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沙洋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沙洋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2月28日在沙洋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沙洋县人民政府县长:陈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开局极其艰难、过程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沙洋人民共克时艰、砥砺前行的一年。面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长湖罕见汛情的双重考验,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扣"创新转型、后发赶超"主题,集中精力抓"六稳"促"六保",经济运行触底后迅速回升,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坚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成功遏制了疫情蔓延和反弹,沙洋在全市率先成为低风险区,监狱疫情防控受到司法部、省司法厅驻沙督导组的一致好评。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了刘林涛、车宏亮、邵正琳等一批英雄模范,深刻阐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长湖防汛突击战中,面对33.57米历史最高水位,我们动员党员干部群众13万余人次上堤防守,奋战36天,做到了"不倒一坝、不溃一堤、不亡一人"。
--经济建设快速重启。突出抓好疫后重振和灾后重建,促成经济指标降幅逐月收窄,工业用电量增速3月在全市率先"由负转正",规上工业产值4月开始"扭降为增",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市平均水平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用电量、工业技改投资等指标居全市前列。立足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和存量资产,创新"云上"招商等方式,推动光伏玻璃、心悦新材料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优化项目调度,实施重点项目106个,弘德轻量化玻璃包装材料、丽康源化工循环产业园等45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产业动能加速转换。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5个,完成企业兼并重组3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规上工业企业10家。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新增"荆品名门"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产品25类,京东沙洋特色馆投入运营。服务业龙头加速崛起,沙洋凯达实业入选全省服务业"五个一百重点工程",湖北省玻璃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入选全市服务业"五个十"重点科技项目。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顺利通过省初检。完成4个镇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新增国家卫生乡镇3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1个。2019年度9个示范村、41个整治村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成功申报2021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三水同治、三废利用、三园共建"治理新模式得到全面推广。
--三大攻坚战如期收官。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政府债务保持在合理区间;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28%,保持全市最低;社会治理成效明显,"三防警务"工作经验被中央政法委推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完成剩余1777名贫困人口年度脱贫目标。全力推动生态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88%,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100%,汉江、长湖全面禁捕退捕态势良好,矿山修复治理工程稳步推进。
--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克服财政减收增支压力,统筹资金36亿元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3.3万余人次获得就业务工帮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社会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年初承诺的民生实事全部按期完成。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任务的完成,为"十三五"收官画上了圆满句号。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迎接的挑战极为艰巨,走过的历程极不寻常,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谱写了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
这五年,是沙洋争先进位后发赶超的五年。"十三五"前四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增幅,在全省县域经济二类县市考核中共前进5位,成功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省外境内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居全省二类县市考核第7位、第5位,连续6年获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贡献单位。区位优势逐步显现,汉江沙洋港成为千里汉江上建成的最大港口,枣潜高速结束了县城不通高速的历史,浩吉铁路通车并在曾集设站,荆荆铁路顺利开工,县域内国省干道全面提档升级。发展地位不断提升,以沙洋为主场,先后成功举办国际油菜抗根肿病学术研讨会、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营养研究室2017年度工作会议暨现场观摩会、首届湖北油菜花节、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场推进会等一批国际、国家及省市重大活动,聚焦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目光。
这五年,是沙洋产业体系加速完善的五年。三次产业比由25.3:42.1:32.6调整为20.6:39.5:39.9,现代产业结构特点逐步彰显。推动工业集聚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90%以上,新材料产业集群成为112个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之一;狠抓创新驱动,135个技改项目顺利投产,丽康源建成我县首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县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2家,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6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47件,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科技创新考评先进县。现代服务业快速突破,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1家,限上商贸企业达到184家,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服务业贡献单位。
这五年,是沙洋三农优势巩固提升的五年。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3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513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历年"省考"中均获好的等次,2018年代表全省迎接"国检"位列优秀等次,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保持全省优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三农"综合考评多年排名全省前列,获评全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连续13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农村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国土整治项目新增有效耕地3.89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9.4万亩,实施农网改造8351公里,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994公里,完成安防工程538公里、危桥改造497延米,马良泵站、幸福泵站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农业技术不断革新,与省农科院达成水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县共建合作,化肥农药使用较"十二五"末减量10%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88.7%、95.2%。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建立,3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33个专业合作社成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主力军,带动岳飞城文化产业园、油菜花海小镇、樱花部落等农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这五年,是沙洋城乡面貌大幅改善的五年。相继摘获卫生县城、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等一批"国字号""省字号"荣誉,2018年成为全省除四害先进城区。有效解决居民出行难题,建改城市主次干道52条,打通城区断头路10条;建成枣潜高速连接线、G348绕城公路;完成公交公营改革,"1+5"城镇圈实现公交全覆盖,毛李、后港村镇公交率先推广,开通沙洋至七里湖公交。全方位改善人居环境,改造老旧小区1938户,平湖公园、太一湖公园成为新的休闲目的地,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17家,新建公共停车场8个,供水、雨污管网、天然气"最后一公里"全面贯通。统筹推进乡村环境治理,全面完成"厕所革命";国土绿化面积11.4万亩;新建11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覆盖率95%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创建省级卫生村106个。
