2019年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连续9年获得"全区双拥模范县",县统计局荣获"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荣获"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县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县妇联荣获"全区妇联系统记二等功集体",县民政局荣获"全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先进单位",华江瑶族乡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高尚镇荣获"自治区农业强镇",湘漓镇、高尚镇荣获"自治区卫生镇"。

这一年,我们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凝心聚力谋发展,县域经济持续增长。

一、项目建设再掀热潮。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提动能的重要载体,成立县项目投资管理与服务中心,凝聚工作合力,压实目标责任。全县统筹推进重大项目92个,计划总投资418.5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43.49亿元。其中,自治区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4个,完成年度投资7.26亿元;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49个,完成年度投资35.77亿元。全年共举行集中开竣工活动5次,开工项目15个、竣工项目18个。灵渠展示中心(兴安博物馆)建成开放,灵渠复航(二期)冷水堰、矮子堰开闸试航,双胞胎饲料、中储能能源设备等项目建成投产,双女井溪(二期)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魁星楼白云驿历史人文景观区、界首一二期和严关二期风电、灵渠大道(三期)、天宝石材、郁笙电子、天翔硅业、彰泰学府、桂北世贸城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

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园区建设年"活动,成立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与县工信和商贸局、工业园区管理中心合署办公。认真贯彻实施《兴安县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清洁能源、综合建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及生态食品精深加工等五大产业齐驱发展,"工业树"茁壮成长,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加强。风电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1亿元,装机容量5万千瓦投产发电,全年实现工业产值6.92亿元,兴安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高山风电基地。依法关停整治100余家"小散乱"矿粉企业,占地500亩的碳酸钙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快速推进。海螺水泥年产量400万吨,年产值14.7亿元,实现税收2亿元,成为全市首家取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的低碳产品企业。嘉达机电、中储能能源设备等装备制造企业运行良好。兴昊科技、欧润药业等生物医药企业有序发展。以双胞胎饲料、银杏酒业、日盛食品、云峰食品为代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生态食品加工产业稳步发展。欣安电器、艺唯思皮具(二期)、乾昭新材料等项目加速建设。展卓航空和兴松林化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自治区"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厂房4.2万平方米,园区道路硬化、人行道铺装及绿化亮化已初步完善。对灵通科技、鑫灿水泥制品、顺景新型建材等项目采取先租后让方式供地,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全年新培育上规入统企业10家,其中新进上规入统工业企业5家。积极落实工业扶持奖励政策,为磊鑫墙体材料等四家新进规模企业争取上级产业扶持资金,为海螺水泥等企业兑现县级奖励资金383万元。全年签约工业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其中7个已落地、3个已开工建设、2个已竣工投产,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招商硕果振奋人心。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展"产业大招商攻坚突破年"活动,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国际物流商贸城等项目创造性地采取竞选投资商方式进行招商。先后引进投资30亿元的汽车部件产业园、投资2.5亿元的竹木产业园、投资3亿元的华汇环保科技建材一期项目、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能建集团投资13亿元的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全县招商引资实施境内区外项目62个,其中新实施项目48个,计划投资144.88亿元;完成区外内资到位资金90.21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106.13%。

四、农业产业稳增提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三农"工作有声有色,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16亿元,同比增长6.1%。大面积推广"水稻+"优质高效生产模式,稳粮增收成效显著。葡萄种植面积14.6万亩、总产量25.2万吨,柑桔种植面积17万亩、总产量24万吨,"兴安蜜桔"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智慧农业平台项目在全市率先实施。漠川翠珠红裳温克葡萄示范区、华江"猫儿山竹海"森林生态文化休闲示范区成为市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田园综合体创建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和非洲猪瘟、柑桔黄龙病、毛竹蝗虫、葡萄根瘤蚜防控工作效果良好。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其中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6家、市级7家;新增自治区级家庭农场5家。大力推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绿色农业循环发展不断深化。全区动物卫生监督现场会、全区马铃薯优势区创建暨粮食高质高效技术培训班相继在兴安举行。