这五年,是沙洋改革创新亮点纷呈的五年。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一门、一窗、一次"改革基本实现,"一网通办"率95%以上。更大力度为企业减负,兑现惠企政策资金23.1亿元;金融生态持续向好,小微实体融资难题得到有效改善,连续5年被省政府评定为金融信用县,2019年度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考评排名全市第一。深入推进农业领域改革,"按户连片耕种"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受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供销社综合改革经验在全省交流,县农业农村局入选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201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省级联系点。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获评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这五年,是沙洋民生事业全面繁荣的五年。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4%和8.7%。更大力度兜牢民生底线,低保和五保保障标准较"十二五"末实现翻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65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公交免费;完成棚户区改造8257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794户;2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自来水普及率93%。更大力度促进教育均衡,汉上实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投入使用,66所薄弱乡镇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更大力度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沙洋医院挂牌运营,新中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村卫生室全部达到"五化"标准,计划生育工作位列全省和全国先进。更大力度发展文体事业,镇村综合文化站点全覆盖,县体育馆主体工程竣工,成功举办三届江汉运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继续深化平安沙洋建设,扫黑除恶战绩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方阵,"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测评居省市前列,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挂牌成立7个新社区,监地共建共享共荣机制进一步融合。
这五年,是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的五年。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教育活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驰而不息纠"四风",作风建设不断加强。"七五"普法圆满收官,法律服务更趋完备,执法体系更加健全,村级小微权力与财政法治建设相结合的示范经验得到财政部肯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29件、政协委员提案604件。持续优化服务效能,扎实开展"进企业、解困难、促发展"活动,为121家企业解决问题326个。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九久入户"经验走向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双文融合"模式在全市推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全面开展执纪巡察,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其他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成效显著,成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县统计局获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县财政局连续两年获评全省财政管理先进单位。科普工作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功申报省级科普示范基地5家、省市科普教育示范单位9家。退役军人"三驾马车"运行体系和三级服务体系全面建成,退役士兵妥善安置率全市第一、全省前列,连续五次获评全省双拥模范县。城河遗址入选中国社科院"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和国家文物局"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三峡土家族村先后获评国家级文明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乡村治理示范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连续实现"一无两降"目标,获评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及省市安全生产红旗单位。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对台、援疆、防震减灾、应急、保密、住房公积金、机关事务、检验检测、公共资源交易、气象、档案、编制、地方志、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工会、慈善、侨联、工商联和文联等事业再上新台阶。
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全面进步,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和实践指导,离不开县委的科学决策和统筹谋划;我们爬坡过坎,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密切配合,离不开历届政府班子的务实重行和接力奋进;我们争先进位,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奋勇担当和紧密团结,离不开全县人民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沙部队和驻沙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沙洋、支持沙洋、投资沙洋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五年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沙洋才能行稳致远;只有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停步,赶超道路才能更加广阔;只有坚持创新转型不松劲,进位步伐才能更加矫健;只有坚持作风建设不断档,利好因素才能更加聚集;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懈怠,发展基础才能更加牢固。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抗风险能力不够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进度不快,在经济持续下行和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破局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培育新的增长点成效不够明显,财政增收渠道依然不宽,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面临较大压力;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政策项目资金、公共服务资源等配置不够均衡,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还面临较大挑战;四是党员干部队伍模范引领作用发挥不足,少数干部思想解放不够、进取精神不强、执行落实不力的问题依然存在。思危方能居安。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和挑战,带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带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竭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决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是沙洋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决胜期,也是沙洋调优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更是沙洋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奠基期。从外部环境看,国家纵深推进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湖北省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以及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落地生效,加快推动我县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有利因素正在汇集。从自身基础看,"十三五"时期,沙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构建,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公铁水联运大格局初步形成,为沙洋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内生动力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县上下众志成城谋发展、一心一意促赶超的氛围日渐浓厚。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沙洋自信,务实重行,砥砺奋进,一定会在"十四五"的美好蓝图上擘画出新的精彩!