五、文旅建设多点突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全力做好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收殓保护和纪念设施建设修缮工作,73个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散葬点收殓工作及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展陈提升、光华铺红军烈士陵园等16个纪念设施项目高质量如期完工,在光华铺红军烈士陵园举行了红军遗骸安放仪式。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创获国家4A级景区。广西首个规范化建设的研学旅行基地--桂北红色旅游联合体研学旅行基地在兴安揭牌。成功举办第十届葡萄节暨"长征精神·点亮兴安"火炬晚会等多项重大文化体育节庆活动。《湘江1934》舞台话剧成功上演。全区县级一流水平、全市首个地域性博物馆--灵渠展示中心(兴安博物馆)建成开放。与华夏幸福签订"华夏灵洲·幸福水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夏幸福大文化、大旅游、大康养项目有序推进。华江云顶温泉酒店、华江阳雀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老山界红色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龙潭江景区等项目持续推进。梁家寨养生养老基地、东村陡军文化村落相继建成。灵渠古航道漂流正式开航。魁星楼白云驿历史人文景观区主体竣工,财神庙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开工建设。继续大力推进灵渠申遗工作,通过司法诉讼收回灵渠经营权工作稳步推进。成功签约水韵华江和《突破湘江》实景演出项目。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006.36万人次、同比增长26.5%,实现旅游收入117.81亿元、同比增长32.26%。

六、财政解困持续推进。继续实施财政解困攻坚计划,严格预算管理和资金审批,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在稳定重点税源的基础上,做好土地增减挂钩文章。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与处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获得自治区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同比增长45.7%,获得均衡性转移支付同比增长73.7%。制定出台《兴安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奖励办法》,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达17.646亿元,同比增长11.52%。创新融资模式,向上级争取政府债券资金4.78亿元,增幅达31.32%,债券资金总量位居全市各县第一。财税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实际组织财政收入10.09亿元,实现连续四年年均15%以上的增幅,实际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

七、自然资源效益显著。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在全市首创引入社会资金全域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立项22个,计划实施面积1.05万亩,目前已签约面积约5000亩,完成面积3500亩,预支增减挂钩指标1600亩,项目用地得到应保尽保。与自治区土地储备中心合作,争取收储资金1.8亿元,收储土地1220亩,创历史之最。全年划拨土地34宗2421亩,出让土地39宗683亩,缴交出让价款4.86亿元。实现采矿权出让收益3800万元。

这一年,我们聚焦民生热点难点,想方设法抓投入,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278名驻村干部吃住在村、工作在村,3500多名干部职工真情帮扶,103个对口帮扶单位全力相助,夯实脱贫攻坚基础的做法在全市大力推广,涌现出了黄忠新同志等一批先进模范典型,茶源、江口、凤凰3个贫困村顺利摘帽,1578户5217人脱贫。全年共统筹扶贫资金6314.31万元,其中县财政2426万元,同比增长33.22%。全力做好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共清收处置到期贷款707户3210万元,逾期率降至0.02%。打响"四大战役",进一步完善"双线四包"控辍保学责任机制,全县贫困户适龄学生控辍保学率达100%,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134.48万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507户,核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211.7万元。生态补偿、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低保兜底实现"应享尽享、应补尽补、应保尽保"。发放产业扶贫项目奖补资金771.38万元,4440户贫困户受益。探索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自治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骨干培训班在兴安进行现场教学。全面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4处,危桥改造4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4.3公里,村屯道路建设工程75.2公里,10千伏输电线路改造43.26公里,宽带网络工程47个。28个贫困村全部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19个问题和2018年上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54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二、城乡建设统筹发展

(一)城市魅力不断彰显。以城市理念推进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争取棚改债券资金2.5亿元、配套基础设施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5500余万元,财神庙历史文化街区和凤凰坡、城南棚改安置小区等项目加紧建设,原交通运输局和火电厂宿舍片区完成拆迁。双女井溪(二期)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成。魁星楼白云驿历史人文景观区的白云亭、攀桂桥完成建设,魁星楼、白云驿主体工程完工。碧桂园、彰泰学府等高档住宅小区建设快速推进。双拥路移民社区加快建设,移民建房率达79.4%,入住率达67.5%。利用棚改配套资金,大规模实施主城区路网提升改造,沿溪路、湘江路、灵湘路、城台路、天平路、海螺路、罐头厂片区道路、秦皇路延长线等工程全面完成,灵渠大道(三期)、兴北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建设稳步实施,城市路网日趋完善。市容市貌管理持续加强,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市场化。自治区文明城市(县级城市)创建年度综合测评名列全区第七、全市第一。

(二)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坚持以"百千工程"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示范村建设39个、整治村建设164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创建率达90%,市级生态村创建率达100%。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建设,继续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村屯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6.7%。兴安成为获得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的六个县之一,兴安代表桂林市在全区养老服务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桂林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调度会在兴安召开。湘漓镇、高尚镇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工程通过市级验收,评比成绩优良。溶江镇庄家大桥、湘漓镇普头大桥建成通车。实施"农村电商建设年"活动,建成县级运营中心1个、乡村服务站点375个,村委覆盖率达100%。成功实现城乡环卫市场化运作,进入广西领先行列。

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落实改革提升服务企业效能"113848"措施,大力开展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双容双承诺"工作机制,创新项目服务机制,多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紧盯企业需求,主动提供"一企一策"上门服务,及时解决企业难题。确保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位,全县568家单位社保参保降费减负1809.8万元。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全面推进"一事通办"改革。1348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网上可办率达100%。

四、生态建设全面加强。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荣获桂林市2019年生态环保考核第一名。重拳出击开展矿粉及米石加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对100余家"散乱污"企业开展专项整治。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整改完成率97%。完成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调整和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严厉打击水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和城市扬尘综合治理等7项专项治理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及炸鱼、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实施漓江、湘江及海洋河等流域治理工程,启动双女井溪水生态环境改造和灵渠补水工程。加强灵渠沿岸、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完成海洋山自然保护区确界、生态红线划定上报等工作。森林督查、松材线虫病防治等工作稳步推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48%,被自治区列为第二批林长制试点单位。

五、改革创新成效凸显。完成县级机构改革并实现平稳过渡,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顺利完成,覆盖87%的行政村、83%的自然村,成为桂林市首个自主实现城乡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县域。城北污水处理厂和五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PPP建设和运营体制改革已成功签约。大力推进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收费改革和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在7条公交新线路上投放45辆新能源纯电动车辆,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深化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制度改革,每年节约财政资金1500万元。不动产登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殡葬改革有序推进,我县首个经营性公墓获自治区筹建批复。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成效明显,全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场观摩会在兴安举行。

六、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回头看"整改工作;"大班额"化解工作初见成效;县第三幼儿园正式启用;湘漓中学原址挂牌成立湘漓镇第一小学并恢复办学;成立灵渠学子教育基金会,捐助资金达1800余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特困供养、低保、救灾救助等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实效。全市首家县级创业孵化基地在我县挂牌成立;我县野生天然植物规模养兔项目获得广西首届农民工创业大赛一等奖。积极加强市场监管,保障供应需求和物价平稳。"平安兴安"深入推进,积极开展"双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兴安2019年群众安全感同比提升3.07%,位居全市第一名、全区第二十名,创历史最好成绩。桂林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推进会在兴安召开,社区戒毒"兴安模式"在全区推广。

这一年,我们聚焦"五型"政府,坚定不移强素质,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县政府始终坚决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强化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9件、政协委员提案72件,办结率均达100%。着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创新型、学习型、务实清廉型政府,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国防教育、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安置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社会科学、地方志、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残联、机关事务、档案、供销、保密、气象、水文、消防救援、防震减灾、公共机构节能等工作取得新进步,上级驻兴单位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同心同德、共克时艰;一年来,我们实干担当、砥砺前行,赢得了追赶超越的先机,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收获。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县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各族人民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上级驻兴单位、驻兴部队以及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兴安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兴安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结构不优,加快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财政解困工作仍任重道远;各级干部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的力度还不够等等。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2020年工作部署

各位代表,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牵动人心。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桂林市决策部署,把打赢疫情阻击战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积极行动、整体推动,有力有序、有条不紊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全县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社会大局稳定。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部署了具体工作方案,及时安排了专项工作经费。

二是上下联动,联防联控。建立联防联控等工作机制,先后印发1-11号《兴安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通告》以及《"七个坚决"进一步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县近千名干部职工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及时返岗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县乡村三级联动,组织3000余名工作人员网格化分片包干,对重点人员进行地毯式摸排核查,并做好跟踪检测服务等工作。设立7个临时卫生检疫站和3处集中隔离观察点,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依法对界首镇柘田村等3个自然村实施了疫情封控。截止5月11日,免费发放口罩55万余只;共检查车辆46573辆,检测人员182268人;排查管控重点人员4336人、密切接触者217人;各医疗机构累计预检分诊63178人,其中普通发热3527人、特殊发热305人;收治留院集中医学观察51人,解除观察51人;输入性确诊病例1例,已于2月15日治愈出院。全县已连续近100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