根据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的"沙洋样板",在江汉平原加快崛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沙洋起好步、开好局。
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围绕江汉平原绿色发展示范县、湖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汉江流域临港经济发展新引擎、楚文化特色旅游区域性目的地"四大战略目标",积极主动抢机遇、聚要素、提动能,让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城乡融合更加充分,特色优势更加凸显。
(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二)改革开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县市前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充分激发,营商环境达到全省一流水平。开放型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建成江汉平原公铁水联运枢纽,沙洋至全国各地的交通更加便捷。
(三)生态美丽宜居沙洋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持续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发展走在省市前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美丽宜居。沙洋文旅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两江明珠、魅力水城"形象更加鲜明。
(四)文明和谐幸福沙洋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社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沙洋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五)县域治理效能得到明显提升。党建引领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基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基本建成。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平安沙洋、法治沙洋建设深入推进,建成全省县域治理现代化典型示范城市。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执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三)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五)坚持落实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宏伟蓝图的开局之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首战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全程,做好2021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直接利用外资增长7%,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新增就业数、节能减排等各项指标完成市定目标计划。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项目引领,不断扩大有效投资。
精细谋划项目。抢抓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乡村振兴等机遇,主动研究国家、省级政策和资金投向,深入开展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高质量策划、包装、储备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全年策划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其中过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项目库储备项目突破160个。争取高效清洁能源、汉江沙洋港疏港铁路、汉江沙洋港煤炭储运基地、武天宜高速沙洋段等一批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笼子"。
精准招引项目。持续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四大主导产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汉渝蓉等重点区域,加大产业转移承接力度,力争招引工业项目、主导产业链项目占比均达70%以上。整合招商引资力量,创新招商方式,力争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以上。
精心调度项目。完善项目服务调度机制,力争实施亿元项目120个,完成投资200亿元,争取纳入省重点项目2个、市重点项目11个。加快推动曾集站货场、弘诺光伏玻璃等重大项目前期,确保年产1万吨碳素类耐火制品、燃气灶具产业园等50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富泰革基布搬迁扩改、华润沙洋马良风电场、湖北沙洋干部学院等48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或投运。
(二)坚持工业主导,稳固经济增长动能。
做强园区板块。完成"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协同推进"一区五园"高质量发展,突出开发区经济主战场地位,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集群集约化发展,力争完成产值120亿元、税收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加快完善新材料、绿色食品、装备制造以及化工、综合等5个产业园功能配套,引导项目分类入园。提升后港、纪山工业集中区承载能力和经济效益,鼓励以1至2个现有优质产业为主,促进产业链延伸。加快推动官垱闽台工业园、沈集科创园项目满园,重点推进静脉产业园暨固体废物产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处置等项目建设。
做优产业链条。以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以深耕自主品牌、做强骨干企业为主线,大力支持楚玉食品、海莲食品等主体提升产业能级。以明弘玻璃、荆玻海龙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特种玻璃及玻璃深加工制品;以佳悦新材料、荆华铝业、优布非织造布等企业为龙头,拓展功能薄膜、铝型材、防水材料等细分领域新材料产业空间。以京冶重工、明叶新能源为龙头,积极推进环保设备、风电设备、新能源等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打造全省新兴装备制造工业基地。
做实创新转型。做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引导和跟踪申报辅导,力争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积极化解和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技改扩规项目15个,完成企业兼并重组3家,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力争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支持德美科技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开展省级"星创天地"培育,力争培育科技创新平台2家。支持县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层次产学研合作,创建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三)坚持三农优先,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后续帮扶不减力,保持现有政策、财政投入和驻村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困难群体监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用好用足金融支持、产业奖补、职业培训、健康扶贫等帮扶措施,抓好抓实增收、两不愁三保障、稳岗就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资金资产项目管理等工作。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坚持"稳"字当头,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开展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稳定粮食面积123万亩,产能80万吨。坚持产业富农,推动优质稻、高油酸菜籽油、小龙虾、生猪、蛋鸡、花卉苗木等特色全产业链聚集发展。坚持品牌强农,大力推进"荆品名门"区域公用品牌申报。坚持质量兴农,确保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9%,农药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5%以上。坚持科技惠农,充分发挥京东沙洋特色馆、"荆品名门"APP销售平台功能,力争线上农产品销售量年增长20%。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多规合一",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不断改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9.6万亩,修建机耕道99公里,新增农田防护林2.2公里,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四湖流域骨干河渠堤防加固、长湖防洪达标、拾桥河流域系统治理等工程建设。全域实施农村清洁行动,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持续开展"五清一改一植"村庄清洁行动,继续抓好9个示范村、41个整治村以及沈集彭堰、双庙、帅店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乡村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深化农业领域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切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农业水价长效机制,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深化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建设。
(四)加快现代服务业崛起,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
大力完善交通体系。加快对外连通,谋划好15分钟直达高速、40分钟直达高铁的快速路网。提升县域国省干线服务功能,加快建设G348沙洋汉江公路二桥、S311沙洋城区至后港段一级公路,启动建设S311后港至十里铺段一级公路。提升水运能级,推动汉江航线升级改造,谋划好多式联运综合码头、浩吉铁路至沙洋中心港通道等工程,完善货运支线多式集疏运体系,加快推动江汉航线新城船闸至江汉运河航道工程落地。积极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面推行"路长制"养护。推进区域公交线路建设,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成果。
上一篇:2021年砀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2021年县政府五年工作报告