三是有序恢复,稳定发展。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及时出台《兴安县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若干措施》《兴安县有序恢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秩序若干措施》等文件,积极稳妥加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突出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复工复产复学监管,全面落实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目前,企业、项目复工率100%,中小学校已分批复学,全县经济社会运转恢复常态。全县2020年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同比持平,全市排名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4%,全市排名第三。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必胜决心、提振发展信心,拿出非常之举、勇担非常之责,确保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工业振兴、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胜地建设,持续打好项目建设、产业招商、营商环境、自然资源"四大攻坚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组织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10.0%。全力争创"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强根基、促发展,全力以赴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深化政府改革,全面增强履职水平。一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二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强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和优化行政审批,尽快实现"一网通办""一事通办"。推动园区政务服务不出园,基本实现拿地即开工。三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机制,出台《兴安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的若干规定》,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政府效能。一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健全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积极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二要完善工业振兴机制,健全精准招商、专业招商机制,制定出台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办法,继续落实好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推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创新,落实"双容双承诺"直接落地改革措施,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群化,积极推进溶江通用航空产业园开发建设。三要优化土地"双攻坚"工作机制,推动落实土地整理、土地征收、预留地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工作,加大土地报批及出让力度,进一步提升土地效益。四要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厘清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实现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规范融资机制,严控法定限额内债务风险,着力防控隐性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五要推进城乡基层管理体制创新改革。六要创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以华江旅游二级公路为切入口,积极谋划PPP项目合作。七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收、镇运、县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要持续推进城市创新规范管理,加大打击"两违"力度,推进渣土运输改革,强化城市市容市貌及秩序管理,积极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九要加快"5G数字兴安"建设。十要完善民生保障制度,落实好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巩固全民参保计划实施成果。十一要切实加强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大力提升公共医疗和疾控防疫能力。

二、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全力以赴实施"工业振兴"战略

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力落实《兴安县2020年工业振兴工作方案》。

(一)完善机制做强工业。将西城工业集中区、碳酸钙精深加工产业园、溶江产业园、界首产业园、竹木产业园统一归口县工业园区管理中心管理。县财政安排1亿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力营造工业发展良好外部环境。继续实施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开展"一企一策"排障行动,全心全意为企业和项目热情服务、纾困解难。结合上级发展工业相关精神,及时对我县原有的工业发展、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方面政策进行全面梳理、调整完善。

(二)奋力实施工业振兴。充分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举全县之力坚定不移扎实推进工业振兴"34564"工程。

1.重点推进三大产业园建设。汽车部件产业园:强力推进汽车部件产业园一期建设,6月底前完成土地报批,并完成供地及附属电力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力协助支持配合兆王机械投资达产和做好以商招商,力争全年落地企业12~15家,年内竣工投产5~10家企业并达到规上企业标准。全面启动汽车部件产业园二期(城西工业集中区)建设,8月底前纳入自治区重点项目,完成1500亩土地预征收和规划调整,以及500亩土地报批、园区公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前期工作;9月实现逐批供地、正式开工建设;10月底完成1000亩土地报批,年底完成主要公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全年落地企业10~20家。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占地约1700亩、规上企业40~50家、年总产值30亿元以上的园区。碳酸钙精深加工产业园:5月底前完成园区供地,7月底前华汇环保科技建材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基本完成园区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华汇科技、天宝石材等5家以上企业年内竣工投产,为2021年园区一期实现15亿元以上年产值打下坚实基础。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占地600亩、规上企业15家以上、年总产值30亿元以上的园区。竹木产业园:完成186亩园区清产核资,资产整体划转县工业园区管理中心管理。鼎力支持中骏祥科技以商招商,完善相关电力配套设施,力争全年实现中骏祥科技等5~10家竹木企业落地建设并竣工投产,打造年总产值5亿元以上的园区。

2.重点助推四大龙头企业发展。全力支持海螺水泥技改升级扩大产能,同时千方百计推动海螺水泥扩能200万吨,形成年产量600万吨以上、年产值20亿元以上的建材产业龙头。全力支持国电投兴安风电完成10万千瓦风电建设,实现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并网发电,推进风电检测项目建设,继续大力推进新疆特变电工30万千瓦风电建设,进一步完善上中下游产业链,力争形成年发电量17亿度以上、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新能源产业龙头。加紧双胞胎饲料(二期)年产12万吨生产线以及核心预混合饲料华南区域总部项目建设,力争形成年产量36万吨、年产值15亿元以上的饲料龙头企业;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双胞胎生猪综合产业链,配套发展4万头母猪扩繁场、60万头生猪育肥养殖和年屠宰60万头生猪肉联深加工项目建设,力争形成年产值2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全力推进华汇环保科技建材年产1200万平方米人造岗石生产线项目7月开工建设、年底竣工投产,力争形成年产值12亿元以上的碳酸钙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